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星河的記憶》,這部科幻愛情小說,可以說是桐華的又一次大膽嘗試。如果拍成影視作品,很多人應該不會反對開篇就用大遠景,鏡頭緩慢移動,寧靜、深遠、空曠,而後出現的是一個孤獨又倔強的身影,她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自己從哪裡來,更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裡。作者不聲不響,用巨大的留白做了低調又華麗的開場。天遠地闊,宇宙浩淼,她用自己的行動和堅持詮釋了一個哲理——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明明害怕,仍然心藏慈悲、手握利劍,迎難而上。
放眼當下的言情小說市場,仔細對比一下,我發現其實這樣的觀點用在桐華身上也未嘗不可。在很多人追捧《步步驚心》的時候,我不是很能理解,言情小說真有這麼大的魅力嗎?開始了解桐華,是從一部《大漠謠》開始。作者很巧妙地把霍去病的一句「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用作了愛情宣言,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或許就是這份底蘊和巧思,讓桐華的作品總有可圈可點之處,吸引人讀完她一個又一個故事。
科幻小說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不合理設置被人詬病,桐華的作品很明顯取長補短,把讀者的重點火力吸引到了人物關係上。所以作者不惜重筆,刻畫了生動的角色,洛蘭、千旭、辰砂、封林,甚至他們異變、失去記憶之後的模樣都讓人愛慕和心疼。在這樣的情況下,很難再留出多餘的思想去分析部分科幻情節是否合理。單單是殷南昭不明不白地消融,再也沒被想起,已經讓人氣憤至極。毫無懸念,愛讓人無怨無悔,至死不渝。在基因決定生死的未來世界,即使跨越種族,尋找至愛也是值得的。
作者給自己取的名字是駱尋——即使命運是千裡荒漠,她也希望自己能像堅韌的駱駝一樣,一步一步,慢慢地尋找到一片屬於自己的綠洲。而她愛上的第一個人,不管叫千旭,還是南昭,都是帶著光明和溫暖。四周林立的巨石像一個個猙獰怪獸,但是他的手安全可靠,只要跟隨他,就好像走在一條春光爛漫、鮮花盛開的錦繡大道上。愛情就像生命的誕生,是無數個偶然交織成的必然,無數個也許導致的註定。一旦發生,就沒有如果,只有結果。所以結局很可惜,這段感情以南昭的犧牲和成全匆匆結束。
找回了所有的記憶,駱尋回歸成了洛蘭。那些生命裡經歷過的歡笑、悲傷,貯藏在她的大腦裡,明明沒有絲毫重量,渺小若塵埃,卻比滿天星辰更閃耀璀璨,讓生命無比豐盈。最初的相識,辰砂毫不在意,即使朝夕相處,他們也錯過了十年。又一個十年,他們有了愛情的結晶,卻也因為種族紛爭窮途末路。知道真相的辰砂欣喜萬千,卻又愧疚、後怕。朝朝夕夕、夕夕朝朝。或許餘生還長,還有機會彌補,還有很多朝夕可以執手相對。故事卻再次峰迴路轉,以悲劇收尾。小朝小夕的名字,變成了奢侈的嚮往。故事的最後,依然是沒有如果,只有結果。洛蘭說,她有一個夢想世界,在那個世界,人們尊重差異、接受不同,不會用自己的標準否定他人,不會用暴力強迫他人改變,每個人都可以有尊嚴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