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空谷幽蘭育兒
「小孩子的眼睛,能看到我們看不到的東西。」
大家都聽過這樣的話吧?一直以來,我國民間就有著類似的說法,小寶寶似乎有某些「神秘」的能力。
比如,有些人會在買房子的時候帶著寶寶,要是哭鬧,就證明房子風水不好,不適合居住。
更有甚者,認為孩子能感知生死。如果突然對老人哭鬧,則暗示老人命不久矣!
那麼,作為生活在「五星紅旗」下的「新人類」,我們真的要相信這些嗎?
我就曾遇到過類似的事情:
那時二寶剛滿7個月,我推著嬰兒車帶他下樓曬太陽。
小區也有許多曬太陽的老人,有位80多歲的老奶奶看我帶著孩子,便好奇的過來瞧瞧。
沒想到,二寶一見到老奶奶,突然哭了起來。
孩子歇斯底裡的哭聲,頓時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當時我很尷尬,解釋:「孩子小,怕生,也沒見過您。」
老奶奶很失落,也沒了逗孩子的心情:「哎,又不怪孩子,年齡大了,沒幾天嘍。」
旁邊幾位老人,也看著老奶奶竊竊私語的說些什麼。
回家後,我將這件事說給婆婆聽,婆婆一副瞭然的模樣:「小孩有靈性,他要是看見哪個老人突然哭,是不祥之兆!」
我無語,「荒謬」兩個字是我心中唯一的想法,可看著婆婆深信不疑的表情,又不好說些什麼。
後來我上網查了查,還真有許多人對此深信不疑。
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流傳呢,在我看來,主要是這2個原因
其一,放大「巧合」
有位網友曾在帖子上說,自己孩子看著老人哭,沒多久那位老人就腦血栓去世了。
在網上,這樣的「親身經歷」還有很多,也正是這些,才讓人們對此深信不疑。
可卻忽略了,哭鬧不過是小孩子的常態,餓了、拉尿、驚嚇等都會導致哭泣。
當這些巧合被我們刻意的聯繫並重視,傳言也就無形被放大,成為大家信奉的「真理」。
其二、過於「神化」小孩
舊社會沒有科學,崇尚迷信,人們總是習慣性的把生老病死等常態,與「神秘」掛鈎。
小孩也被過度的「神化」,比如靈魂純潔、有靈性等。強行給孩子賦予了大人想像中的能力的後果,就變成了「笑」是好事,「哭」是壞事。以至於看到老人後哭泣,也被認為是不好的象徵。
所以說,哪有什麼預知生死禍福的特殊能力,不過是自己嚇自己罷了。
但是,小孩見到老人後突然哭泣,也確實是常發生的事情,這又如何解釋呢?
關於這個問題,早就有科學給出了我們答案,與迷信無關。
1. 寶寶的視覺能力在不斷發展
其實,「眼睛」對於剛出生的嬰兒,更像一個裝飾品,需要不斷發育才能完善視覺功能。
隨著月份的增長,寶寶的立體視覺與顏色視覺在不斷發展、成熟。而在這個過程中,寶寶對於人的識別能力還很弱。
老人臉上普遍多斑點、褶皺,這對於缺乏安全感的小傢伙來說,是比較「醜」,讓人感到害怕,哭鬧也就不奇怪了。
2. 只有家人才能給寶寶安全感
小寶寶是很弱小的,從他們來到這個世界,就與家人密不可分,只有每天生活在一起的爸媽爺奶,才能讓他們感到安心。
可是某一天,在寶寶的「領地」,突然出現了一個完全陌生的人,長相、氣味、語氣都不熟悉,哭鬧是非常正常的。
3. 寶寶處於「認生期」
或許大家沒有聽說過,但這是真實存在的,也是每個寶寶的必經階段。
據研究表明,最早會發生於寶寶4、5個月,最晚在1歲左右,會持續幾個星期或半年。
這是由於寶寶的人臉區分能力逐漸增強,能更好的分別家人與陌生人。陌生人的靠近會讓他們焦慮害怕,從而哭鬧不止。
因此,大家不要把孩子的哭鬧,強行添加某些神奇色彩了,這是件好事,說明我們的寶寶在逐漸長大。
父母在這個階段最好迎合孩子的心理,可以嘗試讓其他家庭成員多和寶寶相處,當他們熟悉陌生人後,也就不會因見人而苦惱了。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寶寶的狀態比較糟糕,一定要控制情緒,及時的安撫寶寶,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
最後,老人更不要因孩子對著自己哭鬧,而感到煩悶苦惱。這並不能說明什麼,何必自尋煩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