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寫下這個標題,鼻子就有點兒酸酸的,因為想起了第一頂帳篷。
印象特別的深刻,那是一頂單層無壓膠的四人帳,最大的特點就是……各位觀眾請注意:鐵帳杆!!!此帳篷是我在94年買進的,為釣魚準備的,當時對帳篷的知識僅限於這是在外面住人用的。它的最大特點就是『奇沉無比,絕不擋雨』!唯一優點是我對它的帳杆非常的放心,絕不擔心損壞(廢話,這TMD鐵玩意能容易壞嘛),下圖中間那款花哨的就是。
2002年開始在南陽做飛鷹戶外俱樂部的時候,在易趣上買了幾頂源天的雙人雙層帳篷,相比起我的老古董而言,那叫好得不是一點半點,至少它能幫我擋風遮雨(一定時間內),也輕了不少。不過痛苦的是裡面住著挺憋得慌,小啊!(上圖中右側那款就是)
當我開了飛鷹戶外裝備店的時候,跟K2的老闆學到不少裝備知識。從他那裡進了幾頂Coleman的外貿一半層帳篷,低檔的PE底和脆弱的玻璃纖維杆並不影響我對它的欣賞,畢竟,那個年代沒有什麼太多的選擇,而它,帶給我寬敞的空間和良好的透氣性。
COLEMAN半雙層帳
03年的時候,來到三夫,我知道了首都人民玩戶外就象文革時期人手一本毛語一樣,GG們幾乎都是帶著E225的帳篷出行。你問我什麼是E225?新人吧你?那可是一個年代的標誌,就如BP包一樣,直到如今還有些老驢有些225的情結。那可是一款又便宜、以皮實、又足夠寬大、防水又好的一頂帳篷。缺點當然也有,用現在的眼光來看,它門廳太小、重量大、內掛式不方便。
紅極一時的E225
其後,我開始接觸大量的各品牌、各類型帳篷,外披式的、內掛式的、蒙古包式的、隧道式的,高山帳、野營帳、露營袋、家庭式大帳……林林總總這幾年用過30多款,不斷的發現各種類型帳篷的優缺點。讓我印象比較深的幾個帳篷:
BLACKYAK的CABBANEDOME2人帳,這款帳篷印象深因為它零售價1700元,且實際使用效果也真的不錯。
MOUNTAINHIKE半月2帳篷,這款帳篷直到現在都是我最喜歡的一款,2.5KG的重量,非常大的空間(長邊有2.3M)很適合我這樣的大塊兒頭。當然,適合的裝備最重要,對一個個子小點兒的MM來說它可能就顯得過大了,浪費了更多的重量。
牧高迪的黑森林帳篷,這是我使用的第一款大型帳篷,在青海阿尼瑪卿的登山大本營裡讓我渡過了幾天奢侈的高山生活,雖然結構現在看來並不特別好,但印象深刻。下圖背景中那個大傢伙就是:
GTX露營袋,曾經一度追求UL,那時這個小東西曾讓我吸引了不少營地同伴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