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檸兒
生活中,很多家長會因為自家的孩子在外面被欺負了,也不吭聲,對孩子這種「慫包」表現總是既心疼又恨鐵不成鋼。覺得,孩子小時候就這樣,長大也不會有出息到哪兒去。
其實,這樣想就錯了,有很多能成大事的人,其實小時候也都不是很強勢的孩子。一般來說,能成大事的孩子,從小多有以下幾個「慫包」表現,中了父母就偷著樂吧。
不惹是生非:能屈、能伸、能忍
我表哥,小時候就是他們同齡人裡的「慫包」,別人打群架喊他他每次都不去,說自己膽小還沒力氣。路上遇到輟學的小混混找事兒,他也是躲著走,實在躲不掉,就聽對方幾句罵,甚至挨一腳。但事後他從不當回事,也不會想著去「報仇」。用他的話說「狗咬我一口,我還能咬回去嗎?」與其浪費時間和精力,跟那些不講道理的人打交道,惹是生非影響學業,倒不如努力奮鬥,以後有出息了讓他們低頭。
結果,我表哥現在混得真的很不錯,回家鄉開了兩家大的工廠,之前很多欺負過他的人,現在卻在廠裡給他打工。
所以,看起來小時候「慫包」的孩子,其實是不屑於惹是生非,而且,能屈、能伸、能忍,這是為人處世大智慧。因為這樣,才不會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不值得的人和事上,才更有機會成功成才。而且,如果萬一惹是生非影響了前程,才真是得不償失。就像我表哥,要是當年跟小混混幹仗,說不定早就受牽連輟學了。
不大膽冒進:穩紮穩打,一步一個腳印
有的孩子,不管是在學習上,還是做其他事,都表現得沒那麼大膽。比如,與同學競爭,給自己訂立大的目標,高中分科選文理,等等,都是小心翼翼。看起來很「慫包」,其實是穩紮穩打,一步一個腳印。
這樣的孩子,學習踏實,做事也力求有把握了才下手,不大膽冒進,其實反而更容易取得成就。相比那些毛毛躁躁的孩子,他們以後長大也會因為這種踏實、深思熟慮的表現而最容易成大事。
不顯露張揚:沉穩內斂,必成大器
還有的孩子,為人處世過於低調,明明很優秀,在同學、老師和長輩面前也不顯露張揚。有時候遇到一些比賽或者需要挑頭的事,他們也不過分出頭。這樣的孩子,看起來有點「慫包」,其實是大智慧,高情商。因為,槍打出頭鳥,自己太張揚,會受到一部分人喜歡,但也容易受到大部分人嫉妒。當然,如果是沒有一個人能勝任的事,他被推選出來,也是會立馬頂上去。
只不過,主動藏起鋒芒,和自然而然露才,是兩碼事。因此,不顯露張揚的孩子,沉穩內斂,必成大器。
所以,家裡孩子中了這幾種表現,父母就偷著樂吧,以後能省心不少。
今日話題:家長們,你家孩子有這幾種「慫包」表現嗎?你對此是贊同還是反感?
~~~~~~~~~~~~~~~~
當媽之後,每天心情就像過山車。剛剛因為孩子的調皮氣得半死,轉眼因為孩子一句暖心的話又感動得稀裡譁啦。當娘的,就是在氣死與愛活中來回穿梭……希望不斷充電,做孩子們心中最想要的「媽媽」。
從事過兒童圖書編輯、兒童名著解析,寫過企業家、養老院長、律師等名人採訪稿,如今熱衷育兒寫作。關注【檸果育兒】大家每天一起學習,共同進步,相互取暖,雲上牧娃。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由檸果育兒說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