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嚴「限塑令」結束徵集意見,業內建議源頭減量和循環利用並重

2020-12-16 界面新聞

記者 | 高佳 實習生 劉弋立編輯 | 翟瑞民1

新版「限塑令」發布近一年後,全國多數省份都已出臺具體實施方案,北京市發改委發布的《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徵求意見稿)也於2020年12月9日結束公開徵集意見。

根據徵求意見稿,北京市共制定了十條具體「限塑」內容,聚焦餐飲、外賣平臺、批發零售、電商快遞、住宿會展、農業生產等六大重點行業,短期控制目標則包括:今年年底北京餐飲業將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全市範圍內禁止生產、銷售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購物袋;黨政機關開會將不得主動提供塑料瓶裝飲用水等。

徵求意見稿明確了行動的具體時間表,將分為三個階段來執行實施。第一階段是到2022年本市塑料汙染治理政策標準體系初步建立;第二階段是到2023年,全市重點行業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強度大幅降低,重點場所、重點沿線塑料汙染基本消除;第三階段是到2025年,塑料汙染治理制度全面建立,努力成為國際超大型城市塑料汙染治理典範。

目前尚不清楚《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何時能正式出臺。北京市發改委此前表示,該文件發布實施後,將補齊政策體系「最後一塊拼圖」,本市塑料汙染治理政策體系主骨架將基本建立。

由全國多家公益組織和環保人士共同發起的零廢棄聯盟政策主任謝新源在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表示,此次北京市發布的徵求意見稿中不乏亮點,包括提出建立塑料汙染治理聯席會議制度;提出探索限塑工作領跑者制度,在重點行業裡發掘重點單位先行先試;以及建立重點用塑單位報告制度等。

此前在2020年1月16日,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就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建立健全塑料製品長效管理機制提出實施方案,此亦被成為新版「限塑令」。

新版「限塑令」與2007年國務院出臺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即老版「限塑令」相比,控制對象由厚度小於0.025mm的超薄塑料購物袋擴至超薄農用地膜,包括以醫療廢物為原料製造的塑料製品等,控制領域也由超市、商場等商品零售場所擴至電商、快遞、外賣等領域。

界面新聞注意到,為確保新版「限塑令」真正落實,今年12月之前,全國30個省區市已相繼出臺了治理塑料汙染的實施方案。比如12月1日,海南省正式開始實行「禁塑令」,成為全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禁塑」省份,將禁止生產、運輸、銷售、儲存、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袋、塑料餐具等塑料製品。

北京市發改委在上述徵求意見稿的起草說明中表示,塑料汙染治理是一項長期而複雜的工作,北京市將加快推動建立「1+1+N」的塑料汙染治理政策體系,不斷加強系統性治理。

所謂「1+1+N」,第一個「1」即今年5月1日正式實施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已為全市塑料汙染治理工作提供了地方法規保障;第二個「1」即上述徵求意見稿,其中對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目標、任務提出分階段工作計劃,是本市今後一段時期塑料汙染治理的綜合性工作方案;「N」即若干專項工作方案和標準規範,目前已發布7項。

此次徵求意見稿如若發布將堪稱北京最嚴「限塑令」。對於如何更好實施,謝新源建議,應更多鼓勵在源頭減量,以及在重複使用的層面開展制度創新,「鼓勵商家試行『減量退費制』『押金制』等,例如顧客自帶杯買咖啡可以減費,北冰洋汽水退瓶可以退押金。」謝新源解釋,「與一般收費制相比,退費制可以大大加強公眾監督意願,因為不執行退費制的商家會直接損害顧客的經濟利益,而押金制能提升公眾歸還包裝的積極性,促進耐用包裝制度的推廣。」

蕪湖市生態環境保護志願者協會項目官員張祖偉也提出建議稱,北京市「限塑令」及其配套法規應彌補過去立法中的缺陷,明確規定一次性塑料用品生產者、銷售者和使用者應建立臺帳制度,記錄一次性塑料用品的來源及去向、用品類型、材質、數量、進貨或出貨價格日期等,並規定地方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定期核驗上述臺帳的真實性,定期匯總、上報給上級主管部門,並且應將其收集、匯總的臺帳、執法情況等信息定期向社會公開。

環保機構擺脫塑縛代表劉華則建議,北京市「限塑令」應該具有清晰的定義、可量化目標、以及監測目標達成程度的統計方法,「例如徵求意見稿行動目標中提出,到2023年,全市重點行業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強度大幅降低,其中『強度』是指什麼、如何計算,『大幅降低』是降低多少,這些還可進一步明確。」

相比源頭減量,中國人民大學環境科學系主任宋國君更關注塑料的循環再生。他向界面新聞表示,「『限塑』這一概念易造成公眾誤解,讓人以為不使用塑料是解決塑料汙染問題的主要辦法。但實際上,塑料汙染治理計劃的核心是垃圾管理問題,是塑料的回收利用問題。」

宋國君認為,塑料的實用、廉價等優點不容否認,同時塑料又是百分之百可再生的,只要搭建起塑料的回收利用體系,不使廢塑料進入環境,就能有效幫助解決塑料汙染問題。針對北京市「限塑令」如何實施,宋國君建議重點關注塑料循環再生,「首先應當把所有廢塑料品類列入可回收物。」

「所謂限塑條款只是國家《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中提出的一項目標任務,我們治理塑料汙染最終仍要通過對塑料的循環再生、能源化利用和末端處置來解決問題。」同濟大學循環經濟研究所所長杜歡政表示。

相關焦點

  • 北京發布「限塑令」徵求意見稿!限塑之後,有哪些替代品?
    以塑料購物袋這項禁塑令重點管制的對象為例,據中國塑協塑料再生利用專業委員會統計,我國每天使用塑膠袋約30億個,截至2019年,塑膠袋年使用量超過400萬噸。而外賣和快遞正在加劇這一問題。據統計,中國快遞塑料包裝每年消耗量約為180萬噸,外賣塑料包裝為50多萬噸。
  • 20多省份發布新版「限塑令」 北京「限塑令」徵求意見
    以塑料購物袋這項禁塑令重點管制的對象為例,據中國塑協塑料再生利用專業委員會統計,我國每天使用塑膠袋約30億個,截至2019年,塑膠袋年使用量超過400萬噸。而外賣和快遞正在加劇這一問題。據統計,中國快遞塑料包裝每年消耗量約為180萬噸,外賣塑料包裝為50多萬噸。  北京:嚴控塑料汙染 「限塑令」徵求意見  從2008年開始,我國限塑令已經實施12年。
  • 新版「限塑令」來了:一次性用品將有序退出
    1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這部被稱為新版「限塑令」的文件甫一發布,便在業內掀起不小水花。自2008年我國限制塑料購物袋的使用以來,塑料汙染雖然有所改善,但業內人士指出,新版「限塑令」將突破原有的治理格局,提升治理的系統性和長效性。
  • 最嚴「限塑令」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剛剛購物結束的一位市民用眾多塑膠袋把商品帶回家  今年底,合肥市建成區商超、外賣打包,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餐飲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星級賓館、酒店不主動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最近,合肥史上最嚴「限塑令
  • 合肥最嚴「限塑令」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最近,合肥史上最嚴「限塑令」基本敲定。    為了培育優化新業態新模式,合肥市將要求電商、外賣等平臺企業加強入駐商戶管理,制定一次性塑料製品減量替代實施方案,並向社會發布執行情況。以連鎖商超、大型集貿市場、物流倉儲、電商快遞等為重點,推動企業積極推廣可循環、可摺疊包裝產品和物流配送器具。
  • 史上最嚴「限塑令」實施兩周 仍有店鋪使用非降解塑膠袋
    中國消費者報報導 自今年1月1日起,史上最嚴限塑令落地實施,各大購物場所的一次性塑膠袋逐漸退出市場。然而,《中國消費者報》調查發現,北京一些小型店鋪仍在使用普通塑膠袋。2020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此通知也被稱為是史上最嚴限塑令。
  • 限塑令十年,不妨學學歐洲這些最新經驗
    最重要的是,可降解塑料方案仍延續一次性塑料的消費模式,並非循環經濟下的可持續消費。最近,歐盟委員會發布《歐洲循環經濟中的塑料戰略》,提出到2030年之前,歐盟市場上全部塑料包裝實現重複使用或循環再生。到2030年,歐盟市場上過半的塑料垃圾要被回收利用。
  • 北京限塑20年: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將退出
    2008年6月1日,全國性的「限塑令」實施,提出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同時,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在今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和北京最新的「限塑10條」中,這一標準依然被沿用。
  • 2020年北京限塑令新規定 限塑令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從昨天開始,市發改委等部門對《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限塑10條」)徵求意見。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限塑10條」,本市將嚴控塑料廢棄物向環境洩露,減少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促進替代技術和替代產品供給,促進塑料廢棄物分類回收和循環利用。  聚焦使用:  市民「吃住購」生活全面減塑  北京是一次性塑料製品消費型城市。
  • 青島最嚴「限塑令」年底生效,商超、市場、快遞等「用塑大戶」開始...
    「史上最嚴限塑令」。觀海新聞記者從市郵政管理局了解到,我市深入貫徹國家郵政局「9792」工程要求,要求包裝物上的「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90%,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70%,循環中轉袋封裝比率達90%。推動綠色包裝,支持快遞企業在收寄、配送、分揀、運輸等環節使用可循環、可摺疊包裝產品和物流配送工具,推廣使用電子運單、循環化封套、綠色環保包裝材料和填充物等。
  • "限塑10條"徵集意見,年底超市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原標題:北京「限塑10條」徵集意見,今年底超市將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 「最嚴限塑令」進入倒計時!460億根塑料吸管何去何從?
    作為不起眼的「工具人」,吸管在飲品界不可取代,可因為限塑令的到來,其正在經歷一場由普通塑料吸管到紙質、PLA材質的「大換血」。  塑料吸管「禁令」紅線僅剩最後一周!  根據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於今年初聯合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 新版「限塑令」升級 外賣塑料汙染何時休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博士張宇婷認為,外賣垃圾環境影響特徵複雜,但目前還缺少明確高效的替代和解決方案。「目前外賣包裝廢棄物正規回收利用比例不足,大部分隨生活垃圾進入環衛系統進行焚燒填埋處理。包裝物生產、運輸、廢棄處置各環節具有不同的環境影響表現。」
  • 合肥史上最嚴 「限塑令」來了!
    北極星固廢網訊:合肥史上最嚴「限塑令」來了,年底起,合肥市建成區商場、超市、書店、外賣打包,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餐飲行業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星級賓館、酒店不主動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目前,合肥史上最嚴「限塑令」已基本敲定【關鍵詞】生產▲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新版「限塑令」要求,禁止生產和銷售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購物袋、厚度小於0.01毫米的聚乙烯農用地膜;禁止以醫療廢物為原料製造塑料製品。
  • 從「限塑」走向「禁塑」!新「限塑令」上線
    麥當勞中國近日宣布,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近千家餐廳將率先停用塑料吸管。麥當勞不「管」了,不是突發奇想,而是呼應升級的新「限塑令」。你我多年來用吸管「吸溜」飲料的習慣,或許也要改變了。新「限塑令」上線,從「限塑」走向「禁塑」2020年6月底,一篇發表於權威學術刊物《生物學快報》的論文稱,在位於南極底層生物鏈條中的南極跳蟲體內檢測出微量塑料,第一次直接證明了塑料已汙染了這個世界上最偏遠的角落——無處不在的塑料汙染再次引發強烈關注。「白色汙染」的危害眾人皆知。
  • 新限塑令敲定時間表,相關環保產業迎發展黃金期
    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今天(19日)公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下稱《意見》),要求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積極推廣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替代產品,增加綠色產品供給,規範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建立健全各環節管理制度,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汙染。
  • 【碗·分享】嚴禁餐廳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和餐具!史上最嚴「限塑令...
    01 史上最嚴「限塑令」出臺 有人表示,這才是最嚴「限塑令」,而這也將全面地影響餐飲業的日常經營。環保和餐飲業,已然產生了衝突。
  • 新版限塑令出爐 明確三個時間段
    新版限塑令出爐 明確三個時間段  Evelyn Zhang • 2020-01-19 16:44:41 來源:前瞻網
  • 「最嚴限塑令」生效,在貴陽出門得自帶袋子嗎?
    「最嚴限塑令」1月1日起生效,直轄市、省會城市等商場、超市等場所開始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記者1月4日走訪貴陽的一些商場超市發現,一些連鎖商店和超市新推出的可降解塑料購物袋,貴的要1.7元一個。超市自助款臺的可降解塑膠袋。
  • 「限塑令」升級:政策先行 執法依據有待跟進
    本報實習記者 張錦 記者 孟慶偉 北京報導2020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按照「禁限一批、替代循環一批、規範一批」的原則,分2020年、2022年、2025年三個時間段,分地域執行禁塑限塑任務。這是我國首次大規模地從源頭上禁限塑料製品,被視作升級版「限塑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