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統考專升本語文考試題
2018統考專升本語文考試題(1),本試卷是2018統考專升本語文考試題,有答案。
一、單選題
1.茅盾的第一篇長篇小說是( )
A.《幻滅》
B.《子夜》
C.《霜葉紅似二月花》
D.《虹》
2.《選擇與安排》一文提出完美的作品在結構上須具備的條件有( )
A. 要有頭有尾
B. 層次清楚,輕重分明
C. 有貫穿的主旨
D. 首尾呼應
3.曹禺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著名的
A.劇作家
B.詩人
C.小說家
D.評論家
4.以下不屬於「元曲四大家」的是()
A.關漢卿
B.馬致遠
C.張養浩
D.白樸
5.有「曲狀元」之稱的元代散曲家是( )
A.王實甫
B.馬致遠
C.關漢卿
D.白樸
6. 下列各句中,同時採用了擬人和對偶修辭手法的是
A.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B.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C.三顧頻煩天卜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D.笑吟吟一處來,哭啼啼獨自歸。
8. 魯迅在《燈下漫筆》中提到的羅素是
A.英國哲學家
B.英國文學家
C.美國哲學家
D.法國哲學家
9.下列詩歌屬於絕句的是
A.陶淵明《飲酒》(其五)
B.李白《行路難》(其一)
C.王維《山居秋暝》
D.杜牧《泊秦淮》
10.下列句子中「以」字作介詞用,可解釋為「憑藉」的是
A.皆以力戰為名
B.斧斤以時人山林
C.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D.五畝之宅,樹之以桑
11.魯迅的小說《風波》選自 ( )
A.《故事新編》
B.《朝花夕拾》
C.《吶喊》
D.《彷徨》
12.元代被譽為「曲狀元」的散曲作家是
A.關漢卿
B.馬致遠
C.白樸
D.鄭光祖
13.不是朱光潛的主要著作的是( )
A. 《悲劇心理學》
B. 《文藝心理學》
C. 《詩論》
D. 《文藝對話錄》
14.「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出自()
A.《蜀相》
B.《北徵》
C.《兵車行》
D.《登高》
15.歐·亨利寫的惟一一部長篇小說是( )
A. 《最後一片藤葉》
B. 《白菜與皇帝》
C. 《麥琪的禮物》
D. 《公務員之死》
16. 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的作家是( )
A.茅盾
B.鬱達夫
C.巴金
D.魯迅
22.下列關於《孔雀東南飛》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最早見於宋人郭茂倩的《樂府詩集》
B.是漢代七言體樂府民歌
C.故事發生地為漢末建安時期的廬江府
D.浪漫主義是其最主要的表現手法,貫穿全篇
23.《諫逐客書》中,「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所採用的修辭方法是( )
A.比喻
B.層遞
C.對偶
D.對比
24. 在《聲聲慢》(尋尋覓覓)中,作者藉以抒寫家破人亡之痛的主要景物是( )
A.晚風
B.過雁
C.黃花
D.梧桐細雨
25.柳永《八聲甘州》所表達的主要內容是()
A.仕途失意
B.懷古 傷今
C.傷春惜別
D.羈旅行役之苦
26.有「曲狀元」之稱的元代散曲家是( )
A. 馬致遠
B. 王實甫
C. 關漢卿
D. 白樸
二、現代文閱讀
1.閱讀作品片段,並回答下列問題: 「那一天正是五月十五,河中人過大端陽節。箱子巖洞窟中最美麗的三隻龍船,早被鄉下人拖出浮在水面上。船隻狹而長,船舷描繪有朱紅線條,全船坐滿了青年槳手,頭腰各纏紅布。鼓聲起處,船便如一隻沒羽箭,在平靜無波的長潭中來去如飛。河身大約一裡路寬,兩岸皆有人看船,大聲吶喊助興。且有好事者,從後山爬到懸崖頂上去,把「鋪地錦」百子鞭炮從高巖上拋下,盡鞭炮在半空中爆裂,形成一團團五彩碎紙雲塵,彭彭彭彭的鞭炮聲與水面船中鑼鼓聲相應和。引起人對歷史回溯發生一種幻想,一點感慨。」 1.在這一片段中作者著重描寫的場面是什麼?
2.劃分這一片段的場面描寫層次。
3.聯繫全文,請說明這段場景描寫的作用如何?
4.幸福是一種內心快樂的狀態。它使我們由衷地感到:活著是多麼有意義,人生是多麼美好。因此,幸福的體驗直接地包含著我們對生命意義的肯定評價。感到幸福,也就是感到自己的生命意義得到了實現。不管擁有這種體驗的時間多麼短暫,這種體驗卻總是指向人整個一生的,因為它所包含的是對生命意義的總體評價。 當一個人感覺到自己很幸福時,他的心中就會響起這樣一個聲音:為了這個時刻,我這一生值了!如果你沒有這種感覺而又說自己幸福,那就是濫用了大字眼。所以,幸福不是零碎和表面的情結,而是靈魂的愉悅。幸福只是靈魂的事,肉體只會有快感,不會有幸福感。 苦難與幸福是相反的東西。但苦難與幸福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都直接和靈魂有關,並且都牽涉到對生命意義的評價。在通常情況下,我們的靈魂都是沉睡著的,一旦我們感到幸福或遭遇苦難時,它便醒來了。如果說幸福是靈魂的巨大愉悅,這愉悅源自對生命的美好意義的強烈感受;那麼,苦難之為苦難,正在於它撼動了生命的根基,打擊了人對生命意義的信心,因而使靈魂陷入了巨大痛苦。生命意義僅是靈魂的對象,對它無論是肯定還是否定,只要是真切的,就必定有靈魂的出場。外部的事件再悲慘,如果它沒有震撼靈魂,也只能是一個精神事件,卻稱不上是苦難。一種東西能夠把靈魂震醒,使之處於雖然痛苦卻富有生機的緊張狀態,那它一定具有某種精神價值。 快感和痛感是肉體的感覺,快樂和痛苦是心理現象,而幸福和苦難則完全屬於靈魂。幸福是靈魂的嘆息和歌唱,苦難是靈魂的呻吟和抗議,兩者凸現的是對生命意義的或正或負的強烈體驗。 幸福是生命意義得以實現的鮮明感覺。一個人在苦難中也可以感覺到生命意義的實觀:因為苦難與幸福並不一定是互相排斥的。當然,在更多情況下,人們在苦難中感覺到的卻是生命意義的受挫。但是我相信,即使是這樣,只要沒有被苦難徹底擊敗,苦難仍會深化一個人對於生命意義的認識。 領悟悲劇需要有深刻的心靈,人生的艱難關頭最能檢驗一個人的靈魂深淺。有的人一生遭遇不幸,卻未嘗體驗過真正的悲劇情感。相反,表面上一帆風順的人也可能經歷巨大的內心悲劇。 1.從第一段的文意看,對生命意義的肯定評價就是一種什麼呢
5.根據第一段、第二段的文意,回答下面的問題。 A、為什麼說幸福不是零碎和表面的情緒,而是靈魂的愉悅 B、快感和幸福有什麼不同
6.根據第三段的文意,解釋對它無論是肯定還是否定一句中包含的下列詞語的意義。 它是指___。 肯定是指___。 否定是指___。
三、文言文閱讀
1.閱讀下面一段話,然後回答問題: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民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五之所以無敵也。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貴盜糧」者也。 問:(1)給這段文字劃分層次,並概括每層的大意。 (2)請找出這段文字的中心句。 (3)這段文字運用了哪兩種論證方法 (4)這段文字運用了哪兩種修辭方法
2.閱讀下面一段話,然後回答問題: 伏惟聖明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郞署,本圖官達,不矜名節。今臣亡國賤俘,至徽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問:(1)給這段文字劃分層次,並歸納每層的大意。 (2)文中的「聖朝」、「偽朝」分別指哪一個具體朝代 (3)作者特意標舉「聖朝以孝治天下」,這是運用了什麼說理方法 (4)「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2019年成人高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成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
熱點推薦:
2019年成人高考模擬試題
2019年成人高考歷年真題
2019年全國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試題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