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軟開源Cognitive Toolkit降低了機器學習門檻
網易科技訊10月27日消息 據外媒(Ars Technica)報導,上周微軟宣布實現語音識別新突破:其開發的語音轉錄系統識別誤差僅為5.9% ,已接近人類大腦水平。該轉錄系統基於微軟自家的開源軟體Cognitive Toolkit所開發,微軟於昨日發布了該軟體的 2.0 beta版。此前這一軟體一直被叫做Computational Network Toolkit(CNTK)。這個使用 MIT 許可協議、經由GitHub 託管的項目給開發者提供現成的神經網絡代碼,可以用來打造其各自的機器學習系統。
-
微軟開源Cognitive Toolkit 2.0完整版:從性能更新到應用案例
選自Microsoft作者:John Roach機器之心編譯參與:黃小天、蔣思源近日,微軟在其官方博客上撰文宣布全面開源 Microsoft Cognitive Toolkit 2.0,該版本版本包含了 beta 版本以來的數百個新功能,簡化了深度學習流程,可在更廣泛的人工智慧生態系統之中實現無縫整合;此外它還支持 Keras、Java API、
-
Microsoft Cognitive Toolkit 2.0 候選版本發布!
Microsoft Cognitive Toolkit 原名 CNTK,是微軟去年開源的深度學習框架。在海量數據上開發深度學習應用,它具備商用級別的穩定型,以及與主流程式語言與算法的兼容。如今,它即將迎來新一代的 2.0 版本。自從去年十月發布 2.0 beta 版,微軟為 Microsoft Cognitive Toolkit 2.0 已陸續添加了超過 100 餘個新特性、升級以及漏洞修補。
-
微軟正式推出認知工具包Cognitive Toolkit 2.0
在不久前36氪聯合主辦的融合了音樂、科技與藝術的mta天漠音樂節上,微軟亞洲研究院的張霖濤提出,人工智慧有三個重要的支柱點,分別是大數據、新算法和大系統。微軟在大系統方面的努力是推出了開源的認知工具包Microsoft Cognitive Toolkit(之前叫做CNTK),現在這個工具包已經正式升版(2.0)並面向開發者開放。
-
微軟發布Cognitive Toolkit 2.0 beta 支持Python
網易科技訊10月26日消息 據外媒(venturebeat)報導,微軟於今日發布其開源深度學習工具包2.0 beta版。微軟科學家黃學東(Xuedong Huang)在採訪中表示,此前不支持 Python是認知工具包的一大缺憾,限制了工具包的應用範圍。新的工具包具有更強的性能表現和學習能力。黃學東表示,開發者可以在 Visual Studio集成開發環境中直接使用 Cognitive Toolkit,而無需再額外運行 Cognitive Toolkit腳本。
-
微軟開源ONNX Runtime,想用什麼深度學習框架任你選!
此前,為了推進AI框架標準化,更好地支持PyTorch和TensorFlow等框架,微軟甚至降低了對自家CNTK框架的宣傳調門,可謂「用心良苦」。當地時間12月4日,微軟在GitHub上宣布ONNX Runtime開源 。
-
Windows 10「源碼洩露「讓我想起微軟「開源之路」
在2017年06月24日,當我第一眼看到外媒Theregister報導這個消息後,我首先想起的是能夠真的造福民眾的另一件事—「開源」。今天文章的主題也就是談開源,準確的說簡單聊聊微軟開源之路。首先,開源還是提供了一個取之有道的途徑,這樣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對「源碼洩露」的期許。其次,開源降低了從無到有的門檻,也降低了參與者的門檻。再者,開源也降低了消費壁壘,貨比三家、物美價廉,開放中競爭,競爭中優化就是消費者想看到的。
-
MicrosoftCognitiveToolkit2.0候選版本發布!
Microsoft Cognitive Toolkit 原名 CNTK,是微軟去年開源的深度學習框架。作為語音識別領域聲名卓著的開發工具,Microsoft Cognitive Toolkit 具有相當不錯的可擴展性、速度和精確性。在海量數據上開發深度學習應用,它具備商用級別的穩定型,以及與主流程式語言與算法的兼容。
-
中科院計算所開源Easy Machine Learning:讓機器學習應用開發簡單...
機器之心編譯今日,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徐君在微博上宣布「中科院計算所開源了 Easy Machine Learning 系統,其通過交互式圖形化界面讓機器學習應用開發變得簡單快捷,系統集成了數據處理、模型訓練、性能評估、結果復用、任務克隆、ETL 等多種功能,此外系統中還提供了豐富的應用案例,歡迎大家下載使用。」
-
微軟開源無人機模擬器AirSim,訓練再也不怕撞牆了
量子位 李林 | 編譯自TechCrunch微軟今天開源了測試版的模擬器AirSim,可以用來訓練自動無人機和其它自主行動裝置。微軟表示,這個模擬器能幫助個人、科研人員和公司來降低測試無人系統的難度和資源消耗,有助於「機器人民主化」。為什麼要在虛擬世界中測試無人機等自主行動裝置?主要還是為了降低成本。和量子位之前寫過的用遊戲訓練無人車一樣,想讓無人機上的自主導航程序區分影子、實心物體和深色牆壁,用模擬測試比較實惠,而直接用無人機在真實世界測試,一旦墜落、撞牆,損失太過慘重。
-
微軟發布開源.NET包管理器 —— NuPack
10月6日,微軟發布一個初始版的NuPack,這是一個開源的包管理器,可用於微軟的.NET軟體開發平臺。
-
微軟開源早期程式語言 GW-BASIC
微軟通過一篇博客文章宣布開放 GW-BASIC 的原始碼。並表示,自從 MS-DOS 1.25 和 2.0 開源後,社區中要求同樣開源 BASIC 語言的呼聲頗高。因此微軟選擇將 1983 年以來的 8088 彙編語言開源出來,但僅作歷史參考和教育用途,不再接收任何修改源碼的拉取請求。GW-BASIC 是 BASIC 的一個方言版本,誕生於 1983 年 2 月 10 日,作為 MS-DOS 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問世。
-
微軟發布開源 Icecaps 工具包,通過多任務學習實現多角色會話 AI
北京時間 8 月 30 日,微軟研究院宣布推出用於神經網絡的智能會話引擎開源工具包 Microsoft Icecaps。據悉,該工具包的作用是讓研究人員和開發人員為他們的聊天機器人產品中注入不同的角色,而且還可以結合其他強調對話建模的自然語言處理功能,形成代碼和預訓練系統。
-
微軟又開源一個ML框架,這次是核心產品的機器學習引擎infer.NET
乾明 整理編譯自 Microsoft Research Blog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感覺微軟對開源上癮了。在開源了跨平臺機器學習框架ML.NET之後,微軟又開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機器學習框架:infer.NET,而且採用的還是MIT許可證。這個消息一出,可以說是八方點讚,Twitter上一片好評。
-
微服務架構春天 微軟Service Fabric開源
微軟在去年也宣布即將公布自己的微服務架構,當時開源了 Service Fabric的.NET SDK 部分,而轉眼一年時間已經過去了,微軟終於在上周開源了自己的Service Fabric。圖片截自微軟 新開源的service Fabric代碼已經在GitHub上公布,是MIT 許可下開放原始碼,目前的代碼構建適用於 Linux 的 Service Fabric 。
-
技術乾貨: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領域中有趣的開源項目
(詳情 ) 項目主頁: http://graphlab.org/ Vowpal Wabbit Vowpal Wabbit (Fast Online Learning)最初是由雅虎研究院建設的一個機器學習平臺,目前該項目在微軟研究院。它是由John Langford啟動並主導的項目。
-
微軟開源基於模型的機器學習框架 Infer.NET
6 日,微軟開源了其基於模型的機器學習框架 Infer.NET。項目地址:https://github.com/dotnet/infer
-
實體店倒閉,開源卻「慷慨」:微軟開源Python庫Lumos用於自動監視...
Python庫,用於自動監視網絡應用程式,節省了團隊65%至95%的開發時間,並且將誤報率降低了90%以上。近年來,微軟在開源上做出了卓越貢獻。 儘管微軟所有實體店都倒閉了,但這家成立的快50年的大企業還是熱衷於「做慈善」。 最近,微軟的「開源版圖」又增添了一抹新的色彩:Lumos庫也開源了。Lumos是一個Python庫,用於網絡應用程式中的度量回歸的自動檢測與診斷。
-
福祉科普|表情識別——讓機器了解你的情緒
目前這項技術的開發已經較為成熟,提供了很多開源的接口,例如微軟提供了免費試用的表情識別的API接口,並通過JSON返回識別的結果。具體連結為https://azure.microsoft.com/zh-cn/free/cognitive-services/。
-
納德拉時代下的微軟開源之路 - OSCHINA - 中文開源技術交流社區
不過進入納德拉時代之後,微軟的態度來了一個180度大轉彎,儘管那句「Microsoft Love Linux」聽起來有些曖昧,但是微軟確實是深深愛上了開源。此前Linux基金會公布非營利組織R Consortium之後,微軟也成為了該組織的一名成員。但是現在,微軟又在開源領域有了新的動向。