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佳
「講一個故事,換一筆投資」。或許在其他行業眼中,這是瘋子才會做的交易。而在天使投資界,這樣神奇的事情屢屢發生。
隨著創業板的即將推出及運行,我國的風險投資基金將出現面向早期、成長期、成熟期企業投資的分化,天使投資群體也隨之露出冰山一角。
「我經常半夜接到簡訊,『楊總,你能不能幫幫我?』」泰山天使基金創始合伙人楊鐳這樣向CBN記者解釋他做天使投資的初衷。「中國想創業的人太多了,特別需要做天使投資的人,但實際上,比較純粹的天使投資人在中國大概只有十幾個或幾十個。」
天使投資人在中國還是一個特殊且神秘的群體。所謂特殊,是由於天使投資人的種種面貌,或演變為企業家、或化身為出資人、抑或是創業者,經常被淹沒在企業的海洋裡。所謂神秘,則是這個群體在中國的人數之少,往往「他找你時從天而降,你找他時無跡可尋」。
素描「中國天使」
「對不起,我只能給你5分鐘,商業企劃書請你發到我的郵箱。」這一幕,並非苛刻的好萊塢的著名導演在挑選劇本。而是中國的天使投資人在篩選找上門的創業者。
「我們有專業的評選系統,選出那些有投資價值的項目。我確實沒有時間跟創業者做一對一的溝通。」楊鐳說。
楊鐳是中國知名的連環創業家兼天使投資人,他最成功的案例包括接任掌上靈通CEO,用11個月時間使這家公司扭虧為盈,又用4個月時間將這家公司帶上納斯達克舞臺。成功募資8500多萬美元。
如今的他作為中國首家機構化天使投資基金的創始人,每天都在馬不停蹄地緊張篩選項目,保持緊張忙碌的工作。
楊鐳表示,他正在邀請業內知名天使投資人周鴻禕、雷軍、陳一舟等人加盟,創造一個業內知名的天使投資平臺。楊鐳手中的泰山天使基金,操控著來自歐洲、中東等地區的投資資金,計劃在未來幾年內投資60~80家早期創業企業。而楊鐳所代表的機構化天使,是在中國出現的新興人群。代表著中國天使行業日益走向成熟和專業。
聯眾創始人、天使投資人鮑嶽橋是中國第二種類型的天使投資人的代表。從成功的企業家轉型為天使投資人;或一邊自己做企業,一邊同時投資其他初創企業。他們曾是網際網路業界的創業者、企業家或跨國公司高管們,投資的多為自有閒置資金,由於本身有行業背景,同時在業內積累了大量的人脈,這就決定了他們做天使投資人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
遊走在創業與創投之間的紅孩子CEO徐沛欣代表了天使投資人的另一種典型,大學畢業後徐沛欣開始涉及天使投資領域。2001年,這還是一個不為人知的新興行業。經過幾年的努力,他已經是中體保險、賽爾諮詢網、中國設計師網的董事,直到2004年有一天他碰到了「紅孩子」,從此開始,徐沛欣轉型為母嬰用品網絡購物公司的創始人。
此外,天使投資人,由於種種原因一頭扎進自己投資的企業中,從此轉變為企業家,也是中國天使投資過程中的一種常態。
「人」還是唯一的原則
「就像是掛在牆上的一幅畫,你看不出有什麼特別,但在我看來就有價值。」對於天使投資選擇項目的標準,楊鐳喜歡把這句話掛在嘴邊,「投資不是科學,是藝術。」
在選擇投資的過程中,往往遇到2種情況。第一種情況,人非常好,項目不夠好,投還是不投?第二種情況,項目非常好,人不夠強,投還是不投?在項目和人之間,天使投資人雷軍毫不猶豫地表示,要選人的因素。
「選擇創業團隊比選擇創業項目更重要。」這一觀點,在記者採訪中得到了多位頂級天使投資人的一致認同。「這個道理很容易理解,由於天使投資的多是初創型企業,因此要看重成長和團隊,一個團隊的素質、敬業程度、執行能力都很重要,天使投資人把握好大方向,團隊有很好的執行力,項目的成功概率就比較高。」鮑嶽橋告訴CBN記者。
對於中國市場上的天使投資人來說,以前,「人」是唯一的原則;現在,「人」還是唯一的原則。天使投資界常喜歡用兩家公司的投資故事舉例來證明這一投資藝術,這兩家公司一家是搜狐,一家是谷歌。
搜狐的故事主角當然是張朝陽。用一個中國網際網路故事換來一筆天使投資的最佳案例非張朝陽莫屬。
「順應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兩個潮流,一是信息高速公路時代的到來,另一個是中國作為全球大國的崛起。」當麻省理工歸來的中國創業者張朝陽將這兩句英文寫在了他的第一份商業計劃書——「中國在線」的封面上時,他還是不清楚自己究竟要做哪種類型的網站。
而張朝陽和他堅定的創業理念及他講述中國網際網路未來的故事卻帶給美國天使投資人極大的興趣。1996年7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尼葛羅龐蒂和斯隆管理學院的教授愛德華等人先後投資22萬美元。讓張朝陽的愛特信電子技術公司(北京)有限公司轉型為搜狐網,並發展到今天的規模。
VC成天使投資主要退出渠道
雖然強調不參與管理,但在中國這一點往往很難做到,有不少天使投資人都忍不住參與實際管理。而對於企業來說,中國的天使投資帶來的往往不僅僅是一筆初創投資,往往還有投資人本身的創業經驗和創業精神。
在中國做天使投資往往被評價為「這事就跟慈善事業似的,又累又苦又難做。」問題的癥結在於此前缺少有效直接的退出途徑,鮑嶽橋認為,「依靠企業分紅顯然是不可能的,每個月要企業1萬~2萬工資,自己覺得並不多,但對初創期的企業來說無疑是沉重的負擔。」
而針對海外上市與融資的十號文的出臺,在中國做這種以IPO為目標的天使投資也可謂是難上加難了。
加上天使投資高風險的特性,部分天使投資只能用遍地開花的投資方式來減少風險。「VC一年投3個項目,天使可能一年投30個項目。種子撒得多,收成才會好。」在楊鐳看來,天使投資依然可以找到成功的退出渠道。「傳統VC最主要的退出渠道是IPO,萬般無奈才會賣掉。而天使投資可能通過被收購退出、IPO等多種形式套現。」楊鐳稱,「如果國內的創業板開通則天使投資又多了一條退出通道。」
而對於目前中國天使投資最普遍的退出渠道,天使投資人們毫無例外的想到了VC,「和VC保持良好的關係是職業天使必須做的一件事情。」楊鐳介紹。在他看來,天使投資人最理想的模式就是歐洲山友集團,他們與眾多VC公司保持著長期友好合作關係,從最初的把項目介紹給VC,到現在的VC每天給他們打電話找項目,退出模式已經十分成熟。
對比PE和VC,天使投資投入的資金金額最小,據介紹,一般是10萬~50萬美元,但風險最高,獲利卻也最為豐厚。 「早期介入,意味著你可以用最少的錢獲取最多的股份。同時,也意味著你必須承擔更大的風險。」楊鐳認為,「在低迷的時期,你會發現很多真正的創業英雄,現在正是最好的時機去創立企業。」CBN攝影記者/王曉東 任玉明 吳軍
Tips
天使投資(Angel Investment)
通常是指投資於非常年輕的公司以幫助這些公司迅速啟動的投資人。在風險投資領域,「天使」這個詞指的是企業的第一批投資人,這些投資人在公司產品和業務成型之前就把資金投入進來。天使投資最早起源於上個世紀初的美國,指的是那些對未來戲劇進行投資的百老匯投資者,這些投資是有風險的,因為他們在賭戲劇的票房。
(責任編輯:風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