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iPhone6外觀也不盡人意的時候,我們只能寄希望於安卓平臺帶來更好的設計,不過貌似各家旗艦產品在外觀上都採取了保守態度,以期迎合大眾口味,很少有標新立異之作。這一方面OPPO有更多發言權,在N系列、Find系列之外,OPPO還為顏值黨劃分出了R系列,R系列延續OPPO工業設計和工藝品質的強項,主打「纖薄設計 至美外觀」,推出了多款顏值很高手機。OPPO R1C是R系列推出的新作,主打背部鑽石流光平面設計,不過在筆者看來除了外觀,OPPO R1C在拍照、性能和輕薄設計上均有突出表現,不失為一款「輕旗艦」作品。
鑽石流光平面設計 輕旗艦OPPO R1C評測
首先我們來一睹鑽石流光設計的芳容:
OPPO R1C
OPPO R1C
OPPO R1C是R1S的續作,OPPO R1S的流光鏡面相信很多人印象還很深刻,這一次OPPO將流光鏡面升級為更為耀眼的鑽石版本,通過先進工藝在平坦鏡面下隱藏了精心雕琢的鑽石切面,從而創造了智慧型手機中罕見的璀璨光芒。
OPPO R1C
筆者拿到的是寶石藍版本,深邃的藍色鏡面的確比手機正面更具吸引力,沒有邊框的束縛,OPPO R1S背部自成一體,給人不少想像空間。從不同角度望向它,鑽石流光鏡面會投射出不同的迷人光影,由於不同的鑽石切面會呈現出深淺不一的折射效果,讓人感覺真的會有一顆大鑽石鑲嵌在背部,不知女生會不會更喜歡。
OPPO R1C
據官方介紹OPPO R1C所採用的鑽石流光鏡面源於國際上最新的UV壓花工藝,首次在手機上帶來了精美餓鑽石切面,通過在膜片中壓制精密至0.045mm的細線,同時巧妙的運用線條的角度變化來反射光影,從而讓手機後蓋有如鑽石般閃耀。
玻璃鏡面加上鑽石流光設計,在工藝上是一個不小的挑戰。這款手機後蓋經歷了6個月的精心調配和13項不同的打磨工藝,和三層油膜技術,另外配備了硬化技術和防暴技術,從而消除了網友對玻璃鏡面易刮花和易碎的印象。
為了保證OPPO R1C維持自己流光溢彩的背部效果,工藝上它還加入了正反超高清保護膜,顯示效果更好;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筆者接觸到的首款背面手感超過屏幕的手機,當然前提是別讓大油手「玷汙」了這麼好看的鏡面。
OPPO R1C詳細參數
輕薄:鋁鎂合金中框的精緻打磨
「美,不止一面」是OPPO R1C的宣傳語,所以我們雖然在開篇介紹了那麼多關於鑽石流光鏡面的內容,但OPPO R1C的美並非只靠它支撐起來,鋁鎂合金中框圍裹下的纖薄機身也讓筆者鍾愛。
OPPO R1C正面採用了比較常見的方形圓角設計,5英寸720P解析度亮點不多,重點在纖薄的側面機身。作為R系列的新品,R1C的整機厚度壓縮到了纖薄的6.85mm,整機三圍為140.6×70.1×6.85mm,重量輕至130g。
OPPO R1C
機身側面由一圈突出的鋁鎂合金中框包裹,但並沒有包裹完全,上下各留出1mm左右的空白,給人視覺上造成三段式的假象,富有層次感。為了讓突起的鋁鎂合金包框不至於出現咯手的感覺,包框邊緣做了斜角處理,但還會有輕微的刮手現象。
OPPO R1C
不過金屬包框的確為這款纖薄的手機帶來了牢固的金屬質感,鋁鎂合金中框在工藝上經過20小時的鑽石切割和10道CNC精洗,表面經過兩次氧化處理和沙面打磨,比Mac機身的處理更佳精細,綴以雕刻般的高亮線體邊線,手感也更好。
OPPO R1C
OPPO R1C
按鍵布置上採用對稱設計,左側和右側大拇指掌握處各添一粒電源鍵和音量鍵;底部音腔與麥克風左右完美對稱,做工精緻。背部左上安置了一體化的嵌入式無塵鏡頭,鏡頭和閃光燈均選擇做平處理,力求讓整個機身處於簡約狀態,每個細節都不接受多餘。
OPPO R1C
OPPO R1C
「至美」和「輕薄」還不夠?OPPO R1C在拍照上的能力也會讓你吃驚。首先來看配置,後置1300萬像素前置500萬,參數上雖並不太突出,但是後置攝像頭採用了索尼IMX214感光元件,擁有2100線中心解析力/1800線邊緣解析力,遠超以往,可以帶來更為出色的畫質。
OPPO R1C
智拍:強勁PI原畫引擎2.0+
像素不唯一,算法才是王道,這已經是我們努力為廣大網友普及的拍照常識。這一點OPPO R1C做的很到位,至少對於手機拍照,OPPO已經有一套自己的算法——PI原畫引擎2.0+。OPPO官方給出PI原畫引擎2.0+的解釋是:是一種從單一功能化向平臺化的進化,允許用戶添加或刪除各種功能插件並能自定義排序,可以幫助用戶定製更為個性化、更為靈活化的相機拍攝程序。PI原畫引擎2.0+改變了PI原畫引擎2.0固定拍攝功能的形式,讓拍攝界面變得更為智能,隨心所欲的設定讓用戶可以以最快速度找到自己需要的拍攝功能。
OPPO R1C
它首先帶來的是超清畫質,採用多幀合成超採樣技術,以數張RAW格式低像素照片合成為一張超高像素的照片,以便獲得更大的畫幅以及更多的細節。相對傳統的物理級高像素感光元件,「超清畫質」功能的優勢在於發揮通用型感光元件的最大優勢以及儘可能降低手機機身厚度的情況下,獲得高像素照片。
相對傳統的以「插值」方式提高像素的手段而言,「高清畫質」提供了較為接近傳統的物理級高像素感光元件的出色、畫質更好的照片。OPPO R1C提供了6400萬像素畫幅輸出。同時,為了照顧不同消費者的需求,OPPO R1C還提供2400萬像素照片的選擇。接下來我們以一組樣張來測試OPPO R1C的拍照效果:
OPPO R1C拍照樣張
OPPO R1C拍照樣張
OPPO R1C拍照樣張
OPPO R1C拍照樣張
OPPO R1C拍照樣張
OPPO R1C拍照樣張
OPPO R1C拍照樣張
OPPO R1C拍照樣張
OPPO R1C拍照樣張
OPPO R1C拍照樣張
自拍上OPPO R1C貼心的加入了「極致美顏」功能,提供8種不同濾鏡,側面引入磨皮程度級別,輔以觸屏拍照、延時拍照和語音拍照三種快捷自拍模式,方便女孩子隨時自拍。以下是筆者的美女同事的自拍照,拍照效果也可一窺一二。
OPPO R1C拍照樣張
當然筆者更看好OPPO R1C針對拍照加入的擴展模塊,按住拍照健向上滑動即可調出擴展區,這裡為我們的原生相機加入了豐富的功能,比如前面提到的「超清畫質」、為夜拍準備的「炫彩夜拍」、為高手準備的「專業模式」以及慢速快門,此外留聲拍照、GIF動畫、雙重曝光、RAW格式保留、超級微距和隨心對焦功能。
擴展模塊
雙重曝光
這裡我們簡單介紹一下「雙重曝光」,雙重曝光是允許用戶在短時間內拍攝兩張照片,合成一張照片。該功能主要是增加拍攝的趣味性,用戶可以利用雙重曝光功能拍攝出一些非常有趣的照片,比如自己和自己合影,或者其他。
在原生相機的基礎上的擴展出更多功能,對於市場上的第三方美顏工具是一個打擊,首先它並沒有影響相機的簡單易用性,擴展模塊只會在你用到的時候才會調出,其次豐富的擴展型囊括了市面上常用的相機功能,省去了用戶安裝多款App的麻煩,只要有新功能出現只需要添加模塊即可,十分方便,可隨時擴展。
閃拍
最後筆者還要大讚一下OPPO R1C的「閃拍」功能,它能夠在不需要開啟拍照界面的情況下通過按住音量鍵的中間部位實現拍照,為我們抓住那些稍縱即逝的精彩瞬間提供更多可能。
使用時無論是黑屏還是其他任何狀態下,拿起手機對著拍攝對象點擊手機音量鍵中部的位置,即使無需進入相機拍攝界面,也能在1.5米~∞的有效距離內拍攝清晰的照片。我們用GIF來演示這段操作過程,實際使用中十分有用哦。
Color OS2.0:系統完善細節出色
系統方面OPPO一直沿用了ColorOS定製系統,R1C搭載了基於Android 4.4的ColorOS 2.0.1,在國產眾多優質ROM中,Color OS是少有和MIUI一樣,在系統上擁有較高完整度的ROM,在一些固定功能上繼續完善了雲存儲、語音助手、主題商店等功能,另外在一些常用App的icon上,Color OS還專門進行了定製,形成自己的一種特色。
Color OS2.0推出至今在功能上也做了相當幅度的提升,筆者撿其中幾個亮點介紹,其餘大家可以參考系統專項評測。
文件管理:此項不起眼功能在細節上做了很多優化,比如網盤的加入,可以隨時將手機中文件傳至雲端;加入文件保險箱,將一些手機文件進行加密,一定程度上確保用戶隱私;加入文件清理,清理安卓系統中殘留的各種垃圾緩存,加快手機運行速度。雖然這些功能都可以通過第三方軟體實現,但是其便捷性和權限能力遠不如內置,這也是系統完整度的一個重要體現。
文件管理
手勢操作:這一功能在所有的安卓手機中都存在,不過OPPO R1C進行了改進,比如三指截屏,允許在任意界面三指上下滑動快速截屏;在任意界面多指收攏以啟動相機;拿起手機靠近耳朵實現自動接聽以及黑屏狀態下,搖晃手機快速啟動應用,這些手勢體感摒棄了雞肋的功能,讓大家能夠實現更有用的操作。
手勢操作
一些細節:節日當天自動啟用的節日壁紙;主界面設立專門的音樂主屏,只需要滑動即可進入音樂播放界面,全屏效果的音樂播放效果讓聽歌更隨性,如果你是一個音樂控,一定會對這個設計點讚。
性能:八核64位處理器 中端最強615
OPPO R1C是近段時間大批採用驍龍615處理器的中端智慧型手機的一個,作為600系列中的最強CPU,這款8核心64位的處理器很好的迎合了廠商和用戶之間的需求,事實上其性能本身也不俗,完全滿足智慧型手機日常的使用和對大型遊戲的支持。
驍龍615處理器的最大特色,是高通的第一款8核心處理器。驍龍615採用了8個Cortex-A53核心,它內部是兩個四核心簇組成的,其一針對低功耗優化,其二適合高性能操作,很像是雙架構的big.LITTLE,或者說NVIDIA 4+1,每個簇的頻率不一樣,但是全部八個核心可以同時運作。
驍龍615
GPU方面採用的是Adreno 405,Adreno 405可為移動處理器帶來D3D11級別的功能特性,支持DirectX 11.2、OpenGL ES 3.0、OpenCL 1.2 Full Profile、硬體曲面細分,解析度最高支持2560×1600。
以下是安兔兔跑分結果:
安兔兔跑分
3萬分的安兔兔結果也足以證明了OPPO R1C在性能上的位置,這個分數跑贏了HTC One,次於LG G3,在上一年的旗艦產品中擠下一個位置。
同時,R1C還擁有2GB RAM和16GB ROM,並且支持最大128GB microSD卡擴展,完全滿足用戶的使用需求。與此同時,超薄機身的OPPO R1C配備2420mAh大電池,手機續航時間獲得了有力保證。
屏幕/網絡:720P In-cell屏+雙卡4G
關於硬體的另一個看點就是屏幕,OPPO R1C的這塊5英寸的屏幕來自JDI,解析度為次主流的720P,相對於千元機都已經上的1080P屏幕,這一點OPPO的確有點不厚道,按照夠用就好的理論和中端定位,720P對用戶沒有太多影響。
OPPO R1C
雖然屏幕解析度不盡人意,但是就這塊Pixel Eyes屏幕本身還是有一定的優勢,相比一般屏幕,這塊顯示屏的厚度降低30%,透光率卻提高15%。從而使屏幕通透、鮮豔、清晰動人。
另外就是技術上採用了與蘋果iPhone 5一致的In-cell觸控螢幕幕解決方案。相對於將觸摸面板設置在液晶面板上使用的原有方法,In-cell技術將觸摸面板功能嵌入到液晶像素中,實現面板的薄型化和輕量化。同時,由於觸摸面板部件能實現一體化,在室外可視、屏幕通透度等視覺相關方面,In-cell方案都有著明顯的提升。
通話方面採用了支持4G的雙卡雙待方案,R1C本身分別推出了移動、聯通和電信三個版本,除了移動版之外,其餘兩款均支持TDD和FDD兩種4G制式,用戶可以根據需要自行購買相應版本。
雙卡雙待
雙卡雙待
另一個亮點就是OPPO R1C提供了可變化卡槽,其SIM 1卡槽可以支持TD-LTE/TD-SCDMA/GSM網絡,SIM 2卡槽則為可變卡槽,可以插入microSIM卡或者microSD卡,二者選其一,卡槽2在卡槽1插入SIM卡時候僅支持GSM網絡,當只有SIM 2卡槽插入移動4G卡時候,也能夠支持4G網絡。
影音:遭遇有趣的版權問題
至於以上硬體和系統的介紹,我們來對OPPO R1C的娛樂影音系統做一次系統的驗證,分別採用1080P視頻和多格式音樂測試其硬解能力。
按照傳統,我們選了6段不同格式不同碼率的1080P視頻作為測試,測試結果如下:
視頻解碼測試
其中8號視頻播放流暢,但是進度條拖動時會出現延遲現象;11號視頻因為封裝時採用了AC3、EAC3音頻格式,由於版權問題,音頻部分無法播放,可以看出OPPO在版權保護方面做的還不錯,這一部分大家可以通過軟解實現。另外驍龍615不支持4K影音的播放,所以為測試準備的4K視頻也無法播放。
視頻播放
視頻播放
出現版權問題
音樂部分,由於OPPO在音樂方面有一定的造詣,所以除了常見的MP3、wav格式,很少見的ogg、Flac、ape、M4a 結尾的音樂同樣能夠流暢播放,對於喜歡音樂的用戶,這一點其實是不用擔心的。
從整體來看,OPPO R1C在影音娛樂方便的表現差強人意,也充分證明了這是一款中端產品。
總結:首先這是一款非常出色的手機,鑽石流光設計吸足眼球;極致輕薄手感極佳;拍照能力出色,在成像質量和使用體驗上做出了很多創新;金屬中框設計,超薄手機加分項。如果從使用體驗上來看,OPPO R 1C不輸主流,另外至美外觀並沒有讓普通用戶擋在外面,這點做得非常不錯,稱之為「輕旗艦」也不無道理。
OPPO R1C
但是,如果你是一個硬體發燒友,2499這個價位使用720P解析度的屏幕,驍龍615的處理器的確有點拿不出手。
不過最後我們還是希望大家淡化參數,擁有至美外觀、適合手機的系統,完善的常用功能和足夠硬體的手機就是一款好手機,顯然OPPO R1C稱得上是一款好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