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網購已成習慣,你被「坑」過嗎?成為「網購達人」,你交了多少「學費」?連日來,南國早報「3·15,我們在行動」熱線,接到了不少網購維權難的投訴。3月11日,記者歸納了網店經常使用的幾種忽悠伎倆,給消費者提個醒
「好評返現」
揭底:好評可以買,信用可以刷
查看網店的信用級別和「前人」的口碑,是消費者選擇賣家的主要依據,然而這個好評率,很可能藏著貓膩。
「收貨後24小時確認付款+五星好評,立即返現20元!」看到這樣的誘惑,您會真實地給出評價,還是接受「小恩小惠」,默默滅掉一點點良心,給個高於貨品本身的好評呢?
採訪中,多位市民均表示在網購時遇見過「好評返現」。盧女士今年春節前網購了一件毛衣,收貨後發現包裹裡有張返現券,上面註明只要給出5星好評和不少於10個字的文字好評,就可以得到5元的返現。「其實那毛衣跟網上的照片比有色差,而且做工不是特別好,有不少線頭。」盧女士說,後來想想,為這點問題也不打算退貨,那就做個順水人情,還能得5元錢。
正是許多違心的好評,讓後來的網友在網購時掉進坑裡。市民胡先生曾在網上買過手機內存卡,他發現一家店比別家的便宜10元,大多數人給好評,但也有人說卡用不了,他覺得那應該是極個別的情況,還是買了。收到貨後,卡果然用不了,申請退貨,賣家居然要求他先給好評,才能退貨,他不願意:「幾十元錢,我自認倒黴!堅決不給這黑店當幫兇。」
很多買家都喜歡選擇皇冠店來購物,認為買的人多,總會好一些。李女士總結多年網購經驗,認為賣家的信用級別未必靠得住。她有一次在網上充值時,客服突然告訴她,如果她幫忙拍下一款手機,就給她5元錢返現。李女士立即拍下了指定的那款「熱賣中」的手機,並用客服給的該店優惠券付款,很快,她的支付寶上收到5元返現。她發現,不少在那家店充值的買家,在評論時都感謝賣家為自己省了5元錢。事後,李女士有些心虛,這樣產生的信用級別和銷售量會誤導買家的判斷。
後來,李女士身邊的一些朋友也開起了網店,為了增加信用度,也請她幫忙拍下一些商品並付款,過後再將錢轉回給她。李女士這才知道,有些網店的信用很可能就是這麼刷出來的。開網店的朋友說,賣家之間還會互相拍下對方店裡的商品,彼此「互幫互助」。有些賣家甚至花錢買人來刷信用,只需要花幾百元,就能讓信譽度「衝鑽」。
「專櫃驗貨」
揭底:聽起來靠譜,實際上沒譜
去年8月,韋女士在淘寶上花2450元購買了一款三星手機,賣家保證是正品保修,還包三年售後服務。上個月,這部手機屏幕摔壞了,拿到南寧三星店修理,卻發現同款型的屏幕裝不上去,韋女士這才知道買到的是山寨貨。她多次找賣家交涉,但不論是通過電話還是淘寶旺旺,賣家均不理會。
一些賣家放出豪言:支持專櫃驗貨。很多消費者也會因為這句話,相信商品的質量。去年,黃女士在實體店看中了一件呢子衣,轉而在網上找了一家支持專櫃驗貨的店購買,價格比實體店省300多元。但收到衣服後,一看走線都是彎的,並且版型也不對,拿著衣服到南寧的品牌店去驗貨,銷售員一看就說是高仿。可當黃女士為此事找到賣家時,對方卻堅稱自己的衣服是正品,要求黃女士提供驗貨的相關憑證,否則只能換款式,不能退貨。
記者走訪發現,實體店的專櫃很少會給予驗貨服務,網上所謂的專櫃驗貨只是為了讓消費者消除心理障礙。在南寧百貨大樓,美寶蓮、OLAY、歐珀萊等化妝品專櫃,都表示不幫忙驗貨。歐時力、ONLY、耐克、九牧王等服裝品牌,也都表示無法對網上購買的衣服進行甄別。部分品牌的銷售人員表示,可以通過吊牌上的防偽碼自行打電話、發簡訊驗證真偽。
「集贊有禮」
揭底:以為掉餡餅,其實是雞肋
「鑑於朋友圈點讚要求越來越多,競爭愈發激烈。現公告如下:本人長期點讚,0.5元/次,包月40元,年卡350元,隨叫隨贊。」近日,市民伍女士在微信朋友圈發了這樣一段話,以暗諷各種「求贊帖」。她說,現在的微信也淪為促銷平臺,集贊贏電影票、集贊贏美容券、集贊贏港澳遊……看似輕而易舉的「集贊」,到了領取禮品時卻有各種限制,想佔到商家的便宜,沒那麼容易。
今年2月,市民楊先生的微信朋友圈裡,有人發了一個集「贊」贏港澳豪華遊的活動,號稱集齊30個「贊」即可獲贈港澳三日單人遊,50個可升級為雙人遊。楊先生夫妻到處「求贊」,最終積到52個,把截圖發給商家。本以為港澳雙人遊就此到手,沒想到幾天後收到兩張旅遊券,上面標明:每位遊客需要承擔司機和導遊的服務費約300元,而且該團需要從深圳出發,往返深圳的交通費也得自理,兩人大呼上當,覺得這樣的活動太不靠譜,放棄了這個「雞肋禮物」。
曹女士也參加過一次點讚贏免費足浴券的活動,拿到消費券後才發現,必須先在店內消費80元以上,才能使用足浴卡,「忽悠我們集贊的時候隻字不提這些附加條件。就這一次,今後再不上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