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都柏林,首先參觀聖三一學院。三一學院?很耳熟?沒錯,前面參觀的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都有自己的三一學院。世界上有三一學院的大學,還不止一兩所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英國女王參觀聖三一學院圖書館的凱爾經)
三一學院中的「三一」,指基督教教義中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下面按成立時間先後順序,來了解一下幾所三一學院。
①英國劍橋大學的聖三一學院:由國王亨利八世於1546年創立,是劍橋大學規模最大、最富有、最貴族化、最有聲望的學院。劍橋大學近一半名人出自三一學院,如培根、牛頓、丁尼生、拜倫、羅素、哈代等,還有31位獲得諾獎的科學家和多位國家元首。
②英國牛津大學的三一學院:成立於1555年,位於牛津的寬街。學院有獨特的藍色大門,周圍是鐵柵欄,產生過三位英國首相。
③愛爾蘭都柏林大學的三一學院:是愛爾蘭最為古老的大學,建立於1592年。下面再詳細介紹。
④美國康乃狄克州的三一學院:建於1823年,是美國最古老的大學之一。不是大學中的一個學院,而是一所大學。
⑤澳大利亞墨爾本的三一學院:創建於1872年,位於墨爾本大學校園內。
英文全稱:
中文名稱:
都柏林聖三一學院,是1592年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為「教化」愛爾蘭,下令參照牛津、劍橋大學模式興建一所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學。是愛爾蘭最古老的大學。是英語世界中7個最古老的學校之一,也是唯一一個不在英國本土的學校。公認的愛爾蘭最優秀大學。2018年世界大學排名中愛爾蘭唯一一所躋身世界大學百強的名校。QS世界大學排名權威發布的「2019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愛爾蘭聖三一學院有20個專業保持了世界學科排名前100名的佳績。
都柏林聖三一學院雖然與牛津大學、劍橋大學一樣實行學院制,但只有一個三一學院,下設7個分院,70多個系。是最早收留外國留學生的大學之一,也是英國和愛爾蘭地區最早收取女生的歷史名校。
聖三一學院培養出許多傑出校友,比如《格裡佛遊記》的作者——著名的愛爾蘭傳記作家喬納森•斯威富特,劇作家奧利弗•戈德史密斯,19世紀最富盛名的詩人、劇作家奧斯卡•王爾德,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薩繆爾•貝克特,愛爾蘭第一任總統道格拉斯•海德等。
在愛爾蘭半島,都柏林聖三一學院和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也被稱為愛爾蘭的牛津、劍橋。
聖三一學院位於愛爾蘭銀行總部斜對面,學院大門兩側,矗立著兩座雕像:
一位是愛德蒙•伯克,愛爾蘭政治家、作家、演說家、政治理論家和哲學家。
另一位是奧利弗•戈德史密斯,18世紀著名詩人,寫出著名的長詩《荒村》。
走進學院大門,穿過中世紀的門廳。
來到方形庭院Parliament Square。
道路由鵝卵石鋪成,左側是聖三一小禮拜堂(圖片右側),右側是Examination hall(圖片左側),大都保留了18世紀的風格,充滿了厚重的歷史感。
前面中間是高高的鐘樓。鐘樓是聖三一學院的標誌性建築,建於1853年,高度超過100英尺。鐘樓底部有四個小塑像,分別代表Divinity,Science,Medicine和Law。
遊客們在鐘樓前拍照、穿過鐘樓參觀,而聖三一學院的學生們則往往繞行。為什麼呢?有人說,鐘聲鳴響時,穿過鐘樓的學生不會通過大學考試。也有人說,考試周如果在鐘樓下走過,肯定要掛科的。
鐘樓右側,有一座William Edward Hartpole Lecky的雕像,愛爾蘭歷史學家和政治家。
聖三一學院博物館。門前有一個裂開的地球雕塑。這是義大利著名雕塑家阿納爾多•波莫多羅「球與球」青銅雕塑作品系列中的一個。外表光滑的巨球,通過裂面展現了極為複雜的內核。阿納爾多解釋說,內球代表地球,外球代表基督教,複雜而精密的齒輪及其內層設計象徵著世界的脆弱性和複雜性。
聖三一學院圖書館是愛爾蘭最大的圖書館,與大英圖書館、牛津大學圖書館齊名,被譽為「歐洲三大圖書館」。
都柏林聖三一學院圖書館為愛爾蘭及英國法定存放圖書館之一。除在愛爾蘭出版的書籍外,根據英國的Legal Deposit Libraries Act 2003,都柏林三一學院圖書館可要求出版商提供在英國出版的書籍予以收藏。前面介紹的牛津大學博德利圖書館也是如此。得益於此,都柏林三一學院圖書館藏書已超過六百萬冊,還在繼續增多。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霍格沃茲的圖書館的取景地,《絕地檔案館》的取景地也在這裡。
門外排著長長的隊伍,等待入內參觀。
走進圖書館,立刻被震撼到!高大的木質圓拱屋頂大氣莊嚴,兩側是巨大復古的橡木書架,長達65米的圖書室,藏書600多萬冊,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室圖書館。兩側的書架前,擺放著世界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作家的半身雕像。
這些古色古香的圖書,可不是擺設,很多老師和學生經常會到這裡查閱資料。書籍按字母順序排列。書架有兩層樓高,專門配有取書的木梯%。上面陳列的書籍大都有上百年的歷史。
圖書館收藏了聖三一學院最古老的書籍近20萬冊,許多書籍都是愛爾蘭的國寶級文物,其中最著名的是由天主教修士凱爾特於9世紀完成的《凱爾經》,發現於都柏林西北的凱爾斯市一個古老的修道院中。手稿內容是以拉丁文書寫在牛皮紙上的四福音書,是一部泥金裝飾手抄本,每篇短文的開頭都有一幅插圖,總共有兩千幅,分成四大冊。是愛爾蘭古代歷史上最完美的手寫巨著,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手寫巨作。記述了當時的宗教、文化、藝術等發展情況。《凱爾經》中用於書畫的顏料都取自礦石、植物等天然顏料,一千多年來色彩依舊。
(圖片來源於網絡)
真跡的展廳在一樓,但嚴禁拍照。圖書館同一時間只會展示四冊中的其中兩冊,一冊展示主要的繪圖,另一冊則展示典型的文字頁。
長廳裡收藏著製作於公元15世紀時期的愛爾蘭最古老的豎琴,是古老愛爾蘭的象徵。
愛爾蘭的國徽是豎琴盾徽,天藍色的盾面上繪有金黃色的豎琴。愛爾蘭的硬幣,一面也是傳統豎琴圖案。
愛爾蘭最大的教堂。坐落在市區中基督教起源最古老的地方,據說聖帕裡特就在這裡的一口古井受洗並皈依於基督教。頂端有一個高43米的尖頂。
最初是一座木造教堂。1191年,諾曼人在這個地方用石頭建造了一座教堂。13世紀初重建。米諾特大主教1370年修復重建因大火而損壞的西側建築。43米高的尖塔部分是1749年增加的。教堂內至今收藏著全愛爾蘭最大的鐘。
(教堂前面的遊樂園)
官方名字是「光明紀念碑」,位於愛爾蘭首都都柏林的奧康內爾街。修建在被炸毀的尼爾森紀念柱的遺址上,2003年建成,成為都柏林的最新地標。不鏽鋼尖塔高121.2米,是全世界最高的金屬紀念碑。白天從遠處看去,整個塔身晶瑩剔透,以為是燈光所照,走近才發現並沒有亮燈。
英國知名建築師Ian Ritchie設計,設計理念是「以典雅及充滿能量的簡潔感,連接起藝術與科學的橋梁」。
都柏林尖塔,以6段平均長度20公尺的塔身連接起來,基座直徑為3米,頂部只有15釐米,為世界上最高的戶外雕塑作品。
旅途中的美好無處不在。我是愛上旅行、帶娃行萬裡路的二胎娃寶媽——帶娃一起看世界。期待您的關注,帶給您更多有溫度的分享!世界美好與你環環相扣我要上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