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第一次出國是在1993年,剛工作滿五年,又是學土建的。一般來說,工業設計院裡工藝、設備、自動化專業出國的機會要大很多,這是因為在引進設備建工廠的時候工藝專業要作為「車間主任」總攬全廠,設備專業出去要儘量爭取那些輔助的梯子、平臺、過橋不要劃分在引進的範圍內為國節約外匯,自動化專業出去主要是為了編程一些軟體與軟體、軟體與硬體之間的接口。而作為經典、傳統又仰仗國內規範的土建專業出國的機會首先要眼巴巴的論資排輩,「老同事都沒輪完,小板凳自然要等著了」。在一個工業設計院裡面首批被選中出國去做聯合設計,充分證明了不二哥年輕時確實優秀啊!其實心裡的驕傲是一貫的。
首先面臨的出國要帶什麼?
原先去過德國的「老闆凳」紛紛前來面授機宜:首先要有一個大箱子,在託運只有一件行李的前提下,這樣你回國才能帶儘量多的東西啊。於是幾個一同出國的哥們兒,跑到了重慶著名的「三八」商店頂樓,選了一個當時商場裡最大的箱子。事實證明,當你的箱子在別人的箱子都滿了,你的還能塞下一些東西的時候,你獲取的羨慕的眼神比什麼都讓你感到胸中舒坦。
其次是要計算好帶夠足夠的方便麵!那個年代收入實在是低,家裡買個電視、冰箱這些大件電器全靠出國掙點外匯這一次「發點小財」的機會,這點外匯可主要是要從夥食費裡節省啊!大家坐在一起計算了起來:每天三頓飯,早餐在酒店是含在房費裡的,午餐是西馬克工廠裡的自助餐,那麼晚餐是從自己夥食費裡出的。最終達成了一致的是每幾天吃一頓方便麵是最能保證既不失面子,又能保證最大額度地存到外匯。反正,此前這麼多批去德國的同事,存外匯的「榜單」大家心裡都明鏡一樣,總不能眼巴巴地回去看老婆的白眼吧。於是,仔細計算89天在外時間所需的方便麵數量,大家集體去朝天門批發市場買了當時最好的牌子「華豐」方便麵!是啊,出國嘛,方便麵的牌子就要好一點啊,不能出國還丟人吧!榨菜!千萬別忘記了榨菜,好在我大重慶的涪陵榨菜天下第一,出國必備啊。
第三是改善夥食的需要。周末年節總是需要改善一下夥食的,於是我重慶的火鍋才是物美價廉的最佳選擇。據說國外的超市裡午餐肉、蔬菜、雞翅都是便宜又好,那麼火鍋底料、牛油、生薑、辣椒、花椒這些不能確認有的東西自然要備齊了。這些東西是總體採購,分給大家分別帶在自己的行李裡。好在那個年代海關檢查不怎麼嚴,去德國的人也不是太多,德國檢疫部門還不知道我們的套路,所以嘛,竟然全部都帶進去了。
前三項都是關乎腸胃的。後面就是穿了。
德國天氣冷,羽絨服、毛衣這些自然自己裝備了。按照外事管理規定,單位每個人提供700元的制裝費。如何花好這個置裝費讓我們花了心思了。那個時候,重慶的大商場裡一套西裝就要500多塊了,再買上一條「易拉得」領帶35,那就剩下不了幾個錢了。可西裝、領帶是必須要的,你中國工程師去德國,正式場合總有吧,總需要西裝領帶吧。還是一同出國的老周有辦法,他帶著我們去了江北鯉魚池的一家裁縫鋪,每人定做了一套全毛料的西裝,由於是五個人一起去的,老闆娘給了很大折扣,280一身西裝搞定。我還「雞賊」了一把,要了和他們不一樣的雙排扣樣式,唉,雙排扣的料子比單排扣的還是稍微多一點啊,另外覺得五個人一樣顏色、一樣款式的西裝出現在一個場合總有點什麼不太對勁。
這裡科普一下「易拉得」領帶,當時剛改革開放不久,大家著裝追隨當時的領袖人物,西裝外套之後總要扎個領帶,可是扎領帶也是個技術活兒,完全扎到自我滿意的概率也不是很高,於是智慧的寧波人發明了這種領帶,打結之處固化處理,內置拉鏈,只要從背後一拉,立即合規,簡稱「易拉得」,那可是風靡全國的好產品啊。不二哥我覺得領帶還是買個正正規規的,牌子是當時最好的,叫「金利來」,著名愛國港商曾憲梓先生運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