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即將開始
在踏入大學校園前,你是否有考慮過生活費的問題呢?
一般大學生每個月的生活費應該多少才夠花?
有的同學覺得
一兩千的生活費完全不夠用
但是有些則認為一千都有得剩
所以,小編今天就來給家長和同學們算筆帳!
不同的高校、專業,還有不同的學歷層次,學費差別非常大。這裡小編選取了幾所有代表性的大學和專業2018年收費標準,大家可以從中看到大學學費的概況。
清華大學·北京市
美術學類、設計學類專業10000元人民幣/每學年,其他專業5000人民幣/每學年。
浙江大學·浙江省
工科類(包括工業工程專業)、醫學類專業6000元/人∙學年;藝術類專業9000元/人∙學年;農林類專業5500元/人∙學年;其他專業5300元/人∙學年。軟體工程專業第一至第二學年6000元/人∙學年,第三學年16000元/人∙學年,第四學年10000元/人∙學年。竺可楨學院混合班按工科類專業收費,第一至第二學年6000元/人∙學年,後兩年按學生主修專業學費標準執行。臨床醫學專業八年制前四年按醫學類專業6000元/人∙學年收費。
西南大學·重慶市
普通類專業3700—5500元/年,運動訓練專業8000元/年,藝術類專業10000元/年,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專業30000元/年,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專業45000元/年,少數民族預科3000元/年。
從不同地區、不同高校、不同專業的學費對比來看,可以發現一些特徵:
沿海發達地區學費較高。這和當地的消費水平、學校建設管理成本有直接關係。
特殊專業學費較高。如招收藝術生、體育生的藝體類專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等。
普通專業在各個高校的學費差距不大,浮動都在500元/學年左右。
以普通專業5000元/學年為標準,4年學費是20000元;特殊專業10000元/學年為標準,4年學費是40000元。當然,這是全國各地高校的平均數值。
不同大學住宿費的差異就沒學費那麼大了,一般每年700~2000元。這樣4年算下來,就是2800~8000元。
大家最最關心的生活費用!我們先來看看基本的開銷情況,從上面圖表中可看出,餐費、交通費、購買衣服和娛樂交際等是大學生們的主要開銷。如果我們按照最低標準來算的話:
餐費
記者從不少高校了解到,高校食堂的消費普遍比外面低,葷菜基本在5塊左右,素菜1-3塊,不同地區的消費水平也不同:
★清華大學
一般一頓飯7元左右。素菜窗口一頓2元,大排6、7元左右。
★中國人民大學
基本大夥(最簡單的有餐補的窗口):青菜5毛到兩元不等,大排5元。 小炒:兩素8元,一葷一素10元,兩葷12元。
★湖南科技大學
青菜兩元,葷菜一般3元,素菜最便宜的八毛,一頓最便宜4.5,雞腿一個4元,小龍蝦4元4隻。
★廈門大學
青菜5毛,大排3.5-4元,純素菜2-3元,一葷一素5-5.5,全葷6-8。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兩葷兩素6-8元,素菜1元,葷菜兩元。所有的素菜都是一個價格,葷菜也都是一個價格,差別在量的多少。一般一頓八元。
★大連理工大學
純青菜1.5-2元,豬排(拳頭大小)12元左右。在食堂吃的話,一般一頓10元左右,可能是8-20元之間。
★四川大學
米飯2毛一兩,東北米3毛。純青菜一般2元一份,時鮮蔬菜3元一份。大排3.5-8元不等。一般的打飯窗口,葷菜是5元打兩個菜,6選2自選;素菜是2或3元一份。
可以看出雖然全國各地的消費水平不同,但是總體一頓10-15元樣子可以吃得不錯了。我們按照早飯5元,中飯/晚飯10元的標準來計算:
總計:5*31(早)+10*31(中)+10*31(晚)+50(零食)=825元
這是最為基本的吃喝就必須花的錢,而且是按照最少來計算的。
交通費
大學的宿舍和校園離得比較近,所以日常交通費用花費不高,基本上在100左右。
水電費、網費、話費等
水、電卡充值:在大學裡和家裡是有區別的,學生是需要付個人水電費的,所以是需要向「校園卡」裡充值。
100元(水費)+50(電費)=150元
話費和網費:人人都離不開手機和網絡,所以這也是需要花銷的,一些同學可能有父母代繳
50元(話費,校園電話卡比較便宜)+30元(網費)=80元
總計花費就是
825+100+150+80=1155元
那麼從這個計算結果來看每個月1000左右的生活費其實也是夠花的,但是這個前提是要做好「裸活」的準備。那麼什麼是裸活?
就騰訊-麥可思去年的調查顯示,2017年大學生每月平均開銷為1243元。其中,北上廣深地區的月均開銷最高,為1378元。
那麼大學生對每個月的生活費滿意嗎?
當生活費不夠的時候,學生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小編想說
花錢是個無底洞
每位同學都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了解自己的經濟能力。作為一名大學生,要清楚自己有多少錢,每月要花多少錢,家庭情況如何等。
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商品。不要盲目購買一些不必要的東西,造成浪費。
拒絕攀比心理。每個人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消費。
制定消費計劃。一個好的消費計劃能幫你更好地管住錢。
如果實在有花錢需求,儘量和家長說明,如果貸款也要去正規的金融機構,不要被「低息」「免息」等校園貸陷阱矇騙。
你的生活費有多少?覺得夠花嗎?
家長們計劃給孩子多少生活費?
歡迎大家給我們留言~
來 源:綜合高中生學習、搜狐、騰訊教育、麥可思研究、浙財大微學工等報導
責任編輯:王英璽
監 制:王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