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首批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今年10月份授牌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記者 宮主)未經認定的園區,未來不得以「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名義開展招商、宣傳等工作。昨天(20日)下午,北京市文化改革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正式發布《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認定及規範管理辦法(試行)》和《關於加快市級文化創意產業示範園區建設發展的意見》,並啟動首批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認定工作,首批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將於今年10月份授牌。記者獲悉,未經認定的園區,未來不得以「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名義開展招商、宣傳等工作。
-
"越界"園區獲首批"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園"授牌
10月31日,市文創辦關於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建設暨授牌工作會議在市政府召開,會議由市政府副秘書長、市文創辦主任宗明主持,市政府副秘書長、市文創辦主任徐逸波出席會議。此次會議對上海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北京朝陽授牌首批10家文化事業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
新華網北京9月8日電(記者魯暢)9月7日,北京市朝陽區公布首批文化事業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區並舉行授牌儀式。郎園vintage文化創意產業園、751D·PARK北京時尚設計廣場、798藝術區、東億國際傳媒產業園等10家園區入圍。 首批授牌的10家文創園,多以公益性文化活動知名。
-
上海18家園區獲稱文化創意產業園 首批翻牌(圖)
東方文創網11月4日消息:自2005年4月起,由當時的上海市經委、現在的上海市經信委共授予了87家市級創意產業集聚區的牌子;2009年4月起,由市委宣傳部分兩批共授予52家文化產業園區的牌子。 11月3日上午,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將在市政府召開會議,對M50、田子坊、8號橋等18家曾同時獲得過市委宣傳部和市經信委授牌的文化產業園區和創意產業集聚區首批進行「翻牌」,由市文創辦統一授予上海文化創意產業園稱號。 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成立於2010年9月,此後,各區縣相繼了區縣文創辦。
-
北京首批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將獲官方「蓋章」認證
中新社北京6月20日電 (記者 尹力)近年來,隨著文化創意產業高速增長,北京湧現出一批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簡稱文創園區),隨著文創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文創園區也亟需優化發展。20日,北京啟動首批文創園區認定工作,其中要求園區的主要業態符合「高精尖」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向,園區入駐率達70%以上。官方年內將對獲得認證的園區進行授牌。當日,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集中發布兩項文創園區專項政策。
-
上海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模式解析
數據顯示,2010年上海文化創意產業的增加值為1673.79億元,比上年增長15.6%,佔上海GDP的9.75%。,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載體和平臺的園區,對文化創意產業的貢獻值其實並不高。據統計,園區文化創意產值只佔上海文化創意產業產值的不足十分之一。如何利用園區的平臺功能培育優秀的文化創意企業,便顯得尤為重要。
-
滬上首批20家智能工廠授牌 三年內將建成100家
大會展示了8家智能製造特色產業園區階段性建設成果,並舉行首批20家上海市智能工廠授牌儀式。 圖說:大會現場 主辦方供圖 上海正全力推動城市數位化轉型,全面實施智能製造行動計劃,加速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發展,推動製造業產業模式和企業形態根本性轉變
-
上海首批20家智能工廠授牌 擴大智能工廠影響力
來源:證券時報網12月22日下午,在2020年上海市智能製造推進工作大會上,上海首批20家智能工廠正式授牌。根據《上海市建設100+智能工廠專項行動方案(2020-2022年)》要求,上海三年內要完成100家智能工廠建設,其中汽車行業20家,電子信息行業20家,高端裝備行業20家,生物醫藥行業10家,航空航天行業10家,綠色化工及新材料行業10家,快銷品、節能環保等行業10家。
-
北京發布兩項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專項政策 啟動首批北京市文化創意...
今天,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發布會,正式發布《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認定及規範管理辦法(試行)》和《關於加快市級文化創意產業示範園區建設發展的意見》。在此背景下,市文化改革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有關單位,研究制定了《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認定及規範管理辦法(試行)》和《關於加快市級文化創意產業示範園區建設發展的意見》。通過面上抓規範、開展文創園區認定管理,點上抓高端、打造一批示範園區,以點帶面,有效提升全市文創園區發展水平,為全國文化中心文化創意產業引領區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
上海首批20家智能工廠授牌
滬上首批20家智能工廠授牌 上海市經信委供圖中新網上海12月22日電(鄭瑩瑩)據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方面發布的消息,滬上首批20家智能工廠22日授牌,智能工廠將發揮行業智能製造轉型帶動效應,推動產業數位化轉型升級。
-
33家首批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出爐
1月25日,北京市正式發布33家首批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名單。產業鏈完善、服務體系健全、管理運營規範、運營效益顯著是上榜園區的共同特點。當前,北京正處在由城市發展轉向首都發展的關鍵節點,面臨著從集聚資源求增長到疏解功能謀發展的深刻轉型。
-
北京首批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啟動認定 將認定30家左右
國際在線報導(實習記者 周磊):首批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認定工作日前啟動,將認定30家左右,今年10月授牌。此後,還將從中繼續認定「示範園區」,推動北京文創園區優質發展。近年來,隨著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的高速增長,文創產業成為北京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2017年,北京文創產業實現增加值3908.8億元人民幣,佔GDP比重14%。
-
位於浦東新區的川沙市級副中心很有特點:屬於上海獨一無二的產業
浦東新區的川沙市級副中心位於上海的東南角,這是上海所有副中心當中最為獨特的,它有著獨一無二的產業。 上海大部分市級副中心、地區中心都是以商業辦公為核心產業,而浦東的川沙市級副中心則以國際旅遊度假區、潛在奧運會為依託。 下面的地圖表示了川沙市級副中心在上海市公共中心當中的位置。
-
首批33家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出爐 將出臺配套支持政策
(圖片來源千龍圖像庫佟麗萍攝千龍網發)千龍網北京1月25日訊(記者張嘉玉)1月25日,北京市正式發布首批33家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名單。今年,北京市還將研究出臺市級園區配套支持政策,啟動第二批市級文化創意產業示範園區認定,推出園區服務包,為文化產業園區發展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
20家!上海首批智能工廠在嘉定授牌!
12月22日,在嘉定舉辦的2020年上海市智能製造推進工作大會上,市經濟信息化委副主任張建明、上海市智能製造產業協會會長徐洪海為首批20家智能工廠授牌。 智能工廠是綜合應用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等新技術,與產品研發設計、生產製造、倉儲物流、運維服務等環節深度融合,具有生產機械化、過程自動化和管理信息化特徵的無人或少人化新型工廠(車間、產線)。
-
首批33家北京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出爐 朝陽10家居各區之首
日前,首批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名單發布。據了解,入選的33家園區中,來自朝陽區的園區有10家,佔比超3成,居於各區之首。其中,7家園區為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的特色園區。 這些園區中,既有具有跨圈層影響力的「大咖」,也有在行業內具有品牌影響力的文創園區。
-
北京朝陽10家文化事業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授牌打造城市文化公園
9月7日,北京市朝陽區公布首批文化事業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區,並舉行授牌儀式。郎園vintage文化創意產業園、751D·PARK北京時尚設計廣場、798藝術區、東億國際傳媒產業園等10家園區入圍。「十大文化事業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區」的評定與推出,是北京市朝陽區文化事業產業融合發展取得的重要成果,也是該區助推文化事業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的新舉措。從封閉走向開放、從產業走向事業已成朝陽區文化產業園區的潮流趨勢,文創園成為滿足市民多元文化需求的精神家園。首批授牌的10家文創園,多以公益性文化活動知名。
-
北京發布兩項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專項政策
什麼樣的園區能成為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市級文化創意產業示範園區有哪些標準?今天(20日),北京正式發布《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認定及規範管理辦法(試行)》和《關於加快市級文化創意產業示範園區建設發展的意見》,明確了「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認定標準、認定程序、管理和考核機制、支持服務體系等內容,劃定了市級文化創意產業示範園區的總體定位、建設目標等內容。發布會當天,北京還啟動了首批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認定工作。
-
鄭州市金水區國家智慧財產權創意產業試點園區 UFO.WORK優享分園授牌...
近年來,隨著中原經濟區、中西部地區產業的蓬勃發展,國家知識產業試點園區的深入建設,集聚了智慧財產權服務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推動智慧財產權的創造、交易和運營,為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提供支撐。2020年12月30日上午,鄭州市金水區國家智慧財產權創意產業試點園區UFO.WORK優享分園授牌儀式在UFO.WORK共享辦公空間正式舉行。
-
產業規模預計超910億!浦東人工智慧產業如火如荼
小布從浦東科經委了解到,截至2020年底,浦東人工智慧企業已達約600家,涵蓋人工智慧基礎層、技術層及應用層,相關產業規模預計910多億元,以人工智慧技術驅動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變革的效應逐步顯現。據新區科經委方面介紹,浦東人工智慧企業約600家,人工智慧核心產業鏈基本形成,既有憑藉領先技術在「雲端」助力產業轉型的「新銳」,也有已經落「地面」「海洋」,深入了生活方方面面的「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