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娃學英語,啟蒙晚了錯過了語言黃金期,趕得上嗎?

2021-02-16 東西兒童教育

想必大家最近也看了新聞,美國這邊新老兩屆總統交接,各種狀況真是聞所未聞,我們所在的德州這邊天高皇帝遠尚還好,但前有疫情,後有動蕩,我們還是繼續老實待在家吧……

哎,希望今年的春節,大家都能過個安穩的團圓年!

說到團圓,我最近收到一位讀者留言,幸福又有點心酸:

不管怎麼說,能夠一家團聚就是最好!這個小家庭的情況雖然有點特殊,但是大孩子啟蒙英語卻是很多家庭的普遍痛點,今天借著這位媽媽的留言,和大家聊聊大孩子英語啟蒙的話題。

背景知識:英語啟蒙的三種不同起點

你必須要了解的:大娃英語啟蒙的特點

一定要收藏的:大娃英語啟蒙的方法和學習資源推薦

可以擰走的:全文資源

3歲,甚至更早開始孩子的英語啟蒙,這是一個最理想的開始。

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母語不強勢,漢語英語之間的界限模糊,跟馬賽克糊糊一樣混在一起,孩子完全可以把英語當做一門母語來習得。「習得」,也可以理解成耳濡目染。磨耳朵、看動畫、親子共讀……英語就這麼輕鬆快樂的開始入門了。

3歲起點的英語學習路徑,我之前有專門寫過,有需要的同學可以看看這篇:

《英語這樣學,小學畢業躺贏到高考(技術貼)》

5、6歲左右開始啟蒙,也是目前比較普遍的選擇。

這時候開始,雖然有母語影響,比如對低幼的英文動畫有點排斥,但這種陣痛大體是可控滴。我們依然可以採取類母語的學習方式,也就是習得為主(80%),學得為輔(20%),依然要多聽多看多讀,和3歲開始差不多。另外,適當加入「學得」的成分(「學得」就是用教材、練習冊、輔導書之類來帶著孩子入門、鞏固,和「習得」的耳濡目染,有所區別。)

這類孩子的啟蒙路徑可以參考前面三歲啟蒙的步驟來補一補,但進度拉快點,輸入量更大一點。

看到這裡,大家肯定都清楚,3歲開始啟蒙英語肯定是最好的選擇,試問哪個老母親不喜歡無痛又省心的學習過程呢?但實際上,每個家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要麼是條件不允許,比如前面這個父母都在外地工作的家庭;要麼是頭幾年的英語啟蒙沒有抓緊,導致孩子的學習沒有連續性、系統性,基礎不好,甚至相當於沒有。

所以,7、8歲,甚至10歲才啟蒙,應該是大部分國內家庭的實際情況了。

這時候開始啟蒙英語,是肯定的但效果不一定就會差。想想我們當年學英語,10歲開始都算走在前頭了,初中才開始接觸ABC也很正常~只要目標確定、資源給力、路線清晰,依然可以迎頭趕上。

大娃錯過了語言黃金期,錯過了無痛、陣痛的啟蒙起點,那父母首先要接受以下幾個事實,才好進行指哪打哪的下一步:

比如,即使情節完全一模一樣,甚至原版更出彩,孩子也會首選中文版《哈利波特》而不是英文版,因為對大娃們來說,中文更好理解,能夠很快地陷入情節中。

但強勢母語是個雙刃劍反過來也會幫助英語學習,這個咱們待會詳細說~

我之前在磨耳朵那篇文章中有講過這個道理。小小孩的耳朵能識別出不同音素的細微區別,從而高效地模仿、積累。這就是為啥孩子從低齡就開始啟蒙的,英語口語發音更正宗。

但是,這種能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消退,並且消退的速度非常快。從7歲開始,幾乎是斷崖式下降。也就是說,7歲之後開始學英語的孩子,想擁有一口標準發音,很難。

但口音,在交流中真的不是很重要,純正地道當然最好,不行也不必強求。比如印度人的英文口音都很重,但依然不影響他們當CEO~

大娃做英語啟蒙,家長最能直觀感受到的一個難處,就是學習資源不好找,因為孩子的認知能力和語言能力有落差了。

比如,家有一個9歲的孩子,這個年齡的娃,已經能理解甚至非常感興趣「宇宙」、「科技」等話題了,但如果我們就拿這種英語素材給ta學習,孩子根本理解不了,因為ta從8歲才開始啟蒙,現在的英語水平可能剛剛能夠看懂小豬佩奇,那咱們又給ta放小豬佩奇來學英語,娃肯定也很抗拒,因為一個9歲的孩子已經對小豬佩奇這種低齡動畫不感冒了。

《海尼曼》中的天體宇宙知識v.s《小豬佩奇》原版動畫

高興趣,低水平的落差,可能讓急需攝入資源的孩子和到處找資源的父母,都比較痛苦。找資源,找好資源,找認知和語言能力匹配的資源,這就非常考驗大娃家長的功力了。

這個特點,從某種角度上來看,是實打實的優點

我們說孩子「習得英語」,可以參考上面的【三歲起點】孩子的學習路徑,從小攝入大量原版視聽說資源,把英語和中文混在一起吸收,語言能力比對著英美國家母語的同齡孩子在進步,這種培養方式,算得上【專業選手養成之路】。

學得英語,則是7、8歲以上孩子啟蒙英語的【業餘選手進階路徑】了。這時候家長給孩子的第一站選擇,往往不是磨耳朵,而是找一套好教材、好課程、或者好的中外籍老師

因為相對於低齡孩子學英語,大娃的學習能力、認知能力更強,記單詞、學語法不會覺得很抽象;大娃的自制力和專注力更強,基本能夠獨立上課,一旦有好資源帶著學,家長守著學的壓力會小很多;還有,大娃的母語雖然強勢起來,但母語可以加速孩子的可理解性輸入,比如孩子裸聽英文歌曲有點困難,可以先比對著字幕聽一遍,對整首歌的大意基本了解了,再來練習裸聽。

3歲起點的孩子,到了10歲可以比肩母語孩子9、10歲的語言水平;8歲起點的孩子,經過2年的系統學習,到了10歲,聽、說和原版閱讀雖然落後於同齡母語孩子,但詞彙、語法的基礎能力,讀、寫輸出能力也能在校內拔尖。

這兩類孩子,起點不同,路線不一樣,但假如我們只看應付體制內英語考試的這個目標這兩類孩子都能成為拔尖的孩子

時間對大孩子學習英語是個最現實的問題。

上小學後,學科學習的壓力變大,到了中高年級,還有小升初的壓力。

反觀6歲以下,甚至3歲以下就開始啟蒙的孩子,他們到小學階段時,已經經過了大量的高效的英文輸入。啟蒙晚的孩子要想趕上,就是把這些時間和高效輸入給補上。

客觀上,大娃需要大量時間補英語,主觀上,能給英語挪出的時間不多。如何補上?策略很重要。

大孩子英語啟蒙,可行且更容易成功的,是EFL法,也就是Learn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把英語當做一門外語來學習,這個方法的普遍適用性非常高,比如,前段時間小半爸在黑板報裡就介紹了小半的EFL英語學習,進行得還比較從容,大家可以參考。

我們國家是典型的EFL國家,平時說、用中文,只有在少數場合,比如商務會談、考試、出國旅遊、表演節目等,才會用上英語。EFL/把英語當做一門外語來學習的目標很直接:解決最基本的交流溝通,用起來像那麼回事兒就好。

(與之對應的,是ESL,把英語當做第二語言來學習,如新加坡的孩子;以及ELA,把英語當做母語孩子的語文來學習,如美國本土的孩子。)

鑑於大娃的學得能力已經比較強了,所以大孩子的英語學習,我建議一開始就跟一套好的EFL教材。

EFL大家聽起來陌生,EFL教材卻是我們都接觸過的。咱們當年學校裡的英語教材、現在公立學校使用的英語教材,都是EFL教材。

它的特點是,非常注重詞彙、語法和閱讀。這也對應了國內英語應試的側重點

適合入門的EFL教材我之前也專門盤點過,外研社的《新概念英語》、朗文的《Side by Side》、牛津的《Let's Go》都是不錯的選擇,其中《Let’s Go》畫風比較低幼,一些大娃可能不好接受:

EFL教材,如果家長教不了,最好還是報一個精講教材的線上或線下班。我推薦這三套EFL教材,也是因為網上配套的課程比較多,不少線下機構也在用它們做精講。

這三套教材具體的介紹可以看看我之前寫過的:《系統學好英語的「四大類「教材,我幫大家深扒一下!》

另外還有一套來自美國國家地理和小託福考試官方的《Time Zones》,雖說是小託福考試的備考教材,但和國內應試上對英語的要求結合非常緊密,聽、讀、語法、詞彙學的都挺紮實,配套也很豐富,推薦。

由於詞彙、語法和閱讀,是國內應試英語的重頭戲,也是EFL的側重,所以這個模塊需要孩子花更多的時間。

如果短板明顯,建議可以囤一些專項的訓練書、課,由專業的人或內容領著朝前趕進度。

其中,閱讀可以介入得更快一些。比如3歲孩子是磨耳朵1-2年才開始正式上原版閱讀,而大孩子有一定詞彙量就可以馬上閱讀了,甚至可以同時進行。(因為可以藉助中文優勢,下面會細講)

說和寫這兩個輸出能力,由於校內應試的要求並不高,所以如果孩子時間精力實在有限,跟著教材要求走即可;但如果未來有留學打算,或對孩子的學習要求定位更高,說、寫兩項也要上心。

前面說了,大孩子起步晚,越往後走,升學壓力越大,時間精力就越有限。所以,大娃起步的前兩年,特別是第一年,特別重要,要用大火燒開了來猛攻,用更多時間,打更多學習素材的組合拳!

看動畫電影,迪士尼、皮克斯、夢工廠出品的動畫電影可以說是部部精品,特別是皮克斯,立意、畫風都挑不出毛病,也是年年奧斯卡的常客。大家不知道怎麼挑動畫的時候,盯住這三家動畫出品方準錯不了~

還可以看經典的家庭題材情景喜劇,比如《摩登家庭》、《查理成長日記》、《小謝爾頓》等,這幾部都是講一大家子人的日常,有笑點有淚點,從7、8歲到12、13歲青少年都特別有共鳴,還可以get一些中美文化的差異。

這些美劇單集片長也只有20分鐘左右,一集一個故事,也不擔心沉迷。對了,這些都是我家看過的,沒有暴力、粗口等少兒不宜元素,可以放心孩子獨自食用。

孩子喜好來看,

★ 細膩的孩子,推薦從《蘭登》L2開始,因為它的文、圖、韻律都特別美,值得細品;

★ 比起故事,更迷人文、歷史、科普的孩子,可以從《RAZ》D左右開始讀;

★ 《I Can Read》這個系列我建議挑著主線人物來讀,男孩可能會喜歡Little Critter,女孩可能會喜歡Amelia Bedelia,還有車車主題、冒險主題、恐龍主題……

儘量裸聽課文、讀過的分級讀物、看過的電影,裸聽不行就對照英文字幕聽一遍,再裸聽一遍。

看、讀、聽這三項,一定要好好利用大娃的優勢——母語強勢!可理解性輸入!

比如,如果孩子看英文字幕也困難,那就用中文字幕看一遍,理解劇情,再用英文字幕看,或者比對著中英文字幕一起看,最後再結合人物表情、肢體動作,來裸看,猜猜到底說了些什麼。這是個笨辦法,但笨辦法往往有用~

或者,給孩子挑選原版初章書時,可以挑一些閱讀有中英互譯的讀物,比如《企鵝經典歷史大發現》,就是精選自蘭登企鵝書屋風靡全球的《who was》/《what is》/《where was》三大系列,前面是中文,後面是英文,對照著看,漲知識又學語言,非常適合認知力、好奇心都max的大孩子們。

大孩子學教材,學完後用專項練習冊刷刷題,是最簡單直接的鞏固手段。

具體練什麼?還是跟著應試要求來:

重點練詞彙、語法、閱讀,這是保底;兼顧練寫作,這可以拉分。

專項練習冊我比較推薦的是《哈考特》,不僅因為它作為美國教輔王炸品牌,相當於某而思的水準,品質過關;我更欣賞的是,《哈考特》作為原版練習冊,對普娃異常友好:學+練的內容組合,難度遞增平緩,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都能找到對應的級別開始。

>>說——學過的教材內容、看過的讀物,能逐步達到朗讀→背誦→複述3 種程度即可。

>>寫——寫語法正確的簡單句。能默寫、聽寫出讀物、教材、影片中的簡單句子即可。

7、8歲到12、13歲的孩子們,性格基本已經形成,每個孩子的個體差異蠻大的,所以需要家長們在了解自家孩子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學習素材、資源。

If孩子童心未泯天真可愛,低齡的原版動畫片依然可以看;

If孩子獨具思辨精神,對幼稚的動畫片明顯排斥,可以從一些製作精良的短視頻、或者內容比較有深度的STEAM動畫開始看;

▲ 上次分享的《Kurzgesagt/簡而言之》就很合適,在B站搜索名字就有中英字幕版免費看 圖源視頻截圖 

If孩子喜歡小動物,就多鑽一點小動物主題的素材;

If孩子喜歡人文,人文主題的就多看一點。

還有一種「無腦選擇」方式,意味著絕大多數孩子,無論多挑剔資源,都容易「中招」——

《牛津樹》從L5開始的穿越情節設置、科普讀物《神奇校車》的上天入地、《神奇樹屋》裡的時空旅行、《老鼠記者》的插圖和彩標、《小屁孩日記》的土味日記,總有有個能擊中娃的心!

最重要的是,這些書籍不僅有趣容易上癮,用詞都是簡單的生活日常詞彙很適合詞彙量少的大孩子閱讀

如果直接一本書給孩子,ta比較抗拒,可以用電影、動畫勾起興趣,再帶動文本閱讀,如《奇蹟男孩》、《哈利波特》、《小屁孩日記》都有配套的電影,品質還非常不錯。

《牛津樹》、《神奇校車》、《老鼠記者》也有配套的動畫片,動畫的演繹還能加深對讀物本身的理解!

最後,咱們心裡要有個譜,大娃啟蒙英語的目標不是領跑而是趕進度

你想,假如孩子7、8歲開始啟蒙,想要通過3、4年的學習,攆上3歲啟蒙的孩子,實現與英語母語的10歲孩子同步水平。這個目標就有點高了,要實現它,勢必得花更多的時間精力。

我身邊也不乏有8歲啟蒙,1年之後就能自主閱讀哈利波特的孩子,但這意味著孩子學習英語的時間投入和學習強度,更大。我們能看到的好結果,不是有什麼高人指點,有什麼神操作,成功的背後幾乎就是整個家庭all in!

對大部分大齡開始啟蒙的孩子來說,更實際一點的目標,是通過3、4年的學習,達到原版閱讀超過校內同齡人,詞彙、語法基礎遠超同齡人,寫作基礎紮實,能在體制內的英語考試中輕鬆拔尖,到了初高中後,能把更多的時間精力留給其它學科。

雖然孩子年齡越大,英語啟蒙的阻礙越大,但好處也很明顯,學習能力強,母語能助攻,只要找對資源,堅持投入學習,這個目標,真的不難實現!

今天文章裡提到的適合大孩子英語啟蒙的資源都比較分散,我整理了一下,需要的同學在右下方點 在看 ,然後到公號後臺回復 大娃英語 就可以收到了。

在家刷手機,不出意外地看到了#浙江2021年1月選考#上了熱搜,大家對這個概念可能有點陌生,畢竟浙江也算走在了高考改革的前沿……選考的全稱是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選考科目考試,就是俗稱的7選3考試(必考的語數外,加上化生政史地技中任意選擇3門),1月考一次(就是上熱搜的這次),6月考一次(就是高考),每科可以考兩次,由學生自己選擇一次考試的分數計入高考成績,說白了,這就是他們的第一場高考。

看了看孩子們「吐槽」選考英文真題,我確實有點震驚,現在的娃沒點知識儲備,真不敢隨便上考場……

就在發文前,又看到了#上海春考#的熱搜詞條,它的英語這門科目是可以「一年兩考」的,學生可以從1月春考和6月高考的兩次考試裡,選分數較高的那次計入高考總分。這個考試去年這個時候我們也聊過,最大的特點就是「難」,當時不少家長吐槽「直接難哭了孩子」……

雖然各位離高考還挺遠,但任務著實不輕鬆啊……以剛剛結束的高考題作為今天的結尾,希望大家心裡都能提前有個譜~加油!

我們的思維導圖新書——《思維力讓孩子愛上自主學習》出版啦!

如果你想找一本專業地道、以零距離觀察美國課堂的角度,採集第一手教學實踐材料、提供實用學習用例的思維導圖Thinking Maps圖書,就讀這一本!(本周限量優惠碼:CXZHBQ,可抵現金6元)

相關焦點

  • 戚薇女兒Lucky 妙語連珠惹人愛:抓住語言啟蒙黃金期,你的娃也行
    才三歲就能擁有這麼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很多媽媽們非常羨慕。為啥同樣的年齡,自己家的娃卻連基本表達都說不清楚?老話常說「貴人語遲」,老人們認為說話晚的孩子長大是貴人,更聰明!然而真的是這樣嗎?因為詞彙量大的孩子,腦神經會得到更多的刺激,腦迴路會得到強化,孩子的思維方式也會更靈活,更豐富。科學研究表明,3歲的孩子,腦部發育就已經完成了85%,因此,在孩子的成長中0~3 歲是孩子的語言準備期,3~7 歲則進入了語言發展的黃金期。
  • 3歲娃語言能力只有1歲!說話晚、說不清!別等,抓住孩子學說話的黃金期!
    「啊,你家娃都一歲多了還不會說話?」是啊,周圍一歲同齡孩子都開始說話了,自己家娃遲遲「不開金口」。寶爸寶媽難免著急,不停問「度娘」怎麼回事。老人常用「貴人語遲」來形容說話晚的孩子開口晚的孩子真的更聰明嗎?還是說,孩子說話晚是智力問題嗎?
  • 孩子學英語的這4個優勢,請你不要錯過
    語言學習是有黃金期的今天我們著重說一下孩子學習英語的優勢在哪?我們一直在強調1-10歲是學習語言的黃金期。很多人說孩子大了學習能力強,學英語也不晚,這句話對了一半,隨著年紀增長,學習能力會變強,但是太大了學習會錯過一段語言學習黃金期。我們來看看到底孩子的強項都在哪:1.
  • 好街查理英語丨一年級新班,把握英語學習黃金期
    但是,家庭教育裡英語啟蒙年齡越來越小這個「潮流」,估計也在悄悄困擾著很多新一年級的家長朋友。新一年級英語重點是什麼?孩子需要掌握到何種程度?大家心裡都有疑惑:到底孩子上一年級後開始正式學英語,會不會有些晚呢?
  • 2~6歲是娃英語啟蒙黃金期,但這3個坑家長經常踩,娃只會事倍功半
    2~6歲是孩子英語啟蒙的黃金期,學習第二語言要趁早相關的腦科學研究表明:0~6歲孩子的語言學習能力最強,過了這個階段之後,這種能力會逐漸下降。在3歲之前學習第二語言,第二語言的熟練程度有可能達到母語程度。
  • 2~6歲是娃英語啟蒙黃金期,但這3個坑家長經常踩,娃只會事倍功半
    2~6歲是孩子英語啟蒙的黃金期,學習第二語言要趁早:「寶貝,這是媽媽的同事老王,你前兩天不是在學習英語嗎?」許多孩子剛剛學習啟蒙英語,也就記住幾十個單詞,家長卻絲毫不理解這一點,四處炫耀,殊不知這是自討無趣,也可能會讓娃失去對英語的興趣。
  • 英語啟蒙晚的孩子比早啟蒙的孩子居然差這麼多
    英語啟蒙晚,一是容易有心理障礙,出現所謂的「語言自尊」現象,怕說錯寫錯。按照母語發展規律,孩子2-3歲時就開始顯現出中文強勢地位,而母語一旦呈現強勢,就形成了「母語語言習慣」,會在一定程度上幹擾、影響英語的學習,使得從接觸到接納一門新語言的適應過程比1歲前接觸英語的孩子更漫長。
  • 錯過了3-6歲的英語啟蒙黃金期?用對方法,大童也能迎頭趕上
    曾經,我也像很多人一樣疑惑,這麼早給孩子啟蒙有必要嗎?我們那時候五年級才開始學英語,不也這樣過來了嗎?因此,雖然也跟風給孩子報過一年的英語學習機構,但由於關鍵上的不重視,學完回家後只是單純完成一下機構布置的一點點作業,一年下來時間、金錢全打了水漂。
  • 錯過了3-6歲的英語啟蒙黃金期?用對方法,大童也能迎頭趕上
    ,同樣是娃,為何相差如此之大?曾經,我也像很多人一樣疑惑,這麼早給孩子啟蒙有必要嗎?我們那時候五年級才開始學英語,不也這樣過來了嗎?因此,雖然也跟風給孩子報過一年的英語學習機構,但由於關鍵上的不重視,學完回家後只是單純完成一下機構布置的一點點作業,一年下來時間、金錢全打了水漂。
  • 從幼兒語言敏感期開始正確的英文啟蒙
    同時對於兒童來講,良好的語言啟蒙是兒童早期教育的重中之重。而許多中國父母還沒有認識到幼兒學習語言的極高效率,從而錯過了語言學習的黃金期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千萬別浪費了孩子的語言黃金期!千萬別浪費了孩子的語言黃金期!千萬別浪費了孩子的語言黃金期!
  • 孩子沒有天賦能學好英語嗎?起步晚了怎麼辦?
    什麼時候開始學英語都不晚,只是開始的年齡不同,學習的方法和內容也要有所不同。 那些錯過語言黃金期的孩子,到了高年級才想學好英語。他們和較早學英語的同齡孩子相比,已經相差很大距離了,該怎麼辦?
  • 孩子的英語學習黃金期,不能錯過!我們應該從哪裡開始抓起呢?
    小學就取得了這樣的成績,妥妥別人家的娃了,小編也了解了這位小朋友是如何學習英語的,發現了一個關鍵點:兩個孩子學英語都開始的早!小助手是小學三年級才開始學英語的,悔不當初啊!越早學習英語就越好嗎?我想這個是無數爸爸媽媽內心很大的疑惑。越早學習英語就越好嗎?答案是不一定的。甚至我們說"越早學習英語就越好"是過於絕對的定論。但是有一點,我們必須認同: 英語學習,注重實踐積累,宜早不宜遲看到這裡相信家長們對於什麼時候開始學英語心裡已經有數了, 那下一個問題就是孩子怎麼學,學什麼?
  • 英語啟蒙的誤區丨家長必看
    英語,作為現代孩子一門必備的語言;很多家長越來越重視起孩子的英語啟蒙教育。在眾多社交平臺上,「帶娃學英語的苦」,很多家長可洋洋灑灑地總結上萬字「血淚史」。       有些家長因本身精力或語言能力有限,帶娃學英語,一直找不到門路。
  •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說話晚是語言發育遲緩嗎?重視語言發育關鍵期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說話晚是語言發育遲緩嗎?重視語言發育關鍵期  寶寶說話的早晚經常成為  小區裡爺爺奶奶們值得驕傲和討論的話題  「寶寶說話早才聰明嘛!」  「我孫子9個月就會叫爸爸媽媽了!」  「啊,你家娃都一歲多了還不會說話?」
  • 英語啟蒙什麼時候好?不同年齡對語言的敏感度如何?
    有人認為越早越好,0歲+就可以開始了,這樣就會像學母語一樣習得英語;有人則認為三歲開始啟蒙比較穩妥,理由是這時候漢語有了一定基礎,學英語不會干擾母語;而中國絕大多數的家長則認為,英語學習不緊急,或者條件還不具備,等到孩子快上小學再開始啟蒙,這樣母語掌握得很好了,學英語不會與母語混淆,或者覺得英語啟蒙是專業的事情,交給學校或機構去做更合適。
  • 小兒推拿楊曉:寶寶說話晚是語言發育遲緩嗎?重視語言發育關鍵期
    小兒推拿楊曉:寶寶說話晚是語言發育遲緩嗎?重視語言發育關鍵期 寶寶說話的早晚經常成為 小區裡爺爺奶奶們值得驕傲和討論的話題 「寶寶說話早才聰明嘛!」
  • 孩子英語啟蒙的這4個坑,80%的家長都踩過!看完趕緊改...
    英語,作為現代孩子一門必備的語言;很多家長越來越重視起孩子的英語啟蒙教育。在眾多社交平臺上,「帶娃學英語的苦」,很多家長可洋洋灑灑地總結上萬字「血淚史」。有些家長因本身精力或語言能力有限,帶娃學英語,一直找不到門路。
  • 孩子說話晚,會錯過語言發育黃金期嗎?
    孩子語言發育黃金期是什麼時候? 0~3歲是公認的孩子語言發育黃金期,這期間孩子語言發育突飛猛進,從咿呀學語到整句輸出,發展過程十分明顯。促進語言發育家長如何引導? 想要促進孩子語言發育,一定要抓住語言發展黃金期,即三歲以前。這時候對孩子進行適當的語言刺激,非常有利於以後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
  • 4歲語言能力相當於1歲!想要孩子說話,別錯過語言發育黃金期
    這個媽媽也太心大了!當孩子出現表達能力、或語言理解能力,明顯落後於同齡兒童語言水平時,要及時尋找原因嚴謹確診。根據孩子的個體情況,看是否需要進行針對性的康復訓練。特別是像龍龍這樣,語言差距大,接受能力差的孩子。進行單純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幫助並不大。
  • LILY英語說:錯過兒童語言學習黃金期,為此要付出多大代價?
    LILY英語一直狠抓孩子的學習質量,就是因為孩子的語言黃金期很短,若沒培養出英語思維,孩子今後就很難擺脫漢語幹擾了。」周媽媽又問:「那我用LILY英語的方法能學成英語嗎?」Lily老師回答:「成年人能學好的機率太低了,因為漢語翻譯已經根深蒂固了,漢語幹擾無時不在,聽說很難突破。」原以為周媽媽會就此打消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