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暑假作業「變了味」,責任在誰?
孩子的暑假作業「變了味」,責任在誰?
王營
近日,有記者發現,隨著開學臨近,不少家長為幫小學生完成實踐類作業的設計,找列印店幫忙,最高收費一門課50元。
記者隨後走訪了解到,許多學校推行「創新」、「實踐性」暑期作業,導致不少小學低年段的家長在開學前半個月匆匆幫小孩趕作業。有小學生的暑假作業是以圖文並茂的方式,講述自己的假期生活。臨近開學,家長便為其製作了一份手抄報。專家表示,學校的初衷是鍛鍊孩子,最後家長全程代勞,豈不是捨本逐末了。
本來,暑假期間學校給學生布置一些「創新性」、「實踐性」作業,是適應課程改革需要,引導學生走出家庭、接觸社會,通過跨學科知識的綜合學習,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腦、動手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報導中丁丁所在學校布置的實踐類暑假作業是:了解武漢的發展變化,例如交通、長江新城等,並做成小報。這類實踐性作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通過讓學觀察和了解武漢的城市變化,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美好情感,提高學生的綜合設計能力和語言表達力。這類作業既能用到課內學到語文知識,又能用到數學知識、歷史知識和美術知識,學生如果能獨立完成這一類作業,一定會收穫一些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孩子的暑假作業「變了味」,責任在誰?
可惜,學校布置這類實踐性作業的美好初衷卻「變了味」,這些作業不是由學生自己獨立完成,而是全部由家長代勞;學生並沒親手做小報,而是家長花錢去列印社列印,這種勞民傷財、舍本求末的事情著實讓人大跌眼鏡!
孩子的暑假作業「變了味」,責任在誰?恐怕板子要打在家長身上。有些家長既缺乏對孩子暑假生活的整體規劃,也沒有認識到這類實踐性作業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意義,更缺乏對孩子獨立完成家庭作業的監管。以丁丁為例,據丁丁的父親稱,暑期帶孩子上培優班,又帶孩子出去旅遊,竟把這個事情給忘了,這幾天丁丁馬上開學了,丁丁爸爸才想起來總結報告還沒做。也許在這位父親看來,上培優班、旅遊遠比孩子完成家庭作業重要。我不反對孩子在假期裡旅遊、開心地玩,甚至上各類培訓班,因為這也是讓孩子體驗生活、融入社會的一條途徑,但是家長要合理規劃孩子的假期生活,要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孩子獨立完成家庭作業,更不可越俎代庖,以愛孩子為名,作業全部由家長包辦代替。
孩子的暑假作業「變了味」,責任在誰?
同時,學校也要加強對家庭作業的監管。一是在布置這類實踐性家庭作業時,要增強趣味性,加大選擇性,不宜搞一刀切。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不同性格特點,精心選擇幾種不同類型的作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主選擇。二是要強調讓學生親歷親為,獨立完成。像手抄報之類的作業,既然是「手抄」,就不能要求學生列印,要以手寫為主,以此提高學生的版面設計能力和書寫水平。三是要精心批改和評價學生的家庭作業。作業有布置,就要有批改和評價,教師要精心批改學生的每一份作業,並對每份作業給予一個客觀的評價,凡是學生自己獨立完成的作業,即使某些方面不夠完美,也要給予肯定的評價;凡是列印或家長代勞的作業,要給予嚴肅批評,並退回讓學生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