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師範大學鹽城實驗學校公眾號第六十九篇原創文章)
古城揚州遊學側記
鹿鳴文學社小記者:朱漫 王點
為了開拓學生視野,南師大鹽城實驗學校於2018年11月15日至16日組織初一新生進行了揚州遊學活動。遊學活動的主旨為:探索世界,定義未來。
潤揚森林公園是學生們一致認為最受歡迎的項目。其活動豐富多彩:森林探險,射箭,騎馬,真人cs,卡丁車,騎馬……其中最富有挑戰性的,森林探險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五班的孟子豪同學在老師和全體同學的鼓勵下,戰勝了自己,走完了全程。他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做事一定要堅持,只有不斷的努力才會成功。」大家紛紛為他這種持之以恆的精神所感動,都為他豎起了大拇指。一班的韓佳慧同學在走完全程後,意猶未盡地說:「好想再玩一次啊!玩的過程中雖然很害怕,但結束後卻又想再來一次。」
揚州博物館裡文物琳琅滿目,一排排文物整齊地擺放在架子上。熱情的導遊引領同學們觀覽這千百年來的歷史,講述女媧與伏羲背後的故事。被稱為鎮館之寶的霧藍釉白龍紋梅瓶,是世界上僅有的三個之一。揚州博物館的梅瓶是保存最完整的,饒有興致的同學們發出一陣陣讚嘆,整個博物館裡洋溢著濃濃的書香味。
遊學活動培養了學生主動探究的態度和創新精神,很多同學表示:期待下一次的春季遊學活動。
第一次與馬親密接觸
初一(4)班 陳冰
「揚子滔滔,鐘山威威……」大巴車上傳來歡快的歌聲,連校長都情不自禁地為我們豎起大拇指。期中考試剛剛結束,學校就組織了遊學活動。這不,在去揚州的大巴上,同學們興奮的歌聲就是停不下來。我一邊聽同學們唱歌,一邊猜想:這次遊學會有什麼樣的收穫呢……
沒有想到的是,在揚州第一次騎馬居然是這樣的——
剛到騎馬場,就看到了八九匹馬,白色的,棕色的,還有黑色的……我有些迫不及待了,想像著自己騎在馬背上像電視劇中的女豪傑一樣馳騁……
終於輪到我了,我騎的是一頭白馬,身材高大,看上去氣宇軒昂,這適合巾幗英雄駕馭。我有些緊張,畢竟是第一次。深呼吸一口氣,坐上馬背。我立馬能感受到他的呼吸,天哪,真不可思議!
「騎馬時千萬不要大叫,這樣會刺激到馬!」工作人員提醒我們。白馬小跑了起來,與前面的黑馬默默競爭,哪怕黑馬與欄杆之間的距離只有一釐米,它也想擠過去。但這黑馬想必不甘把領頭這麼好的位置拱手相送(拱蹄相送?),只要白馬一靠近,黑馬就開始奔馳。我這白馬也是個爭強好勝的主兒,看黑馬奔跑,就毫不猶豫地追趕起來。
它倆爭強好勝不打緊,可苦了坐在馬背上的我!不是往左顛就是往右顛,感覺隨時都有可能從馬背上掉下來,胃子裡翻來覆去我開始害怕了,心裡充滿了不安:萬一掉下來豈不是要被它踩上幾腳?被這麼大個傢伙踩上幾腳我怕是會殘疾吧?
「叔叔,我這馬太快了!」我小聲地又急切地說。「快了你就跟我講!」叔叔笑著說。哈,有他這句話我就放心了!可這話剛說完,他卻又大喊著說:「快點!快點!"這些馬聽不懂我的話,卻乖乖地聽主人的話,又加快了速度。我被叔叔驚人的「記憶力」驚呆了,心裡很是無奈。不過還好,有驚無險。大白馬馱著一身冷汗的我終於到達了終點,我長長籲了一口氣。
下馬時,我可不想被同學們看到我的腿在抖,故意裝出一副開心的樣子,可是眼淚卻不由自主地流了出來。 「我以後再也不騎馬了!」我大喊著。同學們先是大驚,後是大笑,把我這個威風凜凜的「女豪傑」笑得無地自容。有同學問:「你以後真的不想騎馬了嗎?」「不騎!」我抹著眼淚說。
可回校才幾天,我又常常心馳神往地想:什麼時候有機會再騎一次馬呢? (指導老師:陳匯祥)
為我開放的菊花
初一10班 陳彥穎
在揚州進行研學的第二天,我們來到了瘦西湖。
這本是件很興奮的事,可是,那場拍照徹底打消了我的興致----遊學前的單科拍照,我就僅有兩張,數學比預期的還要少三分,語文更是跌到了從未有過的低分。
「其實陳彥穎成績並沒有某某某好。」一個同學對另一個女同學說。
「我估計陳彥穎這次年級前十都考不到了。」一個男生壓低了嗓子說。
同學們議論紛紛,我努力想排除這些聲音,做到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甚至想到那一刻變成一個聾子。可這些聲音仍然傳到了我的耳朵裡。我感覺鼻頭一酸,不過,我將即將湧出的淚,埋在了心裡。
瘦西湖的綿綿細雨,打溼了我的視線,世界似乎變得模糊了。我輕輕哈了一口氣,鏡片上立即蒙了層白霧。湖邊的垂柳已然失去春天嫋娜的風姿,就像我此時失落的心緒。
隨著大家的腳步,似乎無目的地走著,走著。突然,我的眼前一亮,一幅絢麗的景致撲進了我的視野,那是一片菊園——
許多菊花,紫的、白的、黃的……都競相開放著。有的宛如紫色的舞裙,準備給愛跳舞的女孩兒表演時使用;有的宛如白色的發卡,戴在衣著樸素的姑娘的頭上;有的宛如黃色的外套,為寒冷的少年們遮擋風霜。秋風中,她們正開得燦爛,她們都顯得那麼青春爛漫,她們只屬於正值美好青春的我們。
一霎那,我釋然了,世界還是如此美好。我不應讓糟糕的心情去破壞了這份來之不易的美好。那時,我突然湧起一份感動,這絢爛多姿的菊花,似乎為我而開放。我想,我也會像她一樣,在蕭瑟的秋風中繽紛綻放。
秋雨中,我和同學們一樣,快樂地與這些為我們而開放的菊花合影……(指導老師:張春華)
溫暖之旅
初一3班 劉吉雅
期待已久的揚州遊學如期而至,我們一路歡歌笑語順利抵達揚州。參觀了雙博館,遊玩了潤揚森林公園,學習了何氏家訓,逛完了東關街,也欣賞了擁有「園林之盛,甲於天下」之稱的瘦西湖,但最令我難忘的還是在潤揚森林公園發生的一幕。
那是在潤揚森林公園遊玩結束準備返回集合點的時候,大家瘋玩了大半天后每個人都很疲憊了,公園那麼大,返程的路顯得如此的遙遠,因此大家都在翹首企盼著景區服務車的到來。
終於一輛服務車緩緩駛來,大家都很興奮,恨不得立馬飛上車去。我們班男生體力顯然比女生好的多,只見他們甩開膀子,像離弦的箭一樣朝著車子飛了過去,把女生遠遠的甩在了身後。我們女生也不甘示弱,一個個顧不上形象,擼一擼袖子,使出吃奶的勁,咬緊牙關緊緊的追過去。可是,當女生到達服務車時,男生已經全部坐在了車子上。我喘著粗氣往車上掃了一眼,發現車上的座位已經全部男生坐住了,早已沒了我們女生的容身之地。
此時,女生由於狂奔而漲紅的臉上無不掛著失望和沮喪,不住的唉聲嘆氣:「唉,男生實在是跑的太快了!」我們個個耷拉著腦袋,一想到接下來的「漫漫長路」腿不禁又軟了幾分。正當女生們一籌莫展的時候,忽然聽到一聲:「下車!」我們轉頭一看,男生一窩蜂似的全從車上跳了下來,弄得我們女生有點摸不著頭腦。
這時帶頭下車的李鑫同學笑著說:「你們先請。」原來班上男生坐下之後發現車上沒有足夠的位置給全班30個人坐,就自發的下了車,把座位讓給我們女生。
我們正想對男生道聲謝,他們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朝著集合點跑去了。於是我們全部女生包括班主任高老師都開心的上了車。大家上車後都會心的笑了,因為我們感受到了男生的紳士風度,而這卻是我們在校園內沒有發現的。初冬微寒的傍晚,我們班女生的心裡卻都湧動著一股暖流,這暖流來自男生的關心。
雖然短短的兩天遊學早已結束,但我相信我們團結友愛的七(3)班帶著遊學時的種種收穫,在通往未來的路上一定會走的更遠,走的更好!(指導老師:孫慧)
初一5 高嫣陽
「長江!長江!我看到長江了!」離江邊還有百十米的距離,同學們就激動地向周圍的小夥伴表達內心的歡喜。這裡是揚州的一部分,稱瓜州。故江邊豎了一塊碑,碑上寫著「京口瓜洲一水間」這七個蒼勁有力的大字。走向觀江臺的邊緣處,我被長江震撼了,我可以清晰地看到江上的每一處水紋,深切的感受到長江的寬廣。這段江水不似壺口瀑布那兒那般豪情萬丈,好似被揚州的柔情感染了,向東緩緩流去。江上來往的船隻發出「嗚——」的聲響,迴蕩在江面上,迴蕩在岸邊的巖石上,迴蕩在我們心中。
「我們就在這裡圍一個半圈,玩飛花令吧。」老師提議道。「好!」老師的建議讓同學們心潮澎湃,在長江邊,吟誦長江的詩,該是多麼特別的一個記憶呀!
遊戲開始了,第一個同學倏地站起來,面朝江水道:「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他好像被這景、這情給感染了,聲音裡帶著平常所沒有的豪情壯志。「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大江東去浪濤盡,千古風流人物。」「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同學們一個個都爭搶著似的,前一個話音還未落後,一個便騰地站了起來,面朝長江吟誦古詩。情至深處,舉起右臂,向長江畫了個半圓。終於輪到了我,我默默的在心裡回憶了遍《春江花月夜》,朝著江水富有感情地朗誦起「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很快,便輪了一輪,大家都意猶未盡地看著老師。想再來一輪。可惜,下面還有其他有意思的項目,沒有時間了。我們只好退出這幅驚豔的畫卷,但這終將是我們心底最深刻美好的回憶。(指導老師:李心琪)
初一6班 楊語桐
初冬瀟瀟煙雨中,我們來到古城揚州,作一次穿越時空的遊學之旅。千年的聚散離合全部凝在這雨中,只恍若一場長長的夢。古城的雙博館,讓我心醉。
走進那座深棕色的建築,只覺兩個字:莊嚴。導遊的聲音不算大,卻清晰地傳遍了大廳。總感覺這裡有很強的界限感,誰也不可能擁有它們,可卻有太多的人愛上了它們,拼命去感受、去融入。
上了二樓,第一眼看到的竟是一條船——當然不可能是普通的船,那可是一條唐代的龍舟啊!再仔細看,它居然是用整根的楠木雕空而成的。古代人民是多麼聰慧靈巧啊!千百年前那個豐饒權威的大唐盛世,不正是這充滿智慧的人民創造出的嗎?
而真正讓我驚豔到的,便是那極稀少、極珍貴的青花瓷了!一轉身,瞬間我竟有些眩暈——那不是紫,也不是藍,更不是黑 ——一時間我竟找不到詞語形容那顏色。良久,方才靈光一閃:「黛玉」,比夜空更深邃、比大地更有厚度,那是黛青色!深黛底色上縈繞絲絲縷縷白色紋樣,再湊近了看,竟是一條龍,白色的龍。龍首向天高高昂起,龍鬚仿佛在隨風飄擺,龍爪有力地張開。他還沒有眼睛,給他點上一對神氣活現的大眼睛,也許就能騰空而起了吧!
「瓷青的夜」,多形象多貼切的比喻!就好像藍是極致的玉的顏色,青便是瓷在熔爐中忍下烈火切膚之痛、流盡淚水熬成的極致的瓷色。凝視著那盞瓷,我真害怕我會沉入那久遠的歷史長河,醉倒在她黛色眉眼裡。
樂天曾雲:「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脆」,多美麗的字眼,說在口裡,便有薄冰碎裂的美感。真正的好瓷,一定是脆弱而清高的。儘管現在很多瓷都是結實的,但我還是喜歡易碎的瓷。像林妹妹,美正美在藥香和病嬌;而瓷要脆弱才惹人愛。鑽石清高是應該的,她生來屬於櫥窗;但瓷不同,瓷生來屬於人間的平凡人家,在柴米油鹽的瑣碎裡能保持這樣一份氣度與優雅,不正是最難能可貴的嗎?
出了大門,仿佛是從一場很美很美的夢中醒來。煙雨瀟瀟,古城揚州,我遇見了你,整個冬天都有了暖意。(指導老師:瞿祝蘭)
雕版印刷 見證歷史
初一7班 畢柔安
「下面每個人都可以來體驗一下,親手嘗試一下。」解說員阿姨一邊微笑,一邊用手指著桌上的三塊雕版印刷的模板——「何氏家訓」。
我們早已迫不及待,一個個恨不得踩在凳子上,將手舉到天花板上。我激動地來到第二塊模板前,仔細地回想著解說員阿姨所說的雕版製作的四個步驟,將桌面上所需要用到的材料逐一對號入座。在解說員阿姨的指導下,我將創下成長中第一次體驗雕版印刷製作《何氏家訓》拓本的一個記錄。
首先上墨。我拿起一塊方形的刷子,沾上墨,在模版上均勻地刷開,將每一個突出的字上都平鋪了一層墨汁。似乎差不多了,我便小心翼翼地用雙手拿起一張潔白平整的宣紙,屏住呼吸將紙蓋在了已經沾滿墨汁的模板上。
緊接著就是最後一步了,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我又拿起另一塊較大較平整的方刷,按照由上至下、從左往右的順序輕輕地刷了起來,目的是要將字印上去。解說員阿姨忽然迅速地阻止了我,我一臉疑惑地心想,:我做錯了哪一步?正當我下意識地看了手中的方刷時,我頓時明白了原來馬虎的我不小心將方刷拿反了,怪不得用起來不方便,鬧了個笑話。
好累啊!終於完成了,我「莊重」地將宣紙提起,滿足地看著它。雖然紙放上去時全歪了,但是字跡很清晰。我慢慢地捲起它,生怕折壞了一點兒。
看著桌上的模板,我忽然想起昨天在雙博館裡一位叔叔雕刻字的情景:他坐在凳子上,背微微向前傾,神情專注地一筆一畫認真地雕刻著,他的耳朵裡塞了兩個耳塞,對我們視若無睹,仿佛置身於空曠的宇宙。而現在的我,十分鐘都覺得自己累的夠嗆,別提坐著持久地耐心地刻字了。想到這,我的心中不禁對這位叔叔頓生欽佩之情。
雕版印刷見證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它既為古代知識文化的傳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為現代文字的印刷奠定了重要基礎。(指導老師:張春華)
且遊且思
初一2 單馨閱
期中考試剛過,學校組織我們初一年級到揚州進行為期兩天的遊學活動。
來到揚州,當然首先要參觀一下這裡的博物館,雙博館蘊藏了揚州千年的文化,陳列了各種藝術品,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艘唐代的龍船,透過玻璃仔細端詳著搜歷史悠久的傳傳,粗糙的船身充滿了年代的滄桑感,他不如其他藝術品那樣完美無缺,它只有殘破的木片,更不如他們那樣色彩斑斕,他只有昏黃的暮色,可是他卻是一種象徵,一種獨特而深沉的美。
遊覽了整整一天,晚上便是小聚會了。飯廳裡,動感的音樂播放著,我們都忍不住隨著音樂舞動起來。吃完飯,精彩的節目一個接一個,臺下掌聲雷動,大家都賣力的為這次遊學增添色彩,青春何其動人啊。
第二天,我們來到了何園,在這裡我學到了不少東西。何園是晚清時修建的是一個中西結合的園林。走進何園,真可謂處處皆風景,古色古香的亭臺樓閣和清新淡雅的花草樹木相映成趣,宛如一幅畫卷。我們穿堂入室,驚嘆著如此精巧的設計,圓形拱門和波形的地磚,還有清澈的魚塘、漂亮的小洋樓,處處是巧奪天工,好一個世外桃源。
何家之所以出了那麼多有成就的人,是因為他們良好的家訓,我們在解說員的指導下認真學習,我十分認同孝敬親長之規,雖然我們是住校生,無法每天回家,但也應該多為含辛茹苦的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啊,他們並不追求物質享受,他們所要的只是陪伴,只希望他們的孩子們開開心心,便滿足了。
不知不覺中,兩天過去了,揚州一行拉近了同學們的距離,也讓我們每一個人受益匪淺,真讓人意猶未盡啊。(指導老師:趙夢群)
策劃丨張春華 心 琪
文案丨朱 漫 陳彥穎
編輯丨李 豔 宋漢仁
攝影丨季 悅 戴玉梅
審核丨陳匯祥 程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