清晨,推開陽臺的門望去,和二十來天前熱鬧非凡的年貨一條街張燈結彩相比,冷清、四下幾乎無人的街道,只能依稀聽見清潔阿姨清掃路面的窸窸窣窣,遠處傳來灑水車駛過的聲音,除此之外,陰天的晨間杳無生機。
這一場景讓我回想起若干年前的黃昏,漫步在英國伯恩茅斯小鎮的路上,氣溫驟降的陰冷,街道邊空無一人,行道樹被風吹地沙沙作響,一棟棟房院大門窗戶緊閉,走著走著,恍若隔世。那時候,我還在想,這種場景在國內、在深圳應該很罕見吧......
大多數時候,人們畏懼的往往是恐懼本身,而現在,更多的是對未知的恐懼。
「什麼時候可以出門去玩啊?」家有倆娃的小姐姐這些天一直被小寶寶們追著問。
「今天又新增了多少例了?」家裡年逾80的老人不時關切地詢問。
大家緊盯著新聞滾動報導的消息,看著終南山院士是否又公布了什麼關於疫情的好消息。
可是,你發現了嗎,在海量刷屏信息裡,數億人蹲在家裡,窩在沙發上,坐立不安,一會刷出一條新內容就迫不及待在家庭群中轉發,你已經活在了自我心理的信息刷屏的焦慮中。
同理心要有 但不可消耗自己
我們多少都有些同理心。看到負面消息所產生的巨大心理負擔,只會徒增你的悲傷和憂慮,作為家庭當中的「強心劑」,你需要將信息過濾留下客觀的部分,所以甄別、洞察能力也很重要,敏感、多愁善感此時不可取。別讓自己的同理心過載,也不要被疲勞感碾壓。
積極客觀地看待這些問題,別讓自己把每一天都變成了消耗自己的過程,無所事事、吃吃喝喝、刷刷段子、熬夜打遊戲、再一覺睡到午後,你發現不是疫情這個特殊時期宅在家悶壞了你,而是你把自己的生活作息搞得一塌糊塗,從而消耗了自己。
做些勞動 讓自己的心沉靜下來
日本作家山本英子寫過一套《斷舍離》的書,這個時候不妨拿出來讀讀,收拾收拾屋子,做些體力活,可以讓你釋放些壓力,這就是為什麼這些天許多人變身成為了美食做菜達人,勞動的力量有時候可以很強大。
斷舍離,也不簡簡單單是收拾整理扔掉無用的東西那麼簡單,細想其實也是一種人生道理,一種活到極致的自律,弱水三千我只需一瓢。簡單生活,真正的幸福不是靠加法,而是靠減法,減去對你不那麼重要的事物,減去低質量的社交。斷舍離的意義,在於發現生命的本真。
你瞧,一本書帶來的延伸思考居然可以這麼多,去看,去聽,去想,去感受這個過程,本身就可以讓心沉靜下來。
紀伯倫曾說,「如果有一天,你不再尋找愛情,只是去愛;你不再渴望成功,只是去做;你不再追求成長,只是去修;一切才真正開始。」
宅家,讓時間放緩,讓一切都慢慢地開始,蛻變。
疫情考驗著每個家庭的親情和愛情的粘合度
你發現了嗎,一場疫情考驗了多少家庭的感情,愛和不愛、互相磨合的程度、共同的愛好和話題,關上門「被迫」共處一室的家人、愛人的關係在這些天被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有多少人直到這些天才發現原來所謂的「過日子」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出現問題必須直面,沒有外出逃避問題的空間和機會,這讓多少人發現原來自己在職場叱吒風雲所向披靡的時候,家裡的家長裡短的事兒卻毫無辦法,不知道問題的根結在哪裡,更別說如何解決了。
先生曾和我說過,生活大多數時候都是平淡的。要看你是否善於把平淡過成快樂,而不是痛苦。以前的我恨不得把每一天都過出花兒來,後來慢慢地體會到,平平淡淡的日子才是真,讀書、健身、做飯、思考、規律的作息是多麼幸福的事。
平平淡淡過完一天又一天沒有那麼難,哪有那麼多的驚喜,平淡生活裡的小快樂、小確幸,鑄就的是最為持久的浪漫。
生活本身就是白開水,偶爾的小糖和小作就是水裡的調味劑。
生活不儘是大喜抑或大悲,在平淡的生活裡,我們體會最本真的生命本質。過日子最能看出一個人的能力和品性,這比你讀多少雞湯文或者娛樂圈明星婚姻八卦都來的真實。
讀到這裡,你是不是發現原來宅在家的日子也並不那麼難熬了,心也比之前更靜了?
就像刷屏的文章裡說的,你不是在宅家,你是在參加一場戰役。而這場戰役結束後,太陽依舊照常升起,陽光會掃過每一棟樓宇,灑滿每一條街道,度過風雨,笑逐顏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