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中的橄欖樹
文字/香襲書卷
冬天的早晨,有些冷。清晨六點多外面的天空還沒有亮光,剛出門時空氣中有些寒冷,隨著腳步的走動慢慢地就暖和了起來。每到冬天起床就是件困難的事情,真的早起了,卻發現空氣裡的寒冷帶著意外的清新。穿過城市的薄霧,與一些同樣早起的陌生人同行,心情合著清晨裡的新意,發現能夠在每一個早晨醒來看見這個世界,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教寫作的教授在連續講了兩節課即將下課的前五分鐘,對同學們說:「連續聽了一個半小時的課程,大家會有點疲憊,下課前我給大家唱首歌吧。」頓時,課堂的氣氛活躍起來,掌聲歡呼聲一起響起。屏幕上放出一首詩歌般的歌詞:《橄欖樹》,這首由三毛作詞的歌曲,也是我心中喜愛的歌曲。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為了天空飛翔的小鳥,為了山澗清流的小溪,為了寬闊的草原。還有,還有,為了夢中的橄欖樹,橄欖樹。」
這實在是一首很有故事的歌,因為寫它的人曾經踏遍大漠,閱盡人間,在故事裡道盡了她的人生。三毛有對滾滾紅塵的愛和痴,有蝕骨的孤獨和純真的赤子之心。她文字裡的萬水千山,奇異又活潑的異國文化,對生活的執念和對老時光的眷念,正是我們想要的。我不知道當初三毛寫下《橄欖樹》的時候,她知道會讓那麼多人愛上這樣的執著嗎?
歌聲響起,那一刻有一種久違的感動在心間流淌,有多久我們感受不到那種對於夢想的渴求和不懈,有多久我們忘記了自己為了什麼出發要到哪裡去,有多久我們沒有觸摸心底自己那顆曾經青蔥濃鬱的橄欖樹。當我們在生活的奔波中,是否還會記起那可棵夢中的橄欖樹?
年輕時的流浪是一種灑脫,那時候可以肆意的放飛時間去遠航,因為還有很長的時間允許自己返航。到了中年,流浪是一種奢求,肩上背負著太多,每一步都要慎重而行。無論生活多麼美好或者無奈,夢中那顆屬於夢想的橄欖樹,一直都在。在生活的間隙,就會循著有夢的方向走去。種植在心底的橄欖樹,總是鬱郁蔥蘢,樹上掛著滿滿的樹葉,每一片樹葉就是一個希望,每一片葉子都帶著夢想,長在心底。
對於夢想的執著,就像夢中的橄欖樹,從沒想過放棄。這種長在南方的植物,橄欖樹的名字已經根植於我年輕時的心中,從來沒有動搖過。聽完課,走在趕往上班的路上,冬日的天空在上午十點已經明朗,有光芒在冬日的遠方。是心中的夢想讓我能夠從清晨走到黃昏,是夢中的橄欖樹在指引著一路前行的方向。
歌曲的旋律反覆在心中盤旋,我看見了,那棵夢中的橄欖樹,依舊青蔥濃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