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莊稼人而言會通過氣候變化,或者是日常生活中出現的一些現象,來預測來年的收成,從而對一些可能出現的氣候變化,做出預防措施。
久而久之,這些經驗就被人們以俗語的方式流傳下來,即便是現在,也依舊能從很多老人口中聽到這些俗語。
雖說俗語大部分都淺顯易懂,但是其背後也有很多專業知識,這正是值得後代學習的地方。
就比如這句「牛遇寡婦年,忙碌不得閒」,它便是通過年份的特徵,來預測下一年的收成。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含義?牛年遇上寡婦年好嗎?
一、何為「寡婦年」?
這些所謂的「寡婦年」、「牛年」、「兔年」之類的說法,都和曆法有關。
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日曆,其實是一種陰陽合曆,它兼採陰曆、陽曆之長。從1929年啟用,一直延續至今。
此種日曆採用現代天文學的相關技術,並且每年由南京紫金山天文臺頒布,全國統一使用。
農曆的編制方法主要有兩種,其一是通過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以此確定年長;其二是通過月亮的盈虧周期來確定越長。
按照這樣的計算方式,就可以得出大月為30天,小月為29天,年長則為354天或者355天。
但公轉這種方法所計算出來的日期,和月亮盈虧的周期相比,還是有所差距,大約一年之中要少十餘天。長此以往,可能會造成時令和節氣的錯亂。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國便採用19年加7閏的方式,即用閏月來調整與回歸年的時間差。增加閏月的七個年份,其年長就會發生變化,達到383天或者384天。
這和陽曆的365或366天想比,就多出了十餘天。所以,有閏月出現的年份,就會出現25個節氣。
年頭和年尾都會出現「立春」的節氣。而平年就有可能出現在兩個「立春」之間,形成「無春年」,這就是人們所謂的「寡婦年」。
二、何為「牛年」?
說到「牛年」,就不得不聯想到十二生肖和天幹地支紀年法。大家對於十二生肖還是比較了解,因為天幹地支比較複雜,所以很多人都並不了解。
古法上10天幹分別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2地支分別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幹地支依次組合共有60組,其中帶有「醜」的年份便是人們所說的「生肖牛年」。即將到來的新年就是「辛丑牛年」,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牛年」。
三、「牛遇寡婦年,忙碌不得閒」
其實這句「牛遇寡婦年,忙碌不得閒」所要表達的含義,更多的是人們熱切的期盼和美好的願望。
提到「寡婦」這個詞,濃濃的貶義色彩就撲面而來,人們用「寡婦年」來形容「無春年」,可見這「無春年」並不受人們待見,也不是什麼好年份。
但是在農村還有這樣一種說法,叫「牛馬年,好種田」。這一好一壞碰上面,自然會擦出激烈的火花。
在科技水平並不發達的古代,莊稼人是真正意義上的靠天吃飯。一年的希望全部都寄托在地裡的莊稼身上,若是有個好收成,那麼接下來一年的吃穿用度都不用愁。
但若是遇上收成不好的年份,可能全家人都得忍凍挨餓。所以人們自然是希望每一年都能有個好收成,「寡婦年」也是他們不願遇到的年份。
可若是真的遇上「寡婦年」,人們也不可能就聽天由命,總不能因為收成可能不太好就不去地裡勞作吧。
或許是為了鼓勵身邊的人,古人們才創造了這句俗語,即使是在收成不好的「寡婦年」,也可以存在碩果纍纍的現象。這不僅僅是人們美好的願望,更是人們生活的動力所在。
從這句話來看,年份不論是兇是吉,人們都應該儘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做好該做的事情。相信只要為之付出,就一定會有收穫。各位讀者,你對俗語「牛遇寡婦年,忙碌不得閒」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