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西門街道開辦"法律夜門診" 對症下藥很有一套

2020-12-22 東方網

原標題:贊!老西門街道開辦「法律夜門診」 對症下藥很有一套

  8月裡,颱風來回折騰,老西門街道的18個「法律夜門診」照開不誤。從2015年開出第一場「夜門診」至今,3年來,「法律夜門診」從一個到18個,服務人群從轄區居民到無地域限制。創新社會治理,提供法律服務,傳播法治思維,「法律夜門診」對症下藥有一套。

  圖說:老西門街道的「法律夜門診」。寒楓 攝

  需求導向

  固定時間地點「義診」

  士林華苑和小西門,兩個小區,一新一老,法律服務需求,都很旺盛。

  士林華苑,中高檔新式小區,新上海人居多。小西門,本地老年居民較多。兩個小區,幾乎就是老西門社會結構的縮影。老西門地處老城廂,二元結構突出,伴隨舊改,中高檔小區增加,中青年人口呈上升趨勢,外來務工人員及其子女逐漸增加。這樣的區域特徵,讓老西門的法治文化小區建設呈現出鮮明的地域特色。其中,「法律夜門診」符合區域人口特徵的新需求。像士林華苑一樣,不少中高檔小區居民接受法律服務的時間只能在下班回家後。「法律夜門診」開進社區,執業律師提供免費法律諮詢,同時也是法治宣傳志願者。

  今年,「法律夜門診」在老西門街道18個居委全面鋪開,每月一次固定時間、固定地點「義診」,為居民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務。

  圖說:老西門街道的「法律夜門診」。寒楓 攝

  全力化解

  「常回家看看」滿足了

  「夜門診」要看各種各樣的「毛病」,「有『急診』、有『慢性病』,還有各種疑難雜症。」老西門街道司法所溫本民說。

  一位老媽媽,獨居,很希望孩子們能常回家看看,就去「夜門診」找律師想辦法。律師聽了老媽媽的心願,笑了,既然「常回家看看」是國家大法的明確要求,老媽媽的訴求合情合理合法,那就提醒一下老媽媽住在本地的孩子們,滿足老媽媽的心願,不難。

  居民張阿姨在醫院就診,不慎摔倒,手部骨折。張阿姨與醫院協商,要求賠償,協商未果,張阿姨便走上了信訪之路,1年3個月都沒能解決。最後,「法律夜門診」反覆協調雙方,雙方同意協商解決,醫院一次性賠償5700元。

  其實,在這個案例之前,面對社區的種種上訪矛盾,「法律夜門診」就已推出了「集體協商機制」,由律師參加集體協商會,解答法律疑問,並作為第三方見證矛盾進展,幫助擬定法律文書,用專業的法律素養化解糾紛。這樣的協商機制,將矛盾化解在基層社區,2015年老西門街道信訪案子1223件,2016年信訪案子1076件,2017年信訪案子932件,每年以10%速度下降。

相關焦點

  • 老西門街道的"法治經":在潛移默化中讓百姓學法、用法
    多年前,老西門街道就有自己的法治文化建設品牌,即「法治文化進社區系列活動」,為了進一步提升品牌和口碑效應,老西門司法所在總結以往活動經驗的基礎上,進行了不斷拓展,收到了良好的普法效果。   平面媒體是社區普法宣傳的重要渠道,在老西門街道,有一張深受老百姓喜愛的社區報《老西門家園報》,利用此載體,老西門司法所在每期報紙上連載法治小案例、以案說法等內容,進行法治宣傳。
  • 甘泉"法律夜門診"十年如一日 今年將施行"社區律師"
    對此,甘泉路街道另闢蹊徑,開設了「法律夜門診」,由具有法律知識的志願者輪流「坐診」,為居民把脈開方。  街道方面表示,為了緩解上班族後顧之憂,每周一次的門診特意安排在晚上7時至9時,方便所有居民諮詢。「夜門診」地點也直接搬進了居委會辦公室,甚至還能提供上門服務。
  • 老西門街道:熱騰騰「暖心飯」 !為老服務再升級
    老西門街道:熱騰騰「暖心飯」 !老西門街道依託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莊家街分中心的平臺優勢,利用現有資源進行廚房設施改造,並專門在中心內部開闢老年助餐區域。通過適老化改造,營造無障礙環境。同時,街道積極探索社區配餐新模式,根據老年人用餐習慣和營養需求制定合理科學的配餐模式和價格公道的價格體系,針對老年人特定需求,配有營養均衡的高血糖餐和「三高」套餐。
  • 老西門街道敬老節|吃上暖心飯,親情送到家
    近日,老西門街道舉辦的「我們的節日」2019年老西門街道敬老節系列活動拉開序幕。
  • 老西門街道丨小桃園居委錯峰登記,首日發放預約單291張丨愛申活 暖...
    居住在老西門街道曹市弄的李阿姨是今天(2月2日)小桃園居委口罩預約登記隊伍的第一位居民。為了減短居民等待時間,居委工作人員提前一個小時投入工作。李阿姨很快拿到了預約單,她表示,平時在家帶小孩,沒有時間去藥房排隊購買口罩,今天來居委預約真是方便!
  • 開設「夜門診」,當好親子家庭「貼心醫生」
    區婦聯充分利用廣大奉城父母夜晚閒暇時分,舉辦各類特色「夜門診」,讓知識豐盈家庭生活,讓智慧提升家教質量。在6月3日第一期針對考前焦慮的心理諮詢「夜門診」贏得廣泛好評後,第二期「夜門診」也在眾人期盼中向廣大家長朋友們走來。
  • 南市人,你還記得老西門和蓬萊路嗎?
    南市人,你還記得老西門和蓬萊路嗎?即使許多事物漸漸消失在我們的生活中,但每當你穿過中華路,即使閉上眼睛,也能清楚每條路的脈絡,曾經它是上海歷史最悠久的城區,有多到數不清的弄堂街道。
  • 南市人,儂還記得老西門和蓬萊路伐?
    南市人,儂還記得老西門和蓬萊路伐?即使許多事物漸漸消失在我們的生活中,但每當你穿過中華路,即使閉上眼睛,也能清楚每條路的脈絡,曾經它是上海歷史最悠久的城區,有多到數不清的弄堂街道。
  • 餘杭20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面開展夜門診服務
    大醫院患者多太擁擠,上班時間不方便去看病,夜間只能看急診……為更好地滿足群眾「家門口」就醫的需求,日前,餘杭20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面開展夜門診服務,最晚延時至次日早上8點。李女士表示,自從家門口的瓶窯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設了夜門診,她和孩子吃好晚飯,散步過來就可以做霧化吸入,整個流程只需要半小時。喬司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延長夜間服務時間的同時,還設有24小時內、外科急診。此外,中心夜間藥房同步門診藥房,藥品種類齊全,為夜間多種急性突發疾病的患者解決了燃眉之急。
  • 光華醫院「關節康復科」增設夜門診和周日門診
    光華醫院關節康復科主任程少丹介紹道,「可在日常門診中我們發現,很多飽受頸肩腰腿痛折磨的患者,卻常常由於工作繁忙而不能系統規範地接受治療,『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情況時有發生,病情嚴重時來看一兩次,稍有減輕就不再來了,這便為以後病情的反覆埋下了隱患。」
  • 學區房挖掘|「上海最大期待」的老西門優質資產
    目前對口、未來也最安全的居委有哪些? 3. 老西門自身的價值前景,何以說「最大期待」? 4. 學區對口樓盤中有沒有優質資產? 蓬萊二小有一個「抬頭」是「上海市教師專業發展學校」,所以校內老師中有接近一半是小學高級教師以上職稱,這種神仙比例,一般的學校五六個加起來也達不到。 目前對口、未來也最安全的居委 黃浦整體並不是人口導入區域,畢竟住宅新盤的增量遠遠慢於動遷的。
  • 平湖曹橋街道有位 「老湯」 矛盾糾紛調處有一套
    在平湖曹橋街道,有一位「無訟」調解員,熟悉的人都叫他「老湯」。自2019年9月到任以來,憑藉著「話家常、講人情、聊法律」「三板斧」,「老湯工作室」在周邊已是小有名氣。「老湯」,真名叫湯根良。要問「老湯」調處矛盾糾紛有何妙招?且看他打出的「組合拳」。善用「推拿」式工作法。「推」即矛盾化解在前端。為減輕接處警壓力,對一些糾紛類警情,老湯提前介入,跟隨出警民警一起出現場,提早了解、掌握糾紛發生原因,以便精準開展調處。在「當天矛盾,當天化解」的基礎上,再次梳理出重點、難點矛盾糾紛,開展回頭看工作。
  • 中日友好醫院夜門診觀察:天黑了,醫生仍在看診
    根據該院的統計,看夜門診的患者主要包括學生、上班族、郊區居民、外地患者及無獨自看病能力的病人,其中大部分是學生、上班族。   「既然學生、上班族等人群白天沒時間看病,節假日又有其他安排或者想休息,那麼,沒關係,我們還有夜門診恭候。」該院副院長彭明強說。
  • 婦產醫院應對高峰開小夜特需門診
    為應對「兩孩」政策全面放開及猴年生育高峰,北京婦產醫院東院區將從下周一起正式開設小夜特需門診,主要科室的22位專家將為白天無時間進行檢查的上班族提供服務。本報訊(記者   劉洋)為應對「兩孩」政策全面放開及猴年生育高峰,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從北京婦產醫院獲悉,從下周一起,婦產醫院東院區將正式開設小夜特需門診。
  • 被指「只配藥不看病」,上海這個社區醫院的「夜門診」是否名不副實?
    在上海嘉定真新社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閉門時間要比正常的下班時間晚3個半小時,即開設了方便周邊居民的「夜門診」。可近日,有市民向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反映,稱這個「夜門診」實際上連個感冒嗓子疼都看不了,只能配配藥,無法讓上班的市民錯峰看病。市民稱,他多次在「夜門診」時間段前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都得不到幫助。
  • 這家醫院開起了周五「夜門診」
    這大概是疫情高峰期過去後一項非常貼心和及時的醫療服務了——從今晚開始,我省最大的青少年口腔醫院——杭州口腔醫院慶春院區專門在暑假期間為孩子們和成人開設了夜門診
  • 玩飛行棋、拼七巧板……上海這個街道用小遊戲宣傳垃圾分類
    為了培養居民垃圾分類習慣,上海這個街道想出了玩遊戲的辦法。3月12日上午,由上海市黃浦區老西門街道舉辦的「文明老西門 你我皆風景」志願者主題活動暨「知分類 植綠意」垃圾分類公益宣傳行動在大吉路綠地舉行。
  • 4月10日起 湖南中醫附一院將開放「夜門診」
    星辰在線4月6日訊(通訊員 胡翠娥)為儘量滿足不同就醫群體的就診需要,湖南中醫附一院將於4月10日開放「夜門診」。自4月10日起,周一至周五內科、兒科、皮膚科、骨傷科、男性病科及小兒推拿科將安排專家從18:00接診至20:30。
  • 黃浦區10個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推出「伴你無礙視頻手語翻譯」
    12月12日,「黃浦區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伴你無礙視頻手語翻譯』服務啟動儀式」在老西門街道舉行,市殘聯副理事長劉駿、黃浦區副區長左軼梅出席活動。副區長左軼梅在致辭中指出,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開展視頻手語翻譯服務,能夠切實優化黃浦區的信息無障礙環境,幫助我區的聾人群體平等參與社會生活,提高和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進一步增強聾人朋友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市殘聯副理事長劉駿、副區長左軼梅、區殘聯理事長高智敏、老西門街道黨工委書記莊衛勤共同按下了標誌著服務開啟的啟動按鈕。
  • 省兒童醫院開通專家夜門診 晚上也能掛到專家號
    浙江在線12月23日訊入冬以來,因為晝夜溫差比較大,省兒童醫院晚上門診量驟增,晚上日均接待500餘名患者,甚至有時候超過700多名,主要是來看感冒、發燒和腹瀉的。  「為了讓患兒能看上病,我們醫院已經全年無休,但是現在患兒的增長幅度非常大,考慮到家長們上班的特殊情況,抽調專家醫生開設內科夜門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