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疫的當下,高雄有一間藥局,自2月3日至3月3日期間,向上遊廠商大量購買口罩,藉此囤積,短短一個月,已經賣出21萬隻口罩,從中牟利86萬新臺幣。
走進高雄榮總路這間藥局,不少人等著買三片15元新臺幣的口罩,但這裡卻爆出高價販賣口罩的事件。
臺灣民眾:「過年前有啦,有買過,那個時候「政府」還沒有發出來的時候,那個時候他們以前的存貨,有賣到10塊錢(新臺幣)1個,以前啦。」
這間藥局,從2月3日至3月3日,密集向上遊供應商以每隻6元新臺幣的成本價大量進貨口罩,並以每隻10元新臺幣的價格販售給民眾,短短一個月,賣出21萬隻口罩,從中牟利86萬新臺幣。
藥局工作人員:不方便回答好不好,我真的不是很清楚。
藥局避而不談,因為自臺行政機構1月31日公告,醫用及外科手術口罩,屬於防疫物資,藥局林姓負責人開始囤貨,趁著鬧口罩荒之際,趁機提高價格,而這是全臺徵用口罩以來,查獲囤積口罩數量最多的案件。
高雄市調查處岡山站副主任蔡佳佑:經我們追查,他販售的數量達到21萬多片,那我們現在也正在積極追查上遊,就是供貨給他的廠商,以及有沒有其他的這個供應管道。
藥局趁疫情大發不義之財,而臺行政機構在2月6日開始實行口罩實名制購買後,這家藥局為何還能向上遊廠商進貨,這也是檢調單位要深入調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