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廣州各區陸續公布區一級的年度重點建設項目。比較各區2019年重點建設項目年度投資額,南沙、白雲、增城排在前三位,其中南沙重點項目年度投資額達到了971.5億元,是今年重點項目建設投入力度最大的區;南都記者梳理各區重點項目類型發現,在符合廣州總體城市發展、產業發力方向之外,各區發展重心也有所不同。
南都記者了解到,廣州市發改委年初發布的《廣州市2019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簡稱《計劃》)顯示,2019年廣州市重點項目共計592個,計劃投資3087.71億元。其中,產業建設項目佔四成,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佔比近三成,產業建設及基建聚焦性明顯。
IAB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代表:黃埔、海珠
在今年廣州市重點建設產業項目中,戰略性新興產業佔產業建設總投資額超五成,其中屬於黃埔區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佔比超五成。在區級重點建設項目中,黃埔在IAB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投入力度也屬最強。
黃埔今年重大產業項目有68個,年度計劃投資371.9億元,其中IAB產業佔據31個項目、203.77億元投資額。其中,備受關注的樂金顯示OLED項目今年計劃投資160億元,預計上半年實現投產;LG化學偏光片項目、粵芯半導體項目均將於年內竣工。而生物醫藥與健康醫療產業方面,黃埔今年有多個新開工項目,比如諾誠健華新藥研發及生產基地、廣州邁普再生以學科技有限公司總部基地等,年度計劃投資額均在億元以上。
海珠今年的重點項目聚焦網際網路科技,呈現出「電商新貴」雲集、總部經濟項目集中的特徵。根據海珠區2019年重點項目建設計劃,已有24大總部落戶海珠,其中19個項目位於琶洲,而且項目竣工時間大多集中在2020-2021年,其中唯品會、環球電商城項目都已經完成封頂,預計今年內竣工;阿里巴巴、騰訊廣州總部項目、復星、星河灣也將在明年完工。據了解,琶洲網際網路創新集聚區目前已註冊96個項目及業務運營公司,總註冊資本162.8億元。4日2日,海珠區發布「海珠創新島十八條」,該政策根據重點扶持海珠區五大主導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科技服務、高端商務、現代商貿會展和文化旅遊,進一步助力海珠網際網路、數字經濟產業發展提速。
聚焦產業平臺、創新載體
代表:天河、番禺、南沙
除了引進高端產業項目,廣州各區也重視產業基礎設施、創新平臺載體對人才的吸引力。在天河區一季度20個新開工項目動工項目中,就包括重大發展平臺和重大產業建設類項目7個,瞄準產業鏈和價值鏈的高端環節,聚焦軟體信息、科技金融、人工智慧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科技孵化器、科技創新綜合性產業園區等創新載體。目前,天河擁有廣州國際金融城、天河智慧城等重點平臺產業項目,網易公司去年建成的網易智慧谷計劃今年4月底投入使用,今年網易總部二期開工建設,將提供以電子、雲計算商務辦公及生活配套為核心的一體化高端商務辦公平臺。位於天河智慧城的時代E-PARK(天河)二期項目,建成後將成為預計年營業收入達10億,年納稅超1億元的新型辦公園區。
在番禺重點項目建設計劃中,特別提出廣州國際科技創新城、番禺汽車城、廣州南站商務區、萬博商務區四大發展平臺今年安排54個重點建設項目,年度計劃投資241億元,佔重點項目年度總投資額半壁江山。目前,在番禺四大發展平臺中,萬博CBD建設進度迅速,已達80%,預計2020年全面完工。目前,歡聚時代(YY語音)、美國思科(CISCO)、攜程、IBM、微軟等多家世界知名企業已經進駐萬博CBD,「世界級商務平臺」的設想正付諸實踐。被寄予厚望的廣州國際科技創新城將被打造成國際科技產業孵化基地,以高教研發、科技服務、創新產業為主導功能。廣州國際科技創新城也在不久前調整規劃,明確將在創新城內部的暨大校區組團西北角建設超過10萬平方米的大型綜合體,融合科研、產業孵化、酒店商業、交通換乘等功能。
廣州市2019年重點建設項目中涉及南沙的項目有55個,其中南沙新區(自貿區)的配套基礎設施項目被單獨提了出來,該項囊括了明珠灣區起步區靈山島尖、橫瀝島尖區域城市開發與建設項目、大崗先進位造業基地區塊綜合開發項目、自貿試驗區萬頃沙保稅港加工製造業區塊綜合開發項目、慶盛樞紐區塊綜合開發項目等11個項目。可見對於年輕的南沙自貿區,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無疑是重中之重。連接靈山島尖與廣州市中心的地鐵快線18號線今年將進行徵地拆遷與土建施工,預計2022年完工;引人矚目的南沙國際郵輪碼頭及綜合體項目今年也加快建設步伐,預計在今年11月開港,有望吸引更多高端航運產業要素。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代表:花都、白雲、增城、荔灣
廣州市2019年重點項目計劃中,有基礎設施項目167個,其中交通基礎設施項目達136個,計劃投資1146.9億元。在航空基礎設施方面,2019年花都區政府投資項目中,計劃國際空鐵樞紐項目48個,2019年計劃總投資47.2億元。包括廣州北站綜合交通樞紐、廣州北站至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快速通道、機場北進場路、機場第二高速至T2航站樓連接線工程、廣州至清遠城際軌道交通廣州北站至清遠站(廣州段)、新塘經白雲機場至廣州北站城際軌道交通等,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重點項目都將於2020年竣工,屆時花都區的空鐵交通的靈活度與便捷性預計將大幅提升。
對於白雲區來說,交通樞紐項目也是關鍵詞。其中,航空基礎設施包括白雲國際機場的擴建;鐵路項目有廣州白雲站樞紐(棠溪站)項目,預計2022年竣工;地鐵方面,涉及白雲區的有八號線北延段、十四號線二期等,都進入建設關鍵期;一批公路項目,如空港大道(106國道-白雲五線)、白雲二線(棠新路-機場路)、白雲五線(槎神大道-廣清高速)、雲城西北延線(白雲三線-華快三期)也將在今年加快推進。
作為廣州東部交通樞紐,增城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全面鋪開。從員村至增城廣場的廣州地鐵21號線全線、臨江大道增城段將於今年竣工;新塘-深圳機場城際軌道預計今年通車,新塘-廣州北城際軌道計劃今年內建成,凱達爾樞紐國際廣場預計在2020年完工。早前,增城區政府網還發布了增城區新型有軌電車示範線工程環評第一次公示,將在區內規劃建設第一條線路全長約21.5公裡的新型有軌電車。
今年荔灣區內13個市牽頭建設的重點項目中,交通項目佔了6個,可見優化交通路網是荔灣區今年的重頭戲。新建廣鋼新城市政道路、白鶴沙市政路建設、龍溪路升級改造等,都將改善荔灣南部的交通通達性;而東沙隧道與海珠區相接,歷時10年建設的康王路隧道與越秀、白雲交界,芳村大道南快捷路可將廣州南站與市區之間距離縮短到半小時。交通路網的建設和優化助力荔灣招商引資跑出加速度,去年荔灣區以38.8%的固定投資增速領跑各區;對外路網的通達也將為荔灣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有力支撐。按照規劃,這批交通路網項目大多將於2020年建成。
城市更新、微改造
代表:越秀、荔灣、黃埔
上周,越秀區舉行了重點建設項目集中開工推進會。今年越秀將在前兩批38個老舊小區微造全部完工的基礎上,繼續投資12.96億元全力推進五仙觀等19個片區全方位微改造,切實消除社區居住安全隱患,以點帶面推動城區環境提升。據了解,為配合海珠廣場打造成為「國際大都市文化金融CBD」的目標,越秀區計劃實現西起白米巷-靖海路,東至北京路,北起大南路、大德路,南至沿江西,共約68公頃範圍內的物業載體、產業布局、城市環境一體化提升工程。其中,起義路品質化提升工程已開工。
荔灣區今年重點建設的83個項目中,荔灣區牽頭的項目70個,其中更新改造項目21個,佔比超過25%。當中包括對茶滘村、東漖村、五眼橋村等12條城中村進行改造。恩寧路二期更新改造預計在2023年完成,據荔灣區有關負責人介紹,恩寧路改造將分期分批完成好騎樓示範段、濱水河岸段和整條騎樓街的整治,傳承好「三雕一彩一繡」等文化遺產。荔灣區計劃對沙面島上物業進行梳理和活化利用。同時,沿江西路整體提升將在提升業態、擺脫髮展傳統專業市場基礎上,對標上海「外灘」標準精心打造,9月底前完成立面整飾、光亮工程等;沙面-沿江西路歷史風貌景觀帶塑造精品珠江,成為廣州「外灘」和「城市會客廳」。
今年黃埔舊改繼續推進。黃埔區重點建設城市更新項目16個,年度計劃投資95.5億元,舊村改造有9個項目。舊村改造項目中多為續建項目,其中面積最大的茅崗路以西舊村改造項目、橫沙舊改項目預計在2021年完工。此外,還有7個舊廠改造重點項目,計劃投資約49億元,改造後地塊用途多為商務辦公類型建築,如機施塘口地塊今年將投資20億元,建設成建築面積達52萬平方米的總部經濟設施。
康養、文旅產業
代表:從化、增城
從化今年重點建設項目數量為38個,其中現代服務業計劃投資14.3億元,約佔從化重點建設項目年度計劃投資額五成。其中,廣州珠江國際生命健康項目建設綜合醫院、護理之家、養老機構、教育城、商務區(含奧特萊斯)等,總投資150億元,今年計劃投資5億元,開展醫院及養老示範區施工。
廣州從化天人山水健康產業園將建設養生養老公寓、健康養老服務中心、健康與科技創意總部、健康與文化創意園區等,建築面積約113萬平方米,總投資50億元。
此外,都市農業和特色小鎮項目也是從化特色,今年將投資2.2億元重點建設7個項目。去年,首屆世界生態設計大會在從化開幕,作為世界生態設計大會永久會址——從化良口鎮塘尾村提出打造中國首個生態設計小鎮,吸引了工業設計、智慧農業、智能交通、生物光源四大集群67家企業集體入駐。根據今年從化重點項目計劃,良口生態設計小鎮將投資3000萬元。
增城區規劃了廣汕路(增城段)、廣州地鐵21號線(增城段)沿線及掛綠湖周圍為增城區健康服務業集聚地。據了解,增城今年將推動全國規模最大的市婦兒醫療中心增城院區、投資超60億元的廣州前海人壽醫院、投資超16億元的龍城國際康復醫療健康中心,以及富士康生命科技谷等項目落地建設。
目前,派潭生命健康小鎮已與普天集團籤訂合作框架協議,計劃共同合作建設健康養老院、國家級醫學工程實驗室和開展國家課題合作;與北京同仁堂集團籤訂框架合作協議,同仁堂同意在健康小鎮建設華南總部,計劃共建同仁堂療養院、空乘人員、運動康復等康復療養中心。
黃埔
(包括正式項目與預備項目)
42個基礎設施項目,年度計劃投資53.6億元
68個重大產業項目,年度計劃投資371.9億元
(其中IAB產業31個項目、投資額203.77億元)
24個社會民生項目,年度計劃投資40億元
16個城市更新項目,年度計劃投資95.5億元
番禺
發展平臺項目54個,年度計劃投資241.2億元
主導產業項目44個,年度計劃投資59.4億元
(其中,現代服務業項目28個,計劃投資46.6億元)
基礎設施項目62個,年度計劃投資102.5億元
荔灣
荔灣區牽頭的項目70個,其中:
11個基礎設施項目
9個社會民生項目
21個更新改造項目
18個三大發展平臺項目
11個規劃編制類項目
從化
9個基礎設施項目,年度計劃投資7.1億元
19個產業建設項目,年度計劃投資21.3億元
(其中現代服務業項目5個,計劃投資14.3億元;都市農業和特色小鎮項目7個,計劃投資2.2億元)
9個社會民生項目,年度計劃投資2.8億元
1個城市更新項目,年度計劃投資1億元
採寫:南都記者李鑫 趙安然 尹來 吳廣宇 實習生白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