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處理好突發事件,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重要體現,是持續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回顧即將過去的2020年,無論是疫情防控還是防汛減災,無不在考驗著廣大幹部的應急處突能力。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要堅持見微知著,著力提高應急處突能力。千裡之堤毀於蟻穴,身處在日新月異的時代,面對新的困難、新的問題、新的風險,年輕幹部必須見微知著,主動提升應急處突能力,下好應急管理的先手棋。
勤於調研掌握情況。防患於未然,修煉在平時。科學預判風險才能正確防範風險,而預判的前提是真實可靠的調查研究。因此,廣大幹部要把調查研究作為提升應急處突能力的「基本功」「必修課」,本著學習的態度深入基層一線「尋真經」。查隱患、辨虛實需要多元信息支撐,開展調查研究必須全面收集各方信息,不僅要徵求專家意見,更要傾聽群眾呼聲,堅持從多個視角出發調查事件的來龍去脈,堅持從站在不同位置研究事件的具體走向,為進一步鎖定問題隱患提供信息支撐。
敏於洞察發現隱患。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擁有了真實可靠的信息做參考,還需時刻保持敏銳的洞察力,提升見微知著的能力,及時發現事件苗頭,主動跟蹤發展動態,敏銳揪出各類安全隱患。要注重刪繁就簡,在紛繁的數據中精準篩選有效信息,學會從表面內容中提煉內在規律,在普遍現象裡發現關鍵節點,及時發現各類新生問題。同時,要善於由表及裡剖析問題本質,聚焦整理的問題和現象進行科學論證推理,揪出隱藏在「小問題」背後的「大隱患」,為消滅隱患提供方向和思路。
敢於亮劍消滅隱患。安全隱患等不起更拖不起,廣大幹部面對各類隱患要有如坐針氈的緊迫感,主動請纓以堅決的態度和迅捷的行動把不穩定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消滅隱患更多的是「潛績」,但卻是造福群眾、保障發展的「壓艙石」,要列好計劃書,態度堅決地開展行動,主動籌集應急物資,召集攻堅隊伍,為基層幹部消滅隱患打消一切顧慮。要排好時間表,行動迅捷地完成任務,在第一時間開展補救工作,及時遏制險情發展,將各類危害降到為敵,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文/劉琦)
來源: 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