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肖振鐸
看相
文/青絲
發於2020.12.7總第975期《中國新聞周刊》
過去的夜市,地攤上有很多用油墨私印的小冊子賣,吸引不少人蹲在旁邊翻閱。最受歡迎的是《五行相書》和《麻衣相術》,裡面有各種真真假假的關於相術的故事。
如越王勾踐滅吳,範蠡主動隱退,還給另一位功臣文種寫信,說勾踐面相「長頸鳥喙」,只能共患難,不能共富貴。文種不信,後來被逼自殺。還有《三國演義》裡諸葛亮一見魏延,就說他「項生反骨,遲早必反」,其後果然言中。
人們對看相尤感興趣,或許是受電影影響。以前的電影角色,都很臉譜化,正面人物無不是濃眉大眼,鼻正口方,反派則一定是面頰巴瘦,目光陰鷙,所以陳佩斯才會在小品裡調侃朱時茂「我原來一直以為,只有我這模樣的能叛變,沒想到啊沒想到,你這濃眉大眼的傢伙也叛變革命了」。那時候,小鮮肉是沒有市場的,走紅的都是看起來一臉正氣的國字臉。誰家的小孩若是方臉凸額,眉型如劍,旁人常會恭維「這孩子有官相」。
我少年時在門口閒坐,有兩個路過的老年婦女非要為我看相,並一再聲明免費。仔細觀察了我的面相,又摸了我的腳骨後,她們得出我的骨骼清奇,必為富貴之人的結論。
這一情節很像是徐志摩幼時,有一個志恢和尚不請自來,為他摸骨算命,說此子系麒麟再生,必成大器。於是,徐父為本名章垿的他改名為「志摩」。
當時半信半疑的我,到今天仍是一副為文只為稻粱謀的窮酸樣,這才明白那兩個老年婦女,就像港片裡由苑瓊丹飾演的看相婆,每見有人路過,就疾速衝到路人面前跪下做無限崇拜狀,聲稱是她有生以來見過最為不凡的面相,都是誘人入彀的套路。
我後來讀書,發現面相其實是有由來的。
清代選拔舉子,就有「同田貫日、身甲氣由」八字標準。「同」為長方臉,「田」為短方臉,「貫」為頭大身長,「日」為肥瘦適中,具備這四種面相,方可入選。若為「身」字臉,面相則傾斜不正,「甲」字為頭大身小,「氣」為單肩高聳,「由」為頭小身大,皆不可中選。
當然這不是擺在明面上的東西,而是面試之際,私下操作的潛規則。如果熟諳這些測定面相的標準,誰家的孩子適宜讀書走仕途,或者經商做社會人,只須攬鏡自照,即可一目了然。
康德和叔本華對面相也很感興趣,認同「相由心生」的說法,他們的觀點也獲得了現代研究的支持。加拿大尼皮辛大學的研究認為,男性臉型不同是因青春期睪丸素分泌水平形成的差異,與性格確實有內在聯繫。而且,人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面相體態即各自性情、修養、人生積澱的寫照。
所以林肯說人有兩個面相,一個是先天的,一個是後天的,40歲以後,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相貌負責。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