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消費品巨頭寶潔公司(P&G)日前公布了2020財年第一季度的關鍵財務數據。在保健和美妝業務的「雙輪驅動」下,寶潔2020年第一財季淨營收為177.98億美元,同比增長7%;其中保健業務實現雙位數增長,同比去年增長了20%至22.2億美元,美妝業務同比增長了8%至35.5億美元。淨收益為36.17億美元,同比增長13%。
值得注意的是,在該季度,寶潔在全球各個地區和市場均實現了一定幅度的銷售額增長,尤其是中國、美國和日本市場表現最佳,中國市場銷售額同比增長13%,美國市場同比增長6%,日本市場也實現雙位數增長。
寶潔財務長Jon Moeller在電話會議中表示:「第一季度中國市場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尤其是高端護膚品牌SK-II和Olay(玉蘭油)受到中國消費者的歡迎,實現快速增長。另外,由於日本的增值稅上調政策於今年10月1日生效,因此日本市場在第一季度實現顯著增長,日本銷售額佔公司總銷售額0.3%至0.4%。」
寶潔公司在中國大陸銷售品牌十分廣泛,布局也橫跨多個快消領域。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寶潔在中國大陸銷售的主要品牌有:Olay(玉蘭油)、Safeguard(舒膚佳)、SK-II、heads&shoulders(海飛絲)、PANTENE(潘婷)、Rejoice(飄柔)、VS(沙宣)、Pampers(幫寶適)、whisper(護舒寶)、Ariel(碧浪)、Tide(汰漬)、Crest(佳潔士)、Oral-B(歐樂B)、Gillette(吉列)、Braun(博朗)。
值得一提的是,在寶潔改革收穫超預期的業績增長前,市場不乏「寶潔老了」、「寶潔跌落神壇」的質疑聲。今年3月,寶潔發布了從巴黎泛歐交易所退市的消息。4月起,從法國歐洲清算所中除名。從2013到2018年,寶潔的營收分別為739億,744億,707億,653億,656億,668.3億,銷售額每年都在低位下滑。中國市場也腹背受敵,被不斷崛起的本土品牌和聯合利華、歐萊雅,日本花王等多路夾擊。
「寶潔一直把中國當成一個發展中市場,而實際上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消費者最挑剔的市場。寶潔對消費者需求轉向較高端產品的轉變毫無準備。」 寶潔全球CEO戴懷德·泰勒曾公開反思稱。從一季度高端護膚品牌SK-II和Olay(玉蘭油)成為中國市場銷售額的助推引擎來看,這一消費品巨頭確實在不斷調整銷售策略,積極往較高端產品線轉型,從而有望走出曾經險些「失速」的「泥潭」。
圖片來源:寶潔官網截圖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作者:袁璐
監製:塗露芳
編輯:袁璐
流程編輯 王夢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