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對日本 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呢?櫻花?壽司?女孩子大冬天只穿短裙?
其實不止女孩子們,我們經常也能看到國內報導日本的小孩子們也是如此,在大冬天光著小腿玩耍。
女孩子們為了美麗,小編能夠理解,但是小孩子們也光著腿,家長們都不擔心嗎?
其實之前我們也有過介紹幾個原因,一是日本這個國家會從小訓練孩子不怕冷的精神,最開始是因為日本古代生產力低下,布料都是奢侈用品,通常都是只穿袍子,褲子都是能省則省。所以挨凍這項技能從那時起就在訓練。
這個傳統延續至今,就有了不同的訓練方法,例如大冬天冬泳,光著身子在雪地上鍛鍊,直接往身上澆冷水等等。小編光想想就覺得冷地瑟瑟發抖了。
他們真的是不怕冷嗎?其實日本孩子也一樣怕冷。
日本的孩子們確實穿得沒有我們那麼圓滾滾球鼓鼓,但更主要的原因其實是——不冷!
不是說孩子們抗凍不怕冷,而是日本的氣候和社會環境就是如此。
日本氣候溫和,季風顯著,海洋性強。與亞洲大陸同緯度地區比較冬季較為溫暖、夏季較為涼爽。北部是溫帶季風氣候,南部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多梅雨、颱風雨、秋雨;西北沿海冬季多雪,太平洋沿岸多颱風。
年平均氣溫多在10℃以上,僅北海道、東北地方北部、本州山區部分地區年平均氣溫在10℃以下。
以東京舉例,冬天最冷也一般都不到零度,通常在零上2~5度。事實上,身在南方的小編前兩天溫度10~16度,下著雨,已經裹著小棉襖,穿著加絨秋褲了。那風一吹,冷的直冒鼻涕。同樣的溫度,日本的體感溫度和國內的體感溫度真的不能比。
那我們就會琢磨了:「即使零上,那幾度的氣溫也夠冷啊!小孩子短褲,女孩子穿絲襪不是凍壞了?」
確實是這樣的,所以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日本的公共設施的完備。
同樣以東京舉例,在東京進入各種室內,比如超市、圖書館、寫字樓等公共場所,基本一年四季恆溫,空調地暖都是標配,一直保持20~24度左右。
冬天開暖風、夏天開冷風,即使春意盎然秋高氣爽室外溫度適宜時,也要開送風。雖說日本環保,但是從用電的角度來講,小編覺得不是很環保,但確實給日本居民們營造了舒適的居住和生活環境。
日本的電車裡更是冬暖夏涼。即使是夏天擁擠的高峰期,也不至於太大汗淋漓,冷風打的你呼呼的;而且冬天裡所有座椅都帶暖氣片,坐上去屁股熱乎乎的,給你奇特的體驗。
再加上日本人奇特的腦洞與發明,什麼防寒內褲、熱寶、暖氣墊種類不要太多。在裙子裡面、制服裡面各種毛短褲應有盡有。
所以看似孩子們光著小腿,只穿著襯衣短褲,其實都穿著防寒衣褲,身上還有各種防寒和發熱用品,走幾步就是溫暖如春的室內,凍不著的。
在日本有一句話叫「風之子」,顧名思義就是風的孩子。日語寫作風の子,意思是不畏寒風在戶外玩耍的孩子。
在日本人看來,小孩子的適應能力比大人更強,應該充分發揮優勢,從小就鍛鍊他們意志。所以,他們放任孩子在風中奔跑成長,讓孩子有足夠的運動量,同時也可以鍛鍊孩子們的意志力和忍耐力,這對於孩子的成長是很有幫助的。
不過我們國內還是無法學習他們這樣的做法,在我們的概念裡,孩子們是弱勢群體,是需要被小心呵護的存在.
有一句老話叫做「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但這句話運用在日本小編覺得可以這麼說,「有一種不冷,叫做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覺得你不冷」。
我還是裹緊我的小棉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