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為什麼廢了新國立競技場的設計

2021-01-09 騰訊網

[摘要]槙文彥他們所要保護的並非傳統日式建築,而是留有深刻西洋化記憶的歷史遺存;扎哈的設計與理念固然引領時代的潮流,但也存在導致新一輪「程式化」、「均質化」的危險。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015年7月17日宣布,修改2020年東京奧運會主會場「新國立競技場」的建設計劃:「此前的計劃作廢,將從頭進行調整。」有建築界女魔頭稱號的伊拉克裔英國籍建築師扎哈·哈迪德主持設計的「造價最昂貴的體育場館」擱淺。

這主要是出於民意考量。扎哈事務所設計的新國立競技場造價高達2520億日元,近兩倍於1300億日元的原有預算。經歷長期經濟不振的日本,每人要負擔近兩千日元。有些對超高造價懷有異議的人做了統計:按照現行匯率,2008年北京「鳥巢」造價約為30億元人民幣,折合日元600億;2012年倫敦奧運會主體育場造價約為0.5億英鎊,折合日元也才970億。

從2015年4月起,日本國內的消費稅已從5%上升至8%,這樣的額外「消費」讓很多日本人從心理上難以接受。甚至有人開始懷疑扎哈團隊是否有能力控制好成本,又或是項目當中藏有「貓膩」等等。

新國立競技場項目前後歷時三年有餘,扎哈團隊兩易其稿,但處在爭議中的設計方案還是沒能扭轉局勢。

建築師藤本壯介質疑扎哈·哈迪德的設計:「這座體育館與周邊環境、建築的尺度完全不符……這個設計的尺度太大了。」

新體育場太大了

2012年11月,東京還只是2020年奧運會申辦城市之一,日本政府就舉行了奧運會主體育場的設計競賽,由日本著名建築家安藤忠雄擔任評委會主席。扎哈事務所的設計方案秉承了她以往作品中充滿韻律與動感的特色,擊敗了博普樂思、SANAA、伊東豐雄、UNStudio、Cox等著名事務所的方案,贏得第一名。

這個方案中的日本新國立競技場,外形如同一頂自行車頭盔,整體呈流線型,主體結構上有數個橢圓形孔洞,覆以膜結構,具有強烈的肌理感。從場館內部看,猶如身處宇宙飛船。安藤忠雄評價:「流線型和未來的設計體現了日本想傳達給其他國家的訊息,我相信這個體育場將會成為未來一個世紀的世界體育聖地。」

日本建築界並沒有十分在意這個獲勝方案的具體利害,因為那時東京申奧還沒成功。

2013年9月,國際奧委會最終確定東京成為2020年奧運會的主辦城市,依據扎哈團隊設計方案進行東京奧運會場館整體規劃等核心項目進入實操。一個月後,日本建築界似乎醞釀已久的批駁聲高漲,槙文彥、伊東豐雄、磯崎新、隈研吾、藤本壯介等重量級人物,紛紛站出來反對該方案的落地實施。他們認為扎哈團隊的設計體量過於巨大,且與周邊環境嚴重相悖。

日本建築界泰鬥、1993年普利茲克建築獎獲得者槙文彥不僅會同東京大學建築學著名教授大野秀敏編撰專著《新國立競技場有何問題》來陳情痛訴,還廣邀日本建築界名家,組織多場研討會,通過電視、網絡直播,公開批評該方案,震動了全日本甚至整個世界的建築圈。

建築師藤本壯介質疑:「這座體育館與周邊環境、建築的尺度完全不符……這個設計的尺度太大了。」新國立競技場用地周邊,存在著明治神宮外苑等眾多的歷史建築和文化性設施,以及尺度不大的住宅建築。這一區域的建設發展,有著「明治神宮景區內建築物遮蔽率不得超過2%,建築高度不能超過28米」等規劃控制。

如果體育場按扎哈的方案建成,站在750米外的青山大道(路寬約40米),沿神宮外苑東大道(路寬約25米)、西大道(路寬約20米)等四條通路向北望去,周邊那些小尺度的房子將幾乎沒有任何存在感可言。人在這一區域內移動時,最高點70米的體育場巨頂就像總是在頭上懸著。如此大的反差和壓迫感一定不是人們所期待的。

歷史建築明治神宮外苑聖德紀念繪畫館距離項目用地不足70米,自身僅高32米,無疑會受到體育場的巨大影響,此外原國立競技場南側的明治公園、日本青年館也都有著消亡的可能。日本人不僅重視保存、保護古來文化遺存,近現代重要建築的保存、保護也是他們一直在努力研究的領域,這種情況很難讓他們安心接納。

槙文彥認為,典型的西洋式空間構成是明治神宮外苑聖德紀念繪畫館及其庭院的重要特點與價值。而這種西洋風格「是近代日本留下來的文化遺產」,「在整個日本都是罕見的」。面對媒體採訪時他引用了日本古時的著名俳句:「張口欲有訴,秋風吹齒寒。現在吹的也正是這樣的秋風,我作為一個老建築師,如今不得不拿起筆來寫這樣的文章,是為了守住我們的建築文化與風土,希望大家能夠勉為『了解之同情』。」

堂堂日本,「背信棄義」

現代、摩登、流行、國際化是東京的代名詞,新宿、銀座、澀谷也充滿了光怪陸離,可這僅是東京的一面。今天這座大都市的空間構架依舊保有不少江戶時期的城市格局,以及大量充滿傳統生活氣息與東瀛情趣的精巧老屋和歷史街道。東京也不乏各式各樣的大型現代建築,但它們向來多以一種有度的融入或隔離的形式而存在。建築密度極高、用地尺度極小是東京普通街區的現狀與特徵。

扎哈事務所在輿論壓力下,對原方案進行兩輪「瘦身」。建築最高點由70米降至50米;開合式屋頂與造價極高的兩根巨型鋼結構拱梁被省去;整體規模從29萬平方米縮至22萬平方米,原先連接周邊道路的立體通道大幅縮減。日本政府為控制成本,也宣布取消籃球、羽毛球、帆船三個賽場的建設,考慮將籃球、足球等項目的場館設置在東京以外。但扎哈團隊的方案仍舊因極高的造價和超大的體量,未能讓日本社會各界滿意。

安倍晉三正式宣布設計方案廢止,扎哈·哈迪德隨即在建築事務所網站上發表聲明,強調體育場造價高昂並不是設計的問題——2020東京奧運組委會主席森喜朗在7月初就公開批評因為供需失衡導致東京地區建築行業價格飛漲。7月23日,扎哈團隊的負責成員在拜訪日本政府相關人士時表示,保留對解約賠償的追訴權以及希望繼續參與新設計方案的競標。

設計方案廢棄後,日本需支付扎哈團隊20億日元、項目合作方日建設計40億日元,以及其他兩家協力單位6億日元,共計66億日元的棄約補償金。支持與同情扎哈團隊的業內人士仍無法接受這一事實,他們再三強調這次競賽最看重的應該是創造力。就如最初方案勝出時的評論,「奧運會是一個非常大的盛會,因此,能有個如此不一樣的建築讓大家來娛樂一下也未嘗不可。」他們認為日本政府以及日本建築界沒有海納百川的雅量。更有意見認為日本作為一個現代的民主國家怎可如此「背信棄義」。

假如當年也「斷腕」

日本社會「壯士斷腕」的決定令人觸動。反觀吾身,數十年前的北京,如果採納和吸取了梁思成先生的那五點意見,是否還會出現如今這般嚴重的功能混雜、區域不明的局面?

近些年,扎哈·哈迪德也活躍於中國,她設計的廣州大劇院、北京銀河SOHO、望京SOHO,成都當代藝術中心等作品同樣伴隨著爭議。

扎哈設計方案被否決的情況並不是少數。在西方,她天馬行空的構思並沒有太多建成的案例。1994年英國威爾斯卡迪夫灣歌劇院國際設計競賽,扎哈以一組尖銳玻璃建築群方案獲得頭獎,最終也因預算嚴重超額以及文化背景等因素而終斷。2014年她與戶外媒體公司德高集團合作,為英國街頭設計的廣告牌方案,也因「造型醜陋」「功能單一」而為人詬病,當地的建築師同行大多表示難以接受。

臺灣學者阮慶嶽認為:「未來十年我們需要對百年來建築史的現代性去重估,重新檢驗那些『非怎麼樣不可』的東西。希望未來二十年亞洲能有力量對那些力量進行反撲,我們不可能沉默以終……」也有不少學者認為,眾多的日本現代建築作品看似與傳統無關,但不能說他們是抄襲西方,因為從前川國男、丹下健三開始,數代日本建築家的探索與發展,在其作品中無處不保留著他們對傳統空間觀念的理解與闡釋。

槙文彥他們所要保護的並非傳統日式建築,而是留有深刻西洋化記憶的歷史遺存;扎哈的設計與理念固然引領時代的潮流,但也存在導致新一輪「程式化」「均質化」的危險。

東京新國立競技場扎哈方案的存與廢,不僅是一場建築體量與城市空間容量的博弈,也是一場傳統建築文化的傳承、更新、融合與參數化新城市概念的博弈。它更體現了國家民主政治在社會利益與價值問題上的強勢。作為鄰國的建築師,我們從中學到的是堅守,而不是盲從;是對社會責任的擔當,而不是默然。(文/ 崔斌 中國、日本註冊一級建築師;任亞鵬 留日博士、青年設計師)

相關焦點

  • 東京奧運會主體育場竣工 新國立競技場原設計被取消過
    東京奧運會主體育場竣工 新國立競技場原設計被取消過  終於,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主體育場——東京新國立競技場宣布竣工,這座全新的體育場將是明年東京奧運的核心場館。當地體育官員表示,體育場的工程已經完成,只剩最後的質量與安全檢查,將在下個月體育場亮相之前完成。
  • 東京奧運會主場館國立競技場是誰設計?|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操刀
    2021年東京奧運會,新建立的國立競技場將會成為主場館,成為世界焦點!而背後設計的,就是日本大師級建築師隈研吾,以擅長的手法打造的國立競技場,成為世界最大的木結構之一,靈感更是源自明治神宮而生!01新國立競技場設計一波三折東京新國立競技場的前身,是1958年已啟用的國立霞丘陸上競技場,因應2021年東京奧運確定舉辦
  • 探秘東京奧運會和帕運會主場館「國立競技場」
    新京報訊(記者 曲亭亦)12月15日,2020年東京奧運會和帕運會主場館「國立競技場」首次對媒體展示內部效果。這座耗資1569億日元(約100.7億元人民幣)、工期歷時3年的奧運會主場館,於11月底正式竣工,將舉辦2020年東京奧運會開閉幕式、田徑等項目。
  • 「日本之夜」閃耀東京國立競技場
    5月29日,在日本東京,市民在觀看演出。盛大的「日本之夜」音樂盛典28日至29日在日本東京國立競技場舉行,多位日本當紅藝人獻藝,藉此告別這座因將舉辦2020年奧運會而需要拆除重建的東京標誌性建築。(新華社記者 劉天 攝) 新華網東京5月30日電(記者許緣)盛大的「日本之夜」音樂盛典28日至29日在日本東京國立競技場舉行,多位日本當紅藝人獻藝,藉此告別這座因將舉辦2020年奧運會而需要拆除重建的東京標誌性建築。
  • 探秘東京奧運會主場館「國立競技場」
    12月15日,作為2020年東京奧運會和帕運會主場館的日本國立競技場舉行竣工儀式。該場館工期建設歷時3年,於今年11月30日宣布竣工,工程費用為1569億日元(約100.1億元人民幣)。這裡將是2020年東京奧運會以及帕運會的開幕式和閉幕式舉辦地,此外一些田徑和足球賽事也將在這裡舉行。東京國立競技場是在1964年東京奧運會主場館的舊址上重建而成,面積是原國立競技場的3.7倍,分為地上5層和地下2層,高達47.4米,可容納6萬名觀眾同時觀賽,還包括500個輪椅席位。
  • 東京奧運主會場國立競技場舉行竣工儀式
    (觀察者網訊) 據日本共同社12月15日報導,作為2020年東京奧運會和帕運委會主會場,已建成的國立競技場於當天舉行竣工儀式,首相安倍晉三、奧運相橋本聖子、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等出席。 據介紹,國立競技場最初的方案曾被完全撤回、後歷時36個月工期才最終建成。
  • 櫻井翔登《Casa BRUTUS》談對國立競技場的感情
    來源:新浪娛樂櫻井翔登上《Casa BRUTUS》雜誌新浪娛樂訊 據日本媒體報導, 將於12月31日結束活動的人氣組合嵐成員櫻井翔登上12月9日發行的生活雜誌《Casa BRUTUS》2021年1月號封面,還為雜誌拍攝了12頁的卷首特輯,封面寫真中櫻井翔站在國立競技場前
  • 設計連連看 | 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
    請點擊輸入設計連連看 | 東京國立西洋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是一座具有代表性的西洋美術展覽設施,該館在日本東京上野公園裡,始建於1959年,建築面積1萬多平米。其中,他所提出的「新建築五點」(Cinq points de l'architecture moderne)理論,影響了柯比意在往後設計中的思想,在這國立西洋美術館中也看的到這種理念的影子。比如自由平面(le plan libre)以不受限於四方形空間的方式設計建築、橫向長窗(la fenêtre-bandeau)以一大片窗戶取代小而錯開的窗戶,增加採亮度等。
  • 嵐6月開國立競技場演唱會 場地將翻修被罵白痴
    摘要:騰訊娛樂訊 (文/琳琅) 眾所周知日本引以為傲的東京國立競技體育場,已確定會於今年7月開始動工翻修,為此究竟是哪位歌手有幸在此之前舉辦最後的演唱會,早已備受矚目。只不過,國立競技場定位上而言,始終是體育競技的聖地,被偶像歌手這樣連番引起騷動,可就導致體育迷們的不滿了。
  • 預算超1.7萬億日元,東京奧運會各大場館設計全面曝光!
    上說:「如果新冠肺炎疫情在 5 月下旬得不到控制,2020 年東京奧運會可能將被取消。」△東京奧運會主會場 (National Stadium)日本為此已經籌備了 7 年之久,總預算已經超過 1.7 萬億日元(約 1000 億人民幣);不僅大手筆興建 7個新比賽場館,還對一大批舊館進行全面翻新、改造,而國立競技場就是改造項目的重點之一。
  • 從1964東京奧運會看日本建築與設計:混凝土中的重生
    上周末,東京夏季奧運會原本已過半程,這場綜合性運動會本將聚集世界上最優秀的賽跑、跳高、舉重運動員,還將首次迎來滑板運動員。不過,最讓人興奮的盛事是手球。東京國立代代木競技場這並不是因為這項運動,而是因為場地:手球比賽原本將於東京國立代代木競技場(Yoyogi National Gymnasium)舉行,這是丹下健三設計的日本現代建築地標。
  • 東京奧運主體育場迎首秀,3年建成環保球場曾挖出187具人骨
    作為2020年東京奧運會主會場的新國立競技場,結束歷時3年的工期,花費1569億日元,終于于2019年11月30日正式竣工,交付驗收。在新國立競技場內,日本也將時隔56年再次實現舉辦奧運會的夢想。而新一年的第一天,也就是2020年1月1日,東京新國立競技場就迎來了第一場比賽——天皇杯決賽。最終在嶄新的球場上,神戶勝利船以2比0戰勝日本傳統勁旅鹿島鹿角,奪取本賽季的天皇杯冠軍。
  • 東京奧運新會徽難出爐 設計師不願應募恐被炮轟
    北京時間9月9日消息 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會徽日前被正式撤下,儘管組委會堅持這個會徽是原創作品,但依然無法抹去外界的質疑。繼主會場——新國立競技場建設方案被取消後,東京奧運又爆發了會徽涉嫌抄襲的醜聞,令其信譽跌至冰點。
  • 東京奧運大事記:命途多舛歷盡周折,難逃推遲命運
    放棄東京奧運主會場建設原計劃2015年7月17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布放棄2020年東京奧運會主會場「新國立競技場」的建設計劃。據當地媒體報導,此舉是因為修建費用過於巨大。值得一提的是,「新國立競技場」被視為2020東京奧運的高光「臉面」,也是其當時申奧獲成重要砝碼。
  • 日本最大的博物館之一——東京國立博物館
    東京國立博物館創立於1872年,是日本最早的博物館。該博物館位於日本國東京都臺東區上野恩賜公園內,共有本館、表慶館、東洋館、平成館、法隆寺寶物館5展覽及資料館組成。收藏品總數為11萬件以上,其中包括日本國寶87件、重要文化財產610件。
  • 漂浮在港灣的木舟-有明體操競技場,東京/株式會社日建設計
    將大廳外部化,使其成為開放式的入場空間 鈴木研一 感謝株式會社日建設計對gooood的分享有明體操競技場作為用於舉辦國際體育賽事的場館設施,計劃在比賽結束後拆除臨時觀眾席,並將部分區域改裝後用作展廳。
  • 日本國立新美術館開館(組圖)
    1月20日東京,日本國立新美術館外景  人民網東京1月20日電 記者於青報導:建在東京港區六本木地區,外型曲線優美而富有張力,內部空間寬敞而有通透感的日本國立新美術館20日舉行了開館慶祝大會,日本天皇及皇后
  • 東京奧運主場館地下挖出187件人骨,以前可能是墓地
    東京奧運主場館挖出人骨#據日本《產經新聞》網站8日報導,東京都教委在受訪時表示,在預定於本月底完工的東京奧運主場館——新國立競技場建設之前,東京文化部門於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間,對競技場和周邊約3.2萬平方米的地方進行了挖掘調查
  • NEC的360度環繞型帶狀招牌顯示屏助陣日本國立競技場
    NEC的360度環繞型帶狀招牌顯示屏助陣日本國立競技場 2019年12月31日 12:06作者:網絡編輯:王動   2019年12月21日,日本國立競技場面向大眾公開,NEC為其提供了總長640米的360度環繞型LED帶狀招牌顯示屏,以及綜合管理顯示內容的影像傳輸系統,這是截止目前日本國內最大規模的360度環繞型帶狀招牌。
  • 日本政府確定2020年東京奧運會開幕日期
    中新網7月24日電據日媒報導,本月24日,日本政府上午在首相官邸召開「奧運推進總部」(總部長為首相安倍晉三)首次會議,基本確定2020年東京奧運會開幕式將於當年7月24日舉行。據報導,安倍在會上表示「將努力使之成為讓全世界眾人分享夢想與希望,能夠名垂青史的盛會」,要求各閣僚為成功舉辦攜手開展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