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了!《朗讀者》第二季12期的卷首語、開場白、結束語都在這!

2021-02-18 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

《朗讀者》第二季已圓滿結束

每一期教科書級的卷首語、開場白、結束語

都直擊人靈魂深處

今天,小編特意搜集整理

跟大家一起分享

第1期主題詞 | 初心

| 卷首語 |

什麼是初心?初心可能是一份遠大的志向,世界能不能變得更好,我要去試試。初心也許是一個簡單的願望,靠知識改變命運,靠本事贏得榮譽。有的初心,走著走著,丟失了,而有的初心,走得再遠,我們依然會堅定地靠近它。孔子說:「居之無倦,行之以忠」。當有一天我們會發現,拋開一切世俗的附加,我們所堅守的信念和本心,是最為寶貴的,它存在向善、向美、向真的追求當中。《朗讀者》的初心,也很樸素,用最真摯的情感,最美好的文字,撫慰人心。2018,朗讀依舊,初心不改。

| 開場白 |

時隔一年,《朗讀者》又和大家見面了,不知道這一年大家過得怎樣,是否別來無恙。《朗讀者》第二季第一期的主題詞是「初心」。初心在最開始的時候,往往簡單樸素,但是他會慢慢長大,就像一顆種子能夠長成蒼天大樹,又仿佛站在零的起點慢慢綿延成很長很長的道路,到最後我們發現,所謂初心,就是在所有的願望、誓言和夢想當中離自己本心最近的那顆心。2018,朗讀依舊,初心不改。

| 結束語 |

文學創作只是一部分人,閱讀也可能只是一部分人,但是初心卻和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關。它關乎我們快不快樂,安不安詳,從哪裡來,最後走向哪裡。

第2期主題詞 | 想念

| 卷首語 |

想念往往不是刻意的,它出現在很多我們無法控制的瞬間,看電影,聽首歌,望著一張相片的時候,或者,就是在閉起眼睛的那一刻。對於生活在鳳凰城的翠翠來說,想念是那一晚對岸的歌聲。對於史鐵生來說,想念是在開滿菊花的秋天母親曾經說過的那句話:我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地活。而對於終老望鄉的洛夫來說,想念是故國的泥土,伸手可及,但我抓回來的仍是一掌冷霧。想念啊,讓日子變長了,讓不及的人變近了,讓我們最終明白,想念是擁有的另外一種形式,他想我,我想他,想念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有溫度。

| 開場白 |

我們今天這一期節目的主題詞是:想念。當我說完這兩個字,你有沒有想到某一個人,不管你想到了誰,都讓我們在心底感謝他,因為他讓我們對人的感情又多了一種認識。想念是那麼奇特,它可以是甜蜜的,也可以是苦澀的,可以是深刻的,也可以是淡然的,可以是綿長的,也可以是短暫的。在今天的節目時間裡,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一座座情感的博物館,去看一件叫「想念」的藏品,會折射出怎樣的光彩。

第3期主題詞 | 生命

| 卷首語 |

生命是多麼深邃的話題,它包含著人世間一切最極致的體驗。生命可以是能夠被毀滅但不能夠被打敗那般頑強,也可以是「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那般博大。生命如果有顏色,會不會看上去就像梵谷的《向日葵》和《星空》;生命如果有態度,是不是聽上去就是貝多芬的《田園》和《英雄》。生命的意義是如此厚重,無論我們怎樣全力以赴都不為過。因為我們生而為人,生而為眾生。

| 開場白 |

我們今天的主題詞是:生命。說到生命你會想到什麼呢?四季輪迴,生命交替,一個你愛他如生命一般的人,還是我為什麼要活著?傑克•倫敦曾經說過一句話,願我的生命如同那最絢爛的流星,願它的每一顆都綻放著動人的光輝。我想這也是對生命的一種詮釋吧,生命本來就應該充滿著光和熱。

| 結束語 |

無論是賈平凹先生筆下的落葉,還是曾老筆下的繁花,都讓我們感受到了植物生命的美,而作為人類,我們的生命還有一種力量,審美,那是心靈、精神所進行的創造活動。芸芸眾生,只有人類、唯有人類能夠創造、觀照一個美的世界,因為人類的生命擁有美的心懷。

第4期主題詞 | 紀念日

| 卷首語 |

紀念日是結繩記事上的一個個繩扣,它紀念著一個生命的誕生和離去,也紀念著一段歷史的開始和結束。如果說時間是一條單行道,那麼紀念日是道路兩側最特殊的路標,它告訴我們怎樣從昨天走到了今天。畢竟明天,又是全新的一天。這是郝思嘉站在一片廢墟上渴望重建家園的紀念。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這是魯迅寫下的不能忘卻的紀念。隨著時間的流逝,紀念日可能會被淡忘,但是,它絕不會消失。它向我們招手致意,只是為了告訴我們:記住,可以讓日曆上最簡單的數字,變成歲月最厚重的註腳。

| 開場白 |

我們今天這期節目的主題詞是:紀念日。紀念日是值得被銘記的日子,它可能會深刻地留在我們個人的腦海裡,也可能會被載入人類發展的史冊。而無論是一個小小的願望達成,還是能夠改變千萬人的命運,一個紀念日的背後,往往是無數個日子的蓄勢待發。那在今天的節目時間裡,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不同的紀念日所包含的不同的意義。

| 結束語 |

一百年前,以美育代宗教的理想,開創了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新紀元。八十年前,在中華民族最危難的時刻,以救亡圖存為己任的藝術家們會聚在了延安寶塔山下。而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美術教育,以藝術為人民服務的信仰和情懷,在不斷開拓著新的天地。一切教育是因人民而有的,這些光芒越是神聖,便越是為人民而點起的在這一切的頂顛的理想。

第5期主題詞 | 等待

| 卷首語 |

等待,是我們和時間的一場博弈。我們憑藉著智慧和耐力,與未來做一個交換。等待的不可知性,是一份考驗,一天一天,一步一步走向希望,或者失望。安娜•卡列尼娜呼喊著,「我是人,我要生活,我要愛情」;於是,她在等待當中燃燒了自己。「長亭外,古道邊,問君此去幾時還」,這是英子和她的同學們在傷感的歌聲中等待成長。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這是五十歲的孟郊寫下的詩句,也恰恰在那一年,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遊子,等來了和她母親的團圓。除非到達終點,沒有人能夠評價等待的價值。人生的意義在於因為希望,所以等待;更在於因為選擇了等待,所以,看到了希望。

| 開場白 |

我們今天這期節目的主題詞是:等待。等待仿佛是生命當中的一個常態,我們經常會等一個電話,等一趟地鐵,等著新年的願望能夠實現,等著跟相愛的人久別重逢。時間很多美好的事物,並非是觸手可及的,經過了時間的醞釀和打磨,等待的結果才會顯得更加珍貴。當然也會有一些等待是在和幻滅苦苦做著抗爭,經過漫長的等待,用時間等來光明。

| 結束語 |

從1970年到1980年,我們國家自主研發的第一架噴氣式民用客機運-10,用了10年的時間試飛成功。從2007年到2017年,C919同樣十年磨一劍,這其中有幾代中國航空人刻苦奉獻的精神在傳承。當然,有所不同的是隨著國力的強大,國運的昌盛,新時代賦予了建設者更多的機遇和挑戰,就讓我們一起等待,遇見更多的奇蹟!

第6期主題詞 | 路

| 卷首語 |

「路」這個字是由足和各組成的。仿佛告訴我們,路在腳下,各自有各自的路。或許是凱魯亞克《在路上》,「我們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也或許是李娟的「沿著漫漫時光,沿著深沉的威嚴和恐懼,崎嶇至此的道路」,前面是看得見的世界,後面是回得去的家鄉。究竟什麼是路?路就是道,道就是規則、法則,道路的故事充滿了人生的經驗。沒有路的時候,心裡會彷徨,路多的時候心裡又會迷失。走好選擇的路,別只選好走的路。

| 開場白 |

在個世界上有多少條路?小路、大路、水路、航路、網路它們串聯起了整個世界。而對於我們每一個生命個體來講,我們也擁有一條屬於自己的路。蹣跚起步,便永遠無法回頭。在這條路上,充滿歡喜,憂傷,平順,坎坷,陽光,風雨,這是一條屬於我們的人生的路。

| 結束語 |

其實,人在這個世界上,無論選擇哪一條道路,它都是荊棘與鮮花同在,有晴空也有冷雨。不過就像魯迅先生說的,前途很遠,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會有路。就讓我們堅定前行吧,相信在路的盡頭,總會有夢想揮手相迎的樣子。

第7期主題詞 | 父親

| 卷首語 |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這一幕發生在1917年,那時候朱自清在北京大學讀書,父親到南京浦口火車站去送他,而後數年的時間裡,父子倆摩擦不斷,最終失和。直到有一天,已經在清華大學任教的朱自清收到了父親從揚州寫來的一封信,信中說:「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在收到這封信之後,朱自清才寫下了《背影》。後來聽家人說,老父親逐字逐句讀完了《背影》之後,流下了眼淚。記得,或記不得;說得,或說不得,父親都在那裡。那是一個我們一生下來就能看到的人,可是要真正讀懂他,可能需要我們用掉一生的時間。

| 開場白 |

古往今來,有太多的文章,在描寫著父親,而對於我們的中國讀者來說,最熟悉的那幾篇裡,一定會有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為什麼偏偏是那樣一個,蹣跚的、略顯笨拙的背影擊中了我們的心呢?我想那是因為,他代表了千千萬萬個不善言辭的樸素而深厚的父親的形象,如果說母親是我們隨時可以避風的港灣,那麼父親則更像在我們出海的船以把我們推向遠方的方式,擁我們入懷。

| 結束語 |

魏老年輕的時候,是核彈研究的專家,是我們國家國防事業的功臣,但是他這輩子,還完成了一項了不起的事業,就是做一個最堅強、最樂觀、最豁達,最值得敬重的父親,不問難與不難,不問值與不值,終身,永遠。像天下所有的父親致敬,愛你們。

第8期主題詞 | 城市

| 卷首語 |

城市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它容納一切生活的軌跡。在城市裡,每一條街,每一棟樓的背後,都藏匿著一片天地。城市的城,是用牆圍起來的地域,市則是指交易。這是城市最原始的形態。而隨著城市的發展,城市早以各自有了各自的模樣,各自的性格和命運。對海明威來說,城市就是他眼裡如同一場流動的盛宴般的巴黎;而對於老舍來說,城市是永遠無法割捨的北平的天空;上海則賦予了張愛玲最華麗的傷感。一群任何一座城市之間相互包容,相互給予,相互創造,相互成就,在城市的邊界被無限拓展的時候,也留下了所有關於生長的故事。人們為了生活,聚集在城市,也將為了更好的生活,而繼續聚集下去。

| 開場白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城市,它可能是此時此刻我們生活的這座城市,也可能是我們離開了的那座城市,也可能是我們所嚮往的一座城市。而無論是念念不忘,還是心嚮往之。我們都在尋找一個既能夠安身,也能夠安心的地方。那在今天的節目時間裡,走進一座座的城市,也走進一個個人的命運。

| 結束語 |

英國詩人庫伯說,「上帝創造了鄉村,人類創造了城市」。城市的意義不僅僅在與建築的堆砌,更在於城市和人之間的化學反應。長街短巷,是經驗或。我們在這裡獲得溫暖,我們在這裡製造夢想,我們在這裡認識自己。但願你我都能在城市裡各得其所,也但願你我能夠用最質樸的靈魂守住心底的城池。

第9期主題詞 | 謝謝

| 卷首語 |

我慘澹無神地提著書包,抱著絕望的心情走進最末一家書店。書架上那本書的位置換了另外的書,心整個沉下了。正在這時,一個耳朵上架著鉛筆的店員走過來了,一本書輕輕地送到我的面前:「請看吧,我多留了一本沒有賣。」我接過書害羞得不知應當如何對他表示我的感激,他卻若無其事地走開了。這是《城南舊事》的作者林海音寫的一篇散文,講述的是她小時候愛看書,又沒錢買書,只能偷偷地到書店裡去蹭書看,時常會被驅趕。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了一位好心的店員,把她喜歡的那本書一直留著沒有賣。這件小事讓她難以忘懷,二十年後,她提筆寫下了這篇《竊讀記》。謝謝的背後,有時候是恩重如山的相助;有時候是不動聲色的善良。它也教會我們應該如何去愛這個世界。就像林海音在這篇文章的最後寫到的:「記著啊,我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更是在愛裡長大的。」

| 開場白 |

「謝謝」存在於各種關係當中,它仿佛是一條長長的線,這一段繫著我們,那一段繫著生命當中經過的很多人和事,這條線也串起了我們生命中最寶貴最美好的記憶。

| 結束語 |

當我們在說謝謝的時候我們是幸運的,那說明我們得到了幫助。而當我們在聽到謝謝的時候,我們是幸福的,因為我們已經有能力去幫助別人。就讓我們懷著感恩的心,在得到和給予之間去構建最美好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第10期主題詞 | 痛

| 卷首語 |

痛苦對我們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一語道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中國古代文人有多少沉鬱頓挫的痛,就有多少達觀不屈的逆境重生。1849年,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因為參加反對沙皇的革命活動而被捕,險遭槍決,最終他是戴著手銬腳鐐離開了彼得堡,開始了漫長的流放生涯,但是痛苦的牢獄生活並沒有擊垮他,相反把他推上了文學創作的巔峰。他曾經說過一句耐人尋味的話,他說「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難。」我想這句話的含義是,即便我們在最惡劣的境遇,我們仍然有著不可被剝奪的精神的自由,可以選擇以尊嚴的方式面對痛苦,而這種選擇本身,就彰顯著人性的高貴。痛苦是人生的一部分,他考驗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品格和智慧,而只有經受住考驗的人,才能夠享受到由痛苦轉換而成的財富。

| 開場白 |

我們這一生都仿佛在和痛做著鬥爭,出生是痛,死亡是痛,而在這兩段中間我們還將經歷著各種各樣的身痛、心痛。痛苦和歡樂仿佛是生命的兩級,糾纏不休。我們在痛中治癒,我們也在痛中成長。經過痛苦的隧道,迎接歡喜。

| 結束語 |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痛是文學作品當中繞不開的一個主題,因為它本身就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課。穿越痛苦的方法是經歷它,吸收它,探索它,理解它到底意味著什麼?倒也不必始終將痛拒之於門外,唯一要做的是不要忘記給自己點燃一盞名叫希望的燈火。就像普希金在詩中寫到的「災難的姐妹,希望永遠會喚醒勇氣和歡樂。」

第11期主題詞 | 十年

| 卷首語 |

在我們人生的刻度上有多少十年?屈指可數。而在歷史的長河裡,十年,只是滄海一粟。蘇軾曾經寫下,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那是時間對愛情的一份追憶。曹雪芹在窮困潦倒的時候,堅持著書,才有了《紅樓夢》後來「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那是時間對藝術的一份饋贈。路遙在《平凡的世界》裡,以十年為跨度,書寫了命運跟隨時代的變遷。那是時間對社會的一份洗禮。我們曾經想校對時間,到最後才發現,在所有的批評當中,最正確、最偉大、最天才的是時間。十年,既有世事浮沉,又有農夫悲歡;既有鴻篇巨製,又有青鞋布襪。正所謂,「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一代又一代人,一個又一個十年,鋪就了我們今天的黃金時代。

| 開場白 |

十年在古代仿佛是很久很久的事情,「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而十年在今天,又仿佛是很快很快的事情,別說十年,四十年都是彈指一揮間。從1978年到2018年,中國站在了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新的起點上,時代的脈搏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如此強勁,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如此扣人心弦。那在一個又一個輝煌十年的背後,是一張張普普通通,卻可敬可親的中國人的面孔,他們用奮鬥,用拼搏,將自己的命運和國家的發展,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

| 結束語 |

科學的春天,是一個蓄勢待發的非凡的起點。到今天四十年過去了,我們擁有了一些列令世界矚目的科研成果。回望歷史,是為了更好的走向未來。就讓我們在歷史當中,汲取力量和養分。

第12期主題詞 | 故鄉

| 卷首語 |

故鄉,是我們年少時想要逃離的地方,是我們年老想回,可能已經回不去的地方;故鄉是清明的那柱香,是中秋的那輪月,是春運時的那張車票,是不經意間,流露出的口音。故鄉是屈原的秭歸,那裡是楚國宗祖,「洞庭波兮木葉下」;故鄉是卡夫卡的布拉格,虛幻又現實,欲說還休;故鄉是木心的烏鎮,「五十年未聞鄉音,聽起來麻痒痒的親切感」。而當我們不知疲倦,山一程,水一程,漸行漸遠,才發現,故鄉是根本剪不斷臍帶的血地,斷了筋骨,連著血脈。故鄉,是起點,是終點,是即便永遠回不去也依然是故鄉的那個地方。依然是故鄉的那個地方。

| 開場白 |

在文學的世界裡,有太多太多關於故鄉的描述。「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那是一份想念;「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那是一份親近。當有一天我們走得很遠很久,會發現故鄉就像是媽媽綴扣子的針線,穿透了我的心胸。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裡,都會有一個或者若干個故鄉。地域的故鄉,安放我們的身體。精神的故鄉,安放我們的靈魂。

| 結束語 |

第二季朗讀者,始於「初心」,歸於「故鄉」。又一次寫文學之旅,從起點到達終點。歸去來兮,人生不過是歸鄉和離鄉。

 

~歡迎點讚轉發分享~

國粹團隊招募☞ 原創散文小說詩歌攝影作者&朗誦主播

期待☞ 您的加入

報名投稿郵箱:gxjcshys@163.com

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gxjhshys1610期,主編微信gxjc03。

合作QQ:1511332864

版權聲明:【我們尊重原創。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

主 編 推 薦 課 程


讀 者 共 享 美 物

 點擊閱讀原文,收藏「國粹美尚精品」!

相關焦點

  • 收藏│《朗讀者》第二季12期卷首語、開場白、結束語
    《朗讀者》的初心,也很樸素,用最真摯的情感,最美好的文字,撫慰人心。2018,朗讀依舊,初心不改。| 開場白 |時隔一年,《朗讀者》又和大家見面了,不知道這一年大家過得怎樣,是否別來無恙。《朗讀者》第二季第一期的主題詞是「初心」。
  • 董卿《朗讀者》第二季1-3期卷首語、開場白、結束語及金句集錦,每...
    2018/05/25最近董卿的《朗讀者》第二季又火了,節目中感動人的不只是嘉賓的故事和朗讀,每期主持人董卿的卷首語、開場白與結束語同樣以流暢的文字直擊人靈魂深處,給人以美的享受!而董卿的這一檔節目《朗讀者》,其中的好詞佳句正好就給我們提供了好的作文素材,此時不積累不利用起來,還等到什麼時候呢?我們整理了第二季1-3期《朗讀者》卷首語、開場白和結束語,每一段都堪稱作文範本,每一句都值得收藏,值得孩子反覆朗讀!
  • 【作文素材】朗讀者第二季開場白、結束語彙總
    01第二季第1期主題詞 | 初心| 卷首語 |什麼是初心?初心可能是一份遠大的志向,世界能不能變得更好,我要去試試。《朗讀者》的初心,也很樸素,用最真摯的情感,最美好的文字,撫慰人心。2018,朗讀依舊,初心不改。| 開場白 |時隔一年,《朗讀者》又和大家見面了,不知道這一年大家過得怎樣,是否別來無恙。《朗讀者》第二季第一期的主題詞是「初心」。
  • 寫作金句大集錦,快為孩子收藏吧:《朗讀者》經典卷首語、開場白
    《朗讀者》1-12期經典卷首語、開場白 【提示:《朗讀者》是眼下最火的節目之一,第12期於5月6日落下帷幕,至此第一季12期已結束。朗讀者1至12每一期的開場語都是如此的唯美,直達人心;每期的主題詞都非常經典,清新不落俗套,非常正能量!】1.
  • 《朗讀者》卷首語開場白匯總(建議收藏)
    朗讀者第一季第一期,我們的主題詞是遇見,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世間一切,都是遇見,就像冷遇見暖,就有了雨,春遇到冬,有了歲月;天遇見地,有了永恆;人遇見了人,有了生命。那麼,《朗讀者》遇見了你們,又會怎樣呢?《朗讀者》第二期主題詞——陪伴卷首語為什麼是陪伴?其實我們每一期的主題詞的選擇,是非常慎重的。
  • 致高中生:《朗讀者》第二季卷首語,絕佳作文素材!必須收藏!
    由於平時我特別喜歡與同學們討論學習上的問題,所以大家都喜歡叫我「愛學習的小仙女」。高中作文一直是每個高中生比較重視的一個部分,今天小仙女為大家整理了綜藝節目《朗讀者》第二季中的卷首語,每一集都是絕佳的作文素材!
  • 《朗讀者》董卿:1-12期經典卷首語開場白,用到作文就「無敵」了
    《朗讀者》董卿:1-12期經典卷首語開場白,用到作文就「無敵」了語文是一門非常博大精深的學科,學好語文,不僅可以提升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孩子對於知識的積累,增加自己的知識涵養和文化素養。「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話並不是人人都能實現的,但是在我們的董卿老師身上這句話就被體現得淋漓盡致。大家都知道董卿才華出眾、出口成章,其實這還得益於兒時語文閱讀的用功。所以平時的積累和閱讀可見有多重要。就像我們的電視節目《朗讀者》中有很多非常經典的話,其中的任何一句對於孩子來說堪稱教科書級別的寫作素材。
  • 《朗讀者》完整視頻12期和唯美開場白,值得收藏!
    3個月,12期節目,92天的時間,《朗讀者》已與我們共同分享了60餘名嘉賓,60餘個故事,60餘段朗讀。-《朗讀者》第二期主題詞 -【陪伴】-《朗讀者》第四期主題詞 -【禮物】· 節目卷首語:在這個世界上,有多少種愛的表達,就有多少種禮物。父母無私的愛的養育;經歷苦難之後的成長;不斷地學習所積累下來的智慧,這都是最好的禮物。
  • 董卿分享:《朗讀者》經典1—12期開場白,糊牆背,絕佳寫作素材
    《朗讀者》第一季十二期節目,感動我們的不只是嘉賓的故事和朗讀,也不只是董卿不動聲色的聲音魅力,還有每期的札記、開場白、結束語,詩意唯美,直抵人心!12期節目的札記、開場白和結束語,像是為我們精心整理12個話題寫作素材,堪稱經典!
  • 高考作文滿分素材:《朗讀者》紀念日(附卷首語開場白朗讀素材)
    《朗讀者》第二季第四期以「紀念日」為題,紀念人生中最難以忘懷的時刻。紀念讓生活充滿儀式感,而紀念本身又帶來怎樣的力量?是靳尚誼的匠心獨運,是潘建偉的開拓進取,是鄧清明的奮力逐夢,是劉燁 的對抗與清醒,是朱德庸 的永葆「夢天性」。紀念日讓我們在未來的日子裡,活得更像自己。
  • 《朗讀者》12期絕美開場白!句句意境深遠,「絕佳」的寫作素材!
    《朗讀者》12期絕美開場白!句句意境深遠,「絕佳」的寫作素材!說到《朗讀者》,相信這檔節目很多朋友都看到過,優雅的董卿老師,在其中一個個優美的,意境深遠的開場白,驚訝了觀眾的目光。現在的孩子沉迷於手機上網、看電視,身邊大量的電子產品讓孩子過度地沉迷這些,疏於學習,這是非常不好的。電視也不是說不能看,但是一些毫無營養的娛樂節目和電視劇看著就很浪費時間,還浪費小孩的精力,樹立不正確的價值觀。
  • 《朗讀者》董卿:12期唯美開場白,貼牆背熟,碾壓一切作文素材!
    《朗讀者》董卿:12期唯美開場白,貼牆背熟,碾壓一切作文素材!《朗讀者》是近年來非常火的一檔綜藝節目,也是非常適合中小學生觀看的,節目中的每一句話都爬滿了文藝的蚤,節目主持人董卿也由此吸引了大批文藝愛好者的粉絲。
  • 《朗讀者》裡董卿的每段開場語,堪稱作文範本!必須收藏!
    《朗讀者》節目裡藏著孩子寫作文的秘籍!這就是,董卿讀的節目開場白啊!堪稱最佳寫作範本!語言貧乏、空洞無物、無病呻吟……可是,你注意到朗讀者節目的開場白了嗎?朗讀者每一期的開場語都是如此的唯美,直達人心,每期的主題詞都非常經典清新不落俗套,非常正能量!
  • 《朗讀者》裡董卿的每段開場語堪稱作文範本!必須收藏!
    這就是,董卿讀的節目開場白啊!堪稱最佳寫作範本!為什麼這樣說?朗讀者每一期的開場語都是如此的唯美,直達人心,每期的主題詞都非常經典,清新不落俗套,非常正能量!所以,小編幫孩子們特意收集了已經播出的節目開場語,請收藏,請分享,孩子寫作文肯定有一天能用上!請叫我雷鋒!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唯美的開場語。節目卷首語:朗讀者就是朗讀的人,在我看來可以分為兩部分來理解,朗讀是傳播文字,而人則是展現生命,將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關注的文字完美結合就是我們的《朗讀者》。
  • 《朗讀者》第二季(路)的經典臺詞/語錄/開場白
    1、沒有你,我做了什麼都是失落。有了你,我做什麼都是收穫。——傑拉爾德·達雷爾《沒有你 萬般精彩皆枉然》2、沒有路的時候,心裡會彷徨,路多的時候,心裡又會迷失,走好選擇的路,別只選好走的路。3、人生往往是這樣的,最難最難的路,大都是一個人走的,在黑暗中走。
  • 《朗讀者》裡董卿的教科書級開場白!必須收藏
    朗讀者每一期的開場語都特別唯美-《朗讀者》第二期主題詞 -【陪伴】父母無私的愛的養育;經歷苦難之後的成長;不斷地學習所積累下來的智慧,這都是最好的禮物。就像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切·米沃什,在詩歌《禮物》當中所寫到的:這是幸福的一天,我漫步在花園,對於這個世界,我已一無所求。這是詩人饋贈給自己心靈的一份禮物。
  • 【綜合性學習】口語交際之「開場白」、「結束語」題答題技巧
    在初中階段,不論哪個年級,綜合性學習中經常會考到口語交際中的開場白、結束語。這裡就只談談答題時要注意的地方和答題格式,例子不再列舉。一、開場白開場自的寫大致包括三個環節:首先是稱呼和問候語;其次是對本次活動的內容、方式、主題等要點的介紹;最後是營造氛圍,引出下面即將展開的活動(或節目),注意情境場合,語言要符合現場氣氛,表達應富有文採或帶有鼓動性,可適當運用修辭來加強語言的氣勢。
  • 《朗讀者》第二季第一集(初心)的經典臺詞/語錄/開場白
    6、風平浪靜的大海上,每個人都是領航員。但是,只有陽光而無陰影,只有歡樂而無痛苦,那就不是人生。——《真實的高貴》7、被別人愛是一種幸福,而愛別人則是一種更長久無限的幸福。——《浮躁》8、偉大的隊員,有時候是偉大的對手塑造出來的,勝利和失敗同樣具有價值。
  • 《世代》第12期卷首語
    文/丁祖潘《世代》本期(總第12期)延續創刊號的教育主題,關注基督教教育。從教學的層面看,可以說基督教教育是一種世界觀的教育,即以聖經世界觀來涵蓋、引領和規範一切人類知識的學習。這表明教育是教會不可缺少的一項聖工,門徒既是終身學習者,也是福音真理的見證者。值得注意的是,保羅在這一段經文列出基督賜給教會的五種恩賜中,牧師和教師共用一個定冠詞,表明在教會服事的這兩類人在功能上緊密相連。可以說,所有的牧師都作教導工作,因為教導是牧養事工不可或缺的部分,但並非所有教師都是牧師。
  • 《朗讀者》第二季第三集(生命)的經典臺詞/語錄/開場白
    1、生命的意義是如此厚重,無論我們怎樣全力以赴都不為過,因為我們生而為人,生而為眾生。2、人這一輩子,人生唯一知道,一定會發生的事情就是死亡。——董卿3、願我的生命如同那最絢爛的流星,願它的每一顆都綻放著動人的光輝。——傑克倫敦4、你這一生中的迷,必須要用其他的迷才能解開,就像有的夢,必須穿過其他的夢才能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