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久的辦學歷史
安陽師範學院位於甲骨文故鄉、殷墟所在地、紅旗渠精神發祥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八大古都之一的安陽市,是河南省省屬普通本科高校。
學校前身是始建於1908年的彰德府安陽師範傳習所,此後幾易其名,多次整合,2000年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升格為安陽師範學院。2011年被國務院學位辦批准成為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試點單位。
學校佔地1796畝,建築面積86.1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34億元,館藏紙質圖書206萬冊,現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24000餘人。
學校布局合理,設施先進,功能齊全,綠樹成蔭,環境優美,是莘莘學子求知成才的搖籃。
學校堅持人才強校。
現有教職工17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1400餘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教師近600人,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教師1100餘人。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河南省創新團隊4個、高校創新團隊10個,擁有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3人,河南省科技創新人才3人、高校創新人才25人,河南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學者9人、哲學社會科學年度人物2人,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7人,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56人。
在2020年《中國大學評價》教師學術水平排行榜中,學校教師學術水平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282位、河南省第10位。
學校現設有22個教學院部和1個繼續教育學院,1個碩士專業、64個本科專業。3個一級學科、4個二級學科被認定為河南省重點學科。
學校現有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國家級在線開放課程1門,實踐教學基地1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7個、特色專業6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8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1個、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基地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8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示範性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6個,省級優秀基層教學組織9個、教學團隊4個、教學名師3人,省級一流本科課程20門、精品課程8門、精品資源共享課程8門、雙語教學示範課程2門、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一等獎6項、二等獎14項。
學校積極推動師範教育向教師教育轉型,承擔河南省小學教育(全科教師)培養工作和「國培」「省培」計劃,與地方政府、高校共建豫北片區「三市四校」省級教師教育聯動發展共同體,獲批河南省首批教師教育改革創新實驗區、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為基礎教育培養了一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幹得好」的教學骨幹;學校深化人才培養供給側改革,成立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學院、國際教師教育學院、班主任培養學院,著力提高人才培養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適應度。
學校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成立了創業學院、網際網路+應用技術學院,建設6個創業教育二級學院,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
建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甲骨文信息處理)、河南省重點實驗室(新型光電功能材料、甲骨文信息處理)、河南省工程實驗室(化學節能材料開發與應用、先進機器人、光伏併網發電及儲能技術)、河南省國際聯合實驗室(光電功能材料)、河南省感知數據智能處理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河南省博士後研發基地等9個理工類省部級科研平臺,建有河南省「2011計劃」漢語海外傳播省級協同創新中心、河南省重點社科研究基地(中原文化研究中心)、河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甲骨學與殷商文化研究中心、漢字文化研究中心)、河南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務局宗教問題研究基地、河南省漢語國際推廣漢字文化基地等7個人文社科類省級科研平臺。
「十二五」以來,學校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530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7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37項、教育部項目42項,獲省部級以上獎勵399項;出版學術著作、教材326部,獲批國家專利225項;在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181篇,其中SCI、SSCI、EI、A&HCI等收錄1363篇。在英國自然出版集團發布的2020最新自然指數排行榜中,我校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172名、河南省高校第6名,位居同類院校前列。
得力的獎勵資助
學校目前已經形成了以國家助學貸款和國家獎助學金為主體,內容包括新生入學「綠色通道」、學費減免、校內獎學金、勤工助學、臨時救助、越冬資助、溫馨旅途、優秀困難大學生、困難學生助學貸款還款救助等十餘項資助措施,「獎、貸、助、減、免」五位一體的困難學生精準資助體系,從廣度上覆蓋了全校每一位困難學生,從深度上服務每位困難學生整個大學生涯。所有資助資金檔次劃分、資助額度以國家和河南省有關政策為依據,並根據國家和河南省有關政策進行調整。1、按教育部要求,我校實行「學校負責、招辦監督」的體制,根據考生德、智、體情況,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擇優錄取。
聯繫方式
招生諮詢電話: 0372-2900135、2900136、2900137、2900138
地址:河南省安陽市弦歌大道436號
郵編:455000
網址:http://www.aynu.edu.cn
電子郵件:zs@aynu.edu.cn
安陽師範學院2020年招生專業及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