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清華大學校史館和新清華學堂正式落成。在清華校史館裡展出了清華大學百年的歷史,其中有近兩百件實物均屬首次展出。
包括胡錦濤總書記在清華學習工作的情況匯報,還有前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在校期間與同學一起完成的實驗報告等。
胡錦濤「工作成績」亮相校史展
展覽物品歷時五年收集整理匯集,其中有近千幅圖片。記者發現,一份由清華大學於1965年7月遞交給北京市和教育部的《關於我校政治輔導員工作的情況》的報告中,在介紹政治輔導員發揮的作用時列舉了胡錦濤總書記當年在清華大學的工作成績。
工作情況報告介紹:「學生文藝社團副團長、政治輔導員胡錦濤,在擔負的政治工作中努力鑽研黨的方針政策,群眾反映和他能談心裡話。」
報告還透露,「胡錦濤學習成績全部優秀。他還是業餘文藝積極分子,參加了舞蹈創作和演出等。」
朱鎔基做實驗研究發電機
清華校史展同時還展出了章希博、孫絡生和朱鎔基等人完成的實驗報告。這份「交流電機實驗」科目的報告題目是「交流發電機的並聯運用」。另外還有楊振寧在清華時期的學籍卡等。
昨天正式落成的「新清華學堂、校史館、音樂廳」建築群由清華大學的李道增院士主持設計,坐落於清華大學東西主幹道和南北主幹道交匯點的東北角,用地面積26100公頃,建築面積43250平方米,由三個區組成,分別為新清華學堂、校史館及音樂廳,廣場、車庫等其他附屬設施。
校史館和新學堂由校友捐資建設
「清華學堂」在清華誕生之時建成,成為學校的第一座教學樓,也是清華標誌性建築之一。而清華校史館和新清華學堂由校友捐資建設。「新清華學堂、校史館、音樂廳」建築群地下二層,地上四層。目前,校史館已交付使用,新清華學堂、音樂廳外立面亮相、室外工程完成、室內裝修和安裝基本完成,預計整體建築於年底竣工。
- 相關新聞
盼兩岸清華共同培養出諾貝爾獎得主
新竹清華大學副校長葉銘泉率團來京參加清華百年校慶
「兩岸清華的合作可以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相信在兩岸清華的共同努力下,不久的將來可以共同培養出下一位諾貝爾獎得主。」新竹清華大學副校長葉銘泉昨日表示。
同根同源的兩岸清華大學今年共同慶祝百年校慶。葉銘泉率領的新竹清華大學師生代表團一行於21日深夜抵達北京清華大學;北京清華大學副校長程建平帶隊的代表團也於22日到達新竹清華參加校慶活動。
身著印有紫色「百周年慶」圖案的白色T恤,葉銘泉顯得神採奕奕。
「兩岸清華都是以辦喜事的心情來迎接百年校慶。」葉銘泉說,這次來訪的33人代表團中有18位是來自「熱舞社」社團的學生,他們將在24日晚北京清華的校慶晚會上表演青春洋溢的街舞。「兩岸的清華大學都是一家人,節目都是大家來出」。據新華社電
- 校史亮點
清華當時學生成績分5等
應用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林家翹1933年在清華大學的成績單此次也一同展出。當時清華的記分方式,並不是現在的「A」、「B」、「C」表示優、良、中,而是分為五等:超、上、中、下、劣,分別以E(被當時學生戲稱為金齒耙)、S(銀麻花)、N(三節鞭)、I(當頭棒)、F(手槍)標誌。林家翹的成績單只有寥寥幾個「S」,其餘均為「E」,可見學識之優。
錢學森留學前寫「志願書」
校史還展示錢學森、趙九章(著名的科學家、氣象學家、地球物理學家和空間物理學家)等人的「留美公費生志願書」。一份「志願書」中寫道,「自願遵守國立清華大學現在及將來所訂關於留美公費生管理規定,並國立清華大學校長隨時所發訓示,決不違背。」
記者還發現「很牛」的一張照片,是1936年在清華物理系師生科技館前的一張合影,包括有錢三強、錢偉長等人的照片中,後來共有四人成為「兩彈一星」功勳人物,還出了13位院士。
胡適推薦吳晗去勤工儉學
吳晗入讀清華時,經濟窘迫,就讀成為問題。在北大任教的胡適賞識他的才學,特意寫信給清華當時的代理校長翁文灝、教務長張子高,稱吳晗根底好,請他們給予吳晗勤工儉學的機會。這封胡適親筆信也在校史展中展出。
1984年,曹禺為母校寫了一篇題為《「水木清華」與「雷雨」》的回憶文章,回憶自己在清華園中創作雷雨的過程,感嘆借自於水木清華的靈感。曹禺的手稿也在校史展中得以展出。
毛澤東起草電報保護清華
「一二·九」運動後,清華園裡傳出了「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這是從清華園裡喊出的第一聲愛國救亡的吶喊。這句傳誦久遠名句出自《清華大學救國會告全國民眾書》,在此次校史展上,聯通刊載這篇「告全國民眾書」的刊物《怒吼吧》第一期也展示給公眾。
1948年12月18日,清華園解放,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三兵團政治部張貼在清華大學校西門外的布告原件,被清華歷史系的師生保存至今,此次校史展中一併展出。同時展出的還有1948年12月15日毛澤東代表中央軍委起草的「關於保護清華燕京等學校及其名勝古蹟等」的電報手跡。
兩教授曾推薦楊振寧赴美
校史展上展出了楊振寧的學生履歷片和李政道的學生註冊片。楊振寧的學號是「聯580」,李政道的學籍號是「342011」。同時展出了我國核事業的先驅鄧稼先、朱光亞的學生註冊片。
清華校史展展出了1944年10月5日,趙忠堯教授和王竹溪教授致信梅貽琦校長的一封信,信件建議楊振寧赴美入讀普林斯頓大學原子核物理專業。也展出了1945年葉企孫教授批改的李政道的電磁學考卷。(記者郭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