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到《珠寶玉之窗》,珠寶玉石雖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但卻可以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精緻起來。所以,就讓我們透過《珠寶玉之窗》,一起來了解珠寶玉的時尚世界吧!
今天要跟朋友們說一說翡翠裡的豆種翡翠。可能一說到豆種翡翠,很多朋友的第一印象就是翡翠裡最低檔的一個品種。因為它粗,不透。但真的只要是豆種翡翠就都入不了眼嗎?實際上,豆種翡翠裡極品好貨也是很漂亮的。下面我們就細細說一說,豆種翡翠到底長什麼樣,它這個名稱到底又是如何來的。
先簡單說一下大家都知道的一個關於豆種翡翠定義,就是:其大多呈短柱狀,恰似一粒一粒的豆子排列在翡翠內部,僅憑肉眼就能夠看出這些晶體的分界面。因其晶粒粗糙,所以的外表也難免粗糙,其光澤、透明度往往不佳,通常被翡翠界稱為「水幹」。(如上圖)
再說一下,我最近從其他資料看到的一個關於豆種的說法。資料上說豆種是對色好透明度卻不夠的翡翠的叫法,是衝騰到瑞麗地區最早流行的。據說這種叫法來源於每年二三月間,田裡的蠶豆結莢,豆米還未成熟時,豆米嫩綠有水,豆米成熟時,綠色減少,待豆子幹後,豆米即為白色。這些變化在豆種翡翠裡都可以找到相對應的,因此,就把這一類翡翠就稱為豆種翡翠。
下面我就給朋友們一一對應分析。
如圖,沒有完全成熟時,鮮嫩如水的豆子。(關於圖片我強調一下,可能會因為顯示而有所偏差所以感官上有誤差的朋友們多包涵。)我找了好久就找到這張清晰度可以,還是剝開讓看到豆子的圖片。朋友們就看那幾顆豆子就行,主要感受它那種嫩綠有水的味道。我再給大家放一個相似的豆種翡翠圖片。
圖中的豆種翡翠鐲子是不是就跟這種嫩綠有水的感覺差不多,當然,顏色上它不算嫩綠,應該叫豆青色更合適。我們主要是感受它和沒成熟時期的豆角的鮮嫩的那個相似度,體會這類翡翠為何叫豆種翡翠的那種感覺。下面我再放一個沒有這麼綠的,就是跟成熟的豆子感覺比較相似的翡翠。
看圖裡這個平安扣是不是比上面的手鐲白了不少,是不是就像成熟的豆子,綠色的部分減少了,白色的部分增多了。我也找了一張豆子的圖給朋友們做對比。
這圖裡的豆子是不是比前面的嫩綠豆子要白了很多,水分看起來也是少了很多。朋友們可以多比較比較這張圖的豆子跟前面的平安扣,在變白和種水更幹這兩方面,還是相當的相似的。
到最後就是豆子完全變成幹的,顏色發白,水分也自然要幹更多了,如下圖中的佛公就是一個豆白豆白的豆種翡翠佛公了。
通過這三個翡翠的一個對比,相信朋友們對於豆種翡翠如何對應豆子的變化一定了解得更清楚了,也就能更好的把握豆種翡翠為何要稱為豆種翡翠了。
到這裡,可能朋友們會說,說到底,就算看明白了豆種翡翠到底為什麼要這樣叫,它仍舊是晶體粗,不透,不好。是,大多數豆種翡翠是這樣的。但也偶爾有非常極品的豆種翡翠,就是那種真的跟沒有成熟的豆子一樣的那種鮮嫩有水的,朋友們想一想那滿滿的嫩綠,即便是底子不好,那個色也是很喜人的了。本來想找一張這樣的極品圖出來,但能力有限,找到一張勉強滿綠的,朋友們就見諒一下。
像圖裡這個手鐲,雖然是豆種,但誠懇說一句,還是綠的很有味道的。當然,可能還是有不少朋友覺得不好看,理解,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喜好。我主要也是想跟朋友們分享關於豆種的一些個人淺見而已,如果能讓原來不了解的朋友更清楚豆種翡翠到底是什麼樣就滿足了。
最後,如果有什麼紕漏的,還請高手們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