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默默將此文放在第二條,因為……第二條總是不大會引起太多人關注,所以小編在是不是要學做手帳這個問題上的糾結可以顯得不那麼重要……畢竟,要是沒成功或沒堅持下來,也不會有什麼人注意。為什麼想做手帳呢,因為那些「別人家的」手帳太漂亮;為什麼擔心自己做不來呢,還是因為那些「別人家的」手帳太漂亮了!(圖片來自網絡)
那麼問題出來了,什麼是手帳呢?(以下內容來自網絡)
在日本幾乎每個人都有一本「手帳」(てちょう)。類似於日記本,但功能更多。去過日本留學的人應該見到過。日本人的日常生活是離不開手帳的。裡面會記載著日程安排、日記、計劃等等關於生活的方方面面。
手帳的種類也很多。從為管理大人物日程的秘書用(以分鐘為單位)的,到為一般人(以小時、日、周為單位)的;從經營管理專用的,到連日期都沒有的自由式;從一本正經的黑白為主的,到為花道愛好者的畫冊式的,應有盡有。裡面的內容也很豐富。一般都有:全年日曆日程表(通常還附前一年後兩個月和後一年前三個月的日曆)、通訊錄、備忘錄、橫線紙、縱橫格紙、純白紙、日本紀年與西曆對照表、計量表、帶撕線的便箋、東京和大阪地鐵線路圖、世界地圖、時差表、軟質塑料尺等。像是一個便攜的百寶箱。
日本人每天清晨都要先看手帳。如果要和日本朋友約定時間一起外出吃飯或旅行,對方一般都會先掏出一個小本,翻到某一頁,迅速地寫下約定的時間和地點。到辦公室也是先查看手帳,只要發現空白時段,就苦思冥想,有無日程遺漏。上司一個指示,馬上就得填上或修改。幹完一件,勾掉一件,再寫上心得感想(這就是日記)。這有點強迫症的感覺了。
記手帳的習慣與日本人很強的時間觀念有關。一般的都會嚴格的按照手帳上的安排來行事。有時我們在個別日劇裡可以看到,手帳上的時間安排是一個很重要的線索或是證據。
手帳大都製作精美,帶有日曆和筆,可以夾些名片和紙片,不同的頁面劃分具有超強的整理功能,以滿足不同類型的需要,比如主婦專用手帳有專門的地方可供粘貼發票,記錄收支,幫助她們精打細算地過日子。
現在的人們好像更傾向於用電子產品來記錄日程。我也會把一些要做的事情寫在手機裡。這樣做更方便一些。不過,日本人之所以有記手帳的習慣,是與他們嚴謹、一絲不苟的性格有關的。而且這確實是一個好習慣,具體寫下你的計劃你才會有明確的目標。這種手帳也可以看作是人生的一個縮影吧,更是一個很好的紀念。手帳一年一本,查閱用過的舊手帳,可以追跡自己數年乃至數十年前經歷的那些事情。讓人有別開生面,記憶猶新的感覺。
其實小編覺得呢,這就是一本圖文並茂的日記,而且鑑於小編的性格,這日記也不是非得每天都記(你個拖延症患者!),通過觀察,這個圖文並茂的問題看似並不是很難解決,因為很多手帳上面,並非都是手繪圖畫,有些是貼畫,有些索性是用彩色膠帶或便利貼粘在上面,還有些乾脆把郵票、電影票啊、火車票啊、甚至餐館的結帳單都粘上去……
不過手帳確實是有一定意義的,許多事,哪怕是你當時覺得挺重要的事,時間久了,就會遺忘,記下來,多年以後翻閱的時候會讓你忽然想起,某月某日曾發生了一件小小的美好的、令人快樂的事。
如此豐富多彩的頁面和內容,手帳的記錄過程,也是會令人感到愉快的吧?哪怕只是記錄了一些小事。雖然除了日常生活,小編至少還可以記錄讀了哪些書,摘抄書中的內容,寫寫讀後感什麼的,內容應該是不成問題的,可是以小編的性格……(不要總是以此為藉口!)總也害怕自己堅持不下來,不知微信粉絲們有沒有在做這個呢?
小編繼續糾結去了……先來本《一學就會1000種可愛手帳筆記》看看再說(點本頁左下角「閱讀原文」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