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天府網評:從習近平扶貧故事中悟初心、決心和恆心

2020-12-17 川觀新聞SCOL

一個個動人的故事,串聯起人民領袖同扶貧事業的不解之緣。人民日報海外版組織編寫的《習近平扶貧故事》,近日在全國發行。<br><br>  《習近平扶貧故事》由67篇扶貧故事組成,按照時間順序,系統講述了習近平同志先後在陝西梁家河、河北正定、福建、浙江、上海,直到擔任總書記,都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關心困難群眾生產生活、帶領困難群眾脫貧攻堅的感人故事,生動記錄了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扶貧開發、馳而不息推進脫貧攻堅的精彩瞬間,展現了習近平同志「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赤子情懷。《習近平扶貧故事》是領悟扶貧初心、決心和恆心的最好教材。<br><br>  不忘初心、勇擔使命。習近平總書記重視扶貧開發工作,這與他早年的知青生活、與其人生抱負以及長期擔任地方領導期間的扶貧經歷息息相關。從生產大隊黨支部書記,到泱泱大國最高領導人,40多年來,習近平同志無時無刻不牽掛著貧困群眾,用腳步丈量民情民意、為老百姓消除貧困做實事的行動從未停止過,始終把扶貧使命扛在肩上。在《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習近平總書記滿懷深情地說道:「40多年來,我先後在中國縣、市、省、中央工作,扶貧始終是我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我花的精力最多。」消除貧困,實現共同富裕,是中國共產黨不變的初心與使命。一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關心扶貧工作,彰顯他大愛無疆、心系蒼生的扶貧情懷,體現了他一心為民的初心。<br><br>  不忘初心、堅定決心。行程萬裡,人民至上。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遍及農家院落、田間地頭,一張方桌、幾條板凳,體察百姓疾苦,細辨貧困癥結。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人類減貧事業的歷史高度,精心謀劃中國精準脫貧工作,對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作出戰略指引並躬身踐行。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湘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準扶貧」重要論述。習近平總書記在長期實踐基礎上,對扶貧工作進行科學總結和理論提升,形成精準扶貧方略,促進了中國扶貧工作大發展。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關懷指導下,自2015年以來,全國累計選派第一書記45.9萬人,現在崗23萬人,實現了建檔立卡貧困村和黨組織軟弱渙散村全覆蓋,被群眾譽為「黨派來的好幹部」「脫貧致富的領路人」。始終關心貧困地區的發展、始終關心貧困百姓生活、始終牽繫扶貧工作的推進,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執政理念,彰顯了大力推進扶貧工作的堅定決心。<br><br>  不忘初心、保持恆心。讓人民群眾過上好日子,習近平總書記一直牽掛於心。2019年4月份在重慶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對鄉親們說,脫貧攻堅是我心裡最牽掛的一件大事。5月份在江西考察,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黨中央想的就是千方百計讓老百姓都能過上好日子。2020年春天,中國正處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之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方面最大規模的會議。「只要還有一家一戶乃至一個人沒有解決基本生活問題,我們就不能安之若素。」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黨全國全社會共同努力下,我國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接近完成,貧困人口從2012年年底的9899萬人減到2019年年底的551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0.2%降至0.6%,區域性整體貧困基本得到解決。<br><br>  「打贏脫貧攻堅戰,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存在的絕對貧困問題,將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裡歷史性地得到解決。這是我們人生之大幸。」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豪邁而堅定。《習近平扶貧故事》的出版發行,有助於人們進一步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精準扶貧的戰略部署,鼓舞和激勵廣大幹部群眾,堅定信心、頑強奮鬥,奮力奪取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作者系天府評論特約網評員)

相關焦點

  • 從習近平扶貧故事中悟初心、決心和恆心
    《習近平扶貧故事》由67篇扶貧故事組成,按照時間順序,系統講述了習近平同志先後在陝西梁家河、河北正定、福建、浙江、上海,直到擔任總書記,都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關心困難群眾生產生活、帶領困難群眾脫貧攻堅的感人故事,生動記錄了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扶貧開發、馳而不息推進脫貧攻堅的精彩瞬間,展現了習近平同志「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赤子情懷。
  • 【地評線】天府網評:讓扶貧小餐廳飄出更多幸福味
    【地評線】天府網評:讓扶貧小餐廳飄出更多幸福味 2020-08-23 16:46:21 來源:四川在線 作者:王詩堯 責任編輯:王詩堯
  • 【地評線】天府網評:「你笑起來真好看」激勵發展自信
    【地評線】天府網評:「你笑起來真好看」激勵發展自信 拍攝一個開心微笑的鏡頭與畫面或許並不難,難的是要講好鏡頭背後的故事。這就需要記者們腳下沾泥、身上沾灰。  在這個資訊發達時代,要講好西部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故事,要展示好西部地區人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精神面貌,關鍵要匯聚社會力量。小康屬於人民,屬於我們每一個人。
  • 膠州魏清的扶貧三部曲:用初心、恆心和擔當書寫扶貧故事
    2020年是脫貧攻堅戰的最後一年,收官之年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給打贏脫貧攻堅戰帶來新的挑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徵途中,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貧困群眾和低收入群體脫貧致富的「絆腳石」和「攔路虎」,健康扶貧是時代賦予每一個衛生健康工作者的責任和使命。
  • 決心 細心 恆心
    6年來,吉安人用汗水、辛勞和熱血,交出了一份擲地有聲的扶貧答卷。   「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井岡山,為脫貧指明了方向。   言猶在耳。如今,已取得脫貧攻堅戰決定性勝利的吉安,正聚焦脫貧成果鞏固提升,推進持續減貧,完善長效機制,向貧困做最堅決的鬥爭,確保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在「知行合一」中守初心擔使命
    不忘初心方能行穩致遠,牢記使命才能開闢未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
  • 「地評線」天府網評:把「人民至上」大寫在新的五年規劃上
    習近平總書記9月22日下午在京主持召開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就「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聽取意見和建議。他強調,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教育、文化、衛生、體育事業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就此作出一系列戰略部署,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抓好落實工作,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大力發展衛生健康事業,加快體育強國建設,推動各項社會事業增添新動力、開創新局面,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br><br>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 【地評線】大洋網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不斷提高「七種能力」
    歷史總是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前進的。在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旗幟鮮明地提出這一論斷。  回顧一年多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的三次講話,各有重點。
  • 成都:學思踐悟 把初心和使命轉化為攻堅克難的信心與恆心
    成都:學思踐悟 把初心和使命轉化為攻堅克難的信心與恆心 時間:2019-06-18 11:54:40 來源:成都日報 編輯:劉婷婷
  • 聽書中人物講述總書記扶貧故事 《習近平扶貧故事》學習座談會在...
    昨日下午,高山陽光明媚,同安區軍營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暖意融融,《習近平扶貧故事》新書贈送和學習座談會正在進行。  商務印書館黨委書記、執行董事顧青和廈門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廈門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江曙曜帶隊,將近日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習近平扶貧故事》送到了高山上。一行人重走總書記走過的初心路,重溫總書記的囑託,並和書中人物見面座談,學習總書記當年在廈門的好思想、好傳統、好作風,感受「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與使命。
  • 【地評線】天府網評:每一個「V」字都是中國奇蹟與信心
    戰疫近一年時間,中國經濟走出了一條「V」型曲線,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這當然與黨中央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的正確決策分不開,但更證明了習近平總書記說過的一句話,「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相對於「大海」來說,疫情衝擊雖然巨大,但再大也不過是大海裡的「浪濤」而已,並不能顛覆「大海」。
  • 【地評線】天府網評:豐收勿忘「粒粒皆辛苦」
    近日,國家統計局根據對全國31個省(區、市)的抽樣調查和農業生產經營單位的全面統計,發布了2020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單位面積產量、總產量數據公告。從公告看,各地糧食今年普遍獲得了豐收。然而,豐收更當勿忘「粒粒皆辛苦」,懂得節儉珍惜糧食。  節儉珍惜糧食,為了糧食安全。自古道:民以食為天。人們也常常說,「手中有糧,之中不慌。」
  • 國金證券董秘周洪剛:金融人初心的背後 是決心、恆心和「用心」
    在中國經濟發展的歷程中,剛剛走過的這一年是值得紀念的—十九大順利召開,「一帶一路」建設繼續推進,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取得階段性成果,中國經濟繼續穩中求進……這樣的環境下,證券行業在投資銀行業務、資產證券化、金融創新發展等領域持續發力,整個證券行業得到了史無前例的發展機遇。面對行業的前進態勢,國金證券秉承一貫的穩健經營策略。
  • 【地評線】天府網評:樂見2020國慶特約填空題:「報復性」()()
    有關數據顯示:10月1日至3日,景區門票和酒店行業微信支付交易金額較「五一」假期前三天分別增長83.3%和70.75%;10月6日,國慶檔實時總票房破30億;10月1日至3日,國內百貨、超市購物消費規模大漲,支付筆數相較5月1日至3日增長3成以上,全國購物中心總客流數達3.05億人次。節假日經濟是衡量經濟恢復的尺子、推動內需的催化劑。
  • 海外網評:初心、決心、信心,3個關鍵詞讀懂習近平新年賀詞
    在辭舊迎新之際,習近平主席發表的2020年新年賀詞,為中國2019年寫下濃墨重彩的華章,為中國2020年吹響奮鬥前行的號角。  今年的新年賀詞延續了習近平主席樸實親切的個人風格,充分表達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圓夢全面小康的決心,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信心。  初心  在連續7年的新年賀詞裡,群眾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始終是習近平心頭上的一樁樁「大事」。
  • 初心信心真心決心恆心 大練兵首要練好「心」
    堅守一以貫之的初心。站在新的歷史方位,答好「時代之問」,需要我們用初心扛起新徵程的歷史使命。身處社會思潮多元多樣多變的環境,只有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貫徹到底,才能繼續在這場歷史性考試中經受考驗。
  • 【地評線】南方網評:數字時代激活中國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
    【地評線】南方網評:數字時代激活中國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 2020-10-20 09:54 來源: 南方網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最美公務員」展現拳拳公僕心
    大戰大考面前,公務員隊伍中湧現出一批恪盡職守、擔當作為的先進典型。他們在基層工作一線扛重活、打硬仗,敢擔當、善作為,演繹了造福百姓、與群眾保持血肉聯繫的感人故事,譜寫了拼搏奮鬥、無私奉獻的動人樂章,以實際行動彰顯人民公僕本色。面對疫情,他們挺身而出、衝鋒在前。
  • 【地評線】桂聲網評:「挖掘機指數」見證中國經濟內生復甦的強勁動力
    兩條先抑後揚的「微笑曲線」,呈現出了企穩回升、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彰顯出中國經濟內生復甦的強勁動力,也折射出中國經濟自身所具有的強大韌性和發展潛力。「春江水暖鴨先知」。年初,我國經濟按下了「暫停鍵」。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我國加大宏觀政策應對力度,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
  • 學思踐悟 把初心和使命轉化為攻堅克難的信心與恆心
    追憶初心、叩問初心、喚醒初心。6月14日,市應急管理局領導班子召開集中研討交流會。研討會上,領導班子成員重溫了入黨志願書,把初心和使命轉化為攻堅克難的信心與恆心,在推進黨的事業中有更大作為。這是我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紮實開局的一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