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1路成了「遊泳1號路巴士」。 張筠 攝
明孝陵的四個英文名。劉先生 提供
昨天,南京市民劉先生告訴揚子晚報記者:他在南京拍到幾處公共標識照片,各種雷人譯文讓人哭笑不得,其中最極品的莫過於在中山陵景區大門口的標牌上將遊1路譯成「遊泳1號路」的「國際玩笑」。「明年就開青奧會了,這麼多的錯誤有損南京形象。」
事實上,早在2010年我省就已出臺《江蘇省公共場所標識英文譯寫規範》,為何還會出現此類錯誤呢?
實習生 王佳靜
揚子晚報記者 張 筠
各種雷人譯文
「當心落水」成「小心地落水」
前幾天,在南京某高中擔任英語教師的劉先生帶友人遊覽中山景區,職業敏感性讓他特別關注景區內各種標牌上的英語譯文「結果讓人大跌眼鏡。」其中,最令人瞠目結舌的是在中山陵園入口處的標牌上「遊1路」居然被翻譯成了「遊泳1號路巴士」(swim 1 road bus)。
此外,「前往中山陵(東溝)停車場由此乘車」的譯文中,drew field令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知道譯者究竟想表示什麼。Drew是動詞draw的過去式,draw是一個常用單詞,表示「拖、拉、拽」,但是中文原文中並未包含這層意思。
劉先生說,中山陵風景區存在的公共標識譯文錯誤遠不止上述這些。琵琶湖景區的一則標識「當心落水」英文翻譯是「Take care to fall into water」意思馬上大相逕庭,儼然是請你掉入水中,但是你落水的時候千萬要小心謹慎一些,也就是請你小心一些掉入水中。
而梅花谷湖邊「禁止遊泳,違者後果自負」其譯文中前一句話缺少行為主體,後一句中,動詞disobey修飾了主語person,後面又缺少謂語,只有一個分詞短語,語法混亂,看不懂。「其實用『Danger!』或『No Swimming』就可以了!」劉先生告訴記者,他目前收集的十多個翻譯錯誤只是他粗略走了一天的成果,如細心尋找估計還有不少,而且同樣的問題在南京其他公園、景區也有很多,劉先生表示他曾在南京寶船公園看到將「鄭和下西洋」翻譯成了Under Zheng He Western World(在鄭和的西方世界下面)。在太平南路中段東側的鄭和公園門口廣場上的一個售票亭的窗口,「領票處」被翻譯成了From the Vote(來自選票)。
各種混亂譯文
一個「明孝陵」四個英文名
劉先生還發現大名鼎鼎的「明孝陵」居然有四個英文名。分別是「Ming Tomb Dynasty」「「Xioaling Tomb of the Ming Dynasty」「Filial Tomb of Ming Dynasty」以及乾脆把「明孝陵」作為純地名用漢語拼音標註為「Ming Xiao Ling」「這幾個翻譯均同時存在,我都拍了照片。同一地名多個譯法,這在老外看來標識指的就不是同一個地方,這妨礙了城市形象和國際化語言環境。」劉先生告訴記者,同一地名不同譯文的現象僅中山陵景區就有不少「金陵石道館」的譯文分別出現了「Jin Ling Shi Dao Mansion」「Jin Ling Stone Museum」及「Jin Ling Stone Road Museum」三種譯文。「美齡宮」分別出現了「Meiling Palace」和「Mei-ling Palace」等等。
對於「明孝陵」的英文翻譯,南京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教授,目前正在參與起草《公共服務領域外文譯寫·英文》國家標準的王銀泉認為確實難度不小,關鍵是要翻譯出它的歷史感,Ming Tomb Dynasty則是最不能原諒的低級翻譯錯誤,也是譯者職業素質的缺失。王銀泉的觀點傾向於「The Imperial Mausoleum of the Ming Dynasty」即「明朝王室陵墓」「印度著名的泰姬瑪哈陵的官方翻譯就是『Taj Mahal Mausoleum』,中山陵的官方英譯名也是『Dr Sun Yat-sen's Mausoleum』。」王銀泉覺得「Mausoleum」這個詞更有益於區別普通墳墓和皇家陵園。
翻譯早有標準
但缺乏同一部門管理
「事實上,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之前,江蘇省已經出臺了《江蘇省公共場所標識英文譯寫規範》這個地方性標準並由省質檢局發布,可是,相關行業顯然沒有把它當一回事。」王銀泉表示,出現這種翻譯混亂的現象,可能與政府部門的多頭管理有關,另一個原因可能是同一部門在不同時期製作這些雙語標識的時候,負責人不是同一個人,而他們找的翻譯機構又不是同一個。
昨天下午,揚子晚報記者從南京中山陵園管理局了解到,園區內的英文標識他們都是請的專業翻譯院來翻譯的,如王教授反映的問題確實存在,他們將第一時間糾錯。對於園區標牌英文翻譯有無統一標準,中山陵園管理局未做答覆。
實習編輯 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