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毅夫:臺盟盟員汪慕恆教授

2020-12-25 中國臺灣網

汪慕恆教授近照。(來源:汪毅夫提供)

香港中評社20日發表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講座教授、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汪毅夫文章,以下為內容摘編。

臺盟盟員、廈門大學教授汪慕恆以其東南亞經濟、華人華僑經濟和亞太地區經濟研究的成就享譽於學界。實際上,老汪在1957年以前在廈大會計系、馬列室工作期間的研究和教學,1990年以來關於臺灣問題和兩岸關係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成績。

老汪早年畢業於廈大經濟系,主修經濟學,獲法學士學位;選修會計學,獲商學士學位。畢業留校,初任會計系安永瑞教授的助教,不久即獨立講授成本會計課程。老汪的本科畢業論文是譯著,是得分92的優秀畢業論文,他將美國西北大學教授Cecil Gollespie的《標準成本會計方法》(1935)譯為中文。1951—1954年,老汪在會計學刊物上密集發表《固定支出與變動支出》《分割「產品成本差異」為價格差異與生產損益差異的意義》《生產損失的會計處理及其對企業利潤的影響》《我怎樣學習「火力發電廠燃料成本分析」一文》《從勞動計劃執行情況報告看企業勞動生產率問題》《1953年國營工業生產費用表的編制》《商品成本中的推銷費和企業管理機關管理費》《輔助車間與部門費用的分配法》《分步成本計算的雙重任務》《漫談會計科目的分類》等論文。在會計學的學術史上,老汪是最早引進和講授西方管理會計方法的學者。在廈大馬列室工作時,老汪講「聯共(布)黨史」,也講哲學和自然辯證法。1957年以後,老汪調入廈大南洋研究所工作,退休前曾任該所所長。1990年以來,老汪作為臺灣民主自治同盟盟員曾任第七、八屆全國政協委員,在臺灣問題和兩岸關係問題研究方面也取得重要成績。1990年,經老汪譯審的《戰後臺灣經濟分析》受到學界、也受到該書作者劉進慶教授的高度評價。同年,老汪在全國政協大會上關於改善投資環境、保護臺商合法權益的發言也得到高度重視和廣泛好評,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作了貢獻。

據我所知,老汪本是理工男。出於對理工科的興趣,他最初報考和考取的是廈大電機工程系,入學後才轉學經濟和會計。老汪今年94歲。

相關焦點

  • 2018臺盟安徽省總支全體盟員大會在合肥召開
    12月14日,臺盟安徽省總支盟員大會在合肥召開。臺盟安徽省總支主委陳清海、副主委林敏、陳偉旭出席了這次會議。會議傳達了臺盟中央十屆二中全會精神;審議並通過了陳清海主委代表省總支所作的工作報告;會議還表彰了改革開放暨我省臺盟組織建立以來取得突出成績的先進集體和個人。
  • 臺盟盟員愛鄉愛土攝影展暨臺海出版社兩岸交流展開展1/12
    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林文漪和臺盟中央副主席吳國禎、陳蔚文、楊健等合影。(中國臺灣網發 李嶽 攝)  中國臺灣網12月4日北京訊 (記者 李嶽)「祖國美麗而富饒的寶島,是一代代臺盟盟員魂牽夢繞的故鄉——臺灣」。12月4日,為紀念臺灣民主自治同盟成立七十周年,弘揚臺灣人民愛國愛鄉的光榮傳統,展現臺盟盟員為推動兩岸和平發展和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而不懈奮鬥的精神,由臺盟中央宣傳部主辦的臺盟盟員愛鄉愛土攝影展暨臺海出版社兩岸文化交流展在北京舉辦。
  • 汪毅夫簡歷
    汪毅夫,男,1950年3月出生,臺灣臺南人,1990年加入臺灣民主自治同盟(簡稱臺盟)。福建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研究生學歷,文學碩士學位,研究員。現任臺盟中央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中華海外聯誼會副會長,兩岸臺胞民間交流促進會常務副會長,中國紅十字會常務理事,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研究員,福建師範大學社會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 汪毅夫告訴你一個真實的故事:1979年大陸聲援高雄美麗島事件「黨外...
    作者汪毅夫系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講座教授、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2015年1月18日,臺灣大學博、碩士研究生數十人到了北京臺灣會館。帶他們到大陸交流的是臺灣綠營人士、曾經的陳教授。學生們剛坐定,陳教授習慣性地拿起話筒就要開講。
  • 李鉞鋒出席上海臺盟組織成立70周年紀念大會
    李鉞鋒強調,上海臺盟組織要以成立70周年為新起點,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多黨合作事業和參政黨建設提出的「多黨合作要有新氣象,思想共識要有新提高,履職盡責要有新作為,參政黨要有新面貌」的 「四新」要求,不忘合作初心,牢記使命擔當;要繼續弘揚臺盟愛國愛鄉優良傳統,帶領全體盟員切實落實好蘇輝主席提出的「三抓兩促一提升」的工作要求,紮實做好參政議政
  • 汪毅夫到臺南家鄉尋根訪祖 進行學術文化交流
    現任臺盟中央副主席、全國臺聯會長的汪毅夫,祖籍臺南,其曾祖父汪春源是清末臺灣最後一位進士。9月13日至18日,汪毅夫會長赴臺南參訪,並出席多項學術和文化交流活動。  這是汪毅夫會長第三次訪問臺南。2007年2月,時任福建省副省長,也是福建省紅十字會會長的汪毅夫,曾專程到臺南尋根訪祖。汪毅夫雖然在廈門出生長大,但是回到臺南,處處是鄉音,感覺非常親切。
  • 弘揚光榮傳統,上海臺盟組織成立七十周年紀念大會舉行
    李鉞鋒強調,上海臺盟組織要以成立70周年為起點,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多黨合作事業和參政黨建設提出的「多黨合作要有新氣象, 思想共識要有新提高,履職盡責要有新作為,參政黨要有新面貌」的 「四新」要求,不忘合作初心,牢記使命擔當;要繼續弘揚臺盟愛國愛鄉優良傳統,帶領全體盟員切實落實好臺盟中央主席蘇輝提出的「三抓兩促一提升
  • 參政議政碩果纍纍 臺盟上海市委(區委)獲獎啦!
    圖為會議現場(臺盟上海市委供圖)海峽之聲廣播電臺上海12月21日消息(記者 張笛)臺灣民主自治同盟(以下簡稱「臺盟」)是由臺灣省人士組成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的參政黨,是現有的八個民主黨派之一
  • 臺盟領導班子建設工作會議在邕召開
    10月31日至11月1日,臺盟領導班子建設工作會議在南寧召開。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蘇輝出席並講話。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鹿心社,自治區政協主席藍天立拜會蘇輝一行。
  • 臺盟中央在南京舉辦臺灣青年國情區情培訓班
    中國網據臺盟中央網站消息  「同窗盤桓,如沐春風;進德修業,餘音繞梁……懷瑾握瑜,初心不改」……11月30日,帶著飽含中華詩韻和殷切祝福的結業證書,來自江蘇南京、蘇州、常州、無錫和浙江杭州、廣東珠海等地的30多位臺灣青年回到了學習工作崗位,為臺盟中央臺灣青年國情區情培訓班畫上了圓滿句號。
  • 潘新洋出任臺盟中央秘書長_人事風向_澎湃新聞-The Paper
    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蘇輝出席並講話。臺盟中央常務副主席李鉞鋒,副主席楊健、張澤熙、連介德、吳國華出席會議。中共雲南省委常委、省委統戰部部長張國華,中共雲南省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劉智出席開幕式。消息提到,會議傳達學習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建設研討會精神,通報了臺盟中央近期重點工作,部署臺盟疫情防控表彰和赫章金銀山街道少兒活動中心捐贈表彰工作,部署「臺盟e家」和「臺盟中央影像檔案集成系統」建設工作,研討臺盟「五大建設」工作體會以及意見建議。會議還審議表決了人事事項,一致通過潘新洋同志任臺盟中央秘書長。
  • 臺盟北京市委2020「交流與共享」研討會開幕
    臺盟北京市委2020「交流與共享」研討會開幕 2020年11月24日 17:3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2020「交流與共享」研討會隆重開幕(圖片來源:臺盟北京市委提供)   中國臺灣網11月24日訊 11月24日上午,臺盟北京市委2020「交流與共享」研討會隆重開幕,本屆研討會通過「現場+視頻」方式舉辦,會議主題為「促和平統一,助融合發展」。
  • 臺盟浦東區委召開五屆二十三次區委線上視頻會議
    近日,臺盟浦東區委召開五屆二十三次區委線上視頻會議。
  • 臺盟中央主席林文漪走訪慰問臺資企業「育青食品」
    「育青食品」董事長黃梅邨先生與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林文漪,全國政協常委、臺盟中央副主席黃志賢等合影留念。(中國臺灣網 王怡然 攝)中國臺灣網1月17日北京消息 「過年了要走動,親戚越走越近。」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林文漪今(17)日上午在走訪慰問臺資企業「育青食品」時說。在中國人的傳統佳節——春節即將到來之際,臺盟中央有關人士走訪慰問了在京臺資企業,與在京臺資企業代表座談,並向他們致以新春的問候。在北京育青食品開發有限公司,林文漪參觀品嘗了企業生產的各種具有臺灣風味的休閒食品,並與企業負責人進行了愉快的茶敘。
  • 最高法與臺盟中央召開座談會:將切實維護臺灣同胞合法權益
    將進一步加強與臺盟中央溝通聯絡,認真辦理提案、意見建議和關注事項,共同凝心聚力,推進新時代法治中國建設。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蘇輝表示,最高人民法院積極推動和臺灣地區的司法交流與合作,為切實保障兩岸同胞合法權益,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臺盟中央將繼續加強與最高人民法院的協作,為進一步加強民主法治建設、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而努力工作。
  • 汪毅夫:廈大林惠祥教授的處女作發表於臺灣
    (圖片來源:香港中評社)香港中評社6日發表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講座教授、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汪毅夫文章,以下為內容摘編。臺灣地區最有代表性的文化人類學家李亦園教授生前嘗謂:以林惠祥教授為代表的文化人類學是廈門大學最重要的文科學術傳統之一。林惠祥教授是臺灣臺北人,從小生長在福建。
  • 累月焐冰釋 經年滴石穿——臺盟與臺南鄉親交流交往紀實
    「我聽說臺盟的幾位主席、副主席祖籍都是臺南人,你們和臺南鄉親一直保持著密切聯繫」。2012年底,習近平總書記走訪各民主黨派中央時,和臺盟的領導一見面,便道出了他們的家世背景和工作情況。「臺盟的成員與故鄉臺灣有著割不斷的骨肉親情和千絲萬縷的聯繫,臺南更讓我魂牽夢繞」。
  • 提案的故事|臺盟提案助推上海外宣從報紙到電視三級跳
    創辦英文報紙、英文日報,開播外語頻道等這些新氣象,都是在臺盟上海市委的提案助推下展現的。圖說:《上海日報》(Shanghai Daily)。然而,因工作關係經常赴國外參加國際會議的臺盟盟員王中卻發現,國際上對上海的了解非常有限,沒有較好的渠道了解上海、認識上海。臺盟上海市委經調研認為,上海在對外宣傳的渠道上非常有限,只有全國的英文日報《中國日報》每周一個「上海專版」,介紹上海的情況。
  • 汪毅夫:序《財富的歸宿》
    由我校人文學院歷史學系師生創作的《財富的歸宿 : 當代福建教育公益文化調查報告》即將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知名學者汪毅夫教授為其作序。現予轉發,以饗讀者。中評社北京5月24日電(作者 汪毅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在中國傳統公益文化發展史上,教育公益一直牽動著人們愛國憂民的濟世情懷。
  • 汪毅夫:清代職官(文官)制度在臺灣
    汪毅夫 (圖片來源:臺胞之家網站)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講座教授、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汪毅夫今天在在香港中評網撰文,介紹清代職官(文官)制度在臺灣實行的情況,並指出,談論「制'度史視野裡的臺灣」,當然要描述「兩岸長期同屬於一個行政體系」、論述「政治制度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