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開車的人容易產生一些健康方面的隱患,不僅容易患各種慢性疾疾病,比如三高,而且還容易患骨科病,關節炎就是其中一種,有很多開車族都會感覺關節不舒服。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為什麼開車一族容易引發關節炎,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預防關節炎的有關問題。
1、一直保持一個姿勢不動
經常開車的人,尤其是開長途的人,長時間的保持駕駛的姿勢不動,久而久之就容易引發頸椎關節炎和腰椎關節炎。有的車明明可以調節座位前後,調節方向盤前後高低,結果有些人就是不調整,讓自己坐得很難受,這樣便會加快關節炎的到來。
2、車內環境影響
當外界環境比較熱的時候,有些人開車的時候就喜歡開空調,車內環境非常的陰冷,有的空調口甚至對著自己的腿來吹。還有一部分人當外界環境非常冷的時候,為了節省油而不開空調,車內的環境跟外界環境溫度差不多,又陰冷又潮溼。這兩種情況下的車內環境,都為關節炎的發作提供了條件。
1、調整椅背座位和方向盤
在開車之前要調整好駕駛座位的前後,讓自己踩離合、油門、剎車的時候,能夠更加的舒適。要調整方向盤的前後左右,不要讓自己以一個彆扭的姿勢來開車。安裝上頸枕,給脖子一個支撐,不至於讓脖子太過僵硬,得頸椎性關節炎。
2、經常活動活動身體的關節
如果是在市裡開車,在等紅綠燈的時候,可以活動活動自己的頸椎活動活動,自己的腿部關節。開長途車的時候,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也可以活動活動脖子,腿部關節就不要活動了,不安全。
3、找機會下車活動活動
如果是專職司機,確實沒有時間下車活動,為了自己的關節健康,沒有時間也需要找時間。抽時間把車停下來,活動活動筋骨,做做伸展運動。不要小瞧這幾分鐘的活動時間,預防關節炎就靠大家去這麼做。
4、注意車內環境
但感覺特別熱的時候,能開窗通風就不要開空調,空調吹出來的風非常的涼,吹到人的關節上會導致寒氣入體引發關節炎。當感覺特別冷的時候,適當的開暖風是很有必要的,千萬不要為了省幾個油錢而讓自己得了關節炎,在治療上花錢會更多。
5、不開車的時候做做運動
經常開車的人也不可能天天都開車,當不開車的時候千萬不要窩在家裡休息,最好能夠去做做運動。做運動能夠讓人的身體更強健,讓骨骼更強健,能夠有效地預防關節炎。
經常開車的人,容易出現身體上的小毛病。當感覺關節不適的時候,千萬不要拖延,要儘快地去醫院檢查,看是否是關節炎導致的。以上便是預防關節炎的幾個方法,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參考資料:
1。《經常開車的人,更易得關節炎?長時間待在車裡,可以這樣活動筋骨》,廣東骨科專家團,2020-08-19
2。《長時間開車比久坐更糟糕!老司機需警惕關節炎,1個動作緩解疼痛》,關節醫生肖軍教授,2020-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