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曲溪流一曲煙」聞名的西溪溼地,曾與西湖、西泠並稱為「杭州三西」,天然溼地的野趣美景和深厚古樸的文化底蘊,給這片古老的土地賦予了美妙和神秘的色彩。西溪溼地·洪園位於餘杭區五常街道,區域面積3.353平方公裡,是西溪溼地綜合保護工程的「收官之作」。
西溪·洪園有獨特而迷人的自然風光,大量的桑基、柿基、竹基(俗稱「三基」)魚塘遍布。隨處是溪流、河蕩、澤地。蕩中有島,島中有塘,港汊縱橫,一派「夢裡水鄉」圖景。
西溪溼地·洪園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這裡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五常龍舟勝會、十八般武藝」為代表的洪氏文化、五常民俗文化。這裡的洪園餘韻、龍舟勝會、蒹葭泛月、火柿映波和壽堤,是西溪「三堤十景」中獨具特色的景點。
其中壽堤自北向南,依次貫穿西溪農耕文化體驗村、五常民俗文化村、西溪大眾休憩村和西溪藝術集合村四個村落,這些都彰顯了西溪溼地·洪園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進一步凸現了 「生態西溪」、「人文西溪」「藝術西溪」的特質。
主要景點:
1, 洪氏宗祠
洪氏宗祠所在地--洪家埭,曾是洪氏家族特別是明代刑部尚書洪鐘等聚族世居之地。自宋至明清名人輩出,尤其是宋明兩代,據載曾出過三宰相、五尚書。洪氏宗祠有聯語云:「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洪氏先祖自宋忠宣公洪皓以來至明清,八百年「錢塘望族」,以詩禮傳家,教子有方,久盛不衰。
重建的洪氏宗祠佔地1200餘平方米,由門屋、享堂和寢殿等組成,展示有杭州洪氏家族的先祖畫像、神祖牌位、家規祖訓、昭告和楹聯匾額等。重建的洪氏宗祠既是一個值得遊覽觀光的重要景區,也為後人追溯洪氏家族發展史,提高西溪溼地的文化內涵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窗口。
2,龍舟勝會
五常龍舟勝會是為西溪「三堤十景」之一,杭州西溪溼地(五常區塊)特有的端午民俗慶典活動,源於明朝,至今已有500年歷史。
相傳由祖居五常的明朝尚書洪鐘創立,並逐漸演變成為民間自發的節慶活動,清乾隆帝南巡江南,曾在西溪觀賞龍舟,欣而口諭「龍舟勝會」。獨特的地理環境,濃厚的人文環境,孕育了五常龍舟勝會這一端午習俗,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和民間傳承性,體現著凝聚力與和諧度。
2008年,五常龍舟勝會作為民俗類端午節組成部分,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現在景區內有長廊可看「鬧龍舟」的盛況,有「龍舟文化展」可觀龍舟文化源遠流長,更有室內模擬龍舟可以一試身手。
3,洪昇紀念館
洪昇(1645-1704),字昉思,號稗畦,又號稗村、南屏樵者,出生於浙江錢塘(今杭州)西溪費家埭,卒於烏鎮(今桐鄉)。洪昇是中國戲曲史上偉大的戲曲家,他一生創作了四十多部戲曲作品,最負盛名的為《長生殿》。其曲文優美典雅,音律講究,「愛文者喜其詞,知音者賞其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是中國古典戲曲的壓卷之作。洪昇亦因《長生殿》而流芳千古。
4,壽堤
「壽堤」是西溪「三堤十景」之一,西溪國家溼地公園內共有三條長堤,分別命名為「福、綠、壽」,與「福祿壽」諧音。「壽堤」是三堤中最長的堤,全長5470米,寓意與杭州市打造健康城市的目標相一致。將眾多的西溪美景串珠成鏈,構成了一幅西溪溼地中最美的圖畫。
5,清平山堂
杭州明代的刻書坊中,洪氏家族明代後裔洪楩的清平山堂有著重要的地位,所刻之書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清平山堂是洪楩刻書的堂名,原址位於杭州城內清平山客戶說是一座小山]仁孝坊(俗稱清平巷),洪楩所刻書皆署清平山堂,所刻之書「既精且多」。其中產生重要影響的有《路史》《清平山堂話本》等。今在西溪重建,主要展示了杭州刻書歷史的整體面貌和清平山堂刻書所取得的成就。
6,吉祥文化館
吉祥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它凝結著中國人的倫理情感、生命意識、審美趣味與宗教情懷。吉祥文化館,以豐富多彩的吉祥圖案和吉祥物,展示了中國吉祥文化的源遠流長。其中重點介紹了江南地區和五常一帶的吉祥文化及其表現形式。同時豐富的紀念品又可以讓您在感受吉祥文化的同時將吉祥帶回家。
7,東關荷塘
東關荷塘是西溪溼地·洪園「三個提升年」核心工程,風景秀麗,樹木繁茂。遊客不僅可以在這裡看到大片的蓮花、荷花、鳶尾等水生植物,陸地上的垂柳、梅花、櫻花也可以讓你流連忘返,陶醉其中。
另外,新建的觀光塔還能讓你360°全方位地欣賞西溪溼地·洪園的美景。所謂「登高望遠」,來遊玩的朋友可千萬不能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