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穿林而過,枝頭萌動展葉。這個春天,鹽城的地理版圖上「綠動」不止,「一片林」被清晰勾勒。
2016年底,鹽城吹響沿海百萬畝生態防護林工程建設號角,於千裏海疆之上構築「一片林」。去年,該市新造成片林12.4萬畝,改造提升15.9萬畝,新增城鎮綠化3650公頃,造林總量全省第一。在全省造林面積前10位的縣(市、區)中,鹽城佔4席。鹽城市領導告訴記者,弘揚塞罕壩精神,一棵接著一棵栽,一年接著一年幹,今年鹽城將新建成片林15萬畝、改造提升15萬畝,要讓每一位生活在這座城市,以及走進這座城市的人都充滿綠色憧憬。
綠色資本金 播種新希望
紅楓林、紫薇林、香樟林……東接荷蘭花海,西臨梅花灣,入春後,鹽城鬥龍港生態組團內的植樹點,每天都有數萬株新苗在這片新林海紮根。距離鹽城中心城區20公裡,鬥龍港生態組團是連接鹽城市區與大豐城區的重要生態鏈。大豐區住建局副局長陸一川說:「這片3000畝的森林公園,將成為市民體驗慢生活的城市綠洲。」
城市森林孕育好生態,好生態則是未來的聚寶盆。走進瀋海高速、鹽連高鐵響水段境內,兩側寬50多米的「薄殼山核桃林帶」綿延25公裡。「這條生態高效的綠色景觀通道,未掛果時套種農作物,年畝均收入超2000元;三五年掛果後,畝產值將達1.5萬元。而響水正與中科院亞熱帶林科所深度合作,到時每畝預計年可增加銷售產值3倍以上,整個萬畝薄殼山核桃基地年可創產值近5億元。」這筆「堅果」經濟帳、生態帳,在響水縣委書記崔愛國心裡早已盤算多遍。
不空置每一寸土地,射陽定下新建4萬畝成片林的目標,相比鹽城市下達的1.5萬畝造林指標,翻倍還拐彎;阜寧在射陽河畔遍植綠廊;濱海於光禿禿的沿海種下百裡風光帶;鹽都推行「林長制」,數千畝新林地守護著新水源;東臺打造長三角「綠色磁場」,3萬畝造林面積已近尾聲……鹽城造林擂臺上戰鼓正酣,101項重點工程,目前籌集建設資金57億元,這筆綠色資本金,正為鹽城種下「青山」,換來金山。
高質量造林 「植入」創新因子
穿過射陽萬畝新時代雙擁林,向東幾百米便是黃海海堤。「這是全省首例軍地共建的萬畝防護林。鹽城軍分區提供2500畝軍事用地,射陽縣從黃沙港鎮、海通鎮流轉土地7500畝,軍地合作造林,形成萬畝規模。」射陽縣旅遊局副局長張世勳介紹。
「去年這片鹽鹼地還都種著水稻,收成不高。現在栽上紅葉石楠、欒樹、櫸樹、中山杉等耐鹽樹種,兼具生態景觀效益。」射陽縣林業站副站長丁萬成說。
高質量造林,離不開技術支撐。鹽城市林業站站長戴蔚認為,在地理環境複雜的鹽城,栽樹絕對是門技術活,且各地的技術要求不一。鹽城的「鹽」因水而動,做好排灌水系很重要,雨水衝刷淋鹽洗鹼,而配備有機肥則是剛探索出的新做法。
更多創新帶來希望。每天清晨,大豐區小海鎮林業站退休幹部吳漢金從家出發,走到園海大道的中心河南,總會習慣性地朝東張望。路東是省林科院前年試種的80畝楊樹新品種。「現在胸徑足有12釐米,比河北岸2012年栽的意楊老品種還要粗壯高大。一棵新品種楊樹成長速度是老樹種的三四倍,十年平均胸徑能達35釐米。」生長快,且材質也不差,而讓吳漢金更看重的,是新楊樹不飄花絮,對環境更友好。
「月亮島,要讓月亮掛在樹梢上。」射陽縣旅遊局局長王敦連說起正在播綠的1.8萬畝日月島,意境令人神往。今年,射陽在機制體制上大膽突破,投資10億元,造林4萬餘畝,通過國有企業來進行工程性造林,實體化、專業化、長效化運作,解決了許多難題。同時,射陽率先探索建立補償機制,去年開始縣財政每年設立1.1億元造林綠化獎補資金,以及林業風險補償資金,一系列保障機制讓「一片林」工程在鹽阜大地深深紮根。
擘畫新藍圖 種出「綠富美」
栽下一棵樹,收穫的不僅是一片綠。在鹽城市林業局局長符文華看來,植樹造林造景又造錢,是建設綠色銀行,為後人留下綠色財富。
在亭湖區新興鎮金百匯果園,溫室大棚裡栽植著近萬棵果樹。「果園一期流轉300多畝土地,全部立體化栽培,有火龍果、獼猴桃、雲南大青棗等20多個品種。每到節假日,儘是採摘的遊客。」果園負責人徐金祥說。在果園內忙碌的當地村民,除了每畝千元的土地流轉費,每月還有2000多元工資收入,「一家人騰出了手,人人有工作,個個拿工資。」
低收入貧困戶也因綠色扶貧挺起腰杆。走進大豐區新豐鎮太興村,記者發現,老百姓在家前屋後不僅見縫栽樹,而且培育苗圃,綠色庭院在陽光下生機盎然。村黨總支書記王友宏坦言,為解決貧困戶賣苗難,村裡打造兩個儲綠中心,共3000畝,優先收購貧困戶的苗木。
家庭小帳連著集體大帳,大帳連著長遠帳。大豐區農委黨委委員徐金林說,今年圍繞新增成片林3萬畝、改造提升3萬畝的目標,大豐創新收益機制,實現區鎮合營、鎮村合營和村民聯營等模式,發揮經濟槓桿調節作用,對區鎮合營造林採伐收益,按照區鎮3:7的比例分成,鎮級收益鎮、村、農戶共享,真正實現政府得綠、集體增收、農戶獲利。
「植樹更要『植入』林業經濟新元素,既完成造林任務,又壯大林業經濟,推動富民產業。」王敦連說,受益於大面積成片林不斷建成,射陽正在申報建立碳匯交易市場,不久有望上市。
本報記者 卞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