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考研刺客聯盟!
考研倒計時15天!
還有兩周就考試考研初試,21屆考研人已經調整好心態準備迎接考試,反而22屆考研人慌了!最近很多學弟學妹們諮詢「考研要提前多久準備啊?考研都要複習什麼啊?考研要怎麼複習效率更高啊?」等等!
從同學們的諮詢中我感受到了22屆考研人的焦慮、慌張和迷茫!
確實今年考研報名人數超過420萬人,雖然研究生招生計劃人數增多了,但是各校的保研率也升高了不少,整體算下來,留給統招的名額其實並沒有增加多少,所以考研的難度越來越大!
那22屆究竟應該學什麼?學多久?怎麼學?才能考研上岸呢?
今天就給大家好好講講考研備考的門道!讓你考研不迷茫!
很多人考研備考就是提前半年一年的時間,買幾本考研資料,背背、學學、做做題,這樣的備考方式是非常不科學的,上岸機率為零!
還有一些同學在網上買了一些網課,天天聽課,看似很認真,其實這樣的備考方式也不好,考研上岸也幾乎不可能!
那如何備考才能考研上岸呢?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考研的兩個基本數據!
1、學習時間
根據大數據統計,考研成功的學生,備考有效學習時間範圍是1350小時~1790小時。
2、學習內容
以學術碩士為例,初試主要考政治、英語、數學、專業課四科。
其中政治包括41章126節1273個知識點。
英語包括5500大綱單詞、630超綱單詞、320餘個固定搭配、26個語法單元、96種語法結構與長難句型、35項完形填空重點規則、31種傳統閱讀和新型閱讀解析技巧、220個閱讀背景模塊、16種英翻漢技巧和18種作文創作模板。
數學包括517個知識點和1416種題型。
專業課則相當於數學的學習內容量。
各科學習內容量化提煉之後,總計約有5700多個知識模塊。
考研備考的任務就是,用最多1790小時的有效學習時間內,把5700多個知識模塊學習到位!
考研能否成功實現,由以下九大核心變量決定!(決定考研成敗的權重比)
1、制定精細高效的學習計劃(約6%)2、學習資料配置(約9%)3、聽課(約8%)4、解題訓練(約27%)5、學習進度監控與薄弱點鎖定(約9%)6、學習路徑最優調配(13%)7、專業課特殊籌備與深度學習(約16%)8、答疑與指導(4%)9、高難點加強指導與突破(約8%)
如果你把九大核心學習任務,全部學到位,你很可能考上清華北大,如果你學到位的任務少於六種,你就一定落榜!
那每項學習任務都分別應該分配多長時間?如何選擇最優質的學習資料?如何定製精細高效的學習計劃?
篇幅限制,同學們想知道更多的,可以私聊我,詳細了解!
我是考研盟主,助你考研路上暢通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