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受制於佣金率下滑、風控壓力大等客觀環境,多數券商尤其是大平臺對證券經紀人的重視程度正在減弱,但在彌補中小券商品牌價值和開拓新客戶方面,證券經紀人仍有其重要意義。
中證協數據顯示,截至12月7日,目前全行業共有66556人,相比於2019年底的74957人,減少了11.21%。這意味,2020年以來共有8401名證券經紀人隱退。炫多配資公司表示,最近三年,證券經紀人每年都以超過6000人的速度在流失,總流失人數已累計達到了23834人。
炫多配資是國內領先的網際網路股票配資平臺,是一家專注於股票投資、金融服務、及資產管理的專業機構,客戶可以通過本平臺獲得最高10倍槓桿,最高可配1000萬操盤資金,全程網絡操作,高效便捷。
1、按天配資,槓桿1-10倍,隨借隨還,自在投資時間自由,超低利息。
2、按月配資,槓桿1-10倍,讓您的股票飛起來。
3、vip可申請高槓桿倍數,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然而,在證券經紀人全面撤退的行業背景下,一些中小券商卻逆勢而上,希望通過招募優秀證券經紀人,以在開戶引流的爭奪戰中打開新的局面。例如,世紀證券今年推出了以「客戶傳承機制」為主要賣點的社區經紀人政策,通過支持父母子女間傳承客戶,提供特殊津貼等優待措施,吸引業內優秀的經紀人加盟。
逆勢招募證券經紀人
據知情人士透露,自世紀證券社區經紀人2.0政策實行以來,已吸引200位左右的社區經紀人加入,在冊經紀人已接近600人。
炫多配資公司了解到,為了吸引更多業內優秀的證券經紀人加入,世紀證券特別推出了客戶傳承機制,規定當「經紀人年齡大於60周歲(含),或因身體原因不能為客戶提供專業服務,其個人名下託管資產>1000萬(含),可向公司申請將名下客戶傳承至子女名下」,但該子女須具備協會及公司規定的經紀人任職要求。
在激勵機制方面,世紀證券還明確分支機構可對經紀人實行分類管理,其中II類經紀人可根據業績情況發放津貼,若託管資產超過2000萬元,則每月最高可獲得3000元。「此舉是希望能為證券經紀人提供一個託底保障,使其能夠沒有後顧之憂地全力開拓市場。
此外,對於活動期入職的社區經紀人,世紀證券還將在入職前三年提供高比例提成優待,專項經紀人提成比例為70%,特別優秀者可申請80%,期滿後將按照所在地分支機構相關制度執行。
「有個經紀人9月才剛入職,第一個月就拿到了近2萬元收入,如今她名下的託管資產規模已超過3000萬元!」從業內人士了解到,世紀證券此次發布的「英雄帖」吸引了不少人加盟,其中不乏研究生學歷、從大券商跳槽而來的優秀人才。
在廣泛招募經紀人加盟的同時,世紀證券不僅從總部到分支機構都儘量為經紀人的業務開展提供支持,同時也對其實行與客戶經理同等的風控管理,保證在經紀業務增長的同時防範相關風險。
事實上,除世紀證券之外,還有一些券商也在2020年實現了證券經紀人隊伍的逆勢擴容。據中證協數據,在有數據統計的96家證券公司中,共有17家2020年證券經紀人人數實現增長。
其中,華西證券經紀人規模增速最快,從2019年年底的93人增長至如今的162人,增長率為74.19%;其次是華寶證券,從2019年年底的211人增長至如今的244人,增速為15.64%。考慮到已經入職但尚未完成中證協備案手續的情況,這些券商的經紀人增長規模可能更大。
逐漸沉默的證券業團體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券商大力招募經紀人並沒有改變整個行業的趨勢。近年來,財富管理的口號越來越響,證券投顧規模加速壯大,與之對應的卻是證券經紀人團體的逐漸沉默。
據數據統計,截至2020年12月7日,全行業共有66556名證券經紀人,相比於2019年底的74957人,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又有8401名證券經紀人悄然隱退。這一趨勢已持續了一段時間——2017年底至今,行業內證券經紀人數量從90390人減少至66556人,3年約2.4萬人退出。
具體而言,在有數據統計的96家證券公司中,共有76家在2020年出現證券經紀人數量下降,其中14家券商的下降幅度超過20%。從人數削減最快的幾家券商來看,除華信證券因2019年11月被撤銷全部業務許可,導致證券經紀人清空外,廣州證券、中信證券、中金財富證券的經紀人減少速度亦名列前茅。
近兩年中信證券內部推行「全員投顧化」政策,其持牌投顧從2018年底的2072人,大幅增長至如今的3214人;與此同時,證券經紀人團隊卻從133人大幅減少至8人。而中信證券收購的廣州證券,其經紀人隊伍也從2019年底的160人驟減至如今的2人。
與此類似的情況還有,中金財富被中金公司收購之後,其證券經紀人數量也從2019年底的766人大幅下降至如今的359人。可以發現,對於大部分券商,尤其是中信、中金這樣的頭部機構來說,證券經紀人確實處於一個不斷隱退的過程。
管理難度大,或許是這些券商選擇放棄證券經紀人的主要內部原因。證券經紀人制度是聯合證券最早探索成型,後來又經九州證券大力推進,曾在證券行業風靡一時。然而靈活的管控制度雖然便利了業務開展,也隨著經紀人規模的擴充,帶來了更大的管理難度,「代客理財」等風險事件時有發生。
於是最近幾年,監管加大對證券經紀人的監管和處罰力度,各大券商都在加強自身合規經營管理能力,多數券商選擇「清退」經紀人,轉而培養更好管理、忠誠度更高的客戶經理、投顧團隊。
另一方面,「佣金率越來越低,是經紀人離開這個行業的重要客觀原因。」過往佣金率高的時候,證券經紀人即便沒有較高的專業水平,只要能夠導流客戶,就能輕鬆獲得令人豔羨的高薪酬。
然而,在如今早已是紅海的證券經紀市場,佣金提成已經很難滿足經紀人的收入期待。尤其在財富管理轉型的大背景下,銷售理財產品成為整個行業的重要轉型方向,但這也對經紀人的專業能力、是否持有基金從業資格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行業分化小券商抓機遇
在如此不利於經紀人制度發展的當下,為何還有中小券商對經紀人伸出橄欖枝呢?
「相比於大券商,小券商本來能做的就很少,招募優秀的經紀人,未嘗不是一種另闢蹊徑的突圍之道。經紀人對券商的重要性與券商自身的綜合實力和品牌效應是成反比的,當券商本身的實力夠強時,經紀人存在的意義就不如其對中小券商的那麼重要。
因此,在頭部券商不斷清退經紀人的同時,部分中小券商看中了優秀經紀人在開拓客戶方面的重要作用,才不惜大舉讓利,希望藉此在行業的馬太效應中博得更多擴張契機。
事實上,業內近些年已有不少針對證券經紀人的扶持政策。例如光大證券此前也有類似的「客戶傳承制」,其內部規定中明確,經紀人開發的客戶歸屬營業部,但經紀人因自身原因離職的,滿足一定條件時可申請其名下自有客戶由其直系親屬繼續提供服務。
更為直觀的則體現在提成比例方面。數據顯示,2007年證券經紀人佣金提成比例普遍在50%左右,有的甚至達到了60%;後來隨著熊市到來,佣金提成也一度降低至30%;而隨著近年來佣金率的降低,一些券商大幅將佣金提成比例提升至70%~80%。
對此,炫多配資公司表示,雖然券商提高佣金提成比例壓縮了自身的盈利空間,但通過讓利經紀人換來了託管規模、開戶數等重要指標的提升,也為後續的有效客戶轉化、證券業務開拓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這未嘗不是雙贏的選擇。
相關推薦
CPI指的是什麼?CPI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股票開戶最低多少錢?股票開戶可以開幾個戶?
大財配資證券股票配資:運用MACD柱和線的關係巧手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