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業一周的Costco在因人流過大宣布暫停營業一天後,再因商品價格調整、會員開始退卡受到廣泛關注。從價格調整以及開始有消費者退會員卡來看,Costco在中國已經開始水土不服。業內人士指出,除了倉儲式超市選址難、擴張規模亦受限的問題外,關鍵還是Costco能否在本土找到合適的供應鏈,並在複雜的中國零售市場中完善供應鏈管理模式。
部分商品漲價,會員陸續退卡
開業一周的Costco的變化最先體驗在價格調整上。有顧客反映,開業時售價為1498元的飛天茅臺沒有了;原本售價32.9元的兩瓶裝味全冷藏牛奶調到了53.9元;水井坊的特價酒賣完了,五糧液也調價至1069元了,愛馬仕早已售罄,並且出現了排隊退會員卡的局面。
Costco低價從何而來?通過其經營模式不難發現,「掙人頭費」,即通過會員收入渠道是其一項主要收入,Costco賣的商品毛利率很低,是通過規模化從「薄利多銷」裡放大利潤基數。
Costco實行會員制,其在2018年的年報中提到,付費會員數為5160萬人。此次上海開業的店會員年費為299元人民幣,與其他地區的年費相比處於中上遊的位置。不過,即使在零售業低迷的美國,Costco的發展依然可圈可點,其2018財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2月17日的前12周,Costco銷售額為346.3億美元,同比增長7.3%,淨利潤8.89億美元,超過上年同期的7.01億美元,當季僅會員費收入就達到了7.68億美元。
通過大批量進貨來降低成本是Costco實現低價最直接的方式之一。一位Costco的家電供應商告訴南方日報記者,他們的新品已經入駐美國的Costco,不過約定了三個月的銷售期,通過前期的銷售情況來權衡之後的合作。對於為何選擇Costco,該供應商表示Costco面積足夠大,對於較大型的家電來說,有充分的展示空間。可見Costco跟供應商之間存在議價空間,同時供應商也可針對產品前期在Costco的銷售情況進行調整。
從價格調整以及開始有消費者退會員卡來看,Costco在中國水土不服已經出現。其實在Costco之前,會員制超市這一領域早已有人在耕耘。作為首批進入中國的外資零售企業,沃爾瑪旗下的山姆會員店早在1996年8月進入中國,但之後一直處於沉寂的狀態,直到2011年,全國範圍內也僅6家門店。而另一定位為「倉儲式商場」的麥德龍也曾推出會員制,不過收效甚微,近期頻頻傳出關於麥德龍中國業務股權轉讓的消息。
優化本地供應鏈,推出小包裝產品
從排隊搶購到排隊退會員卡,「網紅」Costco在一周內經歷冰火兩重天,業內人士指出,出現這種現象背後折射出的是供應鏈管理這一問題。
「Costco在中國沉澱下來需要一個過程,關鍵還在於商品能否找到合適的供應鏈。」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裴亮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Costco的優勢是在美國經營多年後自有的一套成熟模式,在商品採購、庫存周轉方面有一套體系。但打入中國市場的Costco需要提供適配中國消費者需求的商品,這就要求商店必須尋求到本地的供應鏈,打破經銷商體系,從而讓消費者買到更好的商品。「Costco就是低價的代名詞,它實質上是大折扣店。」裴亮表示,會員制超市相對於傳統超市來說,已經先發制人鎖定了會員,如果能持續提供高質量低價格的商品,後續立足很值得期待。
在中國建倉儲式超市還面臨的一個門店選址的問題。麥德龍在中國的首個商場面積達到14000平方米,相當於兩個足球場面積,但這種「巨型」商場開設在人口密集的市中心,高昂的土地價格將使經營費用高漲,擴張規模亦因此受限。截至2018年年末,麥德龍在中國的59個城市開設95家商場,而家樂福早在2013年就已達到236家門店。
參與過中國會員制超市早期市場培育的山姆會員店已經在進行調整。多數人對山姆會員店、Costco的直觀印象是倉儲式的貨架、量販式的商品。沃爾瑪中國電子商務及市場部高級副總裁陳志宇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在國內,尤其是一線城市,家庭單位較小且生活節奏很快,這讓很多消費者更傾向於少量多次的購買,看到這種消費趨勢的零售商們紛紛作出調整,開始推出一些小包裝的商品。山姆會員店也在適應中國市場作出一些變化,在北京順義的門店裡,山姆會員店自有品牌Member’s Mark以及部分商品都被設計成了大包裝中包含多個小包裝。經過調整,自2016年起,山姆會員店迎來了高速增長期,一年內快速擴張至16家門店。據沃爾瑪發布的2020財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山姆俱樂部營收為150億美元,另外,根據計劃,未來五年,沃爾瑪旗下的山姆會員商店將在中國開設40家新店。
隨著Costco第一家門店的開張,中國國內的零售業態也更加豐富,會員制超市、無人便利店、連鎖便利店、社區型迷你超市,以及眾多的電子商務同臺競技。裴亮指出,未來的趨勢將是店鋪細分化,理想狀態是店鋪與現實匹配,做到千店千變。他強調,商品質量是首要因素,其次,零售商和供應商要建立更加緊密的合作,根據消費需求、消費形態和生活形態的變化不斷調整商品和服務。此外,在支付手段等零售科技應用方面,要加速與新技術的融合,增強線上線下融合與交互感。(南方日報記者 彭穎 實習生 巫芷菁)
◆相關連結
會員制超市和
普通超市有何不同?
近日,Costco登陸上海,因為過於火爆、限流、暫停營業等頻頻上熱搜,與此同時,它的多年老對手——沃爾瑪旗下的高端會員制商店山姆,傳出將在廣州天河區開第二家會員店的消息。同走會員制路線的山姆會員商店1996年落地深圳,20多年間全國開了26家門店。
會員制超市和普通超市以及大賣場的不同之處在於瞄準高質量用戶,用高性價比的商品和差異化的服務將客戶抓在手裡。據了解,Costco上海店會員卡為299元/張,山姆會員卡為260元/張,儘管如此,會員制超市依舊吸引大批忠實消費者,其背後邏輯為一方面是物美價廉的優勢,另一方面是居民消費升級和城市品質提升的需要。
Costco以價格優勢出名,但並不是廉價超市,這家一站式購物量販店在美國的目標人群是中等收入群體,很明顯這一戰略沿用到了中國。例如Costco開業當天最受矚目的1500元左右茅臺和標價10萬元的愛馬仕鉑金包單價並不低,但遠低於市場價,一上架便被搶購一空,可見Costco真正面向的是中等收入群體。(南方日報見習記者 周中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