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陳薇
還記得讓你半夜「偷菜」的網頁遊戲「開心農場」嗎?他的創始人郜韶飛如今回到「種菜」現場。
只是,十多年後,郜韶飛的「農場」從電腦轉移到手機,從虛擬的偷菜到可以「種」出真水果。
還記得半夜定鬧鐘的「開心農場」嗎?
「開心農場」、半夜「偷菜」……承載了很多「80後」的網絡記憶。
2008年11月,一款叫「開心農場」的網頁遊戲突然襲來,伴隨著輕社交式的互撩,短時間就博取了上億粉絲,成為當時名副其實的國民級應用。
其開發者是2006年華東理工大學畢業的郜韶飛,他當時揣著15萬元資助基金和兩個同學共同創業,從做網絡書籤到跑外包屢屢受挫,又碰上金融海嘯,初創公司岌岌可危。
此時,大洋彼岸facebook正掀起一場社交網絡風潮。於是,三個年輕人決定,選擇從資金少、規模小的五分鐘社交網絡服務遊戲做起。
澆水、種菜、偷菜,中國網民的熱情一下子被點燃。「開心農場」上線三天,活躍用戶就突破1萬人。到2009年春節期間,日活躍用戶已突破百萬。全社會紛紛加入「偷菜」的隊伍,甚至衍生出一個專門幫忙偷菜的行業。
最火爆時,「開心農場」的活躍用戶超過了5億,但2012年之後,「偷菜」的熱度逐漸消退,郜韶飛開始做起了投資。
時下,這個曾經引領全民「偷菜」的人,如今真的種了一大片水果,讓你「種」,請你吃。
「偷菜祖師爺」的水果已經種出來了
1月2日,天貓年貨節上線「福年種福果」活動,用戶在天貓農場「種」成水果,便可換得一箱阿里巴巴數字農業基地直供的新鮮水果。其中,柯城雞尾柚,系「開心農場」創始人郜韶飛親手種植。
開心農場創始人郜韶飛種的雞尾柚
如今,郜韶飛的農場第一年掛果,25萬斤椪柑和雞尾柚,正趕上為鼠年春節送上「年貨」大禮。
種出真水果,郜韶飛一直有這個想法。2016年,郜韶飛相中了一個有機肥項目。但賣肥料在大眾面前很難有存在感,盤了許久,郜韶飛下了決心:乾脆自己下田種菜,讓消費者先吃上有機肥種的放心菜,然後再推廣有機肥。
郜韶飛帶著合伙人跑遍了全國的農業原產地,從山東的萊陽梨、濟南桃,到新疆的阿克蘇蘋果,累計投入2個億,建立了7000畝的線下農場。在浙江衢州柯城區,郜韶飛承包了1250畝土地,種植當地著名的椪柑和雞尾柚。
此時,恰好趕上阿里巴巴「畝產一千美金計劃」全面升級,與阿里數字農業合作後,他的柑橘園裡處處充滿「黑科技」。在土壤裡植入的探測器,可了解溼度和肥度,每一棵果樹都植入了光學傳感器。
歷時三年,柑橘終於掛果,再過兩年,產量可望達到500萬斤。產量上得慢,是因為郜韶飛堅持只用有機肥,不施化肥、不灑農藥。這位「偷菜祖師爺」,終於有了數字農業的新「開心農場」,想嘗嘗的話自己「種」吧。
(編輯 吉倩倩 首席編輯 華麗娟 見習編輯 張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