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南京大學商學院2016級學生高鈥結束了半年的國外交換學習,回校後,他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這半年的交換經歷讓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國制度在社會保障、民生服務等方面的先進性和優越性。」他說。其實,按照黨員發展流程要求,他在大學期間已來不及發展成為一名黨員。
回校後,同班同學推優成為積極分子時所作的演講讓他深受觸動,高鈥表示,在他們身上感受到了當代中國青年該有的力量和態度,「我也要成為這樣的人」。
高鈥所在的經濟學2016級團支部,一直與教育部「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南京大學商學院本科生仙林黨支部聯繫密切。
近年來,該支部充分發揮樣板支部的示範引領作用和黨員先鋒對青年學生的帶動作用,堅持目標管理和過程管理有機結合,切實推動黨建帶動團建,抓好「黨團銜接」。
「只要學生提交了入黨申請書,就會被納入黨員培養體系,聯繫人談話、主題思想匯報、青年共產主義學校學習、團學骨幹培訓、黨員朋輩指導等一系列培養流程切實為每位學生成長成才保駕護航。」南京大學商學院黨委書記劉洪說。
據介紹,十八大以來,從嚴治黨對青年黨員的培養發展有了更高的要求。以前很多優秀高中生在高中期間就能入黨,現在多數優秀高中生在進入大學後才能申請入黨。
而學生從大一進校遞交入黨申請書,到發展為預備黨員,最快也需要一年半時間。預備黨員還有1年考察期,順利通過轉正考核才能成為正式黨員,如何做好這段長時間的思想政治引領工作顯得極其重要。
劉洪說,在上級黨委的關心、支持和指導下,他們緊緊抓住這段組織、發展、教育、管理學生黨員的「黃金時間」,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工作,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圍繞學生成長規律,著力加強學生思想政治引領,築牢學生理想信念根基,為學生黨員系好政治上的「第一粒扣子」。
為激發支部成員的主觀能動性,他們還實施了職能型黨小組制度,設立黨員發展、黨員管理、黨員服務、學習新思想和新媒體五個黨小組,有效覆蓋學生黨支部的主要職責。支部成員都分配到各個黨小組,積極參與黨小組的職能任務,有效提升黨支部的組織力。
江蘇省學聯主席、南京大學學生會主席周鈴鈴同學就是學習新思想小組的成員。平時,學生們定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講話及回信,並在支部生活會上交流心得體會、展示學習成果,積極向身邊同學傳播黨的先進思想。每個新發展的青年黨員,都能親身參與到黨支部具體工作中,支部成員都可以真正動起來、學起來,全方位提高了學生黨支部的組織力、感召力、引領力和執行力。
一段時間來,該支部學生黨員不僅成為支部活動的參與者,還成為支部建設的組織者、策劃者、實踐者。疫情發生以來,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黨支部第一時間組織動員支部成員「眾志成城、同心抗疫」,聯合博士生黨支部發起「天佑中華、共克時艱」援鄂志願行動,籌集善款,募集醫療物資,支援湖北抗疫一線。
為吸收更多優秀青年加入黨組織,該支部成員積極走進團支部宣講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介紹入黨流程,並建立了全流程培養考核清單,發布《入黨積極分子培養考核辦法(試行)》,以主題思想匯報、聯繫人談話反饋和支部活動參與率等多維度量化考核發展質量,讓每位入黨積極分子都有一張「入黨成績單」。
作為2017級第一批遞交入黨申請書和第一批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的學生,吳一凡同學在每次的思想匯報和聯繫人談話中均表現突出,但因學習情況暫未能達到黨員發展要求,一直沒能成為發展對象。
但他從未放棄,堅持努力學習提高成績,終於在大三時取得很大進步,並順利成為新一批發展對象。他說,從小就受到老黨員爺爺奶奶在新疆石河子當民兵的經歷影響,立志要加入中國共產黨。
「我們非常歡迎和鼓勵優秀青年向黨組織靠攏。」南京大學商學院本科生仙林黨支部書記、商學院團委副書記羅潔說,學院的青年學習社、朋輩引領、團日活動、志願服務、社會實踐等各類活動,都面向全體同學開展,我們希望能為學生成長成才帶來浸潤式的引領和幫助。
「高校學生黨支部是『未來接班人』所經歷的第一個黨支部。這個黨支部是什麼樣,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他們一生對於黨組織的認識和感知。」羅潔說,高校學生黨支部責任格外重大。「作為基層黨務工作者,必須竭盡所能,將工作落實落細,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新時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