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上的歐洲小眾目的地!烏克蘭自由行6大旅遊地推薦

2020-12-11 騰訊網

烏克蘭位於歐洲東部,是歐洲除俄羅斯外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這裡擁有豐富的歷史古蹟和人文景觀,如享譽世界的基輔芭蕾舞團、歷史文化小城利沃夫、「黑海明珠」敖德薩、西部喀爾巴阡山脈絕佳的自然風景等,而消費相對於不少歐洲國家又便宜許多,是一個值得去一趟、享受超值旅行的小眾目的地國家。

1.基輔 Kiev

基輔是烏克蘭首都,經濟、文化、政治的中心。它地處烏克蘭中北部,始建於5世紀下半葉,9 - 13世紀為第一個俄羅斯國家基輔羅斯的都城和中心,有「羅斯城市之母」之稱。

獨立廣場(Maidan Nezalezhnosti)位於基輔市中心,中間的何裡夏大街將廣場分成了東、西兩個部分。它是2004年烏克蘭橙色革命時的重要據點,在前蘇聯時代,這裡是十月革命廣場

廣場東南有紀念柱,斯拉夫傳說中的女神Berehynia置於柱頂。柱旁是噴水池,豎立著英雄群像。當中有傳說建立了基輔的三兄弟Kyi,Shchek和Khoryv。西邊有舊城門,西南角有地球柱。

國家舍甫琴科歌劇院(National Opera of Ukraine Taras Shevchenko)以大文豪舍甫琴科命名,建於1867年,經常有芭蕾舞和歌劇演出。

聖索菲亞大教堂(St. Sophia Cathedral),基輔最有名的東正教大教堂。它建於11世紀,屬巴洛克式建築風格,是智者雅羅斯拉夫為慶祝古羅斯軍隊戰勝突厥佩切涅格人和頌揚基督教而修建的。「索菲亞」是希臘語「智慧」的意思。

聖彌額爾金頂修院(St Michael’s Gold-Domed Monastery)建於12世紀,離聖索菲亞大教堂不遠,是基輔最漂亮的教堂之一,教堂有耀眼的金色圓頂,在18世紀曾進行過整修。

聖安德烈教堂(St Andrew’s Church)是一座東正教教堂,也是基輔主要的巴洛克式教堂,位於山丘上。外面綠色金絲頂藍牆,內裡裝飾金碧輝煌,在其觀景臺上,還可以俯瞰基輔老城,風光無限好。

安德烈斜坡(Andriyivskyy Descent)是基輔古老的文化街,因街上有安德烈教堂而得名。它是從上城到下城最近的路,因而成為手工業產品的交易場所。目前,這條街道已按上個世紀的原樣修復,沿街設有手工藝作坊、藝術沙龍,出售各類具有烏克蘭民族特色的工藝品和紀念品。

金門(Golden Gate)建於11世紀,是現存不多、保留完好的雅羅斯拉夫大公時代的建築之一。它是古代基輔城的正門,門扇和門樓上的教堂圓頂裝飾有鍍金的銅箔,故得此名。當時是作基輔最主要的城門和防禦之用。1983年,金門遺址經整修後闢為博物館,對遊人開放。館內陳列許多古基輔的文物。

聖弗拉基米爾大教堂(St Volodymyr's Cathedral),外牆為鵝黃色,內部的壁畫以其明亮的視覺印象和歡愉的氛圍讓人印象深刻,完美結合了東西方的宗教建築藝術特色。

銀鮫宅(House with Chimaeras)內外俱奇:看得到的是屋頂豎起,尾指天頭偏下的人魚,外牆上多尊水泥造的犀牛頭、鹿頭和象頭;看不到的是當年用來供應鮮奶的牛房。現主要供在對面辦公的烏克蘭總統舉行內政和外交儀式。

基輔洞窟修道院(Kyiv Pechersk Lavra),基輔另一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建於1051年,是東正教「羅馬」的核心。

修道院分上下二區,上區除教堂之外,另設至少5個另需付費的博物館,分別展出微縮藝術品、烏克蘭民族和裝飾藝術品、古珠寶、劇場、音樂和電影展品,及印刷品。下區是東正教僧侶葬身之處。這些屍體自然風乾成木乃伊。木乃伊被認為是奇蹟,是神的力量的體現,修道院因此聲名遠播。洞窟內保存有125具木乃伊。

衛國戰爭博物館(Museum of the Great Patriotic War)是烏克蘭最大的博物館,展品超過300萬,展示了二戰期間蘇聯軍隊使用的裝備。博物館外62米高的Motherland statue成為基輔最著名的地標。

烏克蘭大饑荒(Holodomor)是指1932 - 1933年間的一場饑荒,死亡人數估計以百萬計。國立大饑荒受害者紀念博物館位於Vichnoyi Slavy公園內,以一條四邊裝有黑鐵十字架的白色紀念碑為中心,外圍的雕像和陳設均透露著豐饒之鄉變無糧之地的慘況。除1932到1933年的饑荒外,1921 - 1922,1946 - 1947年的兩場饑荒也均有內容展覽。

2.利沃夫 Lviv

利沃夫是烏克蘭西部主要城市,有獅城之稱,是13世紀的達寧·加利奇斯基大公創建,並以他的兒子名字命名。它在歷史上曾屬於許多不同的國家:波蘭與波蘭-立陶宛聯邦,奧地利帝國與奧匈帝國(稱為倫貝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短命的西烏克蘭人民共和國;回到波蘭;然後是蘇聯。此外,瑞典和土耳其都曾試圖徵服該市,但未能取得成功。

市集廣場(Rynok Square)在14世紀下半時出現,見證過不少波蘭和烏克蘭的歷史事件。廣場中央是市政廳,四周有不少特色的古典建築物,包括門牌4的「黑屋」,門牌6內有義大利式庭院的波蘭國王行宮。門牌24是俄國彼得大帝住過的房子等。東北方有藥物博物館,現這裡雖不見市集,卻是遊客探索利沃夫舊城的熱門起點。

市政廳(Town Hall)位於市集廣場中央。現在所看到的市政廳於19世紀重建過,它有四個希臘羅馬神祇的雕像:黛安娜、尼普頓、阿多尼斯和安菲特裡忒的雕像。經過市政廳鐘樓登頂,可觀賞利沃夫風景。

亞美尼亞聖母升天大教堂(Armenian Cathedral of the Assumption of Mary)於1370年落成,其後復修和加建多次,漸成今日模樣。聖堂內部色彩斑斕,跟傳統繪壁畫和鑲嵌彩色玻璃的歐洲教堂有別。

庫舒尼卡歌劇及芭蕾院(Opera and Ballet Theatre of Solomiya Krushelnytska)1900年落成,當時利沃夫是奧匈帝國領土。建築是文藝復興加巴洛克風格,光看外牆建築已覺不俗。

自由大道(Prospekt Svobody)南北兩線貫穿利沃夫舊城南北,中間則有一片地。北面的歌劇院和南面的舍甫琴科紀念像間是林蔭道。南北兩線旁是購物和飲食區,也有一座民俗學及民族藝術博物館矗立在南東線旁,以刺繡和珠寶藏品著稱。

拉丁大教堂(Latin Catherdal)正名是聖母升天大教堂,是一座羅馬天主教大教堂,哥德式建築,後加上巴洛克風格,於1405年啟用。在蘇聯統治期間,這座教堂仍舉行彌撒,逃過了變成博物館的命運。

東正教聖母升天教堂(Orthodox Assumption Church)不如常見的東正教堂般有大型洋蔥型頂(不過有半圓拱頂),頂色為綠,與北邊的道明會教堂相似。

道明會教堂及修院(Dominican Church and Monastery)是座巴洛克風格的希臘天主教堂,綠拱頂,正門上刻有拉丁文。俄國彼德大帝就在這裡與波蘭籤下同抗瑞典的盟約。蘇聯時代這裡曾被作為檔案館、職業學校,及宗教與無神論博物館。教堂門口的跳蚤市場,可以很便宜地淘到各種蘇聯時期的物件,包括蘇聯時期的硬幣、很多歐盟國家加入歐元區之前的本國硬幣等。

利沃夫城堡(Lviv High Castle)曾是利沃夫全城最高點,現存的廢堡建於1362年。它是兵家必爭之地,也傷痕累累。1869年,統治利沃夫的奧地利人把城堡拆除,只留一段南牆。從這裡可以回望市政廳鐘樓。

利沃夫有三寶,啤酒、咖啡、巧克力。利沃夫啤酒始自1715年,所以來到利沃夫,可以去啤酒博物館(Museum of Brewery)參觀。裡面展品上溯至古埃及的啤酒,參觀後可品嘗。

現在的聖喬治大教堂(St. George's Cathedral)為烏克蘭東方禮天主教會掌管,是一座巴洛克加洛可可風格的教堂。正門上方的聖利奧和聖亞他那雕像,及聖堂糅合了天主教和東正教的陳列風格。聖堂左方陳列一幅聖母像,據說曾在1663年土耳其人,1704年瑞典人兩次圍城時落淚。

聖奧爾加聖伊莉莎白教堂(St. Olga & St. Elizabeth Church)於1911年落成,由奧匈皇帝法蘭茲 約瑟夫一世(Franz Josef I)奠基,有說建堂是他紀念亡妻伊莉莎白(即茜茜公主),也有說教堂是容納新到利沃夫居住的信徒。

它本為羅馬天主教教堂,蘇聯統治利沃夫後,教堂用作糖果廠的貨倉,戰時被破壞久未修復。烏克蘭獨立後,教堂歸烏克蘭希臘天主教會管轄,名字也添多一名聖人,聖奧爾加。

武庫於1555年建成,作過城防,也作過奧地利帝國的監獄。現在是兵器博物館,外有鐵匠現打兼售賣金屬紀念品。每年十月中,武庫外廣場會舉行鐵匠藝術節

3.敖德薩 Odesa

敖德薩位於烏克蘭南部,是其第二大城市。它建於1415年,原是韃靼人的一個居民點,稱卡吉貝伊。1795年起改稱敖德薩。由於天然海港常年不凍,在水路運輸佔有重要地位,被譽為「黑海明珠」。

敖德薩的歌劇院(Opera House)建於1809年,曾多次毀於火災,但仍被稱為世界上最美麗的歌劇院之一。

敖德薩奠基人紀念碑(Monument to Odessa Foundation),居中的是葉卡捷琳娜大帝,底座四方立敖德薩開城功臣各一,當中包括第一任市長de Ribas。

波將金階梯(Potemkin Stairs)是從港口進入城市的入口,是敖德薩的象徵。

丈母娘橋(Mother-in-law Bridge)為紀念十月革命50周年而建,外表樸實無華。後來生出一個荒誕的傳說:區黨委書記住在海濱大道,他的丈母娘住在果戈裡街,建橋是方便丈母娘速來速回,附帶的目的是方便老人家,也方便自己嘗到丈母娘的巧手料理,還免得丈母娘借回家路遙在自己家度宿一宵,言人人殊。不過這條橋倒真方便不少路人。橋上有人掛同心鎖。

保羅一世的橘子紀念碑(Monument to Paul I's Orange)傳說是葉卡捷琳娜大帝駕崩後,嗣君保羅覺得不值得花錢繼續開發敖德薩,敖德薩人聽到消息,就張羅了一批希臘橘子送到聖彼德堡。保羅見橘而悅,橘在當年的俄羅斯實不易得,敖德薩的價值也藉此「證實」,政府然後再投入資金開發。紀念碑以橘子為主題,但切走四分一,補上保羅一世的浮雕和送橘北上的馬隊,還有後來建成的敖德薩地標建築。

美術館(Arts Museum)位於一棟19世紀宮殿之中,除大量精美藝術品外,也可欣賞華麗的宮殿建築。

敖德薩交響樂團的部分名氣來自其美籍指揮家Hobart Earle,及其演奏廳。交響樂大廳(Philharmonic Orchestra)於1899年落成,本為證券交易所,建築風格仿效義大利威尼斯的總督宮。

普希金被沙皇流放時,曾浪跡克裡米亞、敖德薩和基斯訥烏,其中在敖德薩停留了約13個月,其中的一個月就住在這普希金博物館(Puskhin Museum)現址,當年該處是家酒店,名叫「北方酒店」,一說《巴赫奇薩賴淚泉》就在北方酒店寫成。現館內展出其筆記、書信和手繪等。

東西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Western and Eastern Art),東方藝術藏品有蒙古的佛像,波斯的地氈,日本的版畫和中國的鼻煙壺。西方藝術藏品方面,其時期從文藝復興至20世紀,當中以荷蘭畫家哈爾斯(Frans Hals)的《聖史瑪竇》和《聖史路加》(聖史者,編寫福音書的聖人)最為著名。

考古博物館(Archaeological Museum)建於1825年,是烏克蘭最古老的博物館之一,介紹了敖德薩的古代史與出土的各種考古文物。

4.哈爾科夫 Kharkiv

哈爾科夫位於烏克蘭東北部,與俄羅斯接壤,是烏克蘭全國面積最大的城市。

自由廣場(Ploshcha Povstannya)是哈爾科夫的中心,周邊有許多重要建築。市內的大型和節日慶祝活動、演唱會等,很多都選在這裡舉行。

自由廣場以南是舍甫琴科公園(Shevchenko Park)。公園東邊展出哈爾科夫冶金足球俱樂部的光榮歷史,稍南處矗立著舍甫琴科像。舍甫琴科像底下有三組浮雕,第一組取材自其著作「反抗者」,第二組是「革命者」,第三組是「革命後翻身者」。相傳有人如果能在浮雕間找到隱藏的拖拉機輪子,不但會找到另一半,以後都會以哈爾科夫為家。

鏡子泉(Mirror Stream)在當地叫幸福泉。哈爾科夫人約會、夏天打水戰,或是拍結婚照,都會選在這裡。鏡子泉附近有一廊,展出列寧少年團的英雄人物。

歷史博物館(Historical Museum),廣場上展有紅軍俘獲的英國制一次大戰坦克,和蘇聯衛國戰爭的裝甲部隊主力T-34坦克。整館採用蘇聯式格局,展廳裡講述了哈爾科夫從古至今,當地自然和人類生活的變遷。

聖母升天大教堂(Assumption Catherdal)裡有一座包含管風琴的修道院。

聖母領報大教堂(Annunciation Catherdal),紅白橫紋相間,已有100年多年的歷史了。

烏克蘭哈爾科夫坦克修理廠,距離俄羅斯邊境僅20英裡,裡面封存著400多輛被遺棄的坦克。

蘇姆斯卡大街(Sumska)貫通市中心南北,從南邊的憲法廣場到北邊城北機場,近自由廣場的一段車路較寬闊,也好走。

5.頓涅茨克 Donetsk

頓涅茨克是烏克蘭第四大城市,也是烏克蘭東部民間武裝成立的所謂「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在前蘇聯時期,這裡還是著名的煤城。

頓巴斯競技場(Donbass Arena)是薩克達的主場,興建費用達3億歐元,於2009年8月底揭幕,歐洲杯舉行時座位約50,100個。夜幕降臨時,球場觀眾席向外的玻璃幕牆會點亮藍色燈光,遠看就像是個藍光碗。

普希金大道(Pushkin Boulevard)是頓涅茨克市內一條南北方向的主幹道,路旁的小公園中有一些造型獨特的雕塑。

頓涅茨克以鋼鐵業聞名,有一個令人驚喜的鐵藝公園(Park of Forged Figures),是鐵匠鍛造各式奇特鐵像的心思。他們造的鐵花鐵樹和鐵像,跟真花草樹木在園內並存。

列寧廣場(Ploshcha Lenina),位於市中心的中心位置。與烏克蘭俄語區的不少城鎮一樣,這裡也有個列寧像。此列寧像頭戴便帽,眼望前方,仿若準備向礦工同志們演說。城內的大型慶祝活動,和薩克達隊離城比賽的大電視轉播,都在這裡舉行。

植物園(Botanic Garden)位於城市東郊,擁有種類繁多的植物,在不同的季節呈現出迥異的景觀,其中春夏季最美。

地區藝術館(Regional Art Museum)是烏克蘭最大的博物館之一和頓涅茨克地區重要的文化中心,裡面收藏了很多精美的東歐藝術品。

6.卡緬涅茨-波多利斯基 Kamianets-Podilskyi

卡緬涅茨-波多利斯基是烏克蘭西部歷史名城,位於德涅斯特河左岸支流莫特裡奇河畔,為歷代軍事要塞。曾屬立陶宛、波蘭和土耳其。1793年隨烏克蘭併入帝俄。

土耳其橋其實在11世紀就已存在,到17世紀時,奧斯曼人加固此橋,故名土耳其橋。它連接著新城和老城。一邊是蘇聯水泥房,一邊是傳統中歐建築。

石頭堡位於舊城西南,2007年與基輔的聖索菲亞教堂,和塞瓦斯託波爾的克森尼索希臘古城等,同被選為烏克蘭七大奇景。它於14世紀後期已有文字記載,在16世紀大規模重建,漸漸構成現在12座塔樓的格局。18世紀起石頭堡成為監獄,直至沙俄在一戰失利為止。遊客可登石頭堡城牆和其側廊,也可參觀內院旁的博物館,亦可自費在內院射箭。

大風門(Vitryani Gate),北側與一座大石樓相連,都是16世紀的建築,為舊城防禦體系的一部份。相傳沙皇彼德大帝有次來訪,進此門時,忽然一陣風把他的帽子吹走,他即說:「此門風甚大也!」故有此名。

聖彼得與聖保羅座堂(St. Peter and St. Paul Cathedral)於1590年落成,由波蘭人所建,是座天主教教堂。K-P於1672年落入奧斯曼帝國手中後,座堂跟城內其他的教堂一樣,大多改為清真寺,因此寺前築了一座高42米的宣禮塔。後來波蘭和奧斯曼兩國議和擬約,土耳其人把K-P還給波蘭,其中一附帶條件是要保留座堂前的宣禮塔,波蘭人信守條件,但在塔頂添了座聖母像。座堂前方有個小墳場,可遠眺對岸聖喬治東正教教堂的藍圓頂。

粉紅色的K-P市政廳(Town Hall)建於14世紀。其和前面的波蘭市集廣場,是當地年輕人拍高中畢業照和結婚照的熱門場地。市政廳內有3個小型博物館,主題包括古貨幣和司法制度。

*內容、圖片均來源於網絡收集整理編輯,僅供學習分享之用。如有侵權,請聯繫必刪。

相關焦點

  • 春節出入境自由行大數據報告:菲律賓宿霧等小眾目的地成「黑馬」
    今日,Skyscanner天巡聯合攜程發布了《2019春節出入境自由行大數據報告》,出境遊客熱選小眾目的地,入境遊客偏愛城市遊。  來源/視覺中國出境遊客喜歡小眾目的地春節期間,北上廣深仍是出境遊「大戶」。
  • 中國遊客赴歐洲旅遊大數據報告(2018)
    近日,中國旅遊研究院與攜程旗下華程國旅集團(原華遠國旅)聯合發布了《2018年中歐旅遊大數據報告》。報告根據我國出境遊運營服務商華程國旅集團的歐洲遊數據,同時結合我國出境遊客在攜程網站的預定大數據,對歐洲自由行、跟團遊、定製遊、門票玩樂、籤證等產品和用戶進行深入分析。
  • 看完國內遊熱門榜單,還有小眾旅遊地可選
    第七屆中國溫泉旅遊推廣季在重慶舉行,北碚金刀峽臘香季開啟……11月下旬,各地紛紛啟動冬季旅遊市場,對於熱愛旅遊的你來說,哪些目的地人氣和性價比高,更值得在此時前往呢?11月27日,記者從在線旅遊預訂平臺獲悉,綜合該平臺近日旅遊大數據,其發布了多個冬季旅遊榜單。
  • 烏克蘭以色列摩洛哥 旅遊籤證有利好消息
    原標題:烏克蘭以色列摩洛哥旅遊籤證有利好消息重慶晚報訊夏季旅遊高峰期已經來臨。昨日,重慶晚報記者從國內多家籤證中心和旅行社了解到,近期,烏克蘭、以色列、摩洛哥等小眾旅遊目的地對中國公民籤證釋放利好消息。
  • Skyscanner天巡發布上半年出入境自由行大數據報告
    近日,Skyscanner天巡發布2019年1-5月出入境自由行大數據報告,並對未來出入境自由行市場的可突破之處進行了預測。總體上看,相較2018年出入境自由行市場,2019年1-5月整體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同時,Skyscanner天巡高級市場總監高崧也公開談及天巡獨特的數據增長模型,為旅行者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助力。
  • 螞蜂窩目的地旅遊報告:成都、北海道自由行大熱
    DoNews 6月10日消息 10日,螞蜂窩旅行網發布了「自由行系列報告」之《2015目的地旅遊報告》。報告顯示,成都上升勢頭強勁,已成為最受自由行用戶關注的城市;國人避熱趨冷、拼假出行成為習慣,熱門旅遊目的地呈現分散化、個性化的發展態勢。在產品需求上,自由行人群對機+酒、籤證、門票、當地遊的需求最大。 根據報告,2015年上半年增長熱度最快的自由行目的地是成都,螞蜂窩熱度值為8.14。難怪發布「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顧老師把她出行的第一站也放在了成都。
  • [遊口皆碑]未雨要綢繆 國慶短線出境目的地推薦
    No.49群芳爭豔 春季賞花精品線路推薦 No.48春季吃出健康 養生菜館大推薦新年許願就去這些地方 No.42冬季滋補 尋覓暖心靚湯 No.41釋放雪上激情 國內滑雪線路推薦年末全球促銷機票大搜羅 No.38走遍歐洲 淡季歐洲抄底遊線路推薦 No.37立冬之後看不同風景
  • Travelzoo旅遊族 Top 20盤點:自由行與深度遊哪個更適合你
    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人們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旅行逐漸成為了高壓人群解壓的一種方式。尤其是近些年,自由行和深度遊憑藉其獨特的優勢而備受人們的喜愛。作為擁有全球2800萬會員信賴的 Travelzoo旅遊族,憑藉專業產品製作人的人工搜索、測試,為會員推薦真實的、高性價比的旅遊及生活優惠產品。
  • 國慶3個小眾旅遊地推薦,挑一個走吧!
    好了,言歸正傳啦,想必各位驢友們都不想國慶人擠人吧,下面就給大家推薦幾個國內小眾旅遊地,能玩到爽的地方吧。東方夏威夷—海南萬寧石梅灣據說,傳說中去過一次就會愛上的海邊城市,12道風味和電影非誠勿擾的取景地。
  • 暑期日本親子遊火爆 電影取景地、小眾目的地打卡成潮流
    6月27日至29日,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四次峰會將在日本大阪舉行,日本成為全球關注焦點。多家旅行社今年暑期出境遊熱門目的地中,日本都穩居前三位。驢媽媽旅遊網也顯示,赴日遊人次比往年增長28%。暑期出遊中,親子家庭、學生族人數佔近七成,因而含有動漫元素、影視IP、網紅打卡地等內容的線路,預訂尤其火爆。
  • 中國遊客赴歐洲旅遊愛幹啥?婚禮、馬術、看極光……
    不少「小眾」國家和新的玩法成為「黑馬」,在在線旅遊平臺和線下門店銷量大增成為「網紅」。2月26日,中國旅遊研究院與攜程旗下華程國旅集團(原華遠國旅)聯合發布了《2018年中歐旅遊大數據報告》。報告結合我國遊客線上、線下預定大數據,對歐洲自由行、跟團遊、定製遊、門票玩樂、籤證等產品和用戶進行深入分析。
  • 十個最便宜的出境遊目的地:比國內遊更省錢,好玩好吃又划算!
    1 烏克蘭歐洲最值得去的落地籤國家!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窮得只剩下美女」的國家,烏克蘭姑娘貌美是因為有斯拉夫民族血統,也因為得益於秀美的湖光山色和溫暖適宜的氣候,這裡從來不缺少讓宅男荷爾蒙爆發的大美女。
  • 英國籤證最快24小時 歐洲自由行越來越熱
    最近,歐洲多個旅遊目的地都推出了籤證便利措施,英國籤證最快24小時,意、法籤證最快48小時,德國籤證最快3天。歐洲遊自2004年開放至今已10年,始終佔據中國出境遊市場的核心板塊。業內人士預言,2014年,國人赴歐洲旅遊將迎來更快的發展。
  • 乾貨:最實用的歐洲自由行APP親測分享
    春節大長假的出發機票是不是已經緊握在手了呢?今天來一篇乾貨,作為一個在2017年從歐洲折騰到非洲,又從歐洲橫跨到美洲,最終在日本結束了一年行程的重度旅行患者,小編在此從行、住、吃、玩(購)、拍 5個方面給大家良心推薦16款歐洲自由行實用APP,親測後受益,希望每一位追風少年都能擁有一段最美的旅行獨家記憶。喜歡的寶寶歡迎加關注,也歡迎大神們補充探討~
  • 清明假期重慶自由行,10個周邊踏青出遊目的地推薦
    重慶自由行,清明假期周邊遊,下面10個重慶周邊遊目的地推薦,朋友,你準備選哪一個呀?1、璧山去璧山少不了要去秀湖公園遛一遛,漫步園中,微風拂面、霓虹點點,歲月安然靜好。璧山的來鳳魚鋪滿了椒麻,又辣又香,一口下去,唇齒留香,人生美滿。
  • 2020熱門旅行目的地關鍵詞:小眾、環保、大型活動
    根據愛彼迎最新發布,預計對於規劃明年出行的旅行者而言,相對小眾或重視生態環保的國家、城市與地區越來越具有吸引力。 這些目的地從後工業的文化之都密爾沃基和瓜達拉哈拉,到正在打造可持續旅遊的西安,2020年的榜單充滿了驚喜與「寶藏」目的地。
  • 天巡Skyscanner聯合螞蜂窩共同發布自由行《2017旅行趨勢導航》
    被年輕人推崇的自由行,也將迎來真正的『青春期』。」 螞蜂窩數據研究中心馬禹濤表示,「與此同時,隨著未來消費升級,中國旅行者的腳步也開始越走越遠。如今,自由行關注度早已從傳統的東南亞、日韓等旅遊目的地,向歐洲、美國、澳大利亞擴散。而對於自由行的熱情,也開始從傳統的北上廣向二三線城市蔓延。」
  • 湖南非常小眾的旅遊地,來這裡打卡才不愧為深度的遊玩
    其實不然,湖南還有很多小眾的旅遊地也很值得遊覽,比如郴州。郴州市位於湖南省與廣東省的交界處,北接湖南衡陽,南臨廣東韶關,是一座承載了歷史戰火與人文毓秀的城市,地形地貌更是奇特,也自然地成了當地有名景觀,雖然相對小眾,但也絲毫不遜色於湖南其他景觀。
  • 小眾旅遊地——大欽島
    在山東蓬萊以北52.8公裡的海面上有個面積6.76平方公裡的海島——名字叫大欽島。大欽島地處渤海海峽中段,西瀕渤海,東臨黃海,北與遼寧省大連市距離54公裡。大欽島鄉隸屬於山東煙臺長島縣,是山東省距離大陸最遠的鄉鎮。
  • 地圖看世界;歐洲糧倉烏克蘭
    肥沃的黑土地、風調雨順的氣候、充足的灌溉水源和勤勞的烏克蘭人民。烏克蘭自古就是水草豐美,農業發達之地,有「歐洲糧倉」之稱。烏克蘭是一塊真正的「流奶與蜜之地」,按烏克蘭農業部的數據,2017/2018年度(2017年7月到2018年6月)烏克蘭是世界第三大糧食出口國(第一美國超1億噸,第二俄羅斯達5200萬噸),烏克蘭糧食出口量已達3820萬噸(小麥1660萬噸,玉米1710萬噸,大麥42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