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溼氣在中醫術語稱為溼或者溼邪,幾乎每個人身體中都會或多或少的存在一點溼氣。溼氣聚集、百病生,溼氣可以說是萬病之源,溼氣過重會造成人的身體素質低下,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侵襲。所以,想要身體健康,首先就應擺脫溼氣的困擾,教你4個小妙招,輕鬆趕走溼氣。
一、溼氣重的3個信號你中了幾個?
1、齒痕舌
齒痕舌主要就是由於人舌體比較肥胖,受到牙齒邊的壓迫所引起來的,還有可能是脾胃虛弱導致的,或者是機體溼氣比較重所引起來的。
2、大便糖稀
假如排便大便不成形,長期性大便糖稀,很可能早已溼濁入身了(和腹瀉差別開)。假如排便成型,但排便完後以後都會有一些粘在座便器上,難以衝下來,這也是身體有溼的一種主要表現,由於體內溼氣有黏膩的特性。
3、舌苔厚膩
健康的舌淺紅而盈潤,舌體有一層舌苔發白,白膩而幽靜,溼區適度,不滑不燥。假如嘴巴達不上這種指標值,那表明身體機能早已出現問題了。假如舌苔厚白,看上去滑而潮溼,則表明身體有寒;假如舌苔發白不光滑或厚厚的、變黃很膩,則表明身體有寒溼。
這並不是最可怕的結果,畢竟身體的這些小毛病,大部分人都覺得沒有什麼。但是溼氣還有兩個對人最嚴重的影響:
1.溼氣影響皮膚、容貌、體型
○皮膚會油膩,毛孔粗大,暗黃沒有光澤,嚴重者會長斑長痘。
○溼氣會讓人變胖,即便是乾瘦的人也會有小肚子,有些長期被溼氣困擾的人,無論怎麼減肥都會反彈,最終體重逐年增加,一胖毀所有。
2.溼氣誘發140多種疾病?
這些疾病大部分牽連日久,很難被徹底治癒。根據最新中華中醫藥學會組織編寫的《中醫溼病論治學》,下面這些疾病均由溼氣引起:
二、你的溼氣重嗎?教你4小妙招,或可幫你輕鬆趕走溼氣,希望你知道
1、堅持合理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
經常熬夜的人群,溼氣的問題會更加嚴重。有溼氣的人會感到身體比較疲憊,這個時候就需要充足的睡眠去緩解,如果睡眠不足,身體感到會更加疲憊,人體免疫力下降,溼氣會更加嚴重。所以,堅持合理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是擺脫溼氣的好習慣,睡眠好,可以增強人體抵抗能力,可以有效排毒,還能促進身體排出溼氣。
2、簡單食療祛溼
日常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也會讓溼氣入侵,常吃生冷和油膩食物,也會造成溼氣過重。在日常飲食中運用一些簡單的食療配方,多吃可以祛溼、利尿、排毒的食物,也可以輕鬆祛除溼氣。
祛溼的食物有薏米,食療配方可以薏米煮紅豆。還有,冬瓜湯、玉米須泡水喝、山楂泡水喝等等,這些食物也有去溼氣的效果。一定要記得,少吃生冷、油膩和寒性的食物,比如冰淇淋、西瓜、油炸食品等。
3、堅持運動可以祛溼
溼氣重的人都有久坐不動、缺乏運動的問題。長期在空調房,不去運動,溼氣更容易聚集。所以,溼氣重的人,一定要堅持運動,合理安排運動的時間,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可以跑步、跳繩、做瑜伽等等。適量的有氧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可以促進身體水分的代謝,輕鬆去除多餘的溼氣。
堅持運動的人身體免疫力也會提高,可以很好促進身體的代謝功能,促進溼氣的排出,溼氣就會慢慢消失。
4、去溼好助手—袪溼茶
還有一些食材也能很好地袪溼,根據醫學巨著《黃帝內經》裡面的記載,將芡實、赤小豆、薏米、大麥、甘草等食材按照一定的比例泡水喝,袪溼效果那是相當明顯的,下面小編就將這些食材的功效一一列舉如下,這些食材都是藥食同源的,可以和茶一起泡飲,很方便。現在還有很多中醫用這個方子祛溼氣。
芡實:益腎固精,補脾止瀉,除溼止帶
赤小豆: 行血補血、健脾祛溼、利水消腫之效
薏米:消腫利溼、健脾養胃、促進新陳代謝、促進消化、清熱利尿、潤腸通便等
橘皮:理氣化痰、健胃除溼
大麥:緩解便秘、提高免疫力、預防中風
甘草:清熱解毒、祛風除溼
梔子:瀉火除煩、清熱利溼、清肝明目、消腫止痛
將這幾種食材搭配在一起泡水喝,能夠起到健脾祛溼的功效,大家可以嘗試一下這個小茶包,省去了自己熬製的麻煩,通過科學的配比,把上述所有食材全部包含在裡面,更能發揮出食材的藥效,獨立包裝,方便攜帶,不易受潮,隨時隨地想喝都可以直接用開水衝泡5分鐘左右即可飲用。
需要的朋友直接點擊下面連結獲取同款茶包
結語:健脾祛溼也要從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良好習慣做起,常運動,不要熬夜,少吃油膩辛辣的食物,如果發現自己有溼氣重的情況,可以常喝祛溼茶,三盒為一個療程,堅持喝下去,健脾祛溼,一身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