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衝壓模具設計:入子,彈簧,預剪裝置等設計規範。(上)

2020-12-13 模具老師餘生

一.前言-----------------------------------

1.壓線入子設計標準---------------------

2.壓筋入子設計標準---------------------

3.壓毛邊入子設計標準-------------------

4.字模入子-------------------------------

5.彈簧設計標準--------------------------

6.預剪裝置設計標準----------------------

7.彎刀固定槽設計標準--------------------

8.切斷成形設計標準----------------------

9.外導柱安裝型式標準--------------------

10.靠刀型式設計標準---------------------

11.頂料銷設計標準------------------------

12.穿線孔位置設計標準-------------------

13.打色拉孔設計標準----------------------

14.滑塊結構設計標準----------------------

15.折刀&滾軸設計標準--------------------

16.側刃定位設計標準----------------------

17.限位柱設計標準------------------------

18.斜面定位結構設計標準-----------------

19.兩用銷設計標準------------------------

20.定位設計標準--------------------------

21.導正銷裝置設計標準-------------------

22.打凸點結構設計標準-------------------

23.反折壓平設計標準----------------------

24.卷緣設計標準---------------------------

25.導料架設計標準-------------------------

26.使用內導柱導正的成形模標準-----------

27.抽牙結構設計標準----------------------

28.凸包成形設計標準----------------------

29.蹺蹺板模具設計標準-------------------

30.零件與模板間隙設計標準--------------

31.鉚合模具設計標準---------------------

1.壓線入子設計標準

一.壓線目的

1. 材料預壓定形,減小折彎時的阻力,使折彎尺寸更準確。

2. 防止折彎時所產生的拉料變形。

二.壓線的位置及尺寸要求

1. 壓線位置應選在內外折線之間,補正係數的 1/2 處。如圖(A)

2. 壓線長度應小於料邊 1mm 左右,且調整至整數,防止邊料變寬。如圖(A)

3. 壓線入子截面形狀如圖(B);其中尖端 0.1,100°為不變尺寸。展開時,補正係數 作下限

4. 入子高度取{H+(t/2 -0~-0.05)},如圖(C);註:壓線入子斷面下表面應比模板低0~0.05mm

2.壓筋入子設計標準

一.壓筋目的

1.減小折彎時的回彈,使折彎尺寸更準確。

3.壓毛邊入子設計標準

一.壓毛邊作用 在產品要求剪切邊無毛刺時,壓毛邊可以倒去衝切時所產生的毛刺。

二.壓毛邊分類及尺寸要求 壓毛邊可分為兩種方式﹕內孔壓毛邊,如圖(A);外形壓毛邊,如圖(B)。其具體尺寸如圖(A),(B)所示; 產品外形向料內一側偏移 30°即為入子外形。入子高度為模板厚度 70%。入子材質用 SKD11,熱處理 HRC60°

三.壓毛邊入子加工方法及工作示意圖

1. 加工方法 入子外形割好後﹐將入子裝入模板孔內﹐周邊外形加工﹐具體尺寸如圖(C)所示。材料與壓毛邊配合圖(D)

2. 工作示意圖

4.字模入子

一.字模入子要求

1.字模尺寸如圖一所示,字高取 3.5mm,入子寬度取 5.0mm。頂部夾角 60°

2.對於字模的裝夾方式﹕為便於快速拆卸更換結構﹐我們採用打入子的結構方式﹐ 具體結構請參考圖二。

二.注意事項

1.字模做整塊時必須用 C 角與 R 角防呆。

2.當產品要求壓標識線,如:用於確定標籤位置的細線時,請用此種截面形狀,勿用 壓線入子之截面形狀。

5.彈簧設計標準

一.選用原則:

1.彈簧長度選擇一般保証:在開模狀態時彈簧的預縮量一般取值 2~4mm(如遇特殊情況 需加大預壓時,視需要來確定壓縮值);閉模狀態彈簧壓縮時小於或等於最大壓縮量 (最大壓縮量 LA=彈簧自由長 L*最大壓縮比取值%).

2.複合模外脫板用紅(藍)色簧,內脫板用錄(棕)色彈簧。

3.衝孔模和成形模用錄色或棕色彈簧。

4.卸料,頂料優先選錄色或棕色彈簧;如果頂料銷所需的頂料力不很大時,可選用紅色 彈簧或藍色彈簧。

5.活動定位銷一般選用Φ8.0 頂料銷,配Φ10.0 黃色彈簧和 M12.0*1.5 止付螺絲。

6.彈簧規格優先選用Φ30.0;在空間較小區域考慮選用其它規格(如Φ25.0,Φ20.0,Φ18.0….)。

二.分布原則:

1.彈簧分布排列時,應保証彈簧過孔中心到模板邊緣距離大於外徑 D,與其它過孔距離 保持有 5mm 以上實體壁厚。

2.彈簧排列首先考慮受力重點部位,然後再考慮整個模具受力均衡平穩。受力重點部 位是指:複合模的內脫料板外形和衝頭的周圍;衝孔模的衝頭周圍;成形模的折彎邊及 有抽牙成形的地方。

3.在內導柱的周圍也應均勻的分布彈簧,以保模具運動正常。

三.模板加工孔:

1. 彈簧在模板上的過孔,根據彈簧外徑不同取值不一樣。直徑≧Φ25.0 時,過孔取單邊大 1.0mm,如Φ30.0 的彈簧,在模板的過孔為Φ32.0; 直徑<Φ25.0 時,過孔取單邊大 0.5mm,如Φ20.0 的彈簧,在模板的過孔為Φ21.0。2. 彈簧過(沉)孔位置尺寸可不用標註;直徑尺寸則在註解處說明,精確到小數點後一位。

6.預剪裝置設計標準

內容 連續模帶料部分在最後一站剪切或剪斷成形﹐產品要求外觀或手可觸摸處均無毛邊﹐因 此要求模具在剪切的前一站進行預剪(即預壓毛邊) 設計時﹐先要判定毛邊的方向﹐確定預剪在上模還是在下模﹐其結構及具體設計尺寸如下:

7.彎刀固定槽設計標準

彎刀固定槽尺寸要求﹕

1.銑槽深度根據其產品折彎高度而定﹐一般情況夾板槽深(5~8mm)。

2.讓位槽用Φ10.0 的銑刀精銑加工。

3.讓位槽清角處理﹐以讓位槽的四角點為圓心﹐鑽 8.0 深 10.0 的孔。

4.為使折彎刀和讓位槽有良好的接觸﹐在距讓位槽邊 8mm(圖示 W 區域)比讓位 槽加銑深 1.0mm.

5.折彎刀與讓位槽各邊之間的間隙﹐直接加在圖元上。讓位槽的工作面不加間隙;

內容 :作業說明:

1. 先剪後折刀口高度為一個料厚,斜 1.5 度,目的是減少衝頭同切口之間的接觸面,以便減少 摩擦。

2. 衝頭切口底部直 2mm,是為了保証刀口強度,防止崩刃。衝頭折彎邊高度為 1.5T,這樣 可保証先剪斷後折邊。

9.外導柱安裝型式標準

內容 根據公司的衝壓方式﹐而對其導柱導套的安裝方式作一規定﹕

1.在衝壓過程中為了安全和操作的方便﹐在用連續模和手動衝壓時﹐導柱安裝於下模﹐ 而導套則安裝於上模﹐(如圖所示)

2.對於自動化線(ROBOT)而言﹐則把導柱安裝於上模﹐而把導套安裝於下模﹐(如圖所 示)﹐導套可高於成品 10.0mm﹐導柱依實際閉模高度設計。注意﹕蹺蹺板結構的模具﹐外導柱選用無鋼珠導柱。

10.靠刀型式設計標準

靠刀常見形式,衝剪邊與折彎 1. 單邊衝切靠刀 衝切面一個衝裁間隙,靠刀面割單+0.01MM(簿材視情況而定)。常見 形式見下圖(1),(2),衝子厚度一般為 10~15MM.(1)圖靠刀高度 5MM,寬度 3~5MM﹔(2) 圖靠刀高度 5~10MM.

2. 單邊折彎靠刀 成形衝與成形邊間隙是一個料厚,靠刀面割單+0.01MM. 常見形式見下 圖(3),(4),(5),(6).成形衝厚度一般為 10~15MM. (3),(5),(6)圖靠刀寬度 3~5MM, (3)圖靠刀高度 5MM, (4)圖靠刀高度 5~10MM; 而(5),(6) 圖靠刀高度為折彎邊 高 H+1.5~2MM

11.頂料銷設計標準

一.選用原則

1.一般選用Φ8.0 的 LB 型頂料銷。若位置不夠時可選用Φ4.0、Φ5.0、Φ6.0 型的頂料銷。

2.當所需頂料力很大,位置又夠時可選用Φ10.0 的頂料銷.

3.頂料銷長度的選擇,應注意參考以下原則:

(1).選用標準長度,並考慮可否不需要在模板上沉孔。

(2).頂出高度<=10MM 時,一般選用Φ8.0 的頂料銷﹔頂出高度>=10.0MM 時,選擇其它 標準規格的頂料銷.

(3).避免開模時彈簧頂住模板臺階處的現象。

(4).鐵氟龍材質 LB 型頂料銷適用於鋁材,銅材等材質。現規格為Φ8.0*25,Φ8.0*30, Φ8.0*35,Φ8.0*40

二.排布規則

1. 抽孔,抽凸周圍對稱排配頂料銷,也可採用內脫料的形式脫料。

2. 折彎時如使用頂料銷脫料,在凸模上折彎邊每隔 20-30MM 排配一個頂料銷,折彎拐角 處一定要排配一個頂料銷。

3. 折單邊時,折彎邊頂料銷按上述原則排配,非折彎邊視大小均勻分布 2-4 個頂料銷。

4. 頂料銷的排配一般保証頂料銷逃孔邊到材料邊或模具相應刃口邊距離為 4MM,注意其位 置尺寸儘量圓整到整數或小數點後一位。

5. 內孔精定位銷兩邊一般對稱排配兩個頂料銷,外形精定位可視需要礁定是否安裝頂料銷。

6. 另外頂料銷的排配還要考慮整個工件的穩定性。

12.穿線孔位置設計標準

穿線孔位置及尺寸要求 對於精度要求較高﹐考慮到需要使用線割加工的內孔﹐設計者必須參照以下原則畫出穿 線孔(直徑ψ1.0mm 或ψ3.0mm﹐圖層為該模板銑床層)。

1. 異形孔大於等於 6mm 時﹐穿線孔直徑用ψ3.0mm。穿線孔離長邊4mm(如圖 A)﹐ 注意﹕刀口板折模孔穿線孔做在非刀口處離邊 4mm,(如圖 B)

2. 異形孔小於或等於 6mm 大於 3mm 時﹐穿線孔直徑用ψ1.0mm, 穿線孔做中心 (如圖 C)。

3. 異形孔小於 3mm﹐穿線孔直徑用ψ1.0mm,非刀口線割孔作外面離邊 4mm 或做在 孔中心﹐(如圖 D)﹐刀口線割孔做在孔中心(如圖 C)。

4. 共享板(零)件線孔一般做在對產品尺寸無直接影響的板(零)件上﹐例複合模公母 模共享時做在公模上。

5. 圓孔設計者不需畫出穿線孔。

13.打色拉孔設計標準

色拉孔的分類 色拉孔根據產品的要求不同﹐一般有深和淺兩種類別。如圖一所示色拉是產品互相鉚接 時﹐採用淺色拉孔成形﹔圖二所示色拉用於鉚拉釘之用﹐採用深色拉成形。在設計過程中﹐依 據如圖所示加以區分色拉形式﹐對其採用不同的成形方法

2.對於色拉孔的成形﹐一般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步﹕衝底孔﹔第二步﹕打色拉孔﹔第三步﹕衝 色拉過孔。由於色拉的形式有兩種﹐對於其成形過程﹐有特殊的要求﹐據本內容詳見下列敘 述。第一步 ﹕衝底孔﹐如圖三所示﹕ 在第一步衝底孔﹐衝頭直徑=D-0.4mm.

第二步﹕打色拉孔﹐如圖四和圖五所示﹕

第三步﹕衝色拉過孔﹐如圖六和圖七所示﹕ 在衝色拉過孔時﹐淺色拉孔和深色拉孔成形時取值是不一樣的。(下模部分應優先考慮 做入子) (1)深色拉孔衝色拉過孔時﹕衝裁間隙(單邊)固定取 0.02﹔衝頭直徑=D . (2)淺色拉孔衝色拉過孔時;衝裁間隙(單邊)固定取 0

14.滑塊結構設計標準

一.滑塊固定形式 常用的有如下幾種﹕

1 適用於中小形滑塊﹐依靠滑塊的垂直邊限位(如圖 1)﹔

2 適用於以共享方式加工的大型滑塊﹐限位塊採用入塊形式(如圖 2)﹔

3 適用於需快速裝卸的大中型滑塊﹐依靠滑塊底部的限位板限位(如圖 3)﹔

4 適用於需要滑塊在接觸料片前先復位的場合﹐靠滑塊中的頂料銷作用﹐先將滑塊復 位﹐頂料銷長度通常為 7mm﹐浮出端面 2.0mm﹐選用紅色扁線彈簧。(如圖 4)

5 適用於要求中間垂直 p 上下運動﹐左右滑塊水平運動的塊合﹐中間滑塊依靠內導柱導 向﹐左右滑塊用等高套筒限位﹐等高套筒長度取夾板厚度加 0.5mm。(如圖 5)

二.滑塊通用結構及尺寸

1 配合部分大滑塊及模板通常取外角為 R1.0﹐內角取 R0.8﹐如圖(9)所示;小滑塊及模板取外 角 R0.5 內角取 R0.3

2 圖(7)(8)為滑塊常用的結構形式. 圖(6)用用於滑塊尺寸較小而無法設置燕尾﹐或採用圖(7)(8)的形式﹐模板在滑塊W 方向尺 寸幹涉時﹐圖中尺寸 A,B,C,D 一般最小取 3mm;

3 滑塊配合間隙(圖中影線部分)﹕ (1) 材料厚度大於或等於 0.6 時﹐模板相應單邊放大間隙 0.03,滑塊不放間隙﹔ (2) 材料厚度小於 0.6 時﹐模板相應處單邊放大間隙 0.02﹐滑塊不放間隙﹔ (3) 大中型滑塊割共享時﹐設計者僅需繪出滑塊理論形狀﹐共享處的階梯斷面及間隙由 加工部門自行處理﹐共享滑塊配合間隙一般取 0.02。

4 滑塊斜角 P 在 15 度內時可任取﹔當大於 15 度時﹐只能取 30 度及 45 度兩種﹐斜角最大不 超過 45 度。滑塊斜角優先選用 5°﹐10°﹐30°﹐45°幾種規格。

三.滑塊設計注意事項

1 滑塊垂直運動行程一般不得大於滑塊厚度的一半﹔

2 為確保滑塊活動可靠﹐滑塊頂部應布置適當數量的浮升銷或彈簧﹔

3 當滑塊以共享形式加工時﹐應將兩滑塊繞模板中心旋轉 180 度進行加工﹐此時設計人員 不需將圖元旋轉﹐調整工作由加工部門自行處理﹔

4 如圖(12)所示﹐當模板中間有小滑塊時﹐若滑塊斜度小於或等於 15 度﹐導滑槽可直接在 模板上割出﹔若滑塊斜度大於 15 度﹐模板上的導槽最好改為入塊形式。

你們對這如何看,在下面留言大家一起評

|模具前沿|設計技術|設計視頻|設計資訊

如果你是想往設計方向發展,可以加入我創建的千人模具設計社群一起學習、交流、探討(無廣告);關注私聊我回復「社群」,即可獲得入群方式!私聊我回復「學習」,我會送你相關課程學習。

相關焦點

  • 強烈推薦:五金衝壓模具設計經驗分享
    ★衝壓模具的概念衝壓模具,也稱衝模、五金模具、五金衝壓模具,意思差不多都是一樣的。是指利用固定在衝床或壓力機上的模具對金屬或非金屬板材施加一定的壓力,使材料產生分離或成型,從而獲得一定尺寸要求、外觀質量合格的零件的壓力加工方法。模具分為很多種,我這裡主要是針對我熟悉的五金衝壓模具來講。
  • 800套五金衝壓模具2DAutoCAD設計圖紙
    01圖紙簡介五金衝壓模具2D圖紙,含裝配圖,零件圖!共800左右套,壓縮後大小為560MB。AutoCAD、CAXA電子圖板等機械工業軟體可以打開。保利得連續拉深 背包式端子級進模設計.doc 不錯的湍子模 超小真徑的子彈頭 成形配件連續模 衝壓模裝配圖
  • MouldCAD衝壓模具設計軟體
    MouldCAD衝壓模具設計軟體 秩名 發表於 2011-06-03 18:19:44 一、概述   MouldCAD衝壓模具專業設計軟體以設計者廣泛採用的AutoCAD為平臺,凝聚了眾多資深模具工程師智能與經驗
  • 最新最全的高速衝壓模具設計知識~
    3.0~6.0)以便下一工序的定位高速衝壓模具設計知識第一步:產品圖的公差縮放縮放原理:由於產品衝出來之後,總是存微小的毛邊:其內孔一般偏小,外形一般偏大,至於毛邊的大小,與衝裁間隙和衝子,刀口的鋒利程度有關:衝裁間隙越大,毛邊俞大,衝子,刀口鈍化後,毛邊也會增大,故衝子,刀口衝了一定的時間後,常常需要將刃口磨去0.3~
  • 鈑金衝壓模具設計-外銷汽車模具設計「汽車衝壓模具英語」
    在近些年國內模具行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出口模佔比逐年攀升,為更好配套客戶市場需求,我司已成功引入全英文模具設計,消化歐美客戶設計習慣,並已成功配套模具公司開制汽車模具20餘副【模具主要出口歐美】,沉澱相關技術經驗。
  • PressCAD衝壓模具設計外掛:常見問題歸納十個問答
    請點擊上方(五金衝壓模具設計自學),加關注!
  • 最為詳細的五金衝壓模具設計標準(第三更)記得收藏轉發!
    ﹐在用連續模和手動衝壓時﹐導柱安裝於下模﹐而導套則安裝於上模﹐(如圖所示)2.對於自動化線(ROBOT)而言﹐則把導柱安裝於上模﹐而把導套安裝於下模﹐(如圖所示)﹐導套可高於成品10.0mm﹐導柱依實際閉模高度設計。
  • 模具基礎知識六要點,衝壓人不做設計也要看看
    (4)產品成形過程模擬——注塑成形、衝壓成形;  (5)定製適合本公司模具設計標準件及標準設計過程;  (6)模具生產管理。長形之模具及連續模具最常使用鎖緊螺絲配置於四邊角及中間位置。(2)模板之厚度  模板之厚度選擇與模具之構造、衝壓加工種類、衝壓加工加工力、衝壓加工精度等有絕對關係。依據理論計算決定模具之厚度是困難的,一般上系由經驗求得,設計使用的模板厚度種類宜儘量少,配合模具高度及夾緊高度加以標準化以便利採購及庫存管理。
  • 汽車衝壓模具典型斜楔結構—吊楔設計思路
    一.結構簡介懸吊斜楔主要部件吊楔是衝壓模具中常用的一種斜楔機構,具有操作空間大,便於操作,取件容易、操作性好,容易實現自動化等優點,但加工、裝配、調試困難。>備註:滑塊重量=滑塊+鑲塊的總重量注意:除水平滑塊外,回程力都為滑塊重量的1.2—1.5倍,傾角大時,為重量的 2倍以上;回程彈簧的種類回程裝置的類型主要有氮氣彈簧和螺旋彈簧兩種,另外還有氣缸、樹脂、橡膠等,目前我司所承制的模具,基本上均選用氮氣彈簧。
  • 衝壓模具設計全流程
    1產品導入1 精密模具衝壓常規產品導入流程1.1產品圖→加工圖→排樣圖→結構圖→組立圖→模具圖紙1.2 連續模具排樣圖及結構圖須審核1.3 單衝模具排樣圖及結構圖須審核1.3 模具圖紙須審核籤字生效,圖紙規範清晰2 樣品控制流程現場提供樣品→自檢→品管部檢測→檢測報告→檢測報告確認→工程部→客戶2模具設計1.模具設計流程模具設計流程圖
  • 五金模具設計PressCAD提升效率技巧、設計流程、常見問題歸納
    衝壓模具設計師為了提升設計、繪圖效率,降低設計結構的難度、方便檢查都會使用二次開發程序進行輔助製圖。 CAD是二維衝壓模具設計中最常見的設計軟體,自然與之匹配的二次開發軟體比較多,其中最受各位設計師熟悉的要數統贏「PressCAD」,可以這麼說,搞設計的百分之80以上都知道這款二次開發程序。
  • 衝壓模具結構,一次給你講清楚
    衝壓模具結構知識講解目錄一.什麼是衝壓?單工序模(工程模)與複合模都有著重講下第三大類:單工序模具(工程模) :衝壓一次行程只能完成一道工序的模具複合模:衝壓一次行程中 ,在同一 工位上完成兩道或更 多工序的模具連續模:具有兩個或更多工位,材料隨壓力機(衝床)行程逐次送進一工位,從而是工件逐步成形的模具
  • 連接板衝壓工藝及模具設計
    目前我國模具年生產總量雖然已位居世界第三,其中,衝壓模佔模具總量的40%以上,但在整個模具設計製造水平和標準化程度上,與德國、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以大型覆蓋件衝模為代表,我國已能生產部分轎車覆蓋件模具。轎車覆蓋件模具設計和製造難度大,質量和精度要求高,代表覆蓋件模具的水平。
  • 五金模具設計│工程規劃,排位圖設計與單工序模工序編排
    排位設計原則排位設計是模具設計的關鍵所在,優秀的工模設計師需要有豐富的空間想像力與創造力,更需要有豐富的實際設計經驗與紮實的基本功.根據我們二十年來的模具設計經驗和前人的知識經驗總結.我們歸納了五金模具排位設計的一般原則:1)根據製品形狀及精度要求規劃成形工藝
  • 分享影響衝壓模具壽命的幾大因素
    隨著衝壓模具在現代工業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加之中國正處於工業轉型期,中國製造正快速的向精密化,智能化邁進,自然而然市場對衝壓產品的也就要求越來越高。高效率,高自動,高精密的模具也越來越受到市場青睞,而衝壓模具在整個衝壓產品的生產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套高壽命的衝壓模具在企業生產中對生產效率與企業成本的控制起到主導作用,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影響模具壽命的有哪些。根據我在模具行業多年的經驗分析,影響模具壽命長短的因素大致有這幾個方面。
  • 乾貨I進出口鈑金模具通用設計標準
    三.五金零件設計規範. 3.1),模具上所有用到的輔助導柱必須設計在038以上,(如圖) 3.2)300以上的模板其固定銷必須設計為012. 3.3)模具上所有導柱必須設計在020-025之間.
  • 衝壓模具的基本構成,通俗易懂!
    4、在連續模具設計時,抬料設計非常重要,如果升料杆不能將整個料帶升起,就無法進行自動化連續生產。5、在模具設計中,模具材料的選擇和熱處理以及表面處理(如TD,TICN, TD時間需要3-4天),特別是拉伸件,如果沒有TD,模具表面會很容易就拉燒起毛。
  • 五金衝壓模具大型覆蓋件常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減少和消除衝壓表面星目的預防措施:①衝壓生產用的BL料必須經過1︿2次的清洗,並保證清洗後的表面質量達到檢驗標準的要求;②開卷落料後的材料要及時用於衝壓生產,如果暫時不能用於衝壓生產,在轉運及存貯過程中要妥善處理,防止BL料被弄髒;③衝壓模具特別是拉延模具必須清洗乾淨,衝壓生產中如果有灰塵等汙物落入模具表面,必須停線並用粘性布將模具表面擦乾淨;④在模具表面及材料表面乾淨的情況下
  • 衝壓模具設計篇:卷圓件衝壓工藝分析及模具設計學習,值得一看
    孔邊距、孔心距及孔距均滿足衝壓要求:(2)材料: 10F 鋼,是優質碳素鋼。,大批量生產,應重視模具材料和結構的選擇,保證- -定的模具壽命;結論:可以衝裁加工成形。為簡化階進模結構,降低模具製造成本,保證條料送進剛性和穩定性,減小階進模工作面積,減小階進模發生故障及返修,故採用單排橫排最佳。
  • 模具設計術語
    打開APP 模具設計術語 佚名 發表於 2008-08-03 12:00:30 模具設計術語上極點  上極點是壓力機滑塊上下運動的上端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