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枚光子神經形態晶片問世!運算速度快3個數量級
據《麻省理工技術評論》雜誌網站近日報導,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科研團隊日前研製出全球首枚光子神經形態晶片,並證明其能以超快速度計算。該晶片有望開啟一個全新的光子計算產業。普林斯頓大學亞力山大·泰特團隊的新成果是利用光子解決了神經網絡電路速度受限這一難題。
-
一篇論文引發的光子 AI 晶片革命,劍指摩爾定律
二、光子 AI 晶片的優勢:速度快、功耗低、擅長並行計算作為統治計算的一個基準法則,摩爾定律指出,微處理器晶片上的電晶體數每 18-24 個月翻一番,曾長期作為推動電子設備小型化和網際網路普及的關鍵動力。
-
分子計算機的運算過程是蛋白質分子與物理化學介質的相互作用過程
分子晶片體積可比現在的晶片大大減小,而效率大大提高, 分子計算機完成一項運算,所需的時間僅為10微微秒,比人的思維速度快100萬倍。分子計算機具有驚人的存貯容量,1立方米的DNA溶液可存儲1萬億億的二進位數據。分子計算機消耗的能量非常小,只有電子計算機的十億分之一。由於分子晶片的原材料是蛋白質分子,所以分子計算機既有自我修復的功能,又可直接與分子活體相聯。
-
光子晶片研究進展及展望:面向未來的計算系統,光計算具有天然優勢
利用光子計算方法替代傳統電子計算方法將是解決摩爾定律困境以及馮 諾依曼架構的問題,即解決當前算力、功耗問題的極具潛力的途徑之一。 光子具有光速傳播、抗電磁幹擾、任意疊加等特性,光學計算具有天然的並行計算特性,因而運算速度極快,且十分適合做並行運算。
-
能「聞出」10種有害物質的神經形態晶片是什麼樣的?
雷鋒網消息,英特爾和康奈爾大學今天發表了一份聯合論文,展示了英特爾的神經形態晶片Loihi的新能力:它能夠從氣味中學習和識別10種有害物質——即使存在「顯著的」數據噪聲和遮擋的情況。他們說,他們的技術不會破壞晶片的氣味記憶;與以往最先進的傳統方法相比,它具有「優異的」識別精度,其中包括的機器學習解決方案,需要每級的訓練樣本數量多3000倍才能達到相同級別的分類精度。英特爾神經形態計算實驗室高級研究科學家Nabil Imam認為,這項研究將為神經形態系統鋪平道路,該系統可以診斷疾病,檢測武器和爆炸物,發現毒品以及發現煙霧和一氧化碳的跡象。
-
全球首個手機AI晶片華為麒麟970是怎麼來的?有什麼用?
2016 年 3 月份,寒武紀-1A(Cambricon-1A)問世,這也是全球首個商用深度神經網絡處理器 IP(Intellectual Property),可集成至各類終端 SoC 晶片中,並在 11 月召開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獲頒「領先科技成果」。
-
首個軌道角動量波導光子晶片問世 有望在量子計算等領域大顯身手
科技日報13日消息,據美國《物理評論快報》網站近日報導,上海交通大學金賢敏團隊研製出了全球首個軌道角動量(OAM)波導光子晶片。這是首次在光晶片內製備出可攜帶光子OAM自由度的光波導,並實現光子OAM在波導內高效和高保真地傳輸。
-
曦智科技沈亦晨:光子晶片加速智能算法和智能計算
公司目前計劃流片的產品級光子計算晶片,單個晶片集成 3000 個光子元器件,比之前光通信光子晶片多出 100 倍,並且這已經是被現有製程和產業鏈所接受的技術。 曦智科技的技術創新點主要是用光晶片來加速 2/3 的計算要素。
-
中國科技威武,成功研製全球首個軌道角動量波導光子晶片,點讚!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也讓中國在各個領域中的發展越來越快,「科學技術就是第一生產力」是當初我國偉大的無產階級家鄧小平同志提出的理念,正是在這一理念之下,中國科技幾十年來取得了跨越式的進步,最近,中國研製出全球首個軌道角動量波導光子晶片的新聞,讓世界各國驚嘆,這表明了我國科技又一次獲得了重大突破
-
大突破:計算機快1千倍,純矽基光子晶片指日可待,矽能發光了!
而光子計算機、光子晶片,顧名思義就是不用電子而是光子來傳遞信息,相比我們現在使用的傳統電子計算機有什麼好處?其次,光子晶片速度遠超電子晶片,簡單來說,光子速度遠比導體內的電子要快多了,導體內電子速度大概593km/s,而光子則是光速300000km/s,兩者不在一個量級上,速度越快,意味著計算能力越強,運算速度越快。
-
光子晶片:一場發生在MIT校友之間的競賽
在此背景下,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個研究小組嘗試將「光子計算」與「人工智慧」結合起來,利用這種已發展多年但又仍處前沿的技術提高深度學習計算的速度和效率。 Solja i 說,「當涉及到某些重要的神經網絡任務所需的各種計算時,傳統的計算機架構並不是很高效。這類任務通常涉及矩陣的重複乘法,在傳統的CPU或GPU晶片中,這可能是非常密集的計算。」 但麻省理工學院的團隊想出了一種以光子方式代替執行這些操作的方法。
-
登上Nature子刊封面:英特爾神經晶片實現在線學習
該系統基於英特爾的神經形態研究晶片 Loihi 和 72 個化學傳感器,Loihi 被編程為模仿嗅球中神經元的運作——後者是區分不同氣味的大腦區域。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系統未來可被用於監視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嗅出隱藏的毒品或爆炸物,或幫助進行醫學診斷。
-
光子晶片公司曦智科技再獲數千萬美元融資 第一款商用產品或面向...
一家成立不足3年的公司,是如何持續吸引眾多知名投資機構「青睞」的? 據了解,曦智科技是一家出自麻省理工學院的人工智慧基礎設施公司,以光學技術為人工智慧計算設計速度更快、更節能的處理器和算法。
-
「模擬大腦」又進一步 含800萬神經元類腦晶片系統問世
800多萬個神經元的Pohoiki Beach晶片系統。該神經擬態系統的問世,預示著人類向「模擬大腦」這一目標邁出了一大步。該全新神經擬態系統包含多達64顆Loihi晶片,集成了1320億個電晶體,總面積3840平方毫米,擁有800多萬個「神經元」(相當於某些小型齧齒動物的大腦)和80億個「突觸」。英特爾介紹說,該晶片系統在人工智慧任務中的執行速度要比傳統CPU快一千倍,能效可提高一萬倍。
-
每天積累一點光學乾貨:「光子計算機」您了解多少?
光子計算機是一種由光信號進行數字運算、邏輯操作、信息存貯和處理的新型計算機。它由雷射器、光學反射鏡、透鏡、濾波器等光學元件和設備構成,靠雷射束進入反射鏡和透鏡組成的陣列進行信息處理,以光子代替電子,光運算代替電運算。光的並行、高速,天然地決定了光子計算機的並行處理能力很強,具有超高運算速度。
-
2nm技術的晶片開始沒落,下一代信息科技基石一定是光子晶片
4.韓國蔚山國立科學技術研究院開發出全球首個三進位半導體元件韓國蔚山國立科學技術研究院開發出全球首個三進位半導體元件。研究人員成功在大尺寸晶圓上創造出一種運用三進位邏輯的半導體元件。與目前的二進位半導體器件相比,基於三進位的新型晶片將縮短數據處理時間、降低功耗。
-
...網絡用|圖像處理|圖像傳感器|光電二極體|ai晶片|神經網絡|傳感器
芯東西(ID:aichip001)文 | 雲鵬 心緣芯東西3月5日消息,《Nature》刊登一則新研究,提供了一種新穎的AI視覺晶片研發方向。維也納大學的電氣工程師Lukas Mennel和他的同事們研發了一種新型的超高速機器視覺設備,用圖像傳感器將圖像處理速度提升至傳統技術的數千甚至上萬倍。
-
Nature:世界最快光子AI加速器
目前已有來自加州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明斯特大學等單位的研究團隊做出了一系列在網絡尺度、可集成性、片上存儲等方面的突破,然而尚未能實現較高運算速度與高維數據處理能力,光子神經網絡的超高運算潛力尚未得到證實。
-
科學網—科學家首次利用光學晶片實現光子角動量編碼技術
本報訊(記者彭科峰)日前,中科院長春光機所顧敏院士領導的研究團隊首次利用光學晶片實現了納米尺度下對光子角動量的操控。
-
「九章」問世,比谷歌量子計算機快一百億倍,量子運算已經崛起
根據報導,我國的全新的光子構建的量子計算機超越世界上運算速度最快的經典超級計算機,這還是史上第一次。 「九章」的運算結果是76個被探測到的光子,這遠遠超過了先前創下紀錄的5個被測光子以及經典超級計算機的運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