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癌色變」!我們如何預防子宮頸癌的發生?

2021-01-09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案例:  數月前,28歲的李莉經常感到腰酸腹痛,陰道也突然出現不規則出血的情況,她有點擔心,自己是否患了什麼疾病,隨即去社區醫院檢查。醫生檢查後,並沒發現什麼大問題,李莉開了些消炎藥回家。  然而消炎藥吃了一個星期,出血症狀不僅沒有緩解,反而更嚴重。李莉這才緊張起來,來到大型醫院就診。檢查結果晴天霹靂:宮頸癌。

女人隨著年齡的增加,除了面臨結婚生子,有時候一些常見的婦科疾病也會找上門來。近幾年,每年的例行體檢中,都會有一些女性朋友被確診為宮頸癌,這種檢查結果給病人帶來了很重的心理陰影。

其實宮頸癌雖然可怕,但是早期也有一些徵兆可以觀察到,如果身體出現這6個異常表現很有可能是宮頸癌前病變的信號,要小心了。新浪保險-大健康提醒,女性朋友要隨時注意身體異常,當發現以下6個症狀時,要及時做宮頸活檢。

宮頸癌的六個信號

發現趕緊去看醫生

1白帶增多伴有腥臭味

出現婦科病時,第一症狀就在白帶上。所以白帶異常應立即引起警惕。當白帶增多且伴有腥臭味時,除陰道炎外,也有可能是宮頸癌症狀。

2陰道不規則出血

陰道不規則出血的情況也很常見,一些常見的宮頸病變也會引起此症狀,但如果症狀無緩解跡象,則有可能是宮頸癌所致。臨床數據顯示,70%-80%的宮頸癌患者都有陰道出血的現象,多發生在婦檢或上廁所太過用力時,這時要儘快去醫院檢查。

3絕經後陰道出血

很多中年女性,發現絕經後陰道出血,第一反映是欣喜的!不過,這其實是一個危險信號,可能跟宮頸癌有關。

4接觸性出血

婦檢、便後或性生活後出血,可能是創傷所致,但也有可能是宮頸癌前兆。

5宮頸糜爛

儘管宮頸糜爛已不屬於疾病的範疇,但發現宮頸糜爛時,一定要弄清是宮頸糜爛還是其他病症引起的糜爛,因為早期宮頸癌外觀也可表現為糜爛,可以去醫院通過細胞學檢查來鑑別。

6疼痛

宮頸癌出現時,下腹、腰部經常出現疼痛,性生活、排便或月經期加重疼痛情況。

「談癌色變」

該如何預防子宮癌?

因子宮癌的早期症狀不明顯,不容易發現,通常發現的時候已經是晚期。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注意一些細節,有意識去預防子宮癌的發生,避免患病。

醫院出具的宮頸癌科普資料顯示,將子宮頸癌的預防、篩查、治療稱為子宮頸癌的三級預防。

子宮頸癌的預防分為三級:一級預防是指對病因學的預防。採用有效措施,減少或消除各種致癌因素對人體產生的致癌作用。二級預防是指利用篩查和早期診斷的方法,發現癌前病變病人或早期惡性腫瘤病人,及時幹預、早期治療,取得良好療效。三級預防是指在治療惡性腫瘤時,設法預防復發和轉移,防止併發症和後遺症。

子宮頸癌的一級預防

子宮頸癌的一級預防就是病因預防,通過一級預防排除可以導致子宮頸癌的發病高危因素,從根本上阻斷、防止子宮頸癌的發生。

現階段,已經知道高危型HPV感染是引起子宮頸癌發病的主要因素,除了HPV感染,子宮頸癌發病的高危因素還包括:性因素,如初次性生活早、性伴侶多、性衛生不良、性病史;早婚早育,多產多孕。

其他因素也與子宮頸癌發病相關,如吸菸(主動/被動),丈夫包皮過長、包莖或患陰莖癌,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單純皰疹病毒(HSV-2)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等,都是可以引起子宮頸癌的誘因。

針對導致子宮頸癌的一級預防包括以下內容:

①HPV疫苗的使用。接種HPV疫苗,預防HPV感染,特別是對於從未感染過HPV的青少年女性,能使接種疫苗的女性免於HPV感染,從而避免罹患子宮頸癌前病變和子宮頸癌,也是一級預防最主要的內容,但HPV疫苗的使用不能取代二級預防。

②群眾性科普宣教,普及對HPV及子宮頸病變的基本認識,既要避免「談癌色變」所致的不必要的恐慌,又要重視致病的高危因素排査。

③加強青少年性衛生諮詢與健康教育,排除性生活紊亂因素導致的促癌因素。

④重視對青年男女婚前健康檢查與指導。

⑤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均衡膳食。

⑥倡導加強身體鍛鍊,增強體質,加強機體的免疫力。

子宮頸癌的二級預防

子宮頸癌的二級預防就是對適齡婦女進行子宮頸癌篩查,特別是對無症狀、有患子宮頸癌風險的婦女進行篩查,並對篩查出的子宮頸癌前病變進行篩查和處理。

現已知從HPV感染到發生子宮頸癌前病變,再進展到子宮頸癌需要5~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在此期間女性只要堅持定期接受子宮頸癌篩査,就可以在發生癌前病變時及時進行治療,阻斷病情向子宮頸癌的發展。即使經過篩查發現早期子宮頸癌,也可以治癒早期子宮頸癌,而不會威脅到生命。

子宮頸癌的三級預防

子宮頸癌的三級預防就是治療已明確診斷的子宮頸癌。對確診的子宮頸癌應儘早進行治療。按照常規,根據不同期別採取手術、放療、化療等手段進行個體化治療,對於早期子宮頸癌,只要發現及時、積極治療,可以達到近100%的5年生存率。對於中晚期子宮頸癌遵照指南,合理運用綜合治療措施,也可以提高治癒率,減少治療併發症,提高生活質量。

相關焦點

  • 子宮頸癌是怎麼回事?如何預防宮頸癌?婦科專家答案
    對於女性朋友而言,最可怕的疾病無疑就是子宮頸癌。不知何時就會患此癌症,那麼到底該如何預防子宮頸癌呢?哪些因素可導致子宮頸癌?子宮頸癌佔婦女惡性腫瘤的第一位。子宮頸癌確切病因不十分清楚。(5)性激素失調:婦女體內雌激素水平異常增高,可引起宮頸上皮增生發生癌變。子宮頸癌有什麼表現?早期子宮頸癌常沒有任何自覺症狀而在婦女癌症普查中發現。當病人出現陰道分泌物增多、陰道流血、疼痛等已是中晚期症狀。陰道分泌物增多:開始時病人僅為黏液性白帶。
  • 子宮頸癌的病因 患上子宮頸癌的症狀有哪些
    那麼什麼是子宮頸癌?為什麼會患上這個病呢?子宮頸癌的病因有哪些呢?子宮頸癌預防方法是什麼呢?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吧。子宮頸癌的病因病因可能與以下因素相關。1.病毒感染高危型HPV持續感染是宮頸癌的主要危險因素。90%以上的宮頸癌伴有高危型HPV感染。
  • 醫學科普:關於子宮頸癌的常見問題
    並非所有的新生物都是癌症,那些可以播散到身體其他部位並且幹擾機體正常功能的新生物,才被稱為癌。問:什麼是子宮頸癌?子宮頸癌是起源於宮頸(子宮的開口)的癌症。宮頸的細胞開始異常地生長後,有時如果不給予治療,它們就會發展為癌。但是,這些早期改變(癌前病變)也可以自行消失,而不引起症狀。問:我得了宮頸癌,請問是什麼病毒引起的?
  • 喬友林:子宮頸癌快速篩查技術在我國試驗成功的意義
    經過各國科學家長期不懈的努力,人們終於發現人乳頭瘤病毒(HPV)是誘發子宮頸癌的元兇。研究表明,99.7%的子宮頸癌都可檢測到高危HPV DNA,而HPV陰性者幾乎不會發生子宮頸癌。大量的研究證據都說明,HPV感染是子宮頸癌發生的必要條件。
  • @深圳小姐姐,可預防約80%的子宮頸癌,價格還便宜一半的國產二價HPV...
    記者 1 日從深圳市疾控中心獲悉,目前光明區疾控中心已經採購了一批國產二價 HPV 疫苗,該疫苗單支費用價格比進口同類疫苗便宜了近一半,可預防約 80% 的子宮頸癌,9 至 14 歲女性只需接種 2 劑次,市民可通過 " 社康通 " 小程序預約。
  • 10分鐘自檢是否患子宮頸癌
    全球首個子宮頸癌快速自檢試劑盒在廈誕生,近日將全面上市  詳見:10分鐘自檢有無宮頸癌  (來源:廈門晚報)  廈門藍德爾公司開發出全球首個子宮頸癌快速自檢試劑盒,發明人林根春是國家級癌症課題研究負責人  本報訊 (記者 徐雁寧通訊員林明東)女性只需在家採集自己的尿液,即可在短短10分鐘內檢測出是否患上子宮頸癌
  • 打完hpv疫苗並非一勞永逸,定期子宮頸癌篩查也很重要
    預防子宮頸癌,篩查為第二道防線,主要對象是25歲以上的女性,而第一道防線為子宮頸癌疫苗(HPV疫苗)。子宮頸癌疫苗一向爭議很大,反對一方主要擔心副作用大。疫苗發明至今已有11年,每隔兩至三年就會聽到有關疫苗副作用的報導,「每次發生子宮頸癌疫苗副作用事件,當地政府都會審慎跟進,但至今仍未有報告可以真正確定疫苗會引致嚴重的副作用,醫學界亦視之為安全的預防子宮頸癌方法」。不過,他說一般例如紅腫痛的副作用,的確難以避免。
  • 子宮頸炎 如何治療子宮頸炎
    子宮頸炎是常見的婦科疾病之一,然而在我們生活中往往是會有許多女性患者這種疾病的。那患上子宮頸炎會有什麼症狀表現呢?子宮頸炎又應該如何進行治療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一一介紹一下。感興趣的朋友就來看一下吧。子宮頸炎病因為什麼會有許多女性會患上子宮頸炎呢?
  • 子宮頸癌的治療原則及治療手段
    子宮頸癌的治療原則是根據子宮頸癌的分期而定的。而子宮頸癌的分期,部分是基於病理結果,還有一部分則是通過醫生的體檢確定的。這點與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等完全通過手術-病理診斷進行分期,是有所不同的。醫生們建議大家普查出來的癌前病變,如宮頸上皮內瘤變(CIN),實際上算不上是癌。
  • 智愛媽媽丨子宮頸癌可預防,接種疫苗築防線
    智愛媽媽丨子宮頸癌可預防,接種疫苗築防線 2020-06-30 06: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子宮頸癌篩查體外診斷檢測技術獲WHO認證 可全球推廣
    這是當前全球唯一經過WHO認證、適用於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可在全球推廣使用的子宮頸癌篩查體外診斷檢測技術,具有簡單、快速、價廉、準確的特點。子宮頸癌是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居全球女性惡性腫瘤第二位, 僅次於乳腺癌。每年約有50萬子宮頸癌新發病例,其中80%的病例發生在發展中國家。在全世界範圍內,每隔兩分鐘就有一位女性因子宮頸癌而喪生。
  • 感染HPV前接種子宮頸癌疫苗防預較佳
    最近一項研究證明在年紀較輕未曾感染HPV前接種疫苗,對子宮頸癌有更好的預防效果。據瑞典Karolinska Institutet的研究人員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一項大型研究顯示,接種過HPV疫苗的女性患子宮頸癌的風險顯著降低,對於年輕時接種疫苗的女性,這種預防作用最為明顯。
  • 專家說,有個子宮頸癌的表現,被近半數的女青年認為「正常」—上
    在現實中的英國,每天被診斷為子宮頸癌的女性,高達8人。這8人當中的3人,最終要被這種癌症奪去生命。然而,子宮頸癌是可以預防的。最主要的預防手段是篩查,因此,25歲以上的英國女性,在接到「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通知的時候,就一定要去做塗片檢查(smear tests)。不過,子宮頸癌也可以通過知識和重視進行預防,而這種預防就不存在年齡限制。
  •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到校接種子宮頸癌疫苗明年推行
    中新網10月12日電 據香港特區政府網站消息,香港衛生防護中心11日公布,兒童免疫接種計劃下學年起,為合資格的適齡小學女學童提供子宮頸癌疫苗接種,以預防子宮頸癌。當局建議,女學童接種共兩劑子宮頸癌疫苗,香港衛生署轄下小組會到學校為小學五年級女童接種第一劑疫苗,第二劑則於次學年女童升讀六年級時接種。計劃採用九價子宮頸癌疫苗,該疫苗涵蓋大部分在香港本地引致子宮頸癌的人類乳頭瘤病毒基因型,預期可就約9成子宮頸癌提供保護。
  • 小資料:子宮頸癌病情介紹
    子宮頸癌是人體最常見的癌瘤之一,在女性生殖器官癌瘤中佔首位,也是女性各種惡性腫瘤中最多見的癌瘤。子宮頸癌發病率有明顯的地區差異,我國宮頸癌的發生,在地理分布上的特點是高發區常連接成片。各省宮頸癌相對高發區的市、縣也常有互相連接現象。總的趨勢是農村高於城市、山區高於平原。
  • 明星都在抹花口紅 呼籲女性關注子宮頸癌
    >   抹花口紅自拍正在網絡流行     經常在使用Instagram的讀者可能會發現繼「冰桶挑戰」( Ice Bucket Challenge)之後,最近Instagram上又吹起了一陣弄餬口紅的風潮,這可不是時尚彩妝界的盛事而是一項由英國Jo’s Cancer Trust組織發起的#SmearforSmear社交活動,目的是希望藉由子宮頸癌意識月提高婦女對子宮頸癌的認識
  • 8成女感染HPV 抹檢防子宮頸癌
    醫師表示,女性終其一生會有80%機率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雖然大部分可透過自體免疫力而清除,但少數殘存或新增的病毒卻可能在10至20年後發展成子宮頸癌,建議定期接受抹片檢查,早期發現和治療,可提高存活率。
  • 人乳頭瘤病毒可引起頭頸癌 如何預防感染
    人乳頭瘤病毒(HPV)被廣泛認為是引發宮頸癌和生殖器癌的「罪魁禍首」,但它與頭頸癌的關係卻不為人熟知。歐盟委員會資助的一個研究小組2日宣布,他們發現了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導致頭頸癌的早期生物標記物。  在這項名為「HPV-AHEAD」的項目中,歐盟的研究人員進行了大規模流行病學研究,以期了解人乳頭瘤病毒引發頭頸癌的機率及該病類型,明確該病毒感染與癌症發病率的趨勢,並希望確定人乳頭瘤病毒與其他頭頸癌風險因子是否發生相互作用。  研究人員對約50萬人的血液樣本進行研究,結果發現某些人的頭頸部組織器官在癌變之前數年間,就能檢測出針對特定病毒蛋白的抗體。
  • AI提升子宮頸癌診斷效率
    作者:DIGITIMES塗翠珊微軟(Microsoft)與印度醫學檢驗機構SRL Diagnostics合作打造的人工智慧(AI)病理學網絡,已應用在子宮頸癌的診斷上。這套人工智慧系統,可減少病理學家篩檢所需的時間,加快子宮頸癌的診斷流程,有助降低子宮頸癌的死亡率。印度每年死於子宮頸癌的婦女人數約有6萬7千人,數量為全球之最。雖然通過篩檢與早期發現可降低子宮頸癌發病的機率,但子宮頸癌的測試需耗費大量時間,且印度當地病理學家人力短缺,這些都是目前印度在子宮頸癌篩檢上所面臨的問題。
  • 日本厚生勞動省:子宮頸癌疫苗新增兩項嚴重副作用
    核心提示:5月28日,日本厚生勞動省針對子宮頸癌疫苗Cervarix可引發的嚴重副作用發布最新說明。除Cervarix子宮頸癌疫苗外,其他廠家生產的子宮頸癌疫苗也將陸續將說明書更新為最新說明書。   5月28日,日本厚生勞動省針對子宮頸癌疫苗Cervarix可引發的嚴重副作用發布最新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