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釣魚人珠江裡釣起「墨汁魚」,全身墨黑色,這能吃?

2020-12-25 騰訊網

野釣的魚獲千奇百怪,常常令釣魚愛好者驚喜又疑惑。

比如廣州一位釣魚愛好者,在珠江垂釣時(手竿蚯蚓魚餌),就釣起一條令人目瞪口呆的「墨鯽」——一斤多重,可以說是罕見的大板鯽,但卻全身烏黑如墨,連眼珠都是墨黑色.....

這條鯽魚黑成這樣,是喝了墨汁嗎?還是如一些網友所說的「水質汙染所致」?

網友:烏龍鯽

鯽魚是釣魚愛好者都很喜愛的魚種,這種墨黑色的怪鯽魚,也是引發許多網友的關注和熱議。

其中,有見多識廣的網友稱,這是一種從日本引入的烏龍鯽,體色本身就墨黑色,這是正常的......

——長江君查閱水產資料發現,確實有這樣一種引入的鯽魚品種,最早是作為觀賞魚引入的,引入規模並不大,但因為人為放生,在珠江水系以及長江水系,都能偶爾看到它們的身影。

並且,這種烏龍鯽同本土野生鯽魚還能雜交,其產下的後代,體色也是烏黑的,不過相比親代「黑的沒那麼濃」.....

(烏龍鯽同本土鯽魚雜交的後代,體色接近銅黑色)

相信經常垂釣的朋友,平時可能也碰到過類似的雜交鯽魚。

另外,我國江河裡原生的本土鯽魚,常年在光線不能穿脫、淤泥雜物堆積多的水塘裡生存,其體色也會慢慢轉變為青黑、墨黑色。

(因為環境影響,本土鯽魚也可能變黑,一般來說這種鯽魚在清水裡養上數天,就會慢慢變白)

當然,這種黑色的體色並非汙染,也說不是病變,而是一種正常形成的保護色,釣到了也不需要驚異。

這種「墨鯽」能吃嗎?

長江君認為,應該說都是可以吃的——鯽魚的食用價值主要跟其生存環境有關,只要水質清澈無汙染,體色的變化並不影響其肉質。

當然,這種外來的「烏龍鯽」,其肉質肌理,可能跟本土鯽魚還是有些差異,這隻有吃過的人才能評判......

老司機,你們在釣魚時碰到過這種「烏龍鯽」嗎?

(我們是長江君說野生魚:了解垂釣趣聞、科普各類水族知識,助力生態,轉發、關注、隨手點個讚都是支持,也歡迎後臺私信我們爆料、吐槽)

相關焦點

  • 廣州珠江邊,有人連連釣起一二十斤的「大白魚」,這些魚不能釣?
    一二十斤一條的「大白魚」一條條被拉上岸,讓人大感驚奇——近日在廣州珠江邊,有網友路過時拍下這一幕。 只見幾位在江邊釣魚的釣魚愛好者,連連從江裡釣起許多全身雪白的「大白魚」(應是白鰱),條條體型健碩驚人....
  • 白條魚精?珠江有人釣起「一米長白條魚」,這得長多少年?
    白條魚,又稱餐條、餐魚、白參魚等,可以說是我國江河裡最常見的淡水魚之一,且因個頭小、愛鬧窩,而被許多釣魚愛好者所嫌棄。 然而近日廣州一位市民稱,自己釣起一條「餐條魚精」,個頭驚人,竟接近一米長,讓許多釣魚人目瞪口呆。
  • 這魚能吃?礦坑裡釣起大鯽魚,黃得發亮,網友:吃硫酸銅長大
    「剛開始來釣了兩回,連咬餌的沒有,還是蠻失望的,以為就是沒魚....」 湖北的釣魚愛好者劉師傅介紹說,他很早就發現這處礦坑,這次因為附近江河禁漁,於是來這裡「過過癮」。
  • 此魚全身光滑,幾乎不長鱗片,肉質細嫩,口感好,釣魚人最喜歡
    此魚全身光滑,幾乎不長鱗片,肉質細嫩,口感好,釣魚人最喜歡生活中喜歡吃魚人並不在少數,魚不僅好吃,而且營養價值高,品種也極為豐富,不一樣的魚口感味道都不同。不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口味也越來越挑剔,現在人們吃魚都挑選味道最好的吃,比如三文魚,長江刀魚,桂魚,芝麻劍等等,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也是一種味道極好的魚,這種魚全身光滑,幾乎不長鱗片,肉質細嫩,口感好,而且釣魚人最喜歡它。這種魚在我們當地叫做野鱗。
  • 這種魚都要放生?重慶釣魚人長江釣起怪魚,魚頭是三角形
    不僅許多釣法、漁具被禁用,現在長江裡的許多野生魚都陸續成為禁捕、禁食魚類,垂釣誤傷或是帶回家食用都可能違反禁漁規定。因此,長江裡垂釣,一旦釣起什麼外形「稀奇古怪」的怪魚,往往可能招來麻煩,比如下面這位重慶釣魚人……江裡釣起「三角頭怪魚」,帶回家擔心是保護動物黃鱗白肚、魚頭卻呈罕見的三角形(看起來有點像蛇頭),這條怪魚是重慶的釣魚愛好者王師傅在長江裡意外釣起來的。
  • 廣東一釣魚人,珠江釣獲「魚中之蛟」,專家稱可長到數米
    眼下正是釣魚的好時節,各地都有不少釣魚愛好者釣到大魚。然而廣東一位釣魚人「老鄒」,在珠江釣魚時,釣獲一條罕見的「怪魚」,有人驚呼是「魚中之蛟」...「開始以為是條娃娃魚,頭很大又沒鱗片,灰灰的...」目擊者介紹說,這條「怪魚」出水,也是引來許多江邊釣魚人的圍觀。事實上,它並未像娃娃魚一樣有腿,反而更像是農村水溝裡常見的鱔魚——當場有經驗豐富的釣魚人,驚呼這是一條「不得了的魚」...
  • 軍魚?株洲釣魚人,湘江遭遇「紅眼魚群」,非常像軍魚
    (這些魚力氣極大,喜歡吃蚯蚓,據釣魚人稱,「力氣是同等體型鯉魚的兩三倍」) 湘江裡還有這麼多軍魚? 草魚的體型、鱗片細膩光滑,魚鰭魚尾是罕見的紅色,這些魚乍一看,確實像是軍魚。 不過,這些魚都眼珠發紅——很顯然,軍魚是沒有這種特徵的。
  • 珠江釣起「綠毛鱉」,全身長滿水草,網友:很值錢
    廣州的釣魚愛好者陳先生,珠江夜釣,常見的羅非魚、鯽魚不見蹤影,卻釣起一團毛茸茸的「未知生物」! 仔細一看,嚇得不輕!
  • 這樣能把魚釣絕?廣西釣魚人「專釣公魚」,釣了半桶魚都是公的
    江河裡野釣,魚獲往往五花八門,魚種、大小都很充滿隨機性。然而下面這位老兄,釣魚不僅專釣一種魚,還都是一種性別——釣了半桶魚,全是公的羅非魚……近日,廣西梧州的一位釣魚愛好者(光道過客),就展示了這樣一次「神奇的釣獲」——釣了半桶魚,竟全是公的羅非魚……怎麼知道這些魚都是公的?
  • 這兩位大神「誰」才是釣魚人的祖師爺,釣不到魚時我想「拜拜」
    釣友們你們想,是不是很奇怪,各行各業都有個祖師爺罩著,可偏偏咱們釣魚人沒有祖師爺的庇護,我們釣魚人在釣不到魚的時候,都不知道拜誰好!有時只能拜一拜河水,希望河神庇佑能多釣一些魚,釣友們你們說這氣人不?
  • 珠江多人釣起「白色黑魚」,有大有小,變異了?
    黑魚,是我國自然水域中的「經典」掠食魚,因其渾身烏黑而得名,許多釣魚愛好者都很熟悉。 然而,近日在珠江流域,卻有人碰到顏色發白的「怪黑魚」,令人驚奇!
  • 郴州釣魚人湘江釣起「泰國鯉魚」,這種魚在湘江增長迅速
    鯉魚,在我國江河裡的常見程度,僅次於鯽魚,釣魚愛好者都非常的熟悉,不少人還是釣鯉魚的高手。 然而近日,有湖南郴州的網友在湘江流域(一條支流)垂釣時,釣獲一尾「模樣奇怪的怪鯉魚」,外形令人訝異,許多人都表示沒見過!
  • 珠江夜釣連上2條大魚,卻因噁心沒人要
    一、珠江大魚被釣起,丟在岸邊沒人要。 近日,一位廣州荔灣區釣魚人,在珠江岸邊夜釣,雖然氣溫有所下降,但廣州地區夜間並不是很冷。 所以當晚魚口相當給力,這位釣友不一會就釣到了2條大魚,這2條大魚加起來,足有二十來斤重。
  • 廣西紅水河,有人釣起罕見「老鱖魚」,體長近一米、三十斤
    鱖魚,是我國淡水魚裡最「稀罕」的魚種之一,尤其是野生鱖魚,在江河裡的分布更是寥寥無幾,即使是經驗豐富的釣魚愛好者,也很難釣獲。 然而近日在廣西的紅水河流域,卻有人釣起一條罕見的「老鱖魚」,體型之龐大,令人咂舌。
  • 釣魚人經常釣不到魚卻能堅持坐一天,很多人不理解。源於兩大錯覺
    現在野釣資源匱乏,加上天氣等不利因素,魚是越來越難釣。空軍已成常態,釣魚人經常釣不到魚卻能堅持坐一天,很多人不理解釣魚人這種行為。其實在放鬆身心釋放壓力的同時,有兩大錯覺是無形中在支撐著我們釣魚人堅持下去的信念,這種感覺只有釣魚人才能深刻體會。感覺一定能把魚釣好,期待與爆護夢每個釣魚人心中都渴望狂拉爆護,每次出釣前必然是充滿了希望。
  • 珠江夜釣,釣起70公分「紅尾草魚」,這是什麼怪魚?
    這是什麼「怪魚」?   近日,有釣友反映,在珠江裡釣到一種體型龐大的「紅尾巴草魚」,看起來非常的奇怪!   「一晚上釣了好幾條,都是這個魚,很像是草魚,不過尾巴是紅紅的..」
  • 墨魚裡面黑色的「墨汁」到底是什麼?這玩意兒到底能吃嗎?
    墨魚裡面黑色的「墨汁」到底是什麼?這玩意兒到底能吃嗎?在海鮮市場上會有一些這個海鮮,也非常的受歡迎,就是墨魚,墨魚叫做烏賊魚,是生活在溫熱帶的海鮮,在買墨魚的時候大家會發現有一些小墨魚,有一些大墨魚,這些墨魚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它可以噴出墨汁,說到這個墨汁的時候,很多人可能在電視上也看過,而且在電視上有一些綜藝節目裡會整蠱嘉賓,讓嘉賓吃這種墨汁,而有些人看到這裡就會納悶說這個玩意兒真的能吃嗎?
  • 釣魚人要有潮汐知識
    海釣或在出海口的江河釣魚,都要關注潮汐變化,大家都懂這個規律:漲潮魚多可釣,退潮魚難釣。因此,看潮水施釣成為了共識。有些近海大江(比如珠江口)中的釣魚人,一旦發現開始退潮,立馬收竿。他們心中明白,退潮時即使能釣上一二條魚,那也是僥倖,而且不見得每次都能僥倖,與其浪費時間,不如回家休息等下次潮水來了再釣。
  • 深圳釣魚人觀瀾湖釣起許多「駝背魚」,有人稱是泰國鯽魚
    然而下面這位深圳釣友,在觀瀾湖的一處沼澤地裡垂釣時,卻釣起許多奇怪的外形奇特的「駝背鯽魚」,令人目瞪口呆……這些「駝背魚」背部高高聳起,魚鱗、魚鰭都比普通的鯽魚要更寬大,看起來頗為奇異。魚背高高聳起,這是鯽魚嗎?
  • 懷化男子釣了幾十條「黑色魚苗」,它們本可以長到兩三百斤?
    洪水洶湧流竄,往往會將許多「罕見怪魚」,衝擊到沿途江河裡。 近日,湖南懷化一位釣魚愛好者,就在當地的大河裡垂釣時,就碰到這樣一群罕見的「怪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